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境界"说美学是一种主体论身体美学或身体主体性文艺美学理论。其基本特点在于,审美活动、审美感受、感觉是身体主体性的一种切身性的形式时空、生命时空的"不隔""真切感"身体感感受、感觉。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和"能感之"与"能写之"就是一种身体主体性建构的体现。在主体论身体美学、或身体主体性美学的审美活动过程中,身体主体会产生一系列身体感感受、感觉:"境界"("意境""气象")"不隔""真切""工"(即"美")"爱"。因此,王国维的身体主体性美学才是"可信"而又"可爱"的生命美学。从主体论身体美学或者说身体主体性美学的学术视野上讲,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代美学,除了王国维先生的"境界"说美学以外,没有一个美学家的美学理论能够真正深入到如此深的生命境界。因此,未来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基本方向就是两个"回到"与两个"转向":回到鲍姆嘉通,回到王国维。转向"身体现象学"、转向"默会致知论"的后批判实践哲学和思维现象学。  相似文献   

2.
以吴伟业所有的女性诗文为考察对象,能从中分析其女性观的内涵及其文化意义。吴伟业宣扬女性的"精明强固"之气,肯定女性在国政、军旅、支撑门户、教育子女等方面的谋略见识与能力才干,反映出明末清初文人对妇女家庭地位与社会地位提高的认可。吴伟业赞赏女性的才情气韵,并领风气之先深情歌咏当代才女,体现了他对女性"德""才""容"关系的评价标准与对理想女性的向往。  相似文献   

3.
方孝孺的人生哲学依据天人合一的天命观,基于对天命的自在必然性与主体顺应天命的自为应然性的考察,确立了以立德为本的基调。其人生哲学的立德特征重点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价值论上通过构建德福等价的幸福论与"立德致福"的报应论消除德福不统一的矛盾;二是在生死观上通过阐发"生有德、死无愧"的死亡观和"立德为要、精神永存"的不朽论化解生死问题。孝孺之说充分展现了美德论伦理学的崇高人格理想,其榜样意义甚大,现实指导意义则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4.
书讯     
正《成人之道——儒家伦理文化》一书包含"儒家与伦理""心性与德性""人格与修养""人伦与社会""五常与做人""原则与方法""传统与现代"七章,共计18万字。作者唐凯麟先生是我国著名伦理学家。本书阐发了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成人之道",揭示了儒家伦理对于个人心性修养、人格培育、人生境界的提升以及对于现代社会道德建设的意义和价值。本书以严谨的学理为基础,是由伦理学家写给大众的儒家伦理文化普及读物。入选"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和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届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  相似文献   

5.
中国梦有三个理论纬度:(1)"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必然诉求,这是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最深切的要求和理想。(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就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过程。(3)是"社会主义目标",或者说社会主义理想。文章以电影《百合》和小说《北京和尚》为例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两个角度来分析中国梦的具体表现形式,最后指出"美学的革命"与文学批评家的任务,文学批评应该是时代的良知,可以把历史事件与文学所包含和体现的人性融合在一起,对现实作出更深刻,也更有远见的分析和评价。批评家的任务不仅是让文学作品的审美形式更清晰地呈现出来,还应通过对文学作品"审美形式"的分析和把握,通过发现广大人民大众审美经验中积极的审美意义,达到引导和激励人民大众追求文化自觉和文化解放的目标,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和文学批评家最重要的任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6.
1920年,在反孔思潮中,梁启超率先标榜孔子,着力发掘其人生哲学的价值。这是他"欧游"后现代性反思的结果。借助西方人格主义哲学观,梁氏建构了孔子人格主义哲学体系,包括人格的内涵、实践修养以及孔子的人格表现。其目的在于使现代人以孔子为人格典范,成就现代君子,以对治现代性所带来的人格异化,弥补现代教育中人格教育的缺失。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智力和人格内隐观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和抑郁的影响,采用智力和人格内隐观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抑郁量表对624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如下:(1)变量中心的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大学生智力和人格内隐观仅对积极应对的预测作用显著。(2)为考察智力和人格内隐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组合类型,采用个体中心的分析思路对智力和人格内隐观得分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可将大学生的内隐观划分为四种类型:智力/人格固存观型、智力/人格内隐观适中型、智力增长观/人格可塑观型、智力固存观/人格可塑观型。四类大学生在智力内隐观上的得分两两差异显著;除智力增长观/人格可塑观型与智力固存观/人格可塑观型外,四类大学生在人格内隐观上的得分也两两差异显著。(3)智力增长观/人格可塑观型大学生的积极应对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三类大学生,而消极应对和抑郁显著低于其他三类大学生;智力固存观/人格可塑观型大学生的消极应对和抑郁显著高于其他三类大学生。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初古史辨运动兴起,易学界受科学主义思潮影响,多视"经"为卜筮记录,"传"为哲理新创,"经"与"传"必须分别而观,不可以以"经"释"传",亦不可以以"传"解"经"。本文列举九个论点,论证《易记》为政治典册,蕴含义理;《易传》义理之精义即多承继自"经"。《周易》"经""传"关系,一如父母子女之关系。父母之基因为子女所承继,"经"之基因亦为"传"所传承。"经"与"传"固有区别,就像父母子女各具独立人格。我们当然不应混"经""传"为一,但亦不宜认"经""传"为绝无关系之两种文献。  相似文献   

9.
佛教传入中国后,其神迹观是吸引中土信众的重要手段,其中"变现""神变"观念影响尤深。唐代出现了以变相故事为对象的"转变",其记录文本即变文,其讲唱表演场所被称为"变场""戏场",并在中唐以后成为民间流行的表演艺术。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文化中,儒家之"玩"以人与对象彼此交感、相互授受以成就为实质,其对象从实物(如玉)扩展到精神体(如《易》之"辞""占""神明""理""义"等)。相应地,"玩"由身心修养方法,发展为意义丰富的精神生活方式("玩心神明")、认知方法与经典读书法("玩味"),从而确定了中国人"玩"的内涵。通过对"玩"的考察,既可以窥见古代儒者精神生活之丰富,也可领略其思想世界之深沉。  相似文献   

11.
《左传》中的礼欲观,不同于后世儒家对欲望的扼制,而是对欲望引导与正视,可分为"礼起源于维护欲望""礼引导欲望""礼节制欲望"三种情况;史官通过礼欲书写,塑造理想的人格典范,即能够正视并礼化欲望、将欲望转化为改善国计民生的人生诉求、儒家道德伦理的践行者,同时还凸显了春秋时期史官对家族和谐与"家天下"社会结构的诉求与期待。  相似文献   

12.
阮籍在精神上倾向于老庄,在艰苦的精神探索中形成了"至人""大人先生"式绝对自由的理想人格;回到现实中的阮籍为了寻求身心的自由和放达,以放诞的行为佯狂寓世,在困顿煎熬中形成率真、纯净与和谐的审美人格。阮籍的这种游刃于"入世"与"出世"之间,理想人格与审美人格之间的双重人格对后世文人人格的建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有情、无情之辨为何晏与王弼圣人观分殊之要。现有研究一般从性情关系入手,以"性其情"来把握王弼之圣人观。然就相关论说来看,王弼之关注重点似在"无累"与"应物"。王弼与何晏均主张圣人"无累",但就如何实现"无累"却有不同。何晏延续了庄子以来"弃世则无累"的道家思想,而王弼会通儒道提出了"应物而无累"的观点。王弼之所以主张圣人"应物",在于其强调"得志"之重要;王弼之圣人之所以能"应物而无累",在于其"神明茂"与"通无"。理解王弼所言"累""得志""神明""无"等概念,均需从《周易》及其易释中探寻其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山水画是一种富有哲学的精神产品,"道"是其艺术的精神基础,始终以"观道""体道"作为终极精神追求。山水画家须经常"洗心养身"来修炼自己,以"万壑在胸"为画源,以"应目会心"感通读者,使画家、作品、读者产生共鸣,引导人们对人生、社会、自然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不仅抒发个人情怀,更表现生命意识、人格精神以及书写象之外意的"胸中丘壑"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康德的天才观是其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在其艺术理论基础之上的,是其艺术理论的实质与核心。只有真正掌握和理解了康德的天才观,才能对其艺术理论得到更深、更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也只有坚持分析与体悟康德的天才观,才能更好地去领悟和走进康德"美"的世界。康德所说的天才并不是指智力天赋的高低,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能力,包括"艺术""规则""天生""自然"四个内核,具有"独创性""典范性""自然性"和"限于美的艺术领域"等特征。在康德那里,天才与鉴赏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原道》2015,(1)
荀子关于"王霸之辨"的理解,至少有三方面的推进:其一,扬弃了孟子"王""霸"对峙的二元模式,代之以"王""霸""权谋"的三分格局,为化"霸"入"王"提供了价值可能。其二,打破了只从"君""民"两维论说"王""霸"之别的固有思维,充分重视"能臣贤相"的政治作用与历史意义,为化"霸"入"王"提供了主体担保。其三,建构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统一的儒"术"新范式,既视"术"为德性的外在显现,又将其与灵活应变的政治能力相联系,为化"霸"入"王"提供了行动指南。荀子"王霸"观既与孔孟一脉相承,又有不同历史境遇下的新开展;后者在丰富理论的同时,也埋下异化的隐患。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和蔡元培是中国倡导美育的先行者,都受到了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建立"完整人格"意义上的美育思想的影响,体现了早期美育思想的精髓。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中国的美育基本上是围绕艺术教育展开的,旨在培养学生在音乐、图画、手工等艺术科目上的专业技能和审美素养,这几乎将艺术教育完全等同于美育,即便是在当下的一些美育工作者的心目中依然如此认为,这与最初王国维倡导的美育为塑造"完全之人格"的目标,以及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思想都已有所偏离。  相似文献   

18.
美育是培养高尚人格的必由之路.王国维的美育思想对完美人格的塑造主要体现在:人格目的从孔子式的"仁"走向席勒式的"自由",把"完全之人物"作为人格美的最高境界;摆脱物欲对人格的侵蚀,要求完美的人格无关利害;保持人格的独立与自由,学术研究上"唯真理之从".  相似文献   

19.
易境,即易学蕴含的境界精神。中国文人画从审美观念到技巧法度,无不以易境为追求。易境的核心是太极,太极落实在文人画中,即是画的整体气蕴;象是《周易》之本,意象为易境之本体,是文人画思想理论的精髓;绘画讲究"上留天之地位,下留地之地位,中间方立意定景",与易学的三才之道不无相通之处。"神"是易境的目的,经历代文人拓展、引申,《易传》的"神"逐渐发展为蕴含自然之道与变化之理的至高美学境界。文人画以气韵风神为核心,"意"即神之方、易之体;"仰观俯察"不仅是圣人画卦的方法,也是文人画传达易境的基本途径。观卦的"大观""童观""窥观""观我""观国",深深影响了文人画的观物理念和审美取向。今天,深入发掘文人画的易境不但有重要的学理价值,亦对弘扬传统美学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0.
庄子"艺道"观重在强调"道"对"技"的超越,历代学者多承此论。陆西星在此基础上认为由"技"而"道"尚需"技进而精""顺理而处"等不同层面的努力,并且认为由此可"虽应万变而神不劳",达到对心神的养护。与此同时,陆西星发展了庄子"艺道"观,形成由"适意"入"忘形",由"忘形"而"物化"的主体境界论,以及"无心""无情""大心"等修养论。本文旨在从以上三个方面论述陆西星对庄子"艺道"观的发展,突出其在中国美学史上的贡献,同时丰富对陆西星这位道教学者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