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关于人的本质,卡西尔在其《人论》一书中指出,"人是什么?人是创造和使用符号的动物,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没有符号系统,人的生活就一定会像柏拉图著名比喻中那洞穴中的囚徒,人的生活就会被限定在他的生物需要和实际利益的范围内,就会找不到通向理想世界的道路——这个理想世界是由宗教、艺术、哲学、科学从各个不同的方面为他开放的。"卡西尔从  相似文献   

2.
德勒兹认为拟像是理解柏拉图主义深层动机的关键,柏拉图主义通过划分法确立了可见领域与可知领域,划分了"图像-摹本"与"幻像-拟像",由之确保摹本对于拟像的胜利。"颠倒柏拉图主义"就是颠倒原本与摹本、原型与复制之间的等级结构,使拟像上升,肯定了拟像的力量、自主性与存在权利。德勒兹以"制造差异"为己任,将一种内在的差异融入了拟像,使差异内在于理念本身,由之替代了柏拉图主义超越的、同一的、作为根据的理念,因而德勒兹的"颠倒柏拉图主义"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更新的柏拉图主义,甚至是一种完善的柏拉图主义。  相似文献   

3.
如何定义艺术是20世纪艺术哲学的核心命题。为解决此问题,阿瑟·丹托坚持本质主义立场,提出了本质主义与历史相对主义相结合的定义策略。他的这一观点实则回应了两类相关理论:第一类是反本质主义艺术观,代表人物是新维特根斯坦主义者韦茨;第二类是不充分的本质主义艺术观,包括格林伯格以形式为核心的现代主义艺术观、迪基不乏社会学色彩的"艺术体制论"、弗雷德和莱文森的历史主义定义策略。丹托的艺术本质观是前卫艺术激发的理论探索的逻辑合题,也充分说明本质主义并非一无是处。就提出方式而言,丹托的艺术哲学体现出鲜明的历史化和批评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柏拉图认为美的理念是最高境界的美,艺术模仿了理念的现实,艺术就成了"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艺术本就源于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将艺术作品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既是对艺术的探索,也是哲学的延伸。文章通过分析和阐释柏拉图美的理念、"艺术即模仿"的哲学观点,论述超写实绘画和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5.
"艺术的终结"是在20世纪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领域曾引起广泛关注的一个理论问题,其提出者是黑格尔,后来又由丹托重提并加以发挥.彭锋在《回归》中认为,"艺术终结论"是当代美学中引起争论的十一个热点问题之一,并对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艺术终结"命题的提出如同空谷足音,振聋发聩!黑格尔和丹托为什么会做出"艺术终结"的断言?两人的理论观点又有何差异和联系?如何全面认识和评价"艺术终结论"?笔者尝试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黄伟 《世界哲学》2012,(4):119-128
柏拉图早期对话通常被认作"苏格拉底式对话",它们以追求关于"德性"的"普遍性定义"为显著特征。随着柏拉图自己思想的发展、成熟,"普遍性定义"逐渐被"理念"论所代替,以便更有针对性地体现柏拉图自己的独特思想。本文探讨促使"普遍性定义"和"理念"产生的共同原因,分析二者演变的内在逻辑,并比较它们的异同点,以求更好地理解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各自的思想,准确把握柏拉图早中期对话的思想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7.
赵猛 《世界哲学》2007,8(6):13-25
"美德"与"知识"的关系问题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小苏格拉底学派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话题。人们通常认为"美德即知识"(αρετηειυαιγυωσκδ;virtue is knowledge)这一命题是苏格拉底提出的,这不仅不符合文本事实,而且抹煞了这一问题所具有的张力,造成了在解释苏格拉底与其弟子们的哲学的进展与嬗变方面的困难。苏格拉底虽然提出了"美德"与"知识"的关系这一问题,并提倡人们认识自己和"善"、"美德"的本质,但是他所说的认识(γυω-σιδ)不是知识论意义上的知识(επιστημη),还包含生存实践的层面。柏拉图认为"美德即知识",并力图在知识论层面上给与"善"和"美德"以明确的定义。而小苏格拉底学派则从另一侧面继承发展了苏格拉底哲学,试图从生存实践的层面来定义美德。  相似文献   

8.
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一篇美学经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什么是美",就是柏拉图在这篇对话中借用苏格拉底之嘴说出的。此问题一出,不仅奠定了美学的哲学基础,而且还形成了后来的美学。重读此经典,"什么是美是困难的"似蕴含着为人忽视的深意。  相似文献   

9.
孔门"问仁"关注的不是"仁"的普遍定义,而是"仁"的表现及实践方法问题。这一点与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追求事物普遍定义的特点形成鲜明对比。轴心时期,中西方哲学突破的不同方式造成了这一根本差别: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突破更多采取了破旧立新的方式,而中国哲学的突破则采取了温和、渐进、连续的方式。受此影响,古希腊哲学家倾向于用理性怀疑传统,进而追求世界的本原和事物的普遍定义,以期重建伦理规范和价值原则,而中国哲学家则认为传统的伦理规范与价值原则总体而言仍具有自明性与有效性,因此他们更加关注如何将它们在现实中实践出来。这一点不同决定了西方哲学更加注重思辨,而中国哲学更加重视实践。  相似文献   

10.
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我们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论断:苏格拉底的"定义"指向事物普遍本质的内涵,这和柏拉图的"理型"是一致的,因此我们认为"定义"是"理型"的思想来源。但在康德道德哲学的视域中,这个论断很难成立。"定义"指向作为感官之物的自然知识领地,"理型"则指向作为超感官之物的道德知识领地。在苏格拉底哲学中,道德知识领地的正面断定是通过"精灵"(■)完成的,"定义"仅仅通过其消极性产生警醒作用。"精灵"才是柏拉图"理型"的真正思想来源,而两者都是在道德哲学的背景中提出的。  相似文献   

11.
在绘画理论中,"形"和"神"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处理好"形"与"神"的关系,达到形神兼备的和谐状态,是中国传统绘画欣赏美学所提出的最高审美准则.古代美学家所倡导的由"写形"到"传神",进而又上升到"体道"的精神世界,就是从对象再现到主体表现再深入到生命体验的一个不断接近艺术本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美善之辩     
《大希庇阿斯篇》从多个角度探讨了美的可能性,以"美是难以说清的"结尾。《会饮篇》审视了爱与美的关系,爱的阶梯的终端是绝对纯粹永恒的美本身。《理想国》说明通过辩证法可以通达善本身。柏拉图从形而上学二元论出发,划分出"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一方面,柏拉图提出了美本身和善本身的问题;另一方面,柏拉图没有彻底认识清楚"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的关系,没有解释明白美和善的确切区别和联系。总体上讲,柏拉图的道德理想主义倾向使其将善置于美之上,美本身与善本身在终极意义上才是同一的。  相似文献   

13.
陈联营 《现代哲学》2017,(2):100-107
晚期阿伦特在现象学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显象世界理论。在对《纯粹理性批判》的解释中,她强调显象概念对康德的重要意义,认为批判哲学在形而上学领域最根本的贡献就是摧毁传统形而上学中感性世界与超感性世界的二分。对康德来说,人类生活的唯一一个现实领域就是显象世界。显象世界是认识活动的对象,同时也是实践发生的场域。而理智世界根本不同于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它只是思想自身构建的世界,运用于感知世界的认识能力及其法则不能运用于理智世界。可以说,阿伦特对康德显象概念的阐释为其政治存在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吕纯山 《世界哲学》2017,(2):141-147
本文首先分析了陈康对"普遍的复合物"的解释,指出把这一概念理解为与亚里士多德哲学体系不相容的做法值得商榷。进而指出,"普遍的复合物"即普遍的质形复合物就是种属,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是在《形而上学》Ζ10—11中,但肯定它是定义的对象则是在一般为人所忽视的《形而上学》Η3中,在这一章节中,亚里士多德明确地指出,定义的对象不能只有形式,因为定义里需要表达一个部分对另一部分的谓述。进而亚里士多德指出,定义就是由形式对质料的描述所构成,因此,Η3在解决定义的对象和方式问题上贡献都很大。  相似文献   

15.
戴维森的解释主义及其心灵哲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重视对理解和解释的哲学研究是欧洲大陆哲学的一个特点。其实,在英美尽管没有出现像德法那样的“席卷各个角落”的解释学“风暴”,但也有对之重视的表现,并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解释理论或解释主义(interpretivism)。倡导这一理论的都是一些如雷贯耳的大家,如戴维森(D.Davidson)、丹尼特(D.Dennett)等。当然,英美流行的解释主义在解释的对象、旨趣和哲学的性质特征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就拿戴维森的投射性解释主义来说,首先,尽管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解释、理解如何可能这类问题,但它关心的解释对象不是书籍、绘…  相似文献   

16.
哲学本质上就是诠释学。对概念的理解与解释,构成了哲学工作的核心。作为一个哲学概念,"interpretation"通常与诠释学关联在一起,有时甚至就被看作"诠释学"的同义词。然而,在哲学文献中,这个词往往是不同语词的翻译,比如"hermeneutics"、"Interpretation"、"Auffassung"或"Auslegung"。虽然作为翻译的结果,这些词都有一个统一的形式"interpretation",但其意义或用法不尽相同,甚至完全对立。从诠释学的视角对"interpretation"这一术语的考察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维特根斯坦意义理论的呼应和补充:语词的意义不仅在于其用法,也在于对其用法的理解与解释。  相似文献   

17.
存在逻辑(logic of existence)是哲学逻辑的一个分支领域。它不像传统的本体论(存在论)那样,回答什么是存在这一类问题,而是要阐明存在的逻辑意义。 存在逻辑的核心问题是对存在“E!”的解释,即对“E!”的定义问题。这也是整个哲学逻辑的核心问题。由于对存在“E!”的不同理解,而形成了存在逻辑内部的不同流派。 “存在”是一个极普通的概念。初看起来,理解“存在”的含义并不困难,正如评判一个  相似文献   

18.
和中期柏拉图主义相关的许多研究都是从学说角度展开的,这些研究假设了中期柏拉图主义的多样性,但却无法说明各种中期柏拉图主义学说为何会被统称为柏拉图主义。为了从一个统一的角度理解作为一个整体的中期柏拉图主义,本文假设古希腊哲学可以分为事实指向型和文本指向型两种形态,它们代表了做哲学的两种不同方式。中期柏拉图主义属于文本指向型哲学,以对柏拉图哲学对话的评注为做哲学的首要任务,因而这些评注活动强调柏拉图及其文本的权威地位。本文认为,我们应当在评注活动的语境中来理解柏拉图的权威,柏拉图的权威本质上是知识取向的,而非道德取向的。  相似文献   

19.
<正>问题发端于德里达在《暴力与形而上学》一文中所谈论的列维纳斯对"光的暴力"(violence de la lumière)的指责。早在其博士论文《胡塞尔现象学的直观理论》中,"理论的帝国主义已经让列维纳斯感到不安",因为在他看来,"追随柏拉图,现象学比任何其他哲学都必定更对光感到惊奇。没  相似文献   

20.
"ετδοξ"或"τδεα"是柏拉图形而上学的核心概念,其哲学用法和意义建立于它们在前柏拉图文献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柏拉图早期对话中的非哲学用法之上。在柏拉图成熟的理念论中,"ετδοξ"或τδεα"既是"共相",也是"完美模型";既是普遍概念或"本质",也是具有因果效应的"形式因"和"目的因";既是"种"或"属",也是"个别"。其复杂性恰好反映了柏拉图把"ετδοξ"或"τδεα"之为"外表/模样"、"形状/形式"和"类型/种类"这些先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融合、提炼和重塑的理论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