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基于鲁北地区特有的地域文化对滨州市旅游景区视觉形象进行整合与塑造探析,通过分析国内成功案例,挖掘滨州市特色地域文化内涵,对滨州市旅游景区进行类划,将地域文化内涵及地民俗特色等借助旅游景区空间配置、视觉设计进行传达,同时以求通过地域文化的挖掘为滨州市旅游视觉形象设计提供重要有效设计素材,丰富景区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景区识别度。  相似文献   

2.
京族文化特色鲜明,兼具海洋性与民族性。分析京族海洋文化因子提取流程,以京族服饰文化设计因子提取与应用为主线,归纳京族服饰款式、色彩特点,结合产品载体进行关联与设计应用,提升产品文化内涵和传承京族文化。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作为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城市建筑、城市环境共同诠释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城市的特色风貌。因此,城市公共设施必须与城市文化形象相和谐,以城市文化为导向来进行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泰州市三水湾景区作为代表城市形象的核心景区,在环境设施设计中应在造型、材料、色彩等方面结合泰州市文化符号,使设施与泰州文化相融合,塑造具有泰州文化、景区特色的环境设施,促进景区的文化内涵,彰显泰州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4.
湘西苗族服饰在巴楚巫文化的影响下,其服饰纹样构成形式具有神秘的宗教色彩。通过实地考察湘西苗族服饰,旨在分析湘西苗族服饰纹样所表达的审美情趣、宗教信仰和寄予的精神向往。剖析其文化内涵,为湘西苗族服饰纹样的再创新设计做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海水江崖纹是明清时期一种常见的服饰纹样,蕴含着丰富的吉祥寓意,同时具备极强的装饰性与审美特性。从纹样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等方面展开分析,可以探讨海水江崖纹在服饰图案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形式,从而能够为传统纹样在现代服饰图案中的创新应用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传统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得以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文化内化的最好证明,可以说,在传统服饰中,传统服饰的图案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服饰美学本身,成为了见证与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本文的研究,主要是以赫哲族的传统服饰作为考察对象,对赫哲族的传统服饰图案进行研究,以此追随赫哲族的传统服饰与赫哲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并试图从服饰美学的角度上,以赫哲族的文化信仰作为切入点,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赫哲族传统服饰图案中蕴含的独特美学。  相似文献   

7.
民族风格的服装一直是现代服装设计主要潮流,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服饰文化历史,一些民族的元素或多或少地也出现一些现代设计中,但总的来说,不是很系统。服装设计的继承不能只停留在形制的模仿上,而是要从文化的层面上融会传统服饰的精髓,用神似的手法进行设计。本文分析了中华服饰的色彩文化的形成和色彩文化的哲学基础。从先民对色彩的认识、色彩的运用和染色技术等方面论证,显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服饰文明,同时也给我们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色彩的运用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服饰设计与大众流行文化及各种流行现象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服饰流行文化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服饰纹样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及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和智慧。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欢迎,设计师在当代服装的设计中,应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服饰纹样与当代服装相融合,取其精华,将传统服饰纹样中的精髓运用到当代服装设计中,在美化服饰的同时,以弘扬中国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0.
服装是人类文化的代表之一,服装的发展与演变,蕴含了不同时代的审美取向,同时也反映着人类历史文明和文化的发展进程。秦朝是一个尚武的朝代,秦国对军队的建设尤其重视,军队的发展对统治者阶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这样的一个契机之下,两千多年前的秦国劳动人们创造出了世界的"第八大奇迹"——兵马俑,让我们有幸直观地了解到这个帝国的军事风貌。头饰对于兵马俑来说是尤其重要的,代表着每个兵马俑的精神使命。就秦俑头饰艺术如何在现代时尚设计展开讨论和研究,寻求将秦俑头饰艺术元素融入当代服饰设计的方法与思路,探讨当代服饰设计的创作思路和设计表达,能有效提升服饰产品的文化内涵,从而设计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及时代感的时尚作品。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的旅游业十分发达,但是通过比较国内各大旅游景区的公共设施的现状之后,不难发现景区中公共设施的设计大多数都是千篇一律。与发展较为完整旅游景区的总体规划而言,景区中公共设施的设计大多停留在初始阶段。因此,建立符合当地景区的地域文化且能够适应当代商业发展潮流趋势的公共设施理论研究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服装作为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不同时期的文化内涵和装饰审美。打造传统服饰传承与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在创新教育实践中培养"设计+文化+技艺"的新型高层次服装设计人才。以"立足当代之生活,融合当代之审美,做有民族情怀的设计,做有文化滋养的创新"为导向,以"技艺传承、文化积淀、设计创新"为内容,在创新教育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培养服饰传承与设计创新人才之路。  相似文献   

13.
湖南青年设计师胡忧设计的舞蹈服饰作品有三个特色:"造型仿生、师法自然""色彩仿生、源于自然"以及"图案模仿、借鉴传统"。胡忧以仿生设计为研究背景,在舞蹈服饰的研究上汲取自然界中的各种有趣形态和适合色彩,将服饰与表演内容完美结合。同时他善于借鉴传统图案,将其与舞蹈服饰结合起来,传播中国文化与东方意象。  相似文献   

14.
马蹄袖是满族的服饰特色,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在清朝服饰中应用广泛。马蹄袖的装饰性和功能性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形成了一种流行趋势,但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还不成熟,需要继续从民族服饰文化中汲取灵感。设计师们不仅可以从马蹄袖的纹饰图案进行研究设计,还可以根据其实用性造型,设计出符合人体工学的户外服装,使服装呈现出更好的视觉效果和功能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周王朝对齐国丝绸服饰色彩的影响、崇尚“阴阳五行”的齐国丝绸服饰色彩文化、紫色在齐国丝绸服饰中的开创性使用三个方面,阐述了齐国丝绸服饰色彩文化的历史传承性与自身的独特性,以此寻找齐国丝绸服饰色彩文化产生、流变的动因与源点,进而探求丝绸服饰色彩语言的发展轨迹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导视标识系统作为人与环境沟通的媒介,是汉代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对外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首先对景区风格进行定位,然后以景区总体规划和景区地形为依据,结合景区的规划要求,紧扣景区的汉代文化特色,对导视标识系统进行整体统筹规划,对遗址公园的导视标识规划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吉祥文化已经成为泰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研究现阶段吉祥文化在泰州环境设施设计中的应用现状,进而提出今后的应用途径。首先对泰州吉祥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提出吉祥文化在佛教、民俗、景观、旅游等方面的具体内涵,进而针对泰州两个景区设施进行调研,并从吉祥文化应用的角度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8.
《楚辞》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源头之一,是研究楚地风土人情、历史故事、衣食住行等社会风貌的文化载体。透过对《楚辞》服饰特征的分析,可以窥探出楚国服饰设计思想具有华丽浪漫的风格、纤细抽象的造型、缤纷绮丽的色彩等特点,呈现出楚国缤纷精彩、形制齐全、特色鲜明的服饰艺术形态。  相似文献   

19.
服装与服饰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前者主要以衣服为主,后者则是在衣服上进行装饰及重点突出服饰含义,服饰对于服装而言更具有代表性。少数民族服装配饰与我们常见的服饰配件一样,也具有功能性和审美性,同时还具有民族性。正是这种特性,一些少数民族服装配饰的元素会被设计师们应用在现代服饰中。苗族的银饰、藏族的头饰等,其背后含有特殊的涵义。深入研究,发现其美学特点,分析民族服饰配件出现的动机与特征,能够使其在现代服饰设计中得到更好应用。  相似文献   

20.
倪平  左冕 《美与时代》2022,(9):106-108
为提升全域旅游景点吸引力、探索红色历史文化赋能区域发展的途径,分析了全域旅游引入红色文化主题的价值与意义,并结合设计实例探讨了红色主题旅游景点营造的原则和设计策略。在江西省瑞金市武阳镇武阳村“长征第一桥”设计实践中,运用写实和重构的设计手法改善空间环境,传承文脉精神,打造主客共享的全域旅游景区。红色文化主题景点是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对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传承延续、实现成果全民共享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