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一直受到社会的关注。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成才和发展影响深远。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学业的压力、爱情、人际交往等等。本文重点探讨了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一些意见,希望对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传媒因素对大学生个体价值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所调查的6种传媒因素对大学生个人价值观形成与发展影响方面,其作用的大小依次是:电视、网络、报刊、书籍、杂志、电影.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这些方面分别存在性别、学科类型以及来源方面的差异,其中有较多的女大学生和人文科类学科大学生以及来自乡镇的大学生认为,电视传媒是影响个人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主要传媒因素;而有较多的男大学生与自然类学科的大学生以及来自城市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传媒是影响个人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主要传媒因素.  相似文献   

3.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试图对父母婚姻状况、家庭子女数、父母的文化及工作单位等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进行量化的研究.通过对北京某大学6165份有效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家庭的多种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因素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寇彧 《心理学探新》2002,22(1):55-60
采用问卷法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及其与家庭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注重平等、公正,男生比女生更看重个人发展的特点;相对来说,不重视个人需要的表达,而对权威的服从表现了相当的重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特点状况与家庭因素,尤其与父母的养育风格、个体认同的影响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全面总结近三十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做了深入探讨。文章首先梳理了迷信的概念;其次从观察学习、归因和自我认同三个方面反思了大学生迷信心理形成的心理机制;并从性别、人格控制点、自尊和自我效能、认知风格和受暗示性、不确定性情境、压力情境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影响因素;最后指出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陈强 《应用心理学》2009,15(1):67-72
采用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和价值观自测问卷对259名绍兴市区初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亲密度高、情感联系强的家庭更容易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而情感联系弱的家庭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的价值观;(2)适应性强、应变功能高的无规律型家庭有利于自律、内控的自我导向价值观的形成,并对从众型和冷漠型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3)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功能水平和踏实型价值观类型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适应性功能水平与功利型和冷漠型价值观类型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地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我国农民的职业价值观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手段,以浙江省本地和来自外省的503名农民为样本,对农民的职业价值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探讨了当代农民职业价值观的结构模式,考察了不同因素对于农民职业价值观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农民的择业心理和就业行为。  相似文献   

8.
家庭因素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最早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它对儿童社会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文献法,全面论述家庭诸要素如家庭结构及类型、家庭生活及心理气氛、家庭的教育方式及态度、家庭职业、父母家长的期望以及儿童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等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9.
时尚文化以其鲜明的求异、前卫、创新等特征易被"90后"大学生接受,对有特殊心理需求的大学生产生较强的渗透力.但由于时尚文化成分复杂、良莠并存,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导致他们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目标功利化、价值评价审美化.高校要合理引导"90后"大学生的时尚观,使他们在时尚文化中净化心灵、领悟崇高、升华认识,真正树立起高尚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探索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因素:外在因素大致可分为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教育因素;内在因素大致可分为情绪因素、智力因素、性别因素、认知因素和个性品质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运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清华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及九江学院四个高等院校的536名大学生的投资倾向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的投资倾向是理性的。影响各类投资的因素有性别、年级、专业、学校、冒险性、对当前经济政策了解情况、来源地、自己和亲人是否投资。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手段与目的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金盛华  李雪 《心理学报》2005,37(5):650-657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加剧变得日趋重要。通过25例深度访谈、60例开放式问卷调查和813例各类大学生调查,建立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四因子的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和六因子手段性职业价值观模型。并据此编制了大学生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和手段性职业价值观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验证了模型假设高度拟合,同时也证明了目的性价值观对手段性职业价值观所具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SARS突发病害与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历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问卷法分别在SARS初期、后期和平息后对北京大学生价值观进行了三次调查.研究了SARS突发病害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结果表明:SARS突发病害引起了某些价值现成分的突变,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由实用型转变为社会型和健康型,健康型价值现成为人们价值体系中新的重要的成分;SARS冲击下大学生价值观呈现了稳定性与波动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辛雅丽 《心理科学》2003,26(5):926-927,950
1 引言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是否具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素质 ,也关系到高等教育是否能够创新 ,是否能够实现培养目标的问题。创新即推陈出新 ,意指 :抛开旧的 ,创造新的 ,也与创造、革新、开创同义。创新能力是一种“产生新颖而有价值产物的能力” ,包括 :产生新思想、想出新办法、构建新理论、形成新设计、做出新成绩、创造新知识等。创造性并非天生 ,许多研究表明后天的教育与环境对个体的创造性的培养与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 ,国内外有许多相关论述 ,多数是专家学者的意见 ,极少…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编问卷,调查了北京、杭州、西安和广州四个地区2000多名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观及其变迁,以及性别、地区及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男性的主要特质是阳刚、负责、稳重、成熟和高大;(2)女性的主要特质是温柔、善良、优雅、细心和漂亮。(3)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观仍趋向于传统,男生和女生对男性、女性主要特质的看法基本一致,性别差异不显著,但是性别对于男女性的一些次要特质存在一定影响。(4)地区和教育程度因素对大学生性别角色观中男女性的一些主要特质和次要特质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主要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四方面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指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压力调节模式和三级预防模式,最后从个体和学校两个层面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中的接受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三观形成过程是与接受对象和接受环境互动的过程。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价值取向、意志品格决定着其三观接受倾向及信念内化的过程。三观信息反映现实的深度 ,与接受者内在认知结构和观念的契合程度 ,影响着其被接受的程度。而接受环境具有验证、巩固或修正、改变原有的三观观念的作用。应赋予三观以更深厚的文化基础和精神内涵 ,增强其理论创新和与现实的贯通性。  相似文献   

18.
探讨天水师范学院大学生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基本状况,为高校顺利开展心理健康工作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提供参照依据。结果表明:天水师范学院大学生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整体水平良好。实际家庭亲密度与理想家庭亲密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际适应性与理想适应性差异不显著。实际亲密度在性别、不同生源地和是否为独生子女这三个维度上均存在差异,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实际适应性差异显著,理想亲密度在性别和不同生源地两个维度上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从理论上界定了知识价值观及其基本成分(即知识价值目标、知识价值评价和知识价值手段)。运用设计的《大学生知识价值观调查表》,对2043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知识价值目标、知识价值评价和知识价值手段三方面都呈现出年级、性别和专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家庭因素与大学毕业生就业之间的关系”的现象与问题,发现了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形成与职业的选择上有一定的影响。应积极发挥家庭因素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也建议家庭在合理范围内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而国家和社会应致力于公平就业环境的塑造,使家庭因素在合理、可控范围内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