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于豪亮先生遗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2月第1版,全书212页,28万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周易》有三部分:《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卷后佚书和《系辞》。其中,《六十四卦》即我们今日所说的《经》;《六十四卦》卷后佚书,除少部分见于今本《系辞下》以外,其余皆为不曾流传下来的佚书;帛书《系辞》同今本《系辞》有一定差别:一方面,帛书《系辞》没有今本《系  相似文献   

2.
新书架     
《帛书〈易传〉初探》廖名春著 ,台湾文史哲出版社 1 998年出版。该书收集了作者自 1 992年至 1 995年期间发表在海内外学术期刊上研究帛书《易传》的 1 9篇论文和 6篇释文。全书按照内容共分五编 :第一编“帛书《易传》简说” ,收有四篇论文 ,主要介绍了帛书《易传》中《易之义》、《要》、《二三子问》、《缪和》、《昭力》的基本内容。第二编“帛书《系辞》论辩” ,收有 5篇关于帛书《系辞》的论文。重点探讨了帛本《系辞》和今本《系辞》的关系、帛本《系辞》的学派性质及今本大衍章的问题 ,提出了今本《系辞》早于帛本《系辞》、帛本《…  相似文献   

3.
论太极与大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太极与大恒连劭名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大批古代写本中,有一件抄写于西汉早期的帛书本《周易》,后面附有《系辞》及另外几份讨论易学的古代佚书。帛书《周易》卦父辞释文早已全文发表,《系辞》及其他易学古佚书尚在整理之中,近年学术界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屡有文...  相似文献   

4.
1992年5月出版的《马王堆汉墓文物》一书,发表了帛书《系辞》的照片及其陈松长先生的释文。针对释文的一些问题,我撰写了《帛书<系辞>释文校补》一文,参加了1992年8月底在长沙举行的“马王堆汉墓国际学术讨论会”。后来,又读到《周易研究》1992年第4期上刊布的黄沛荣先生的大作《马王堆帛书<系辞传>校读》及其所附释文。黄先生的释文较陈先生之作,有许多进步,可谓“后出转精”。但细察照片,觉得仍还存在许多尚待改正  相似文献   

5.
帛书《系辞》内容与今本《系辞》大致相同,二者间除用字及局部的文句差异,最大差别在于帛书《系辞》较今本《系辞》缺少若干章节。今本《系辞》与帛书《系辞》之间的关系在相关意见框架中未得到圆融的解释。结合文献线索及对古书成书及流传情形的新认识,《系辞》成书及流传过程可以得到较为合理的体认,今本《系辞》与帛书《系辞》的关系问题可在此框架下得到更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在道家主干论的支配下,王葆玹和陈鼓应先生先后就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系辞》,发表了新颖的意见。验之帛书《系辞》和帛书《易传》诸篇的内容,笔者认为他们夸大了帛书《系辞》同今本《系辞》的差异,颠倒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帛书《系辞》是儒家而决非道家的传本。下面,试从帛书《系辞》的祖本、帛书《易传》诸篇的内容、帛书《系辞》的思想构架、周秦至汉初易学的源流四个方面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7.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出土,给《易传》思想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活力。帛书《周易》包括帛书《易经》、帛书《易系辞》、帛书《易传》性书。帛书《易传》佚书又包括《要》、《二三子问》、《易之义》、《缪和》、《昭力》等著作。这些新出土的帛书《易系辞》、帛书《易传》佚书,其中引用了不少孔子的言论,这些言论有的冠以“孔子曰”,有的冠以“子曰”。(其中《缪和》《昭力》两篇的“子曰”,指谁的言论,需另作研究。)如果把孔子这些言论和通行本《易传》、《礼记》、《大戴礼记》、《孔子家语》、《孔子集语》等著作…  相似文献   

8.
1984年5月,在武汉召开的《周易》学术讨论会上,笔者曾提供了一篇论文,题目是:“帛书《周易》浅说——兼论六十四卦的编纂”。本文是其续篇,主要内容是就前一篇文章中提出的六十四卦先于八卦的问题,进一步加以论证,题目是:“帛书《系辞》浅说——兼论《易传》的编篡”。  相似文献   

9.
卦序问题是《周易》象数学的主要问题之一。孔颖达明确提出《周易》经文六十四卦次序以“二二相耦,非覆即变”为基本原则。这一原则直接推动了《周易》上下经卦数不均问题和“观象系辞”问题的研究。上下经互变之卦的数量不均,是导致上下经总卦数不等的直接原因,而之所以如此安排又有其特殊之用意。诸卦“非覆即变”之象是作《易》者名卦和系辞的重要原则,因而较之于马王堆帛书《周易》卦序,传世本《周易》卦序应当是更为原始的卦序。《周易》经文卦序从整体架构到具体组合排布都有一定规则在其中。  相似文献   

10.
马王堆帛书《系辞》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马王堆帛书《系辞》中几处重要的异文。今本《系辞》中的“象”,帛书作“马”。“马”义同于“数”。《庄子》中说“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此处的“马”。与帛书《系辞》中的“马”同义。今本《系辞》中的“太极”,帛书作“大恒”。恒、常同义,《仪礼》中说“假尔大筮有常。”这个“常”即帛书《系辞》中的“大恒”。亦即《吕氏春秋·大乐》中的“天常”。今本《系辞》云“显诸仁,藏诸用”,帛书作“圣者仁,壮者勇”。儒家学说重视“勇”,《论语·宪问》即有云“仁者必有勇。”帛书《系辞》云“天地之大思日生。”“思”读为“司”,今本作“天地之大德日生。”帛书《系辞》又云“夫易古物定命”,其义同于“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今本《系辞》云“圣人以此洗心”.帛书作“圣人以此佚心”,佚、乐同义,马王堆帛书《五行》云“不安则不乐。不乐则无德。”  相似文献   

11.
本文系对帛书《系辞》前半部分的解读,在对照今本《系辞》的基础上,结合其他传世文献及出土资料,运用文字学、训诂学的方法,对帛书《系辞》中异于今本或晦涩难解之字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训释。进而,由帛书《系辞》所释之义,结合汉初历史背景,参照汉魏诸家易说,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和看法。如,帛书《系辞》以"马"代"象",当源自古《易》图,是"马龙出而大《易》兴""法之画八卦"的"马图""马龙"之简称;帛本"鼓万物而不与众人同忧",今本为适应"独尊儒术"后皇权"官学"的新身份,改"众人"为"圣人",当以帛本为是,证明今本《易传》经过了汉初修订;今本《系辞》多出"冶容诲淫"一句,考前后文义及所释经文,应是当时整理今本《系辞》的儒生们之随意发挥。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继续对帛书《系辞》下半部分进行了解读,一方面在对照今本《系辞》的基础上,运用文字学、训诂学的方法,对帛书《系辞》中异于今本或晦涩难解之字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训释;另一方面,由帛书《系辞》之易旨,结合历史背景,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和看法。如,由帛本"易有大恒",及师卦"开国承家"一句的今、帛、竹本异文,探讨对刘邦、刘恒、刘启之避讳,以证今、帛本确为汉人所抄成;今本改"爱民安行"为"禁民为非",体现了儒生们在整理今本《系辞》时,为迎合皇权政治的需要所进行的文字修改;观象制器章中,针对观离卦之象"作结绳而为罔罟",结合今本《说卦》、帛书《衷》篇、清华简《筮法》等资料,探讨离卦作"罗"为水、而坎卦为火的古义。与今本《系辞》相比,帛本缺少"大衍之数"章,我们认为,此非帛书本漏抄,而是其原本就无此章内容;今本之"大衍之数"章乃是汉代博士整理《易传》时所添入的。  相似文献   

13.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一件用隶书抄写的《周易》,字迹整齐而秀丽,书写风格与帛书《老子》(乙本)、《相马经》、《五星占》相同,估计抄写者是同一个人。《五星占》记载行星天象,截止于汉文帝三年,所以,这件《周易》的抄写年代也应该在其前后。张政烺先生认为此卷抄写于汉文帝初年,约当公元前180—170年。帛书《周易》与现今通行本有很大的不同,对于继续深入研究《周易》提供了  相似文献   

14.
.经传研究·关于《周易》的作者问题」’金景芳(1.1)读帛书《周易)连劲名(1·8)《周易》盔法原无“之卦”考〔美〕夏含夷(1·15)《杂卦》不杂说王兴业(1·20)《杂卦》论萧汉明(2·24)《三坟易》卦序初探王兴业(3.21)从观象系辞说到《乾》卦之取象刘正(3·34)谈《革》卦的解释和贡献喻周振甫(4·9)再论《周易》的形成及其理论特色王新春(4·40)河图洛书解常光明(全即)“利建侯,新解李衡眉(4.61)《易》的象、数、义、理一体同源论 (美)成中英(5.1)帛书《系辞》浅说 一养论揭传》的编纂夔通戛(。·ls)《周易·咸卦》解刘夭中(5·22)《周易·说…  相似文献   

15.
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之《要》篇研究(日)池田知久著牛建科译(一)本论文发表以前的研究状况本论文是关于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要》篇的初步研究。众所周知,1973年12月,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的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了大量的帛书、竹简和木简。马王堆汉墓帛...  相似文献   

16.
评帛书《易经》研究的两种倾向方向东自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周易》①以来,帛书《周易》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除发表了许多研究论文外,仅帛书《易经》的校释、白话注译的专著已出版了三种。②其成绩实为《周易》研究的喜事,这使通行本《周易》的研...  相似文献   

17.
帛书《周易·泰蓄》与《逸周书·大聚》连劭名马王堆帛书《周易》中的《泰蓄》一卦排在《根》卦之前,《剥》卦之后,为第十卦;在今本《周易》中为第二十六卦。帛书是西汉初年的写本,通篇字体为早期隶书,持与今本相较,异文甚多。《泰蓄》一卦的全文为:泰蓄,利贞,不...  相似文献   

18.
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之《要》篇释文(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之《要》篇释文(上)(日)池田知久著牛建科译凡例(1)本释文是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之《要》篇全文的释文,由《要》篇的“经文”“训读”和“注”构成。所用底本是笔者借到的“马王堆汉墓《周易》帛书”的影印件。使用的文字,虽将影印件...  相似文献   

19.
刘震 《中国哲学史》2006,3(4):15-20
本文从《周易》的首卦——《乾》卦入手,详实对比分析了帛书《易传》与今本《易传》中的《文言》关于其爻辞的解释,就两者解读的异同展开论证,探究帛书《易传》与今本《易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关于通行本《易传》其中特别是《系辞》的性质问题,我已经写了数篇文章加以讨论。针对以前学者一直以《易传》为儒家作品的看法,强调了《易传》与老、庄及黄老学派的思想联系。这些文章发表后,在学界引起了讨论,赞同与反对者都有。去年,帛书《系辞》释文首次发表,引起了个人的强烈兴趣,读后觉得帛书《系辞》的道家色彩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