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雪松 《法音》2023,(3):54-55
<正>我第一次见到星云大师是2005年6月24日,台湾佛光山创始人星云大师专程来到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拜会所长方立天教授,慈惠法师、慈容法师,以及满耕法师等随行。方立天教授关切地询问了星云大师的身体情况,并向星云大师一行介绍了人大宗教所的基地建设和佛学研究情况,宾主双方进行了友好的交谈。正在研究所工作的张风雷、何建明、宣方、魏德东等诸位教授也与星云法师一行见面交谈。当时,我还在研究所读书,作为研究生也参加了这次交流活动,记得当时印顺导师刚刚圆寂不久,星云大师深情追忆并高度评价了印顺导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缪琴 《法音》2005,(4):56-56
3月23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在广济寺亲切会见了台湾中华国际供佛斋僧功德会理事长净耀法师一行。圣辉法师向净耀法师表达了大陆佛教界对台湾佛教界的真挚情谊,当圣辉法师充满感情地对净耀法师讲“大家都是自己人”时,净耀法师十分激动地说:“感谢圣辉大和尚把我当成自己人”。圣辉法师说:“不是我把你当成自己人,  相似文献   

3.
方立天 《法音》2013,(5):29-30
4月20日上午,我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出席星云大师"一笔字书法展览"开幕式后,一到家老伴就低沉地告诉我,宣方来了电话说,净慧法师往生了。我听后马上给中国佛协卢浔同志打电话了解情况,得知净慧法师是在当天早上六时左右圆寂的。下午,北京大学哲学系系友李四龙教授来电讲了净慧法师治丧活动的安排。净慧法师走了,真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佛教高僧、前北京广济寺住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正果法师,迁化升天,光阴转逝,已是十年。追思大师伟绩,心中无限感慨。大师生前,曾有幸蒙其亲切教诲与点化,其至理名言,余铭刻在心。大师人如其名,慈颜、慧目、和声悦色,实乃高僧风范。一、拜谒正果法师初次拜见正果法师,是在北京广济寺。进入山门,便是名刹广济寺。肃静庄严的气氛,让人有点不能相信,它居然是座落在繁华、热闹的北京市中心。以大雄宝殿为首、圆通殿、多宝殿等众多殿宇雄伟壮观。日本佛教源于中国,此时身处广济寺,就象回到了我心灵中的故乡,亲切之情,难以…  相似文献   

5.
浅谈正果法师的佛学思想胡晓光正果法师是太虚大师的高足,受过严格的佛学教育,他的佛学基础是法相唯识学,而他一生用功最深切的则是禅宗。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果法师是“学在唯识,行在禅宗”。在太虚大师的门下,正果法师是很有独特性格的一位。他学识渊博,但不是一个...  相似文献   

6.
《法音》1989,(6)
尊敬的星云大师,尊敬的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同仁、各位朋友: 今天晚上,我们在这里敬设素筵,为台湾佛光山和美国西来专创始人星云大师率领的国际佛教促进会弘法探亲团一行接风洗尘,请允许我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星云大师、各位法师、各位居士们  相似文献   

7.
夜,还没有宁静。窗外不知什么时候又开始下雪了,是的,新的一年又要来了。我穿上大衣,端坐灯前,细细思考密密思量。昨天有幸拜会长沙麓山寺方丈、中国佛协副会长圣辉法师的情景,又一次浮现在眼前,圣辉法师那睿智的目光、不凡的气度、慈祥的容颜、由浅入深的话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那孤傲的心里,象点燃了一盏慧炬,照亮我灰暗的心田,第一次从心内发出一声“眼了,服了。”昨日,和圣辉法师交换了一些对佛教界的看法,觉得圣辉法师提出的“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四众弟子素质”的精神,确实切中要害,我更加回忆起前几个月在我家…  相似文献   

8.
一石激起千层浪。重庆市佛教界希望工程每年两次举行募捐活动、直接对口救助失学儿童的感人事迹,在报刊、电台、电视台上广为传颂,在巴山蜀水引起强烈反响。人们把倡导这一工程的惟贤法师称为“活佛”、“大师爷爷”,把积极支持和参与希望工程的明肠、宽霖、遍能、清定、隆莲等老法师称为“活菩萨”、“当代的玄奖大师”;失学的孩子热泪盈眶,紧锁双眉的脸上绽开了笑容;想离开穷山村的小学校长、老师把卷起的铺盖重新打开,不走了,“再苦也要和孩子们苦在一起,把苦孩子培养成材”;社会上对佛教的误解冰释了;对捐款下落有疑虑的人们…  相似文献   

9.
正果法师于1987年11月20日在北京广济寺文室安祥示寂。我失去了一位共事多年风雨同舟的师友,中国佛教协会失去了一位道高德劭的领导,中国佛教界失去了一位爱国爱教的高僧。法师原籍四川省自贡市,俗姓张,生于1913年7月24日。青少年时期,因信仰出家。19岁,到新都宝光寺剃发,21岁在成都文殊院受比丘戒。接着,先后到重庆华严寺天台教理院和重庆北暗汉藏教理院学习。在汉藏教理院从著名佛学大师太虚法师和其他大德研习佛学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5O年到北京和法尊法师一同驻锡北海公园内菩提学会,襄助法尊法师做了大量的弘法宣教工…  相似文献   

10.
倒算人生     
对于人生,证严法师有一个充满智慧、警醒人心的算法——“倒算”。 证严法师认为:假如一个人的生命有70年的话,他一出生就是70岁;一年之后,他只剩下69岁,如此逐年减少,便是“倒算人生”。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七月下旬,我应中华佛学研究所所长、文学博士释圣严法师的邀请,赴台北参加“佛教与中国文化”学术会议,会期三天。后又应台中慈善寺文教基金会董事长释惠空法师等人的邀请参访了二十余所佛教寺院。与去年访问台湾的印象相比,对台湾地区的佛教现状又有了深一层的了解和体认。一7月22日,我乘CA101航班于上午8时20分起飞赴香港,因香港大雨滂沦,飞机被迫在广州滞留2个多小时,下午再飞抵香港时又遇狂风暴雨,经过一番周折与奔波,于当晚7时30分从香港飞赴台湾。次日中午,圣严法师在未来饭店设素宴为与会者接风洗尘。下午2时20分学…  相似文献   

12.
何建明 《法音》2023,(3):45-46
<正>5日近午夜时分,我突然接到友人通过微信告知星云大师舍报的噩耗,感到非常悲痛,一时间曾经与大师相见时的情景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夜不能寐。6日一大早就看到佛光山正式发布的讣告,我便通过微信向经常联系的妙凡法师表达哀悼:惊悉大师圆寂,万分悲痛,大师不朽!星云大师的辞世,不仅是佛光山和台湾佛教界的重大损失,也是当代世界佛教,特别是汉传佛教的重大损失,更是中华文化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3.
惟善 《法音》2012,(1):40-44
2011年6月27日,梁建楼先生来到中国人民大学,送给我一套六卷本的《法舫文集》(以下简称《文集》),令我大开眼界,使我对这位既熟悉而又陌生的法舫法师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之所以说"熟悉",是因为在学习近现代佛教史的时候曾经看到过法舫法师的名字,知道他是太虚大师的高足;之所以说"陌生",是因为我对法舫法师的了解实在很有限。其实不惟是我,即使就现在整个大陆佛教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们多视鉴真为律宗大师或律学大师,只有少数学人注意到了鉴真与天台宗的关系,其中尤以巨赞法师的<鉴真大师的律学传承>一文涉及较多.但巨赞法师仅认为鉴真"爱好天台宗","对于天台宗是如何的心悦诚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内外典文献入手,在分析鉴真修行环境和弘法活动的特征中探赜索隐,提出了鉴真大师不仅是律宗高僧,而且还是天台宗大德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天台山国清寺可明法师荣任方丈,我去随礼,特意拜会了出席升座仪式的普陀山方丈妙善大师。交谈中,八十五岁高龄的妙善大师思维敏捷、思路开阔。他语重心长地说:“中国佛教不要复古,也不可能复古了。时代在发展,佛教要与时代相应。”妙善大师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使我感慨的是。其实思想的开放与保守,竟真的并不在于一个人的年龄。赵朴老八十七岁,雪相法师八十三岁,他们的许多想法却都充满了朝气。他们的许多心愿往往悲天悯人,横空出世,要实现决非一日之功,然而他们竟像还有无限的时光。  相似文献   

16.
弹指一挥间,一代高僧茗山法师,离开我们已是三周年了。茗山法师素有当代书僧、诗僧之称,他不仅在爱国爱教、弘法利生方面功德圆满,而且在人天乘的修行方面戛戛独造。三年来,笔者亲眼目睹了社会各界对茗老发自内心的敬仰,细细研读了珍贵的《茗山日记》。从一桩桩感人的往事和一句句朴素的话语中,深深体会到了一代高僧在做人与做事上留给后人的宝贵启示。做人的启示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太虚太虚大师是茗山法师十分敬仰的近代高僧之一。1935年,茗山法师在镇江焦山定慧寺首度拜见了心仪已久的太虚大师,深为后者…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七月二十三日,泰国国王的皇兄、泰国越卫律哇那蓝寺住持三廉大师向广州六榕寺赠送一座木质舍利塔,六榕寺住持云峰法师接受了这一珍贵礼品。舍利塔高约六十厘米,系木质精雕细刻而成,玲珑美观。当三廉大师来到六榕寺时,寺内钟鼓齐鸣,云峰法师率领两序大众列队迎接。舍利塔安奉在大雄宝殿,三廉大师和六榕寺僧众共同礼佛诵经,祝愿世界和平,中泰两国人民安乐。又讯泰国教育部督学在七月下旬向我  相似文献   

18.
印顺法师在重庆汉藏教理院的岁月是他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法尊法师在这翻译的西藏经典,以及他们二人之间的讨论深刻左右了印顺法师的佛学建构。他的中观学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许多不同于汉传佛教传统的地方,这是他吸收藏传佛教思想并加以深化、提炼的结果。宗喀巴大师的教理阐释是印顺法师的中观学的重要思想来源。或许可以这样说:"中观为阿含通论",宗大师从教义上作了论证,法师从思想史上作了论证。无论僧肇、吉藏,还是宗喀巴、法尊,他们都促使着印顺法师从佛法教义和思想史上去探本溯源,契合佛陀的本怀。这一事实也表明,藏传佛教的中观学在20世纪的"人间佛教"理论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汉藏佛教的融汇有助于推本溯源,认识本来的佛教。  相似文献   

19.
七月中旬,已临大暑节令,我和一位学友到四川尼众佛学院所在地铁像寺,拜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四川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尼众佛学院院长隆莲法师。步入佛门净地,浓荫落郁,殿宇庄严,一片宁静,只有右面教室隐约传来语声,随着看守寺门的老尼走近教室,方知隆莲法师正在为尼众学员上课。我们在门外静听,待下课后,法师步出教室相迎,我们连忙两手合十,上前叙利。法师邀我们到客堂,即有学员送茶,法师还用从福建省回来看望法师的学生送来的荔枝款待我们。初与法师结缘,如遇故友,在法师亲切祥和的谈话中,我竟忘记面对的是中国第一比丘…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是当代著名爱国高僧、佛学大师巨赞法师圆寂20周年。去年12月22日,我国佛教界在法师的家乡江苏省江阴市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深切缅怀一代宗师为国家,为佛教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法师等100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