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学与影视的合流合作,已经成均近年来影视产业的发展趋势,研究文学改编于中国电影的关系对促进中国电影的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其中同样改编自严肃文学文本的电影作品《天狗》与《罗生门》因其相似的剧情结构与叙事手法,成为值得比较一二的典型佳作。  相似文献   

2.
《史记》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文学著作,其中的人物传记不仅继承了《左传》优良的叙事传统,开启了后代以人物为中心,“以类相从”的写人文学的不二法门。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的代表作《水浒传》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史记》这一叙事写人的创作传统。本文试从叙事学角度探讨《史记》的人物传记在叙事结构方面对《水浒传》中为英雄立传写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蒂姆·波顿是好莱坞另类天才,其作品怪诞不羁,却有着让人着迷的魔力。《大鱼》是蒂姆·波执导的美国奇幻片,影片极具"魔幻现实主义"特性,以超现实的方式触摸真实世界。根据魔幻现实主义的理论概念,结合蒂姆·伯顿的电影《大鱼》,对影片中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进行具体分析,分别从魔幻主义外壳和现实主义内核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4.
一、作品介绍 《雷雨》是我国杰出的戏剧大师曹禺的首部戏剧作品,1933年在《文学季刊》上一发表,便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内错综复杂的关系,深刻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在中国的文坛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贾平凹的《秦腔》和《带灯》是其转型时期的两部力作,贾平凹将其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感融入写作之中,对农民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在《秦腔》与《带灯》中,字里行间、一以贯之地表现出贾平凹浓郁的焦虑感,揭示出其从对传统文化的眷恋转向对现实社会弊病的批判的思维嬗变轨迹.在创作手法上,贾平凹继续坚持其琐碎而又浑然天成的叙事风格,并开始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中融入浪漫主义的元素.从贾平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变化中,我们能够看到中国当代文坛底层书写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6.
《古兰经》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诸多学科的理论渊源。作为语言的《古兰经》,它是阿拉伯语第一部见诸文字的典籍,规范了阿拉伯语言,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南北方言,对于散居半岛各地的阿拉伯部落人维护其语言和心理上的统一,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样,作为文学的《古兰经》,它不但因自成一体的"古兰体"成为阿拉伯有史以来第一部韵体散文形式的经典,而且因语言精炼、文体优美、风格独特、修辞超绝等文学品质而被奉为阿拉伯文学的最高典范,对推动阿拉伯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尤其经中的寓言比喻和故事典故等具有文学性质的题材,始终是伊斯兰文学家创作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7.
研究文学的专家认为欧美文学有两大传统根基:一是希腊、罗马神话,一是《圣经》,如果离开了这两大根基,欧美文学就无从谈起,并认为假如不熟悉这两大传统的话,就根本读不懂欧美作家的文学作品。此言甚是,且不说大多数作品中出现的源自两大传统的典故,就是通篇以这两大传统为素材、为氛围的作品,更是举不胜举。人们都知道西方的文明源自于基督教的文明,所以《圣经》对欧美作家的影响肯定深远而又广泛。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世界级的文学大师,他们的作品,是以《圣经》文本为汲取素材、诗情和主题的不竭源泉,如意大利的薄伽丘的《十日谈》、托夸多…  相似文献   

8.
2014年4月18日,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87岁的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去世。马尔克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西班牙语的作家之一,因其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百年孤独》而享誉世界文坛,《百年孤独》曾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翻译成中文的《百年孤独》对中国作家产生很大影响,包括莫言、贾平凹和韩少功等都从中获益,并助推寻根文学和故乡书写热。  相似文献   

9.
《檀香刑》是一部具有独特叙事艺术的作品,本文主要通过结构与视角、叙述者与人物、叙述者与声音、叙述者与味道四个方面,来谈谈《檀香刑》中的点睛之笔,体会其中独特的民间叙事内涵。走进民间,走进莫言。  相似文献   

10.
作为国内的纪录片导演,张以庆是一个极富有个性的存在,他所拍摄的纪录片都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特别是他的三部曲《舟舟的世界》《英和白99纪事》《幼儿园》更是他个人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张以庆的作品以其独有的思想性和表现形式,展现出了浓浓的人文精神,尤其以《幼儿园》为最甚。可以说,《幼儿园》就是一部具有深切人文关怀的纪录作品,一部承载社会责任的纪录作品,一部淡化创作者存在、实现叙事隐退的纪录作品,有着多重话语的表达。影片以散文化的叙事,隐蔽的视角控制和富有特色的叙事手段,为观众展示出了一个别样的儿童世界,蕴含着强烈的主观表现。无论是镜头画面、音乐语言,还是结构安排、细节处理,一种人文关怀的光辉渗透全片。正如张以庆自己所说的,当我们弯下腰审视孩子的时候,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它博大深邃的思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艺作家。阎真的最新作品《活着之上》就是对古典名著《红楼梦》的自觉继承和弘扬,无论是在人物形象的刻画、诗性语言的运用,还是叙事结构的安排上,从中都可以看到《红楼梦》的影子,看到《红楼梦》对阎真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周易》对《林兰香》叙事艺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兰香》是一部优秀的世情小说,它的叙事艺术有独特的风格,它模仿《易经》,采用了以“数”谋篇布局的叙事方法.《林兰香》八卷六十四回,六十四是《易经》卦数之总.《林兰香》叙事以八回作为一个单元,每八回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或主题.这个故事或主题又往往孕育着与之不合谐乃至对立的因素.《林兰香》“倚数”结撰,其谋篇布局之法,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在艺术上则形成了“循环往复”之美.  相似文献   

13.
圣经《旧约全书》中的《撒母耳记》是一部风格独特的作品,因而为后世所瞩目。人们常称其为“历史先知书”,认为这篇作品是先知以历史来表达、阐述和论证某种神学思想。如果从此书编撰者的主观动机来看,这种说法是能够成立的。但《撒母耳记》所述的历史是否映证了那种神学思想,或是说编撰者的苦心是否收到了效果,则又另当别论了。在今天,如果我们不带任何宗教或政治偏见去重读这部作品,就会得出结论:与其说《撒母耳记》是一部神圣的“天启之书”,还不如说它是一部具有着浓厚的世俗气息的文学作品,是一部相当忠实于其历史场景和人物原型的纪实性历史小说。一、对以色列王权初起时政教纠纷的文学表述  相似文献   

14.
<正>一、杂志介绍《大观》由河南省开封东京文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河南省文化产业研究会协办,河南省开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国内统一刊号为CN41-1431/J,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2095-8250,万方数据、维普数据、龙源国际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期刊。专门刊登文化、文学、艺术、民俗、影视  相似文献   

15.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长篇叙事诗之一,《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最早的浪漫爱情悲剧,这两部著作都是东西方爱情悲剧的代表作。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都彼此相爱,且都与自己的长辈、亲族进行了激烈的抗争,并且两对有情人最终的结局都是死亡。但是由于受到中西方不同文化环境和历史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两部作品也存在着许多差异。  相似文献   

16.
《成都》以一个外地人到成都的感受为线索,呈感性、激情的叙事风格,如同夜间的咖啡,浓烈、深沉而变幻;《江苏》以水为全片连接纽带,侧重理性、平静的叙事风格,如同午后的绿茶,清爽、自然、淡雅而通透……  相似文献   

17.
《美与时代》2014,(4):F0003-F0003
《大观》原名《东京文学》,从2014年4月刊开始正式更名为《大观》,由河南省开封东京文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河南省开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国内统一刊号为CN41—1431/J,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3—5346,万方数据、维普数据、龙源国际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期刊。专门刊登文化、文学、艺术、民俗、影视等领域的理论研究文章。杂志内容丰富,雅俗共赏,集权威性、实用性、前瞻性与专业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知识分子反思题材的小说,深受苏联文学和"五四"文学传统的影响,但却没有把握其精髓。张贤亮是新时期的重要作家,有22年的劳动改造经历,小说多以知识分子为主人公,重述他们在政治风暴前后的变化。作家在确认知识分子身份的同时,却失去了对历史的真实反思。这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从他的两部作品《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创作的话语环境中我们可以窥探一二。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亲爱的》以一个真实的"打击拐卖儿童犯罪"的故事,通过现实主义叙事手法与影视美学的完美糅合,从"小人物"的角度来审视当下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社会问题,拨开人们的精神困境,突出人道主义的高尚情怀。  相似文献   

20.
赵颖  陈清华 《学海》2012,(3):176-179
从《小山回家》到《海上传奇》,贾樟柯用10多部电影记录了中国当代变迁,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普通人特别是底层人的命运。与冯小刚、张艺谋等由于影片题材及风格转变而只能贯之以"导演作品"的电影不同,贾樟柯的电影由于一些元素的重复已发展成为一种特有的"类型",而贾樟柯也是目前中国少有的形成自己"类型"的导演。本文从内在观照、风格、表演、定位等方面分析了贾樟柯的电影"类型化"元素,试图为他的"类型"电影研究提供可供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