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进展性致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炎。多项临床研究证实IPF患者易合并肺癌。这两种疾病在发病机制上有一些共同通路,可以成为未来潜在的治疗靶点。由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受到限制,IPF合并肺癌(IPF-LC)患者生存期短,预后不佳。近年来出现的两种新药(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给IPF-LC的治疗带来了新的转机。本文主要对IPF-LC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是临床各科经常遇到的急症,其发病机制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向炎症部位的移动,释放出大量的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引起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高,弥漫性肺损伤和蛋白性肺泡水肿液聚集等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窘迫、顽固的低氧血症,虽然使用机械通气和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后,其病死率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在50%左右.就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对不同原因引起的ALI/ARDS治疗效果,使用时机作一综述,期望对ALI/ARDS治疗过程中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3.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是临床各科经常遇到的急症,其发病机制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向炎症部位的移动,释放出大量的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引起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高,弥漫性肺损伤和蛋白性肺泡水肿液聚集等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窘迫、顽固的低氧血症,虽然使用机械通气和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后,其病死率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在50%左右。就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对不同原因引起的ALI/ARDS治疗效果,使用时机作一综述,期望对ALI/ARDS治疗过程中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4.
从1980年起,美国心理学者R.B.Zajonc和R.S.Lazarus就有关情绪历程中情感首因和认知首因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前者认为,情感独立于认知,情感和认知是两个独立的系统,强调情感是第一性的。后者认为,认知评价是情绪产生的先决条件,是所有情绪状态的构成基础和组成特征。这场争论历时5年,并且,许多美国心理学者也卷入其中,例如,A.Eilis,P.R.Kleinginna,T.J.Scbeff等人。本文旨在综述这场争论中各种可以为国内同行参考的有关情绪历程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IgG4相关疾病(IgG4-RD)是一种慢性炎症硬化性疾病,特点为大量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致密纤维化、闭塞性静脉炎及血清IgG4水平升高等。IgG4-RD可以累积于多种脏器,其常见的消化系统受累表现包括自身免疫性胰腺炎、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IgG4相关自身免疫性肝炎、IgG4相关硬化性胆囊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相关性胃炎等。消化内镜,包括超声内镜、ERCP、ERCP结合IDUS、EUS-FNA在IgG4相关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尤其是胰腺、胆道系统方面都有重要作用。IgG4-RD对激素治疗敏感,但容易复发,对疾病复发的患者可再次激素治疗或联合免疫调节治疗。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糖尿病学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糖尿病的早期认识对糖尿病的实质认识开始于19世纪。首先,ClaudBernard于1859年提出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特点。其次,VonStoch和Marsh报道糖尿病病人可有昏迷的急性并发症,并于1857年开始Petters发现了尿酮,后Gerhart和Kulz等报道其实质为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至此开始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了新的认识。最后,由于显微镜的问世和不断改进,细胞学说的建立,开始了对胰岛的形态研究,认识到胰腺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胰岛是分泌对抗糖尿病激素的场所,并将该激素命名为胰岛素。…  相似文献   

7.
探讨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手术疗效。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25例25眼,采用23-G玻璃体切割系统,行玻璃体切割、剥膜黄斑前膜,剥除或不剥除内界膜以及C3F8气体充。对患者行6m~12m的术后随访观察,进行疗效评价与分析。术中及手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眼底出血、低眼压、高眼压、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并发症。未出现黄斑前膜的复发。末次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较手术前显著改善,视物变形减轻或消失,OCT检查结果提示黄斑前膜消失。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黄斑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研究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血清肺泡表面活性蛋白-D(SP-D)水平与其病情分期的相关性。选取从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IPF加重期患者25例,另取同期IPF稳定期患者25例以及正常体检者25例。分别对比三组血清SP-D水平,并做相关性分析。同时对加重期组治疗前后有效组与无效组患者血清SP-D水平进行比较。健康对照组血清SP-D水平(93.1±3.6)ng/ml显著低于稳定期组(121.6±6.2)ng/ml,而稳定期组又显著低于加重期组(180.8±9.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P-D水平与IPF患者病情(FEV1.0/FVC%)呈显著相关性(r=-0.837,P=0.000)。加重期患者经治疗后,有效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P-D水平(137.7±3.2)ng/ml显著低于治疗前(181.5±3.5)ng/ml,同时显著低于无效组(180.5±4.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PF患者的血清SP-D水平与病情分期及严重程度呈显著相关性,能够用于IPF病情的进展和评估预后的辅助性监测。  相似文献   

9.
1 肝螺杆菌与肝病的研究1994年Ward -JM等正式报道了一种新型嗜肝螺杆菌 ,发现其与动物肝炎的发展有关 ,定名为肝螺杆菌 (Helicobac telHepaticus,HH)。进一步研究发现HH是一种微需氧菌 ,普通培养和厌氧培养难以成功 ,继之国内外对该菌的形态学、理性特征、核甘酸序列、培养分离方法及病原学地位进行了系列研究。这种细菌在患肝炎动物的肝组织和肠粘膜中分离成功。HH易感染雄性小鼠 ,选择性定位于毛细胆管中 ,使肝实质局灶性坏死 ,汇管区胆管细胞增生、炎性细胞浸润 ,继而发生坏死后纤维化 ,甚至使小鼠肝…  相似文献   

10.
探讨甲状腺癌后方回声衰减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囊性变形成的病理学基础.选取本院住院经手术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研究初步认为甲状腺结节中纤维化的成分是形成结节后方回声衰减的主要原因之一,液化坏死、退行性病变及滤泡扩张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囊性变的主要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344个汉语单字词26名被试的平均命名反应时分析发现,起始音素不同的词的命名反应时之间存在差异,而且此差异在排除字频、获得年龄(Age of acquisition)、规则性、一致性、可表象性、笔画数、书面学习年龄、声旁成字频率等因素作用后仍然存在。起始音素为元音和浊辅音的字词比清辅音的字词反应时短,清辅音当中塞擦音反应时最长。讨论了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并对字词命名实验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医患共同决策(shared decision-making)是指患者和医生都参与到医疗决策过程之中,医生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资料信息,向患者解释治疗和替代方案,让患者选择符合他们独特文化和个人信仰的治疗方案的过程。医患共同决策理念首先于1998年由美国总统顾问委员会在一份《质量第一:为所有美国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的研究报告中提出。国内多数学者将"shared decision-making"翻译成"医患共同决策",也有部分学者将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化书院 (InternationalAcademyforChineseCulture)是由我国已故著名学者冯友兰先生与北京大学哲学系张岱年、朱伯、汤一介等几位教授共同发起 ,联合了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及台、港和海外的数十位著名教授、学者一道创建的一个民间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机构 ,于 1 984年 1 0月成立于北京。中国文化书院的宗旨是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教学活动 ,继承和阐扬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 ;通过对海外文化的介绍、研究以及国际性学术交…  相似文献   

14.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尼科勒·摩根(NicoleMORGAN)1993年在麦吉尔大学医学、伦理学和法律研究中心获博士学位。在过去的十年中,她特别感兴趣于研究国家的危机和公共机构的分化。从1991年到1994年,她是女王大学的女王国家级学者,之后为麦吉尔大学医学、伦...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约占全部心律失常的10%,右室流出道是其最常见的起源部位。通常认为这种室性心律失常是良性的,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可引发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肌病,甚至心脏性猝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围绕右室流出道的解剖结构、胚胎发育、电生理学特征阐释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心律失常发病的结构基础,并对其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能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为临床治疗开拓方向。  相似文献   

16.
探讨口服碘佛醇腹部CT小肠造影在小肠间质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术后病理确诊为小肠间质瘤的患者资料,选择单纯腹部CT扫描或口服碘佛醇腹部CT小肠造影的44例小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8例患者行单纯腹部CT扫描,病灶检出率为22.2%(4/18);26例患者行口服碘佛醇腹部CT小肠造影,病灶检出率为96.2%(25/26);两者病灶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碘佛醇腹部CT小肠造影在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高,且有助于小肠肿瘤的及早诊断和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7.
Cochrane协作网与循证医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 ArchieCochrane与Cochrane协作网Cochrane协作网以已故英国著名流行病学家和内科医师ArchieCochrane( 190 9~ 1988)的姓氏而命名。他于 70年代首先提出应根据特定专业或亚专业 ,特定的治疗措施收集全世界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 ,进行综合分析 ,并不断更新以后 ,评价这些大病种的大疗法是否真正有效 ,从而指导临床实践。其开创性的工作对于世界上广泛存在的关于健康服务中如何才能达到既有疗效又有效益的争论产生了持久的、较大的影响。并特别强调“应用随机对照试验证据之所以重要 ,因为它比…  相似文献   

18.
正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东亚经济的突飞猛进,大有超越占据全球霸主地位的以美国等为代表的西方经济体,于是,引起了西方学者的一片惊呼。他们开始思索一个问题:究竟有何神秘妙方使得东亚日本以及东亚"四小龙"能有如此迅猛的快速经济发展?有些西方学者抛出了一个命题:"东亚儒家资本主义",以为儒学及其儒家伦理才是东亚社会创造经济奇迹的文化原因。自那个时代起,一些东亚主要国家及地区的学者也开始作出回应,如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于1978年便提出了  相似文献   

19.
关系—证本质研究的新视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从证本质的现代研究说起证本质研究涉及中医阴阳、藏象、气血等基本理论 ,对揭示中医诊治原理 ,促进中医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几十年来 ,中医现代研究一直把证本质作为主攻方向 ,特别是继美国学者Goldberg自 1973年提出环核苷酸的环—磷腺苷 (cAMP)和环—磷鸟苷(cGMP)这一对矛盾物可能是东方医学阴、阳的物质基础之后 ,国内学者遂以极大的热情开展了环核苷酸与证本质关系的研究 ,并将这一研究方法推广开来 ,以期发现与中医证候相关的特异物质成分。这些研究的基本思路是 :中医证候必然有其物质基础 ,证候的本质肯定与相…  相似文献   

20.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6年3月期间35例痛性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均明显升高,91.4%红细胞沉降率和/或C反应蛋白升高,摄碘率变化不定,25例大量淋巴细胞浸润,11例不同程度纤维化,8例少量多核巨细胞。痛性桥本甲状腺炎是以疼痛和发热为特征的变异性桥本甲状腺炎,确诊有赖于病理。糖皮质激素对多数患者有效,手术切除亦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较高,需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