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行为主义学习心理学(行为学派)、认知学习心理学(认知学派)、人本主义学习心理学(情感学派)是当前教育心理学众多学派中影响最广泛的最有代表性的三大学派。这三大学派观点鲜明,具有典型性,各自理论也都自成体系。为此,对其基本观点进行比较研究,必将有利于我们了解和把握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动向和概貌,从而寻找教学改革的深层依据。  相似文献   

2.
当代德国新康德主义研究述介(续一)毛怡红四、关于古典新康德主义中的马堡学派在如何评价古典新康德主义的马堡学派与西南学派的问题上,人们的看法可以说基本一致。关于马堡学派,研究者的兴趣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1.纯粹的逻辑方法论。马堡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把康德的先验方法论作为批判哲学的根本思想,认为认识论就是要阐明知识的逻辑基础前提,因而认识即是纯粹的方法论。马堡学派这一思想明显的反心理学因素被研究者重视。赫尔茨海指出:"在康德认识论中,科学事实的逻辑概念包含了某种心理组织过程(这种观点对认识心理学有重要影响),例如先验统党的作用,从而使认识批判常常公开地陷入与心理学的内在意识相混淆的危险中。......在马堡学派看来,认识批判的可信性取决于排除认识中的实证的或经验的心理学因素。在此,这两方面的特征是统一的:主体意识概念的无本源性及康德直观与思维二元论的消融"①。在这里,马堡学派的两个主要代表人物柯亨和那托普的思想被看作是有差别的。其根本分歧在于,"起源"抑或"综合统一"是逻辑的基本原则。赫尔茨海与夫拉赫在大量尚未发表的材料、文献(如,那托普的《普通逻辑导论》1914年,《人性范围内的宗教》,《普遍心理学》19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于1879年诞生于德国的莱比锡大学,此后,在德国、美国、英国、奥地利、瑞士等国家获得长足的进步,出现了行为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学派、皮亚杰学派、认知主义心理学等心理学流派。这样,仅就心理学这一学科而言,西方心理学在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不言而喻的。于是,适时总结西方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一向就成为中国理论心理学和心理学史研究者们的重要研究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4.
要研究心理学就必须考虑心理学研究所需要的方法论,这是大家知道的。现在的心理学还有许多不同的学派。每一学派都有它自己的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方法论,虽然每一学派的人对于自己所采取的方法论不一定是完全自觉的,即不一定是经过充分的考虑而对之取得十分清楚的了解的。现在,我们要研究辩证唯物论的心理学,就必然要认真考虑采取适合于辩证唯物论心  相似文献   

5.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 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一个新流派。它起始于本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六十年代之后迅速发展。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尼塞(U·Neisser)的《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被认为是认知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事件,它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流派而立足于心理学界了。广义地说,心理学中凡侧重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学派,都可以叫做是认知心理学派,如皮亚杰学派也被称为认知心理学派。但目前西方心理学文献中所称的认知心理  相似文献   

6.
情境心理学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情境心理学的概念、内容、研究方法及其意义作一扼要阐述,着重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情境论对特质论的批评;(2)人与情境互动论及其研究方式;(3)情境概念的变化趋势;(4)用词汇法研究情境分类学;(5)情境表象及其个别差异;(6)情境心理学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目前西方的道德心理和道德教育的研究中,道德认知学派和价值观辨析学派(Valuesclarification)最为突出,在某种意义上说,价值观辨析学派更为教师和道德教育家所注意。这一学派主要是想通过赋值性(Value—Laden)的教学策略来促进情感教育。教育途径通常包括一些小组练习以学习一种作出价值决择的过程。精神分析派、行为派和认知派在品德心理学方面都有相应的学说和研究。不久以前,人本心理学的产生与兴起也引起了人的极大兴趣,它的影响也覆及了心理学以及其它学科的很多领域。价值观辨析学派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受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的影响,目前已成为人本  相似文献   

8.
学派是一批科学家因师承关系和持相同学术观点而形成的派别。在中国心理学发展史上,朱智贤教授在发展心理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朱智贤学派。该学派的主要贡献是:(1)构建起完整的中国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体系;(2)系统建设了中国发展心理学专业教材,为培养发展心理学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3)开展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的研究,改变了中国发展心理学言必称欧美的局面;(4)主编《心理发展与教育》,搭建起中国发展心理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5)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全面总结了中国心理学的成果;(6)培养出中国发展心理学界的一批领军人才。  相似文献   

9.
析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的四个层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中萃取四个核心概念,各代表一个思想层面,以此结构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体系的概观:(1)批判:心理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2)建构:心理是社会的建构;(3)话语:是社会借以实现建构的重要媒介;(4)互动:社会互动应取代个体内在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心。  相似文献   

10.
学习的活动理论是苏联教育心理学领域的一种有影响的学习理论。从近年的发展趋势看,它在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各学派中愈来愈具有主导地位。因此,该理论是我国心理学界研究苏联教育心理学现状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同时该学派还结合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展开了较系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不过也存在不少问题。笔者认为,将苏联同行们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作必要的介绍,或许能为正在从事教育体制改革心理学探索的学者们提供一些启迪。加里培林学派学习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皮亚杰(Piaget Jean,1896—1980)不仅是著名心理学家,而且还是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他所创立的日内瓦发生心理学派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的机制和规律,在以儿童智慧、言语和思维为中心课题而进行了系统的、深入的、探索性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之后,皮亚杰以发生心理学研究成果为出发点和基础而创造性地提出了发生认识论原理。发生认识论是发生心理学基本原理在科学认识论中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从学校教育目的与教育心理学角色功能关系的观点,分析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教育心理学的理念与教育理想间的手段与目的的密切关系早已存在;西方如是,中国尤然。何以在教育心理学研究科学化与学校教育制度化之后,两者间的关系反而愈形疏远?(2)近百年来科学心理学发展迅速,且学派众多,理论纷歧;此现象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取向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认知神经心理学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神经心理学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目的是探讨当人们执行认知活动的时候,心理信息加工过程是怎样的,所采用的手段是研究这些认知功能受损的病人。它与认知神经科学的不同在于:认知神经心理学关注的是心理(mind),而认知神经科学关注的是大脑(特别是关注与认知有关的大脑机制)。研究认知神经心理学的方法也可以用于研究发展性认知障碍,如阅读障碍,或者特殊的语言损伤,这就是发展性认知神经心理学。这些方法还可以用于高级认知发面的研究,如信念形成和心理理论。这些高级认知方面的障碍是精神病学的范畴,因此这类研究错觉、幻想或虚构等的认知神经心理学叫做认知神经精神病学。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典型特征有:1)研究症状,而不是并发症;2)采用个案研究,而不是群体研究;3)主要数据来源是症状间的双分离;4)致力于模块化认知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进化发展心理学:发展中的人类本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化发展心理学研究社会能力与认知能力发展背后的基因与环境机制,以及基因与环境机制在特定社会文化中的表现。进化发展心理学探讨的主要问题与设计到的主要概念包括:(1)自然选择在毕生发展的早期阶段发挥作用;(2)进化发展心理学特别重视适应在婴儿期及儿童期发展中的作用;(3)儿童期的延长有助于儿童学习人类社会的复杂性;(4)发展背景的方法可以用来理解成人外显行为的进化起源;(5)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约束个体发展;(6)认知能力与行为活动敏感于早期环境,但二者发展也具有可塑性  相似文献   

15.
皮亚杰理论近期的若干发展──差别观点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一个新趋势是从智力发展的认识论过渡到智力发展的心理学,差别心理学的近期实验研究为这一过渡提供了方法。后皮亚杰学派理论对差别心理的强调在教育学和临床心理学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傅绍梅 《心理学报》1994,27(2):161-168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一个新趋势是从智力发展的认识论过渡到智力发展的心理学,差别心理学的近期实验研究为这一过渡提供了方法。后皮亚杰学派理论对差别心理的强调在教育学和临床心理学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角度谈中医“扶阳学派”的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生于100多年前以重阳扶阳为主要思想、喜用姜桂附等温阳药物的“扶阳学派”近年有复兴之势,从中医历史发展角度进行分析:(1)“纠偏正弊、曲折前进”,是中医历史发展的规律:“扶阳学派”也是为纠正温病学派用药寒凉阴柔的时弊而从阳立论的;(2)时代需要,是中医发展的动力:当今中医呈现“异化”、“退化”、“西化”等现象,“扶阳学派”是在中医回归自身发展,以传统理论应对当今疾病的思潮下应时复兴的;(3)历代曲折发展中多有矫枉过正之嫌,希望扶阳学派复兴不要蹈其旧辙,形成滥用温补的新时弊;(4)经典是各学派共同的基础,辨证论治是中医永恒的法宝,不能离开中医经典之道,而径效扶阳之术。  相似文献   

18.
一心理学中的哲学问题的研究对于整个心理学的发展始终具有重大的决定性意义.解放前,我国心理学一直走着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心理学学习的道路.西方心理学的主要学派——机能主义、格式塔主义、行为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等等学派的学说都先后在不同的时期被介绍过来,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传播,从而转化成我国心理学结构中的组成要素.这样的心理学就知识内容来说固然有不少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的科学合理的东西,但是就哲学思想体系来说则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占着统治地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心理学开始走上了系统地向苏联心理学学习的道路。苏联心理学与西方资本主  相似文献   

19.
《中国穆斯林》1995,(6):43-44
伊斯兰教常用语语概念的汉文音译用字李文彩辑原文音译意译哈乃菲(派)逊尼派教法学派沙斐仪(派)逊尼派教法学派马立克(派)逊尼派教法学派罕百里(派)逊尼派教法学派哈瓦利吉(派)中世纪伊斯兰教派名格迪目中国格迪目派名称孕迪林耶中国尕迪林耶派名称库布林耶中国...  相似文献   

20.
"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   总被引:61,自引:4,他引:57  
以计算隐喻为核心假设的传统认知心理学以及联结主义心理学均不能克服离身心智(disembodied mind)的根本缺陷,当代认知心理学正面临着新的范型转换.以具身性和情境性为重要特征的第二代认知科学将日受重视,并促使认知神经科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作者认为在身心关系上应该坚持生理只是心理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的赢场,克服生理还原论的危险;应该重新审视基于二元论的生理机制这种说法;心理学传统中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有可能在第二代认知科学强调认知情境性的基础上达成某种融合;第一代认知科学对意识的研究是不成功的,因为对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研究不能代替意识的研究,同时还应避免以意识内容的研究取代心理学研究的倾向、第二代认知科学中的动力系统理论关于变量(因素)之间的偶合(coupling)关系完全不同于变差分析巾的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其动力系统模式可能更有助于破解意识的产生(涌现)之谜,并引发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的变革新潮,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兴起将启发人们对身心关系、生理还原论、意识研究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人工智能对心智完全模拟的可能性等重夫问题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