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钰 《美与时代》2014,(10):101-101
众所周知,从舞蹈艺术诞生的那一刻起,音乐和舞蹈就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舞蹈需要音乐来表达情绪、体现个性、烘托气氛、塑造形象等,而音乐则需要通过舞蹈来表达自己内在的情感,关于两者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难以有一个统一的观点和看法。舞蹈艺术是创作者把不同的艺术手段(舞蹈形体动作和音乐音响)结合起来的产物,无需强分轩轾。在文中笔者着重进行了对舞蹈和音乐异同的探讨,试图阐述舞蹈艺术中音乐和舞蹈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张波  谢佳 《美与时代》2004,(4):57-59
音乐与舞蹈的从艺术起源、发展过程都有密切联系。音乐对舞蹈的表现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舞蹈工作者应该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以创作出二者完美结合的舞蹈作品。  相似文献   

3.
在诸多艺术形式中,当数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最为密切。二者相辅相依、紧密配合,共同编织着美妙的艺术之花。同时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通过多种音乐元素表现出来,决定着舞蹈的结构、特征和气质。所以说,一首好的舞蹈音乐完成了舞蹈创作和塑造人物的一半任务;为舞蹈创作打下了坚实、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乐舞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祭祀舞蹈,它是一种集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艺术体裁,是我国古代社会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而古代齐国乐舞《韶》乐又是其中古人所推崇的以规矩、中和为特点的雅乐舞中的典范,它以其动人的音乐和优美的舞蹈,展示着我国古代乐舞的辉煌成就。本文从《韶》乐的起源、蕴含内容、艺术形式、艺术风格入手,对《韶》乐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旨在能够更好地了解齐国音乐艺术文化的发展情况,弘扬齐国古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5.
王正安 《美与时代》2014,(6):111-111
舞蹈的群众性是不言而喻的。没有人会怀疑这一点。从远古至今,舞蹈可以说是所有艺术门类的先驱。到了当代,群众性舞蹈更是成为广大民众娱乐、健身、陶冶情操的优先之选。如今,只有要群众文化活动,就有群众舞蹈,就有大众喜闻乐观的舞蹈样式。  相似文献   

6.
音乐剧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舞台戏剧艺术,它包含了艺术门类中绝大多数品种,如音乐、舞蹈、戏剧、诗歌、绘画、甚至电影,魔术等.其中音乐、舞蹈、戏剧和舞美是音乐剧最重要、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它通过这些要素的整合来讲述故事、刻画人物、表达要领、并根据剧情的需要使这些成分在剧中所呈现的比重、面貌有所区别[1].  相似文献   

7.
王洋  曾莉 《美与时代》2005,(12):69-70
舞蹈艺术表演被称为"人类艺术之母".在舞蹈教学中,应注重基本功和素质训练,培养学生感受舞蹈中的音乐、节奏以及动律,加强民族民间舞训练,以及舞蹈艺术表现力及审美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在音乐、舞蹈、绘画、雕塑这四种艺术中,人们都会认为音乐与舞蹈相通,绘画与雕塑相连,而舞蹈与雕塑之间的关系却不为大多数人所知,其实它们之间是密不可分的。雕塑作品经常给古典芭蕾与现代舞蹈家的创作以启示,很多舞蹈编导家们越来越重视对雕塑的研究,从雕塑中寻求创作素材,启发创作灵感,创作出众多经典的舞蹈作品,甚至创作出了新的舞种。同样,舞蹈作为一种用人物肢体语言来表现情感的艺术,也经常被运用在雕塑作品中,雕塑家根据舞蹈中的造型创作出了很多优美的作品。两种艺术同以人物形体为载体时经常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它们相互渗透,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甘肃的民俗文化艺术多种多样,其中舞蹈艺术形式也是形态万千,舞种众多,不同地区的人们用各具特色的舞蹈语言来表达当地特有的民风民俗。民乐县顶碗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舞蹈形式和音乐文化背景,能够充分地表达当地人们的精神世界,所以它的审美功能及认识功能历久弥新,具有多方面的民俗意义。目前,相对于蒙古顶碗舞、维吾尔族顶碗舞来说,甘肃民乐县顶碗舞的相关研究较少。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从舞蹈形态、服饰音乐等风格特征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促进其不断的创新与完善,有助于民乐县顶碗舞在更广阔的天地上大放光彩,从而达到保护与传承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从各种艺术形式所用的物质材料和表现手法,审美主体对不同的审美客体的感受特点,以及对客观对象反映方式和手法的比较来看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从舞蹈艺术的物质外化形态和内在的本质属性及展现方式特点来看舞蹈所具有的艺术特性。用比较法多角度地对舞蹈艺术再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万荣花鼓是闹社火或者节庆表演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具有低鼓、高鼓、多鼓三种形式,舞姿优美淳朴,鼓点响亮动听.其“套子”(套路)有一点油、风搅雪、干炒豆、狗撕咬、凤凰三点头、走圆场、龙摆尾等;技术动作有掏腰、掏腿、绕膝及高难度动作“狮子滚绣球”、“秦琼背剑”、“凤凰双展翅”等.表演既有美感又富于表现力,健美有劲,如虎之威风,如猿之敏捷.万荣花鼓在漫长的发展历史演变中,集舞蹈、戏剧、体育、民俗于一体,风格独特,影响深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艺术表现力是舞蹈表演的重要前提,也是舞蹈者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在舞蹈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可通过强化基本功训练和表演能力来培养学生的外部形象;通过加强学生的内在情感体验和对舞蹈音乐的把握来培养学生的内在情感。  相似文献   

13.
钟华 《美与时代》2005,(1):70-71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了"确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课程基本理念,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体现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为每个高中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指导思想.对舞蹈教学,强调"舞蹈技能的学习固然是重要的,而音乐感知、体验及综合艺术素养,也不可忽视".并指出在教学中,"应注意音乐、舞蹈学习的有机结合",还对普通高中舞蹈教学内容明确了七条标准.这为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的舞蹈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张帆 《美与时代》2007,(12):110-112
"音乐剧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舞台戏剧艺术.它的构成要素几乎囊括了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艺术品种--从文学、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到幽默艺术、滑稽表演和声光艺术,甚至也包括了电影、杂技、魔术等等.[1]  相似文献   

15.
自原始社会至今,舞蹈以不同的表现方式和形态诠释着生命和情感,从田间的民间自娱演化为舞台艺术,从劳动模仿升华为审美取向,从程式规范发展为自由创作,其进步的过程中离不开一个重要的方面-舞蹈批评.为何?纵观舞蹈发展史,魏晋南北朝称得上是舞蹈发展变革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不仅是艺术理论的自觉时期.亦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有智慧、最具有热情的一个时代,更是舞蹈批评最彰显其作用的时期.  相似文献   

16.
作为艺术之母的舞蹈,从原始社会至今,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在吸收了历代的精粹后,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韵味。中国舞蹈离不开中国的民族精神与儒、道、释的思想影响。在众多的艺术形式中,尤以舞蹈最具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7.
邓斌 《美与时代》2014,(8):86-86
舞蹈是一种通过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舞蹈演员能够根据任何音乐节奏跳出相应的舞蹈。舞蹈作为八大艺术之一,是唯一一个通过身体语言传达情感的行为艺术,而这种“心智交流”表达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舞蹈演员对艺术感悟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葫芦笙舞蹈是包含有一定民俗内核和丰富的民间诗歌、音乐、舞蹈文化的综合艺术,在一些多民族交错聚居地区,已成为各族人民共同的文化财富,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和群众性。特别在大理州巍山地区,葫芦笙舞蹈这门古老的艺术,不但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很高的现实舞台艺术观赏价值,而且正迈着坚实的步伐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9.
在如今斑驳繁杂的舞蹈种类中,沧州落子舞无疑是河北冀中地区最受欢迎的一种舞蹈形式,在沧州境内的南运河两岸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沧州落子舞又称南皮落子,发展至今日已有200多年历史。其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与昌黎地秧歌,井陉拉花并称为河北三大舞蹈。本人通过沧州落子舞的发展历史着手,着重对沧州落子舞的舞蹈风格和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剖析很研究,旨在展示沧州落子舞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舞蹈艺术是表达情感最生动、最有魅力的方式,高校开展舞蹈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身体、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因此,开展舞蹈教育,正符合年轻人的特点,符合大学生追求个性、展示自我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