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绘画作品中女性形象一直备受艺术家们关注,不同时期、不同艺术家、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及不同的审美方式造就了绘画中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魏晋时期的清秀雅致美、唐代的丰腴开放美、宋元时期的市井质朴美、明清时期的羸弱病态美,等等,这些女性形象都反映了艺术家以及他所处的时代审美与文化状态。  相似文献   

2.
女性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一半。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女性和男性一同缔造着人类文明。然而由于男女两性生理上的差异,导致了社会分工不同,使得“男女有别”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而“男女有别”的背后应该说女性是被动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女性也是不同的,我个人认为她们之间的相异之处,很值得我们作些比较。对于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信仰立场、不同的文化渊源的女性作比较,它的面应该说是很广的。  相似文献   

3.
魏良 《美与时代》2014,(10):86-86
试图对清朝时期与同时期18世纪的洛可可时期西方绘画中的女性形象,从画面特征、造型手法、社会文化根源这几个大的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二者之间的四点相同之处及四点异同之处并深入阐述其产生相同与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中国在20世纪经历了两次影响深远的思想变革.第一次是五四时期的思想革命,第二次是80年代的思想解放.同时,这两场革命又促进了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变革就意味着扬弃和创新.在艺术领域,这两个时期自然也就是艺术创新的活跃期.虽然都是艺术创新,但是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不同,两个时期的争论也必然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5.
用女性符号进行促销,是自民国以降现代广告的一种基本策略,构成了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广告文化现象之一。旅游广告中的女性符号身份基本上为旅游者、当地居民、旅游从业人员和影视明星四类。不同时代女性符号在旅游广告中的数量和所表现的社会文化内涵都有所不同。现当代旅游广告中女性符号运用越来越多元化,但也存在"真实性""他者化""物化""性"暗示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仕女画通过对美丽动人的女性形象的塑造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状,传达特定的艺术趣味和审美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人们对于女性的审美态度也在变化。历代仕女画都强调作品的审美因素,创造了诸多经典的女性审美样式,从外表到内在都符合理想之美。这种理想化的美的要求,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或流派。  相似文献   

7.
《傲慢与偏见》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作品,作家以细腻的写作手法,通过小说中的婚姻问题向我们展示了19世纪英国的社会生活,反映了19世纪英国社会对女性婚恋问题的态度。尽管受当时社会的限制,奥斯汀无法将父权社会套在女性群体思想上的枷锁打破,但她在小说中所表现的女性的尊严与独立人格对于唤醒女性意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后期女性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宗教艺术中,"圣母"形象是一个经常被欧洲艺术家表现的主题。同时,在欧洲几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其社会发展经历了深刻而广泛的社会文化变革。圣母形象在神圣化和程式化时期,主要分析基督教美术在早期,中期,晚期的发展;在平民化和人性化时期,主要是文艺复兴时早期、兴盛期与晚期圣母形象的变化;在地域化和个性化时期,圣母形象与不同的地域风格相融合,不同的艺术创作者对圣母形象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总之,这些改变是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也侧面烘托出女性题材能更好的反映社会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9.
自有人类开始,繁衍后代就成了女性的天然使命,也就逐渐衍生出帮助女性顺利分娩的特殊人群。不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这个行业是女性占据主导地位,二者在名称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二者相同的是,参与助产的人员大多是家庭中的有经验的女性或专门从事助产工作的助产士(或稳婆),大多也都来自生活困难的社会下层。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和科学发展的路径不同,以及男医的介入,西方社会逐渐衍生出具备新法接生技术的助产人员,而我国的稳婆最终为西式助产所取代。  相似文献   

10.
文艺复兴时期,虽然女性的社会地位稍有提高,但大多数女性的生存仍然依附于父母或者丈夫。不过,16世纪的女艺术家,却用自画像的形式塑造了全新的"女艺术家"形象。自画像中的女艺术家突破了传统"柔弱、多变"的女性形象,她们既是专业、自信的职业艺术家,也是身着华丽服饰,多才多艺的宫廷贵妇,而这一点正与卡斯蒂廖内《廷臣论》里对宫廷贵妇的要求一致。  相似文献   

11.
狮,并不是华夏先民的图腾,但自狮图形图像艺术传入中国的那一刻起,便紧紧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结合演变,直至成为了我国喜闻乐见的图形图像样式。狮形图像艺术作为我国艺术的分支而广为流传,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形式、样式,包含着不同时期对艺术的审美思想与理解,也部分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精神风貌。唐王朝的狮形图像艺术以唐陵墓狮为主要表现,以雄浑威猛的外形,高大的体量而著称。除此之外也多有小型狮形图像石刻艺术和唐三彩工艺的狮形图像艺术灯。在西安市大明宫艺术博物馆中收藏一件鎏金铜狮,是鎏金铸造器物中的一件珍品。  相似文献   

1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在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文学艺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毕加索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中得到了灵感,将潜意识中的焦虑、愤怒宣泄于画布上,创作了大量扭曲、变形带有暴力因素的女性人体。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解读毕加索超现实主义时期具有暴力倾向的女人体作品,从而深入了解毕加索在这一时期心理中存在的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及其焦虑情感的防御途径。  相似文献   

13.
女性不同时期高血压的临床特征与治疗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性因在不同时期内分泌的变化使其血压变化规律与男性有异,本文阐述了女性不同时期血压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原则;妊娠前及妊娠期慢性高血压的治疗及降压药物的选择;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处理原则及授乳期安全哺乳方法。  相似文献   

14.
儒学生存形态的历史形成与未来转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儒学在从先秦至 2 0世纪的发展中 ,形成了人生儒学、社会儒学、政治儒学、形上儒学、考据儒学、文化儒学等不同的生存形态。儒学在未来的生存形态 ,在于根据儒学的特质和中国人生活世界的变化 ,重建人生儒学 ,进一步发展文化儒学和形上儒学 ,做好社会儒学、政治儒学资源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
上古时代,美术指石器时期之后至形成稳定的社会文化形态之前的美术,也是中华民族艺术精神形成的开端,处于中国艺术的萌芽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艺术主要表现在岩画、陶器、青铜器等之上。与西方古典艺术追求科学严谨及完美的人体塑造不同的是,上古时期的中国美术表现出一种与之截然相反的抽象写意性,且越往后发展意象性越明显。上古时期的艺术特性为后来中国画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画的写意性与当时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艺术精神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画的发展,山水画到了两宋时期达到高峰,屋木在山水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屋木"一词在《圣朝名画评》中,以画学中第六门———屋木门出现,记载描绘宫室的画家及地位。然而不同时期屋木的形象发生不同的变化,从唐宋时期的工整精细到元明清的简洁概括转变,屋木的形象越来越简单。文章从社会历史背景、政治思想等发面分析屋木形象演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佛陀对妇女的态度从来都是肯定的,客观公允的,对于女性的优点、缺点都有所指出,女性加入教团也得到了允许。北传佛教史中,从晋朝女尼净俭开始,一直有女众僧团。唐朝时期比丘尼人数曾达到50万人。但在南传佛教中,女性的地位一直很低,南亚一直没有比丘尼团。各国历史、经济、文化传统不同,男女地位关系甚为复杂,当今世界随着妇女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佛教妇女被卷入其中,她们站在女性佛教徒的立场上诉求女性信仰的权利、修行的权利和应有的宗教地位。世界佛教妇女的境遇世界佛教妇女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各国妇女在宗教地位上虽然情形不同…  相似文献   

18.
女性因在不同时期内分泌的变化使其血压变化规律与男性有异,本文阐述了女性不同时期血压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原则;妊娠前及妊娠期慢性高血压的治疗及降压药物的选择;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处理原则及授乳期安全哺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研究小额信贷女性受众自我感知到的由信贷带来的社会地位的提升特点以及不同教育程度、户籍、年龄的差异。编制并使用《妇女自我感知社会地位提升问卷》,对天津市18个区县162名获得小额信贷的女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小额信贷女性受众自我感知社会地位提升主要体现在家庭成员关系以及个人社会效能感方面;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女性在自我感知社会地位各维度的得分较高;非农业户籍女性社会地位提升感知没有显著的年龄差异,而农业户籍女性年龄差异显著,体现在社会地位总分及个人社会效能感方面。以上结果表明,小额信贷后女性受众自我感知到社会地位有明显提升,但不同教育程度、户籍、年龄的女性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史论纲(三)□许启贤二、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20世纪是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和发展的时期,也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广泛传播和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形成。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