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总是有一得必有一失。爱情能够给你欢乐,但它同时也给你痛苦;财富可以给你享受,但它也会带来苦恼;成功使你快乐,但是当失败之后痛苦将变得强烈而无法忍受。如果你期待某件东西,而你得到了,那是一种快乐。当你失去的时候也会感受到等量的悲伤。得到时是八分快乐,失去也会有八分的痛苦,那个总数几乎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2.
    
正等,是宇宙中不可缺少的时间法则,它与空间交织,产生了丰富多彩的物种和神奇的事物。缺少了等,也就阻隔了万物的发展。新事物的酝酿,怎能少了一个等字?因为有了等,世界才有了事物的美好和不美好;因为有了等,世界才有完美和不完美;因为有了等,世界才有了平常和不平常。等是一种境界,如果缺少了这种境界,不能享受人世和大自然的美好和愉悦;等是一种智慧,如果缺少了这种智慧,就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等是一种  相似文献   

3.
    
一、真之载体真或假之物是命题,这将得到普遍的赞同。但若不是因为“命题”有歧义,这是不会得到如此普遍赞同的。一些人把“命题”这个词理解为指符合一定规范的句子。另一些人却把它理解为指这样的句子的意义。因此,对这个问题,表面上好象是普遍赞同,实际上却分成两个思想流派:对于第一个流派来说,真和假的载体是句子,而对第二个流派来说,真和假的载体是句子的意义。第二种观点的一个弱点在于句子意义这个概念的空洞无力。如果人们相信我关于翻译的不确定性这一论题,这种空洞无力就达到极限。即使抛开这个论题,忽视可看见或可听…  相似文献   

4.
美是人在欣赏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过程中得到的一种心理体验。这种体验能引发愉悦、舒畅和幸福的心理感觉,并可升华为高品位的精神享受。由于美具有这一特殊功能和属性,所以成为人类在生生不息的过程中相对于物质追求而独立存在的一种意识和向往,更成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美感不仅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层面,也贯穿于各科教学中 。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所有课程中,尽管教学内容有别、方法各异,难易悬殊,要求也不尽相同,但在智力训练和智能开发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却是一个共同的重大课题。要完成好这个课题,教师应…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们机关流传一种舆论:“某某在调整班子时得到了提拔任用,一定和他熟悉的某领导有‘关系’。”这种舆论可以蛊惑一些人,但它却不能愚弄肯于动脑筋、善长分析判断的人,是真是假,只要用形式逻辑进行分析,加以调查核实,即可分晓。上述舆论的发起者,实际是运用了一个省略假言判断前提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如果进行还原,其完整形式应该是: 只要和领导有熟悉的关系,就能得到提拔任用; 某某在调整班子时得到提拔任用; 所以,某某一定和领导有熟悉的关系。这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存在事实和逻辑两方面的错误。从事实方面看,作为推理前提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不真实的。因为,第一,三  相似文献   

6.
亲爱的读者们 ,或许您们不曾体察到这一点 ,但是您们至今的生活已经在一个被称为“后现代”的时期度过。[1 ]“后现代”这个词对您们是熟知的。它萦绕在处处已有多年。它几乎总是突然出现在一篇文章的半途 ,出现在一次谈话的中间 ,出现在电台或电视的一次论辩过程中。结果 ,就说某种事物是后现代的 ,说他或她是某种人 ,就因为他或她是后现代的 ;一种奇异、费解的现象就可被解释为后现代的。这个意义可变的、暗示性的、又令人相信的术语 ,看来是暗指某种明确的、专门的事物 ,同时暗示着划时代的意义 ,这个术语说尽了某种事物的所有好的与所有…  相似文献   

7.
喜欢每一个清晨,当朝霞染红了天空,花儿开始舒展柔嫩的腰肢;喜欢每一个午后,当阳光透过层层绿色的树叶,满池的湖水波光旖旎;喜欢每一个黄昏,当金色的夕阳洒满大地,飞舞的蝴蝶都被渲染得灿烂夺目。可是你知道吗?当婴儿呱呱落地第一次睁开眼睛时,他却并不能享受到这份五彩斑斓的美丽。因为婴儿刚出生时是没有光感的,他的视觉要比别的感觉发展迟缓一些。不过很快,他的视敏度便大大得到改善。出生五天左右,婴儿就表现出对纯红与纯黄的偏爱。两个月就能正确区分红色和绿色,四个月能区分黄色和绿色。真是令人兴奋的消息啊——他也开始享受这个七彩…  相似文献   

8.
叶蔚 《美与时代》2004,(12):69-70
个人对现实生活中美的事物和对艺术美的欣赏,都是一种审美活动。歌曲的演唱渗透着演唱者的审美感受。演唱者在演唱时把自己的审美和爱憎情感,传达给观众,观众从中也得到美感的享受。因此,演唱者必须具有进步的审美观,对美与丑有正确审美判断的能力,否则就不可能创造出艺术的美。  相似文献   

9.
关于官德及其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德(即党政干部道德)既可从职业伦理的维度界定,也可从角色伦理的维度来把握;它既具政治伦理的特点,又具行政伦理的内涵。在现代法治社会,官德作为一种道德控制方式,它并不因为制约权力的法律制度体系建立健全而失去作用,它仍然是保障官员正确行使权力、实现政治和行政责任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四 摆脱这种僵局的出路是什么呢?要找到这条出路,我们必须首先要问一下,是什么使我们陷入这种僵局的。简单的回答就是,我们所有困难的出现,都是因为我们倾向于对我们语言的所有句子假定一种实在论的解释,也就是说我们倾向于假设:适用于由它们所构成的陈述的真之概念,是这样一种概念,每一个这样的陈述都是确定地真或假的,而与我们的知识或认识方法无关。对于可判定的陈述,假定二值原则没有什么危害,或者根本就没有危害,因为根据假设,我们可以任意确定那些陈述的真值。正是当二值原则应用于不可判定的陈述上时,我们发现自己处在这样一种境地,即无法把认识到一个陈述什么时候已被确立为真或为假的能力,等同于有关它的真之条件的认识,因为它有可能为真,但这时我们却无法认识到它为真,或者它可能为假,而这时我们却无法认识到它为假。当我们处在这种状况时,只有具备以下条件时我们才能对认定一个说话者知道这个陈述的真之条件进行解释,这种条件就是,可以把这个陈述的真之条件描述为明确的知识,也就是说,可以以增进知识的方式阐述那种真之条件,并且可以描述说,对这个陈述的理解就在于陈述它的能力。若非如此,我们就不知道如何解释说话者关于这个陈述的真之条件的隐含的知识体现在哪里,因为很显然,仅仅根据  相似文献   

11.
奶奶的脊背     
正奶奶的背脊像什么呢?面对这个简单的问题,我有些忧虑起来,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去形容它。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脊背是不断变化着的,它每一个阶段给我的印象也是迥然不同的。幼年时,奶奶的脊背是一张温暖的摇篮。无论走到哪里,奶奶都把我背在背上。那时候,我喜欢热闹,哪里热闹我就吵着要到哪里去。我的这个脾性正合了奶奶的意,因为她喜欢看戏,有了我这个小祖宗,她去看戏就成了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12.
王鱼的鱼鳞     
太平洋海有一个布拉特岛。在这个岛的水域中,有一种鱼,叫王鱼。王鱼分为两种,一种有鳞,一种没有鳞,有鳞没有鳞,全看自己,是由自己来选择。这个太有意思了。如果王鱼从小到大都没有鳞,就比较好活。因为这比较自然。自然了,也就与外界更能融洽。活得更自己一些。这种没有鳞的王鱼,一生都较为平静。  相似文献   

13.
我也是个贪心的俗人,但我有个欣赏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小小秘诀,那就是,每次要观赏一个展览时,我就会深呼吸一口气,对自己说:好好欣赏哦,看过的都是你的。我并没有搜集任何古董、珍玩的习惯,但我热衷于欣赏每一种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外学界在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的研究中,对后殖民主义这一概念的使用和理解是相当混乱的。用阿里夫.德里克的话说,“这个词刚一派上用场就不中用了,因为它同时所指的事物太多了”。[1]他认为,“‘后殖民’这一术语的使用日益自由化,用来描述五花八门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实践,面临着完全失去有效含义的危险”。[2]巴特.穆尔-吉尔伯特也指出,后殖民主义仍然是一个不十分明晰的、有争议的术语,这一概念“内涵不定”,“可能有内变为一个被任意切割的分析结构的危险”。[3]总体上看,国内外学界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把后殖民主义当做具…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色彩心理学近年来的发展较快,不少工作是有关色再现的问题,其中尤以人类肤色的复现最引人注意,这是因为人的肤色是最敏感的一种颜色,在电视上稍为有失去肤色感时,观众就难以接受。以往的研究,一般都采用女性肤色作为肤色再现的评价色样,但近年已有人提出在研究肤色复现方面男性肤色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在电影、电视中男性的出现要  相似文献   

16.
每当我们面对广阔的天空,浩瀚的海洋,甚至遐想广袤的宇宙,总觉得心旷神怡,思绪万千.这是因为天空、海洋、宇宙给予我们心灵上一个面的概念,而我们恰恰正是这个面之中的一个点.以点对面,以面衬点,这就形成一种对比,一个空间.我们生活在立体的世界中,因为每个人所处的观察和欣赏的角度必然存在差异,所以对事物的看法也大相径庭.观察又包含两层含义:即观和察.  相似文献   

17.
孙志红 《美与时代》2004,(11):84-85
舞蹈,给人以美的享受,舞蹈教育就是引导人们学会欣赏美、享受美,使自身也具备美的特征. 伴随整个社会经济的兴旺和教育事业的繁荣,儿童舞蹈近十年来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素质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化,儿童舞蹈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逐步得到了确立,而且儿童舞蹈的自身建设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它以改革、朝气蓬勃的姿态走进新世纪.  相似文献   

18.
温柔     
张远来 《天风》2001,(4):36-37
温柔是神赋予人性中美丽的品德。世界之所以有那么多纷争,正是因为它失去了它本该有的温柔。在伊甸园中“羊羔与狮子同卧,老鹰与小鸡为伴”,大自然在那种万物为一的和谐中享受着“温柔”的甘甜,可以说“温柔”是伊甸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窗外·窗前     
离开屋子就到了窗外,出去了,就可以从窗子对面看回来。而走远了,就只能从心里回来。但那时,看到的就当然不只是窗,甚至还听得到闻得到更多。因为想是无所不能的,而望,最多是望断了那条曲折的天涯路而已。不敢说距离就产生了美,而在一定距离之外,能回去就是一种美,甚至连想到能回去也是一种牵肠挂肚的美,这距离不只是空间,所以思乡很美,这距离不只是时间,所以,回忆也很美。这距离往往是心灵上的,是错综复杂的牵绕。不敢说复古就是有内涵的,而只是人们常常会比较,常常能感觉到有变化,也常常觉得怕失去,或者矛盾地说,人们也是在过去中向往,向往…  相似文献   

20.
靠主得胜     
李小琴 《天风》2001,(5):27
当我上小学刚认识“癌”字的时候,觉得它每一画都那么难看、凶恶。后来除对它有一种厌恶之外,还对它无比愤恨,因为在我年幼时,癌症这个恶魔夺去了我父亲的生命。愤恨之余,天真的我感到它离自己又是那么遥远,久而久之对“癌”的认识也就渐渐淡漠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