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曹日昌 《心理学报》1959,4(4):56-61
心理学,顾名思义,是研究意識的規律的科学。意識的涵义很广,正如不是所有关于物貭的問題都是物理学研究的对象,也不是所有关于意識的問題心理学都进行研究。心理学所研究的,大致是关于意識的下列三方面的問題: 1.意識的起源、发生和发展。物貭发展到什么阶段产生了意識?意識又如何由低級状态发展到高級形态? 2.人对客观現实的反映过程。人經由什么过程和机制反映客观世界产生意識? 3.人的意識活动的特征。人的意識活动有什么特征?这些特征是怎样产生的?  相似文献   

2.
王甦  任仁眉 《心理学报》1961,6(2):11-23
人类意識的起源和发展問題在現代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哲学的基本問題是意識对存在的关系問題,它如何解决,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界綫。唯物主义者认为物貭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是物貭长期发展的結果,是派生的。因此,研究人类意識的起源和发展,对馬克思主义哲学是有着重大意义的。 人类意識的起源和发展問題,是心理学的基本理論,它涉及到广泛的科学领域,只有在馬克思主义指导下,心理学联合人类学、考古学、語言学、历史学以及其它許多学科,进行綜合性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现代科学对于这个問題已经积累了相当重要的資料和科学論据。  相似文献   

3.
刘世熠 《心理学报》1960,5(4):28-38
(一)心理与大脑的对立統一 事物矛盾的法則,卽对立統一的法則,是辯証唯物主义的基本法則。它不仅是自然現象和社会現象的基本法則,也是心理現象的基卒法則。 必須首先从辯証唯物主义观点来探討物貭与意識,大脑与心理的关系。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意識是意識,物貭也是意識;庸俗唯物主义者认为物貭是物貭,意識也是物貭。只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报》1959,3(3):55-56
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科学教研室教师,最近热烈地討論了心理学的一些理論性問題。 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在討論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問題时,有三种不同的意見:第一种意見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意識的科学,既要研究人怎样反映客观現实,也要研  相似文献   

5.
苏联“哲学問題”和“苏維埃教育学”兩雜志,近几年來曾發表許多文章討論有关意識的一些問题。下面是在討論中的一部分簡略意見: 第一是意识是物質的,还是非物質的?在这个問題的討論中有三种不同意見:①認为心理現象,意識是物質的,客观的。理由是,現实存在的一切事物,按其本性来說都是物質的;思維是物質存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报》1959,3(2):65-66
江苏心理学界最近召开了为期七天的心理学問题討論会。对当前爭論的几个問題作了进一步的探討和研究。 一、关于心理学的对象問題 与会者都不同意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曹日昌的“心理学主要应該研究物貭怎样思維”的提法,曹日昌提出心理学的任务是“和生理学联合研究大脑的活动,探究外界刺激轉化为意識的事  相似文献   

7.
前人曾分别在个别人身上观察到,眼的調节、瞳孔活动及立毛肌运动等植物性功能能够受意識的控制。他們所报导的現象只是一些稀有的例子。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人的意識活动是否能以某种方式作用于一些植物性功能,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問題。其他一些作者曾經研究过注意外界某一客体时,皮肤电活动(电位和导电性)和肢体体积  相似文献   

8.
刘范 《心理学报》1959,4(4):62-67
心理学是一門年輕的科学,心理現象又是极度复杂的現象,所以心理学上許多互相联系着的基本問題,如对象問題,学科性貭問題,研究方法問題上,还存在着一些爭論。要澄清这些爭論,有待于研究工作上的大量的艰辛的劳动,也需要心理学工作者展开百家爭鳴,互相討論。就北京心理学界将近一年来的情况看来,展开学术討論是必要的,通过討論,某些原来分歧較大的意见已經比較接近了。例如,大家都同意心理学有必要径直研究大  相似文献   

9.
朱智賢 《心理学报》1961,6(1):22-34
意識的起源問題是宇宙三大奥秘之一,是心理科学上的根本問題。 在心理科学中,意識的起源問題,一般是从两个方面来加以研究的:一个是从种系发展方面来研究,这就是动物心理发展史和人类心理发展史;一个是从个体方面来研究,这主要是儿童心理发展史。  相似文献   

10.
一問题的提出在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文献中,外間世界、人腦与意識間的关系問題早就得到了徹底唯物主义的解决?榻Y起来这就是;1、外間世界是不依賴于意識而存在的;2、意識不是独立的实体,它是特别复杂的物質——人腦——的产物,是外間世界作用于人腦(首先是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引起的;3、意識是外間世界的映象。外界存在着一朵花,它不是什么“感觉的复合”,不是什么“意識的体現”,它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就人类脑电图研究言,思維(心算)与脑电图的相关一直是許多研究者注意的一个問題。从生理心理(或精神生理)角度来看,有关大脑輸入(感觉)或輸出(运动)的知識比較丰富,但中枢过程的知識事实上尚頗空虛。例如思維等复杂意識活动的机能定位問題,自勃洛卡(Broca)后百年間始終意見分歧,截止目前仍然是一个国际間热烈爭論  相似文献   

12.
一、問題的提出科学认識的任务,在于透过事物的現象揭示其本质和規律性,要解决这一任务,就必須判明現象间的因果联系。只有在真正地认識事物的原因之后:人們对事物的了解,才可能不局限于对外部特征的描述,而作出深入的理論說明。科学认識的过程,就是人們不断探求事物的原因,不断深入把握事物本质的过程。在刻卜勒发現太阳系行星运动  相似文献   

13.
(一) 辯証唯物主义从唯物主义的一元論原則出發,在哲学思想史上破天荒第一次給于了心理的起源及其本質以唯一科学的說明,指出了心理是高度組織起来的物质的属性,是現实的反映。唯心主义由于把心理同大脑割裂开来,因此不仅不能比較正确地解决这个問題,甚至还不能提出这个問题。唯心主义在原則上不能站在自然科学和人类实践的立场上,于是从根本上否認心理同大脑有任何联系,否認心理是大脑的产物。換句話说,对哲学基本問題的唯心主义解决,完全排斥科学地提出关于心理和邏輯思維的起源問題,从而堵塞住了科学地解决这个問題的道路。唯心主义剩下来只有一条道路可走,那就是把意識加以神化,加以歪曲。这样一来,唯心主义就向僧侣主义和反动派伸出手来,为那些关于心理、意識、思維的本質的謬論作辯护,说什么心理、意識、思維能够从自身中創造出世界来等等。  相似文献   

14.
陈大柔 《心理学报》1959,4(3):12-15
为辯証唯物主义哲学提供科学論据 心理学是研究意識的起源、发生、发展和人对客观現实的反映过程的規律的科学。研究意識和反映过程的科学不仅是心理学,辯証唯物主义哲学也研究这些問題,心理学必須以它为指导。但是,心理学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以区別于辯証唯物主义哲学。例如,关于社会意識及其一般反映規律的研究,就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及其他有关科学  相似文献   

15.
李屏西 《心理学报》1959,4(6):48-52
科学心理学所要研究的是关于人的心理意識問題,而人的心理意識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現实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人在和自然界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发展的;是有其自身的客观規律的。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揭露这个規律并給予科学說明,来服务于人的社会生活需要。 辯証唯物主义指出,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学的特点,就是在于具体地闡明人脑对客观現实的反映,闡明在客观現实作用下人脑是如何产生人的心理意識的。作为反映客观  相似文献   

16.
陈漢标 《心理学报》1961,6(2):53-62
动物心理以及动物心理演化的研究,不仅有实践上的意义——特別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而且在理論上也有重大的意义。它对于解答人类意識起源、理解能思維的人脑的发展、論証物貭第一性、心理第二性以及辯証法諸問題上都能提供可貴的有力的証据,因此它在馬克思列宁主义經典著作中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潘菽 《心理学报》1959,4(4):39-45
今年三月到五月,北京心理学界热烈地討論了有关心理学的几个爭論性的問題。我沒有能参加討論,只作了一次临时发言,也沒有能及时把自己的看法写成文章。現在把我对心理学的对象問題的一些个人的意見写出来和同行的同志們商討。这对我来說,可以算是一种补課。 关于心理学的对象問題,有一种意見认为这个問題到現在还沒有解决。这个意見我  相似文献   

18.
主体对客体的关系問題是认識論的一个基本問題。任何一种这样或那样涉及认識問題和科学方法論的哲学覌点,都不能不以对此問題的一定的解决为出发点。主体-客体的认識論問題包括两类問題。本文只討論其中的一类問題:从主体对客体的关系方面来探討主体本性的理論认識問題。无論內省心理学或者行为主义都不能解决主体-客体問題。此二者虽然是心理学的两个流派,但其理論覌点却是带有哲学性质的。在哲学上,內省心理学与现象学相似;而行为主义則与现代邏輯实証主义接近。 馬克思主义哲学在解决主体-客体問題上有两个出发点:第一,认識关系是从主体对客体的实践关系中派生出来的;第二,认識任何时候也不是由个別的、孤立的个体来实现的,而只是由包括在集体的实践活动中的那种主体来实现的。人,就其自然存在来說,还不是认識主体。人类之意識到主体与客体的区別,是很晚的事情,晚于他意識到自己作为自然界的物体而区別于其它物体。从严格意义上来說,认識論主体乃是存在于諸个体的活动之中的社会。社会主体才是眞正的认識論主体。社会是通过历史上創造了的认識活动的方式和积累的知識系統而成为认識主体的。个体之成为认識主体,要看他掌握社会在其历史过程中創造的认識手段的程度如何。个別个人只有通过与其它人的关系才能认識自己。主体意識自己,即意識自己与客体的区别,首先是通过个別主体的启我意識。然后主体才理解到一切知識与客体的区別,而这只是在哲学已經形成和科学知識的最初因素已經出现的情况下才达到的。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报》1959,3(2):66-67
关于性質問題的三种不同意見 心理学研究是什么性貭的科学?与会者对这一心理学的根本間题展开了热烈的討論。他們对心理学的性貭提出了三种不同的看法:汪德全肯定心理学是一門社会科学,认为人的本貭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心理学是研究在一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具体人的心理,人的心理实貭是客观現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不仅哲学家,而且若干自然科学家也对可逆性与不可逆性的問題产生了一种非常濃厚的兴趣,这些自然科学家从他們的实驗研究出发,也過到了这个問題。显然,对于这对范疇的研究,我們过去常常沒有給予足够的注意。由于人們依据的出发点和材料不相同,在这个問題土,曾經出現过一些不同的意見,这些意見虽然不是相互对立的,然而却从不同的角度着重强調了問題的不同的方面,因此始終都沒有完全避免了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