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祖师语录     
《中国道教》2001,(2):1-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八十一章》其人乐治家畜财,得富贵者,年少力能布作,而长思为事,力尽因乃止,能扬善隐恶,常用心乐为善,思尊上。凡疑悉慎戒之,不敢妄为,又爱下不欲害人,不枉王法,不乐随邪礼相随饮食也。凡不急之事,不敢与焉,有知而为此行,到老无知乃已。虽实若虚,口不轻语,故能致珍物畜积,因以成人也。《太平经·为道败成戒》祖师语录  相似文献   

2.
著名画家俞仲林擅长画牡丹。有一天,一位慕名者买他的一幅牡丹画作,回去后,高兴地挂在客厅里。这位买画者的朋友看到这幅画,告诉他这幅画不吉利,因为,这幅画没有画完全,牡丹花缺了一部分,而牡丹代表富贵,缺了一角,那不是"富贵不全"吗?买画者也大为吃惊,认为牡丹缺了一边总是不妥,就拿回去请俞仲林重画一幅。俞氏听了他的理由,灵机一动,告诉这个买主,牡丹代表富贵,所以缺了一边,不就是"富贵无边"吗?买者听了俞氏的解释,又高高兴兴地捧著画回家了。  相似文献   

3.
前言关于"空"的概念,佛教各派对它都有不同的诠释.《三论玄义》指出,大小二乘虽同辩二空,却有四种不同之说:"一者,小乘析法明空,大乘本性空寂.二者,小乘但明三界内人法二空,空义即短;大乘明三界内外人法并空,空义即长.三者,小乘但明于空,未说不空;大乘明空,亦辩不空.故《涅槃》云:'声闻之人但见于空,不见  相似文献   

4.
曾昭式 《现代哲学》2012,(2):121-125
"辩名析理"是中国古代解释经典的方法之一。如果从"辩名析理"角度看杨芾荪的墨家逻辑学研究,其所辩之"名"包括:集百家之言提供"辩名"的基础;在文本里开展田野工作,寻求《墨辩》逻辑学之意义。其所析之"理",引入两个"新学",即西方逻辑和苏联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出西方逻辑框架下的墨家逻辑和先秦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逻辑。这两点是建国17年研究中国逻辑史学者的共同特征。我们认为逻辑观问题的解决是我们开展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5.
吊诡是庄子特有的美学范式,它也体现在"不辩之辩"中,人与人皆有偏见而有是非之辩。在庄子眼中,宇宙万物虽是"两行"相对而存在,但其实质都是齐同的,无本体层面上的是非可言。应在体会"物我两化"真义的同时,以开放宽容的视角看待差异,应对是非,更好地理解他者,欣赏他者。  相似文献   

6.
善辩如孟、庄,其实都处于不辩与不得不辩的张力之中:"不辩"的观念来自于学术渊源与自身思想对言辩本身的警惕和省察,而"不得不辩"的行动则是对战国时期风行的公共论辩的现实回应。欲理解孟子与庄子言辩观念的内在张力,有必要先考察孔子与老子围绕"言"与"名"的言辩观念以及好恶情感的介入。孟子与庄子分别绍继孔子与老子的思考,进而透过"言""心""气"诸概念从语言、心性、气论、情感各层面反思辩论本身,并检讨言论观点的产生与接受机制,由此促使孟、庄在不辩与不得不辩的张力之中采取了迥然不同的辩论姿态。  相似文献   

7.
辩与默     
正人该好言,还是该寡言,这个问题真不好说。我是个寡言的人,尊崇道家的"大辩若讷"的思想。庄子说得更明白:"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庄子还说过:"渊默而雷声,神动而天随。"这都表明,道家以"无言"为宗。"沉默是金"这句话,可以在道家找到其源头,虽然这句话是一个叫托马斯·卡莱尔的苏格兰人说的。近日重读《荀子》,发现荀子的观点,和道家迥异。他说:"君子必辩。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焉。是以小人辩  相似文献   

8.
<正>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苗最快,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枯干了。(太13:5-6).当知道不是你托着根,乃是根托着你。(参罗11:18)电视剧《荒路》的主题曲里有这样一句话:"扎根的才是树。"反过来说,不扎根的就不是树,尽管外表像树。这使人联想起唐代独孤及《梦远游赋》中的一句诗:"止水不波,浮云无根。"  相似文献   

9.
墨学在先秦时期经历过一次意义非凡的思想转向,即由墨子的"十论"转向后期墨家的"墨辩",由政治、伦理转向逻辑、论辩。学界一般以内部分化与外部刺激作为墨学转向的两大原因,然通过《墨子》之文本实可获得第三种解释,那就是"十论"的政治、伦理思想当中本就蕴含着逻辑之自觉与论辩之观念,后期墨家则将此自觉的观念发展为系统的论辩方法。先秦墨学从"十论"转向"墨辩"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不仅为墨子的"十论"做了有力的逻辑补充,对稷下辩者和惠施、公孙龙等名家辩者所代表的战国中后期名辩思潮产生了非凡的影响,对当代逻辑学、论辩术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亦有深远之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吴僧赞宁,国初为僧录。颇读儒书,博闻强记,亦自能撰述,而辞辩纵横,人莫能屈。时有安鸿渐者,文辞隽敏,尤好嘲咏。尝街行遇赞与数僧相随。鸿渐指而言曰:郑都官不爱之徒,时时作队;赞宁应声曰:秦始皇未坑之辈,往往成群。当时,赞宁身着紫色方袍,安鸿渐想起唐人郑谷有句诗"爱僧不爱紫衣僧",于是就借机讥讽赞宁一番,没想到赞宁来了个"敏对"回击。妙趣在于极其工整的对句却凸显着离谱的对比,  相似文献   

11.
说“言”     
正读《韩非子》,里面涉及"言"的话题,很有意思。"言无端末,辩无所验者,此言之责也;以不言避责持重位者,此不言之责也。"依照韩非子的意思,"言"有"言"的错,"不言"也有"不言"的错,真是叫人左右为难呀!但细细分析韩非子的话,觉得他说得还真有道理。"言"之罪,在胡说八道,没有事实作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公孙龙和庄子都讨论过"指非指"的命题,后世高僧也参与论析,使"非指"之辩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涉及道家、形名家和佛家的著名公案。然而,三家的讨论并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公孙龙侧重于从差异性的角度分析概念,深化了对于概念内涵的思考,但概念使用不严密;庄子在道家境界论的语境下的讨论"非指",从道论的立场出发,主张万物一体,超越了对事物差异性的分别;憨山德清立足于佛教修养论对《庄子》进行解读。德清强调"我见"、"我执"是纷争和是非的根源,以"物论"之齐解释"齐物"之论,将庄子的"非指"之辩落实为非辩之辩,固然揭示了道家之境界,同时也体现了佛教修养论的思想特点。  相似文献   

13.
在韩国儒学史上发生过的主要学术论辩有"无极太极"之辩、"四端七情理气"之辩、"四七人心道心"之辩、"人物性同异"之辩(湖洛论争)以及"心说"论争等。这些围绕不同的主题而依次展开的学术论争不仅促进了韩国儒学理论的深入发展,而且还促成了韩国儒学独特理论风格的形成。从韩国儒学各个发展阶段所发生的各具特色的学术争辩中,可以发现韩国儒者所具有的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春秋时代,儒家提出‘隐恶而扬善’,认为批评是不道德的。对此,《墨辩》提出了尖锐的批判。值得注意的是,墨辩是从逻辑角度提出问题的,因而是有力的,无法否认的。《墨辩》指出:‘非诽者誖,说在弗非。诽非,己之诽非也。不非诽,非可非也。‘意思是,反对批评的主张(‘非诽’)是荒唐的  相似文献   

15.
全新的侍奉     
《天风》2020,(10)
正"我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参赛6:8)经文:赛6:1-13爱默生说:"有两件事我最憎恶:没有信仰的博才多学和充满信仰的愚昧无知。"这话值得我们思考:没有信仰的博才多学,高谈阔论却唯独没有神;充满信仰的愚昧无知,不知所云却只有他的神;充满信仰的博才多学,谈笑风生亦尊崇独一真神。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15,(5)
<正>我们既要博览群书,扩大知识面,也要根据自己侍奉工作的重点,确立阅读的主攻方向,在知识上成为既博又专的人。《汉书·董仲舒传》中有一语甚好:"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这句话的意思是:普通的玉石若不经过工匠的精心雕琢,其上就不可能形成错综华美的花纹;一个人若不勤奋好学,就不可能拥有完美的德行。此语意在讲论学习与求知的重要性,而学习和求知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阅读。读书很重要,对于我们基督教的教牧人员而言,也不例外。教牧人员要学会自牧,  相似文献   

17.
佛教名相     
《法音》1991,(5)
五根 (一)指三十七道品之第五行法。五根的内容包括:一信根,指信三宝等道理者;二精进根,又称进根、勤根,指勇猛修善法者,如“四正断”;三念根,指忆念正法者,如“四念处”;四定根,指心止于一境而不散失者,如“四禅”;五慧根,由观中所起而了知如实之真理者,如“四谛”。此五者为能生起一切善法之根本,故称五根。又  相似文献   

18.
正著名画家俞仲林的一幅《牡丹图》被人买走。过了两天,那位买主要求退画。俞仲林问其原因。那人说:"那图上有一朵牡丹花正好画在边沿上,只有半朵。人们都说这叫‘富贵不全’,不吉利;要么退货,要么减价,我总不能把‘富贵不全’挂在家里呀!"俞先生听完后,故作惊讶地说:"哎呀!我可没想到您叫它‘富贵不全’。我在动笔之前,可是按‘富贵无边’来构思的,您愿意退就来退吧。"对方一听:"噢?是‘富贵无边’啊,不退  相似文献   

19.
庄子"小大之辩"原本"扬大抑小"的义理旨趣,为何会被向秀、郭象与支遁偏移为"小大同扬"和"小大同抑",造成其"无待逍遥义"被变形为"适性逍遥义"与"至足逍遥义"。通过解析"小大之辩"的四种内在义涵,分析"小大之辩"四种可能的价值取向及三种现实的诠释进路在"逍遥义"发展史上的落实演进,可以发现,"小大之辩"概念广泛的能指性和前后文意义联系结构的松散性导致的多种理解的可能性;以及庄子因寓言的手法,以不同物类间的"小大之别"类比同属人类的"小大之别",其间所存在的喻比象征的不相类,是导致庄学史上注家对"小大之辩"的根本主旨发生诠释的偏移,进而造成"逍遥"义理发生变形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0.
释印光  释传印 《法音》2012,(3):38-41
正宗分科判:一、申造论意趣二、辩宗教异致(一)定义(二)教理(三)根机(四)悟修(五)相成(六)教学三、明宗教不二(一)明二谛(二)宗教与二谛(三)以镜喻(四)结示不二四、析宗教相较(一)三根之博约(二)法道之住持(三)时机之胜劣(四)谈说之显密五、勉报恩利生(一)诫勿滥(二)示所以六、说教外别传(一)设问答(二)警狂禅七、引祖师结证(一)达摩悬言(二)岳台自言(三)同归净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