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子不言父名,徒不言师讳",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以示我们对父亲和老师的尊重。这种避讳,在我国古代要比今天严格得多。在古代,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名,对君王、对尊者更要避讳。大家都知道,为避秦始皇赢政的讳,把农历正月改为"端月",或改正字的读音为平声。还有陆  相似文献   

2.
观世音简称观音,其原因何在?几乎所有辞书都认为是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故简称观音。丁福保编的《佛学大辞典》观音条云:“唐人讳世字,故但称观音。后世遂沿用之。唐龙朔二年,龙门佛弟子弥偈造尊像一龛即世尊像,避世字,与此例同。见《陶斋藏石记》”。  相似文献   

3.
严可均《全三国文》从《列子·仲尼篇》张湛注中辑佚的何晏《无名论》,存在着重要的疑问。本文通过辨疑,考订《无名论》辑佚杂有张湛的随文注语。依据考订,澄清了何晏《无名论》的文献面貌。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何晏"贵无"说的理论特质和思想地位加以判断,肯定了其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4.
丹溪朱氏,讳震亨,字彦修(1281—1358年),元代浙江义乌县赤岸镇人。当地有一溪流名“丹溪”,人们仰尊丹溪先生医德医风之高尚,避其讳而尊称之为“丹溪翁”,或称“丹溪先生”,后世医学家直称为“朱丹溪”。朱丹溪,是我国十三世纪早期著名的医学家,他是金元时代四大名医之一,他对道教养生理论的研究,独具心得。他把道教内丹理论和养生方术运用到自己的医学实践中;创立滋阴相火学说,成为滋阴学派的创始人。丹溪的学术著作主要是《阳有余阴不足论》和《相火论》,是吸取唐代道教学者关于主静、止观的思想。《相火论》,从“凡动皆…  相似文献   

5.
避讳是中国古代为回避君父尊亲的名字而改写为其他字的一种制度。这种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在长达数千年的封建时代里,人物姓名的避讳,是上下臣民不可不懂的一门政治学问,不能不遵从的一项政治法规。由此,避讳还衍化出不少幽默故事,平添了一些笑料。  相似文献   

6.
北宋杰出科学家沈括,学术浩博,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其《梦溪笔谈》、《良方》等著作,对中医药学的论述,内容丰富而深广,见解独特而精辟.他以格物致知的探求精神,考订药物名实错乱现象,纠正古人采药的不当时机,校正《神农本草》之疏误,发现药物副作用的危害,考订药物不同部位之功效等,能够发前人之所未发.  相似文献   

7.
今年十月二十六日,是我国伊斯兰教著名的哈德成教长归真三十九周年的忌日。 教长讳国桢,字德成,在国外的穆斯林多仅知其教名希拉鲁丁(Hilαluddin,圣教的新月)。教长的父亲希龄公,陕西南郑人,年幼时因避乱来上海,后任浙江路清真寺(解放前俗称外国寺)教长。希龄公有三子  相似文献   

8.
傅熹年与刘九庵两位先生都长期从事中国古代书画研究工作,并长于书画鉴定。两位学者的书画鉴定方法,都以书画史研究为基础,又各成体系。前者侧重宏观入手,层层递进,最后到达微观;后者直入微观,并提出了一系列如各家笔墨特点、署款特点、纸绢材料、装帧形式等具体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太阳和月亮的崇拜,在世界各国的古代宗教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道教在原始的日月崇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日月之神的姓氏、服饰和威权职掌。在道教中,日为大明之神,称为日宫太丹炎光郁明太阳帝君,或称日宫太阳帝君孝道仙王,作男像,以金色太阳为饰;月为夜明之神,称为月宫黄华素耀元精圣后太阴元君,或称月宫太阴皇君孝道明王,作女像,以白色月光为饰。①道教又称,日中有五帝,月中有五帝夫人。《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说:日中青帝讳圆常无,字照龙韬。日中赤帝讳丹灵峙,字绿红映。日中白帝讳浩郁将,字回金霞。日中黑帝讳澄增停,字玄录炎。日…  相似文献   

10.
缪协仅存的二十七条《论语》注包含有丰富的玄学内容,如本末之说、有无之论等。缪协以"名"、"实"论"闻"与"达",其注释中"讳"和"所以讳"类似郭象"迹"和"所以迹"。其注释不仅涉及到王弼、《老子》、郭象等,还涉及到《庄子》、《周易》。此外,缪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唯一一位在注《论语》时引用中正之言的注家。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头上有癞疤,他对此讳莫如深,因为讳说癞以及一切“赖”的音,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后来甚至连“灯”、“烛”都讳了。这种对自己的个人缺陷过度敏感的心态无疑是不健康的,是病态的。  相似文献   

12.
《佛教文化》2010,(2):110-111
<正> 刘昱,1971年出生于北京,回族,自幼学习书法、篆刻、国画和传统文化,长期从事书法普及教育工作,对碑帖和传统书画的鉴定有深入研究,曾在《书法丛刊》等艺术刊物发表数篇书画艺术  相似文献   

13.
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对"诚""敬"的重视肇始于先秦时期。在传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宋代的程朱理学进一步拔高了"诚""敬"的地位,对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述,使之成为理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生修养理论的核心内容,并对"诚""敬"的践履及其社会意义也有独到的阐发。显然,程朱理学有关"诚""敬"理论的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仍具有不容忽视的当代价值,但要获得理想的社会效果,离不开现代民主与法治。  相似文献   

14.
文化产业是文化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构成的。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的载体。宋代是中国古代书画市场的形成期,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宋代书画作品作为商品开始出现在市场上。在宋代书画作品的生产、交易和消费的过程中出现了文化产业的萌芽。书画市场中的专业的书画经纪人的出现和作伪现象影响着宋代书画市场的发展,也影响着后世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宋明儒者承继先秦儒学提出持敬论,把"敬"看作人格修养的方式之一。在先秦儒学中,"敬"主要表示谨慎谦卑、严肃认真的处世态度和行事方式,是道德伦理层面的要求,与宋明理学的"敬"有较大距离。考察佛经译本中"敬"字语义的变化发展,可以发现佛经中的"敬"除了表"礼敬"之外,还常常与"信""爱"等抽象心理动词连用,并由此感染了信奉、喜爱、爱戴等词义。这种语义发展的内向性特点,显然与佛教的心性论和工夫论有关。理学心性论受佛教的影响较大,可以说,佛教"敬"的内向语义发展为程朱持敬论的提出做了语义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和"浩然之气"相关的两段早期文献为中心,研究二程兄弟对这两段语录的不同诠释,并且以此观察其中体现出的二程在修养功夫方面的不同偏向:程颐的功夫有层次清晰的内外之分,其对主一持敬的特别强调是程颢所没有的;程颐将浩然之气理解为积累而成,而程颢理解为去私保全.以这些分歧作为依据,对于一些不明归属的二...  相似文献   

17.
作为对晚明王学的反动,清初理学家张履祥的学术侧重于道德修养的具体实践工夫,继承朱子“居敬穷理”而突出“敬”;继承孔子“博文约礼”而突出“礼”;又继承二程“敬义夹持”以强调“主敬”与“约礼”的内外结合.这两者又表现为“从主静到主敬”、“从穷理到约礼”两方面的工夫论转向,“主敬”则以天理为内在修养之依据,“约礼”则以礼义为日常处事之准绳,二者相辅相成,落实于人伦日用,从而凸显其理学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8.
人际交往从来就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人们更加注重如何处理好人际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交往实践告诉人们,和谐的人际交往来自交往主体的"应做什么"和"不应做什么"两方面的保障。有些人在"应做什么"方面做得很好,可在"不应做什么"方面做得很差,二者相互抵消,人际关系平平,甚至很糟。所谓"不应做什么",用一句话表示,就是与人交往应"避其讳"。  相似文献   

19.
主敬涵养论是程朱理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经典文献中关于"敬"的记载,义理性最强的莫过于《易传》"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一语,所以程朱的主敬涵养工夫多依此立论。在程朱的讨论中,《易传》的"敬、义"与《大学》的"正心"、《论语》的"直""仁"、《中庸》的"中和"、《孟子》的"集义"等都发生了直接的内在关联,"敬义夹持"的修养工夫在他们的诠释下也成为儒家有别于佛家的重要特征。正是在这些对经学的选择性凸显与内在关联性诠释中,理学逐步建构了自己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20.
正有这样一段著名的对话从前我觉得很妙: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拾得答:"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有一次,一个朋友临时有事没带钱,我当即帮他把钱垫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