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是包装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直观地体现包装艺术的图形元素特点,还能表达多样统一、鱼水和谐的审美文化。从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着手,阐述其在包装艺术中的表现形式,探寻其在包装艺术中的应用法则,旨在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包装艺术设计提供相关实证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瑶族刺绣"是粤北乳源县过山瑶地域文化艺术形式之一,展现了瑶民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观念。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工业化生产的冲击,瑶族传统服饰逐步汉化,瑶族刺绣文化也处于濒危失传的边缘。以乳源过山瑶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性保护为先导,挖掘瑶绣艺术遗产丰富的文化历史性传承特征,拓展民族艺术文化内涵的研究领域,寻找有效开发传统文化资源的方式,促进连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品创新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陕西宝鸡地区的刺绣(简称西秦刺绣),既具有秦绣(陕西刺绣)的共有特征,也具有"貌剪"与"凑么"的独特性,表现出原生态式的稚拙和怪诞之美,寄托着人们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和无限祝福。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装饰艺术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部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是我们的祖先为了表达对美好生活向往与追求而设计的。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艺术设计的关注和追求也越来越大众化与普遍化。而在现代设计中想要独树一帜、脱颖而出,便可以运用我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将民族艺术与现代设计的思想相结合,使其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5.
界首刺绣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艺术特色鲜明,既兼具苏绣的精细雅洁和湘绣的豪放浓郁,又具有粤绣的繁而不乱和蜀绣的丰富变化,是江淮大地民间艺术的代表。将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营造充满本土特色与人文性特征的室内空间,可谓目前设计学界研究的热点。通过梳理界首刺绣的艺术特色,分析其生存现状以及在传承中遇到的问题,并从室内设计中的空间界面设计、软装设计、家具及陈设用品设计三个方面展开,探究界首刺绣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为界首刺绣艺术的活态发展和丰富现代室内设计的语言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标志设计的民族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昕 《美与时代》2005,(7):49-51
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图腾和汉字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艺术精华,具有相当稳定的大众性.设计师如果善于立足中华民族传统的民间艺术土壤,将这些艺术精华同现代艺术设计融合在一起,才能找到真正为世界所接受的具有民族个性的设计语言.  相似文献   

7.
绣画由中国刺绣与中国文人书画相结合而产生,由此形成的绣画文化对中国刺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韩希孟、沈寿两位刺绣大师的刺绣生涯探寻促使中国绣画文化形成的深层次的原因,对研究中国刺绣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刺绣艺术是以针和线为媒介,把人们的装饰意念添加在织物上的一种艺术,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代刺绣艺术是传统刺绣艺术的延续,具有更加丰富的造型形式,多种材料与刺绣工艺相结合,既有审美价值又不失实用价值。现代刺绣艺术的特色具体表现在审美意识、表现形式、材料工艺应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贵州苗族服饰艺术以其绵延不断的艺术魅力、特有的地域文化形态生存和发展,蕴涵大量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历史信息。其服饰艺术中的刺绣图形、服饰形制、色彩搭配等视觉符号,折射出千百年来苗族族群的生存方式、风俗人情、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及其文化变迁的历史,体现出贵州苗族独特的审美特征,反映了贵州苗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直观地体现平面设计的图形元素特点,还能表达出多样统一、鱼水和谐的审美文化。将传统图案渗透到平面设计之中,能够能使其图形语言更具艺术气息和感染力,为现代化平面设计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吉祥文字是中国汉字文化和吉祥文化中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吉祥文字纹样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的构成形式与文化寓意与现代中式家具有一脉相承的文化联系,将它运用于中式家具的设计,将会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与文化性。  相似文献   

12.
"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出口要吉利,才合人心意。"吉祥艺术一直活跃在艺术这个大家庭中,游于雅俗之间,渗透生活之中。不论在审美和装饰方面,还是在心理和精神上,它以其独有的形式和内容,为大众所喜爱。康熙时期,景德镇制瓷业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瓷上吉祥图案的表现形式更是丰富多样,美轮美奂。文章将从吉祥和吉祥图案的渊源出发,探讨康熙官窑中万寿节庆典和插花瓷器上吉祥图案的纹样特征,并阐述传统手工业生产中设计的存在及样态。  相似文献   

13.
我国吉祥意识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可的群体意识。传统吉祥图案成了民族传递情感的符号。吉祥意识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的形象思维,增加了艺术语言的含蓄。但是,常常打比方拐弯子说话给我国文化的国际交流设置了障碍;举国上下一片祝祷之声,容易助长说好话、说假话的风气,不利于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吉祥题材和吉祥图案过于程式化,失去了汉、唐艺术的创造活力。笔者提倡打破封建迷信,还民间文化、民间艺术以健康质朴。  相似文献   

14.
庆阳绣品造型古朴,种类多样,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兴盛和发展,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着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全面冲击,人们的审美与以往大不相同,庆阳绣品其古朴、稚拙的造型被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所遗忘,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及文化土壤遭到破坏。庆阳刺绣艺术正在走向衰退和消亡。要想改变庆阳刺绣艺术这一现状,使其得到传承和发展,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将其融入中学美术课堂,这对该地中学美术教育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刺绣又名“针绣”,古称“黹”、或“针黹”,是在织物上以针线反复穿绕形成纹样的一种装饰工艺。由于刺绣多为妇女所为,故又称之为“女红”。中国刺绣源远流长,是精巧、绚丽的艺术、更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而古代的上流社会包括皇室也一直以用刺绣的方法在衣服上绣上图案的服装为上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服装的印染技术取得巨大的进步,服装上刺绣图案陧慢的就被印染的图案所代替。  相似文献   

16.
刺绣艺术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湘绣是其中的一朵奇葩.我们今天看到的湘绣不外乎两种存在形式一是原生态的民间刺绣,这主要是指仍以原生态的形式存留在偏远、落后的乡村民间生活中的那一类刺绣;二是市场形态的湘绣,从原生态的民间刺绣中孕育而生,以市场为目的的那一类刺绣.二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湘绣艺术.原生态的民间刺绣是湘绣的母体,也是其蝉蜕变革的主要源泉.  相似文献   

17.
三都水族服饰视觉符号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是水族主要聚居地。水族服饰,尤其是女性盛装最具民族特色。调查发现,水族服饰中的艺术、审美因子发生于服饰的功能需要和结构,刺绣(绣片)、绲边、纹样既有实用功能和审美属性,又是文化的视觉表现。而马尾绣这一特殊工艺,只流行于部分地区。任何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研究、传承与发展都是系统的,也是工程性的。以艺术代替文化或以审美统摄艺术不仅错误,而且危险。  相似文献   

18.
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元素融入于室内空间设计,并准确地把握这些元素的深刻内涵,不仅能使这种古老的艺术不断的延续下去,更能提升室内空间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内涵,使室内空间更具有文化性、民族性和世界性。  相似文献   

19.
苗族是我国历史悠久、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之一。苗绣作为我国古老的绣法,也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苗族民族服饰的发展,苗族刺绣也逐渐形成了装饰艺术。以前多用于服饰的延伸,如背扇、挂包等,如今苗族刺绣越来越融入现代生活的需求,在室内装饰设计中亦有广泛应用,如壁挂、床上用品、桌旗、盘垫、坐垫、地毯等。  相似文献   

20.
刺绣与绘画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并受其直接影响。具有悠久历史的吴地刺绣历经朝代更替,在文人画风影响下不断推动着技艺针法、绣稿、题材的演进,形成了不同的刺绣风格。在宋代以来"崇文抑武"的社会大环境下,吴地富裕的经济基础和良好的文化土壤使得文人汇聚、画派纷呈,出现了"画绣"并开拓了欣赏品与日用品平行发展的状况,至明代时,苏绣形成了"精细雅洁"的风格特征。可见,文人画风对吴地刺绣形成自身风格产生了巨大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