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纹样是我国古典文化艺术一种具体的表达方式,是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的敬仰与期盼。而现代环境设计作为文化的一种传承方式,无论是在什么形式上都需要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将中国传统纹样运用于现代环境设计中,是人们的心理需求,也是文化发展的需求。结合中国传统纹样的诸多表现形式和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以不摒弃中国传统文化为前提,分析其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运用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藻井之美     
刘林 《美与时代》2007,(10):92-94
藻井是中国古代殿堂室内顶棚的最高级装饰物.它以其丰富多变的造型、装饰纹样和色彩,对室内空间起到极强的装饰作用和控制作用,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独立形态和艺术价值.它所蕴涵的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更为其增添了无穷的意味.  相似文献   

3.
古代先民用他们的智慧不仅创造了陶瓷,而且还绘制了精美的装饰纹样。而当代房屋建筑、室内、产品等设计绝大多数都出自对西方的模仿借鉴,要知道中国本土的文化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所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古代陶瓷装饰纹样的应用也同样是如此,我们必须对其纹样进行深入挖掘,使其和当代艺术的表达形式相结合,并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诠释,使人们更加容易接受和认可。这既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牡丹纹样是对牡丹花外形的简练概括,在中国传统纹样中占有重要地位。牡丹花开之时繁花似锦、绚丽灿烂,其美丽花姿让人为之倾倒,其雍容典雅、富贵祥和的形象象征着人们对美好明天的憧憬,寓意着国家繁荣昌盛、兴旺发达,成为美的化身,是纯洁与爱情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象征。当代首饰设计应将中国传统牡丹花纹的形态、寓意、造型、材质运用、制作工艺及其丰富多彩的颜色搭配方法合理地运用到首饰设计作品中,大胆创新,让新科技更好地和传统的手工艺结合,并通过智能的商业管理模式,引领中国风元素的首饰国际化,走向新的高度,这是未来珠宝行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古代陶瓷之中,在陶瓷装饰上使用的花纹层出不穷。有人物,植物,山水和动物等图案。而动物图案中,龙和凤占有的比例非常大,因为龙和凤代表着最高祥瑞的神物,龙凤在中国人眼中同样代表着吉祥,富贵。所以在古代的陶瓷装饰,服饰上的花纹刺绣,乃至家具雕刻的花纹,都非常喜欢用龙凤的图案。充分体现出古人对吉祥与华贵的向往和期盼。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服饰纹样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及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和智慧。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欢迎,设计师在当代服装的设计中,应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服饰纹样与当代服装相融合,取其精华,将传统服饰纹样中的精髓运用到当代服装设计中,在美化服饰的同时,以弘扬中国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7.
传统印花工艺中的植物纹样一直是古代纺织服饰的主流纹样。在印染工艺发展中,植物纹样的民俗表现、印花植物纹样的民俗内涵都蕴含着历代百姓的精神信仰。千姿百态、生机盎然的植物纹样来源于农耕文明的日常生活,在现代应用中,应加强植物纹样的当代民俗应用,进一步发挥植物纹样的民俗功能。  相似文献   

8.
牡丹纹考     
装饰纹样演变的历史,其实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审美特征变迁的历史。牡丹纹的衍化历经千余载,在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发展史中,可称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分支。借助牡丹纹的探溯,概览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交融和汇流,最终可使这一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传统花卉纹样成为装饰定式。此外,考察牡丹纹的造型衍变与内涵拓展,无异于梳理中国工艺美术史的装饰特征与演变过程,对当代装饰设计的诸多领域应用都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苏州园林不仅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吉祥纹样的重要载体。选择苏州园林中的吉祥图形进行分析:古代园主及造园师在园林的特定环境下,不是对传统纹样的照搬和挪用,而是对传统吉祥纹样进行了相应地筛选和改造,其中包括"大图形"和"小图形"的创意再造,使其与园林环境、园主的品味以及世风完美融合。针对网师园、拙政园、狮子林等典型苏州园林中近乎无处不在的吉祥图形进行研究,并分析其体现的设计再造意识。  相似文献   

10.
从思维方式和文化人类学的高度解读中国文化的诗性特质是一个新的视角.中国传统文化在以己度物、想象性类概念以及象形文字等诸多方面都与维柯等人所倡导的诗性智慧若合符契.而起源于远古文化观念的中国古代象征传统在本质上所体现的就是一种诗性精神,<周易>在这方面具有开创性和极为典范的意义.它确立了象征文化的东方传统、奠定了中国思维的基本范型、开创了"立象尽意"的审美传统、发明了"仰观俯察"的创造法则、开启了诗性言说的批评传统.  相似文献   

11.
美学无国界。中华文物中的艺术不但是一种创意艺术的表现,更是一种艺术美学的象征。中华文物中的纹样尤其体现出中国人在美学上的智慧与创意素养,同时对现代的中西方创意设计艺术美学也必然深具意义。中华艺术纹样起源于迄今7000至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但真正进入艺术自觉、开启艺术纹样系统先河并对后世艺术纹样产生直接示范或启迪作用的纹样则产生于迄今6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笔者认为进入艺术自觉阶段的认定应以出现手工绘制的纹样为标志,新石器时代早期纹样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以现成物通过拍印、按压形成纹样,如陶器上的绳纹、篮纹、编织纹等,这种初级的装饰手段尚未进入艺术纹饰的自觉阶段。故称中华艺术纹样5000年而不言中华纹样8000年缘乎是。行文的体例,则每一章取一种纹样,考述其产生.发展和式微的过程及各时期的代表样式、寓意、运用范围和表现形式等。本专栏希望通过对5000年中华艺术纹样的梳理和考述,能给中国文物鉴藏者和艺术设计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汉字与织绣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其中,吉祥文字与织绣的有机结合是极难得的一种艺术形式。寿字是中国吉祥文字中的最重要题材。在繁多的明清织绣品形式中,有关寿字的织绣纹样更是异彩纷呈,有书法寿字、圆寿字与长寿字、花寿字,明清织绣纹样中的寿字的装饰造型极其丰富,而其组合手法也存在多样化的特征。明清织绣纹样中的寿字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拥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性,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独具匠心中流露出中国人固有的祈福观念。对现代设计领域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方面,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陶瓷装饰作为世界性的艺术形式,主要来自于自然,经过系列的艺术加工,可以形成一种赏心悦目的图案形式。在陶瓷连续纹样分析的过程中,其造型相对简单,却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具有较为浓烈的象征意义。这种连续纹样被现代陶瓷装饰广泛运用。现代陶瓷装饰通过民族性以及现代性的艺术结合,可以充分展现出民族艺术文化的价值性,并突出传统文化传承特点。因此,应该认识到连续纹样设计的价值性,结合纹样设计艺术特点,进行陶瓷装饰艺术的创新,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产业的创新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美学无国界。中华文物中的艺术不但是一种创意艺术的表现,更是一种艺术美学的象征。中华文物中的纹样尤其体现出中国人在美学上的智慧与创意素养,同时对现代的中西方创意设计艺术美学也必然深具意义。中华艺术纹样起源于迄今7000至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但真正进入艺术自觉,开启艺术纹样系统先河并对后世艺术纹样产生直接示范或启迪作用的纹样则产生于迄今6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笔者认为进入艺术自觉阶段的认定应以出现手工绘制的纹样为标志,新石器时代早期纹样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以现成物通过拍印,按压形成纹样,如陶器上的绳纹、篮纹、编织纹等,这种初级的装饰手段尚未进入艺术纹饰的自觉阶段。故称中华艺术纹样5000年而不言中华纹样8000年缘乎是。行文的体例,则每一章取一种纹样,考述其产生,发展和式微的过程及各时期的代表样式、寓意、运用范围和表现形式等。本专栏希望通过对5000年中华艺术纹样的梳理和考述,能给中国文物鉴藏者和艺术设计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殊的文化信仰造就了中国民间艺术别样的题材内容,其中吉祥文化成为一种观念性极强的民间艺术创作形式,尤其是龙文化几千年来的广泛流传。开封山陕甘会馆就是一个龙的世界,现存各种形态龙纹样达三百余个。开封山陕甘会馆中体现吉祥文化与龙文化的龙纹样是发掘民族文化、探析民间艺术的艺术瑰宝。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思想文化大背景下考察古代医学的另一面,认为服食炼丹活动的兴衰是一个复杂的政治经济宗教道德的社会现象.古人肯定曾获过丹石之益,矿物药所含有的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与健康的关系会逐渐被现代医学所证明.人类在追求长生不老的过程中曾带来文化的交流,带动了医学、化学、药学、宗教、植物、矿物、饮食等方面的发展.人类医药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向"毒"宣战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宁夏地处伊斯兰的东部边缘,当地民居建筑表现出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双重色彩。尤其是宁夏董府作为当地规模最大的古民居建筑,在建筑装饰中大量运用被汉化的伊斯兰装饰纹样。漫步董府,异常丰富的伊斯兰植物纹样以砖雕、木雕等形式流动于每一个建筑构件之上,深奥优美的伊斯兰文字纹样装饰着古老的壁面,诉说着信徒们对宗教的虔诚,变化无穷的伊斯兰几何纹样更是体现了一个神秘的宗教色彩。中伊两种文化完美结合使得董府成为了当地民居建筑文化中的精髓。  相似文献   

18.
蝙蝠在中国汉字中谐音通"遍福",即"遍地是福",可表祈福纳吉之意,因而在中国被视为祥瑞之物。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蝙蝠装饰纹样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蝙蝠纹样文化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古代权贵的住宅建筑中应用极广,恭王府就是蝙蝠纹样在建筑装饰中应用极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建筑。各式各样蝙蝠纹样的灵活应用,将恭王府打造成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万福之地"。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挖掘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我们创造国际服装品牌的必经之路。无论是周代冕服制度中的十二章纹,唐代的团花、宝相花纹,明朝的禽兽纹样,还是清朝生动的江海山崖、龙凤纹等都可以用于现代设计。在传统服饰色彩中,我们不仅可以挖掘传统五色和间色用于现代设计,民间服饰中的色彩也可以用于现代设计。中国传统服饰自"服周之冕"开始就具备了上衣下裳的基本形制。在这种服装形制下的服饰配饰、部件和造型都可以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国传统服饰装饰手法同服饰纹样、造型、色彩等一样博大精深,无论是装饰工艺还是装饰部件都可以提取其精华。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国,有着悠久的陶瓷文化.陶瓷艺术是人类情感表达的一种形式.瓷器中造型轮廓的变化,在受实用因素影响的同时,也受到时代,甚至民族的审美喜好和情趣的支配.特别是从器形的装饰与图案上来看,不管是原始陶盆的人面鱼纹,还是明清的青花缠枝花卉纹,都是同时代人们的审美情感和意趣的体现.它是工艺的发展,更是时代的物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