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逸博 《福建宗教》2001,(6):37-38
游览泰国,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这里浓郁的佛教氛围。无论是曼谷、清迈等这样的大市、府,还是偏远的小乡镇,佛教的庙宇几乎无处不在。有时走在大街上,经常可以看见三三两两,身披袈裟的僧侣。听朋友说,全泰国的僧侣人数至少有50多万,占总人口的1%。仅曼谷就有佛教寺庙420多座。难怪它素有“黄袍佛国”的美誉了。  相似文献   

2.
五月十六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北京北海公园仿膳餐厅设宴,欢迎以普拉·达靡塔·伽牟尼为团长的泰国曼谷僧侣赴华献佛观光团。该团此次来华是代表曼谷佛教界向广东省佛教协会赠送两尊分别高为二米二○和二米四五的铜质佛像。这两尊佛像是由二十余名泰国佛教徒及两名香港佛教徒捐款铸造的,日前已运抵汕头市。该团中有六名泰国高级僧侣,他们分别来自泰国著名的越贴李辇寺等三座寺庙。中国佛协副会长夺荣熙在宴会上讲话,他代表广东及全国佛教信徒对曼谷佛教界的盛意隆情表示诚  相似文献   

3.
黄袍佛国概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国面积514000平方公里,人口有6000多万,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国家,寺院林立,僧侣众多,素有“黄袍佛国”之称。佛教徒占全国人口90%,全国共有大小佛寺28200多所,佛塔达10万座以上,平均每个村有一个塔寺。有比丘  相似文献   

4.
《法音》2016,(1)
正泰国可以说是个佛教国家,从古至今老百姓所信仰崇拜的宗教大多是佛教,当今约95%的泰国人是佛教徒。随着现代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文化交流,泰国的旅游业也跟着发达,接触暹罗习俗和文化的游客逐渐增加。在泰国既有佛教寺庙,也有印度寺庙可以参观,无论在佛寺或印度庙,都可以见到一尊华人耳熟能详的"四面佛"。有很多华人来泰国旅游,一旦到曼谷就被朋友或导游介绍去拜"四面佛",求财求福。通过口耳相传,泰国的  相似文献   

5.
应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主席桑耶·塔玛塞的邀请,以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为首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6人于5月5日赴泰国参加国际佛教学术交流会,并进行一周的友好访问。到达曼谷的第二天,代表团见到了曾在去年来华访问的几位老朋友,他们以能在曼谷见到来自中  相似文献   

6.
《法音》1985,(3)
泰国有“佛教之国”、“黄袍佛国”的雅号。佛教是泰国的国教,国旗上的白色代表佛教。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居民信奉佛教。上自王族,下至百姓,人人都参加佛教仪式。男子到了一定年龄,都必须剃度出家一次,国王也不例外。在泰国,有二、三十万身披黄袍的僧侣,寺庙遍布全国城乡,一  相似文献   

7.
泰国素称“黄袍佛国”,相传早在2200年前便从印度传入了佛教。位于首都曼谷西面50多公里的佛统塔,是当年的佛教中心。佛统塔全高120米,是泰国最古老最高大的佛塔,而供奉在塔中心的黄铜盆色立佛是泰国首屈一指的大佛。  相似文献   

8.
王立 《法音》2004,(8):47-48
应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帕帖素篷校长的邀请,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法师为团长、国家宗教事务局杨同祥副局长为顾问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9人.于2004年7月16日至20日参加了在泰国曼谷召开的首届“南北传佛教国际会议”。大会在曼谷的佛城和联合国会议中心举行.大会的主题是:佛教的团结与合作。  相似文献   

9.
《法音》1999,(2)
应泰国亲友之邀,到泰国小住了月余。一踏上泰国的土地,除被浓郁的亲情包裹之外,扑面而来的就是典型的东南亚佛教文化气息。泰国素称“黄袍佛国”,相传早在2200年前,便从印度传入了佛教。位于首都曼谷西面50多公里的佛统府,是当年的佛教中心。佛统塔全高120...  相似文献   

10.
在泰国热烈庆祝曼谷王朝开国建都二百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中国佛教协会迎奉佛像代表团带着中国佛教徒的良好祝愿,应邀访问了同中国有着悠久深厚的传统友谊的佛教国家——泰国,受到热情友好的接待。代表团一行四人,由团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正果,团员、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茗山,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副处长赵昌明,泰语翻译李文桂组成,于四月二日抵曼谷,四月十日回北京,圆满地完成了迎奉佛像和访问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三月,国际妇女节之际,泰国“提高妇女地位协会”与“佛教杰出妇女颁奖委员会”表彰了十二位对佛教作出重要贡献的妇女。泰国“提高妇女地位协会”是附属于国会下头的一个工作委员会,而“佛教杰出妇女颁奖委员会”则是由国际上的佛教僧侣、学者和大朱拉隆功佛教大学联合组成的一个团体。  相似文献   

12.
水在佛教僧侣修行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佛教徒的洗浴,在佛教中有着特殊的规定。“僧者,净也。”(《六祖坛经·忏悔品第六》)佛教徒不仅要洗去自己身体上的污垢,重要的是惟有净心,才可心中无垢,得净法门。《维摩经》言:“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布以七净华,浴此无垢人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应中国佛教协会邀请,以日本临济宗相国寺派有马赖底管长为团长的日本大光明寺访中团一行27人,于10月22日至28日访问我国,先后参访上海、郑州、洛阳、开封、石家庄、正定、赵县、北京等地佛教寺院,并在北京参加了第四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及联络委员会会议,参加了在灵光寺举行的三国佛教徒祈祷世界和平法会、“僧侣镜头中的佛教与环保”摄影展开幕式及在天伦王朝饭店举行的“佛教与环保”青年僧侣演讲会。相国寺派为日本临济宗十四派之一,有马赖底管长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几乎每年都组团来中国访问,长期为中日佛教…  相似文献   

14.
译者按:缅甸是佛教国家,据缅甸政府统计,1992年约有90%的缅甸人信仰佛教,西方学者也认为缅甸人信仰佛教的比例高达87.2%。1988年3月,缅甸爆发了全国性的民主运动,一些僧侣直接参与了这场反政府的激进活动,到1990年8月反政府运动发展到高潮,缅甸军人组成的“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政府采取了非常手段才平息了这场运动。政府为了防止民主运动的再次发生,特别是针对僧侣在历次运动中对反政府活动所起的作用,于是与佛教界有关人士一起制订了《缅甸僧侣组织法》,旨在限制佛教对国家政治的影响。本文译自缅甸1990年11月1日《劳动人…  相似文献   

15.
《法音》2015,(3)
<正>本刊讯3月5日下午,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与泰国僧王办公室于曼谷北部大学礼堂联合举行第二届世界佛教杰出领袖奖颁奖典礼,福州开元寺方丈本性法师获颁"世佛联"第二届世界佛教杰出领袖奖。据介绍,3月5日下午,在柬埔寨狄旺僧王及泰国九大长老的见证下,泰国代僧王H.E.Somdejphrabuddhajarn上座,于颁奖台上向本性法师颁发"世界佛教杰出领袖奖"。获颁此奖的  相似文献   

16.
月览     
正5月15日至19日,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演觉法师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启程赴泰国曼谷,出席联合国卫塞节庆祝活动,并对泰国佛教界进行友好访问。在访问的五天时间里,代表团除参加联合国卫塞节活动外,拜访了泰国僧王、世界佛教徒联谊会、联合国卫塞节国际理事会、玉佛寺、白云寺、黎明寺和摩诃朱拉隆功佛教大学,开展了友好交流,增进、加深了与各国佛教界的情谊和法谊,展示了中国佛教界的特色与风采。在东南亚信奉佛教的国家里,一般将佛陀的诞生、成道、涅槃放在同一天庆祝,称为"卫塞节"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原平县石寺公社共有在家佛教徒五十余人,分散居住在附近十多个生产大队,他们中间年龄最大的八十岁,最小十八岁。这些佛教徒多数是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他们不但坚持佛教徒的自我修养,而且受佛教“人间净土”思想的熏陶,对社会主义事业有极大的信心和责任感。他们遵照“报国土恩,报众生恩”的佛教教义,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己任,发扬了佛教的优良传统,真正做到了先辈提倡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相似文献   

18.
罗喻臻 《法音》2004,(5):17-17
本刊讯4月19日至24日,应中国驻泰王国大使馆的邀请,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校长帕·贴素蓬长老率代表团近三百人访问北京。在京期间,代表团拜访了我会并与中国佛学院签署了学术交流意向书。朱拉隆功佛教大学(简称MCU)是泰国最著名的佛教学府,于1887年由泰国曼谷王朝五世皇朱拉隆功大帝创立,于1889年正式招生并以朱拉隆功皇帝的名字命名。今日之朱拉隆功佛教大学已发展成为泰国最高的佛教教育、佛学研究以及佛事活动的机构,主校区座落于曼谷昭披耶河畔的摩诃达都寺,与大皇宫和黎明塔遥遥相望。此外该校在全国设有11个校区,现有学生一万多名,…  相似文献   

19.
“绿色佛教徒”,指的是那些具有环境意识并且以一种关爱自然的方式生活的佛教徒。 本文旨在从宏观理论视角探讨佛教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从微观视角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它的另一个主题是将这些伦理置于泰国社会日常生活中进行检视。最后,它还将就佛教徒内心的“绿化”进行研究——即并不仅仅是关心身外的自然,而且也呵护心中的自然。佛教徒只有美化心中的小自然,才能更好地保护身外的大自然。  相似文献   

20.
访印纪实     
印度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应迹的地方,是全世界佛教徒向往的圣地。只要是到过佛陀故乡的人.都是有善根、有福德、累劫修因、与佛有殊胜因缘的人。冈此朝拜佛陀圣迹,成为佛教徒心目中无上荣光的一件大事。佛教徒有千千万万,真正能实现这一夙愿的又有几人?在佛阳慈光的加被下,我有幸随中因佛教代表团出访印度.朝拜佛陀成道、说法、涅导的子进.深感同缘殊胜.嘉会难逢。谨以抽笔.纪此胜事,与广大读行分享朝圣的喜悦。途经曼谷拜见僧王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至辉法师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应全印比丘僧伽会的邀请出访印度。访问途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