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儒学创造了发展的奇迹。儒学具有宗教性,却不是宗教,然而儒学持续发展了2500余年,积聚了难以穷尽其价值的学术资源与思想资源,足以媲美像佛教这类几乎与其同时产生的世界性宗教,而远胜于任何一家世俗性的思想学说。这堪称人类思想史上的奇迹、奇观。儒学之所以能够创造发展的奇迹,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儒学开拓出了一条传承与创新交互并用、合力推进的发展道路。传承是循序渐进、点滴积累的常态发展,创新是突破屯邅、  相似文献   

2.
中国书法艺术,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在汉字形体的发展过程中,古人不仅要求其具有实用的功能,而且不断地为其赋予艺术的品质,使之逐渐丰满、成长起来,成为一种多姿多彩、足以独立的特殊式样。书法艺术依附于文字,但不能简单地把古人留下的文字作品都视为书法作品,它们也不是都具有史学价值。在书法的自然发展过程中,并非所有的书体和书法现象都能反映历史的规律,都能代表主流倾向。书法艺术不是历史上所有文字与书法现象的集合,而要有代表性、普遍性、规律性。  相似文献   

3.
旅游插画地图是城市的一张名片,这张名片是否能清晰传达城市的信息至关重要,除了传达城市具体的旅游信息外,通过插画地图的风格传达城市印象也是至关重要的。如何通过插画地图的风格展现城市的定位是本论文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错觉与艺术形式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有一座"怪山",人们断言它具有磁性.这是因为在山脚处长60米的一小段公路上可以看到一种奇怪的现象:这段路的走向有点倾斜,如果沿着斜坡向下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汽车就会倒驶,沿着斜坡向上滑行,仿佛被山的"磁性引力"所牵引.该山的这种惊人的特性被说得如此肯定,以至在公路的相应地方还出现了这种奇怪现象的路牌.但是也有人对山能牵引汽车表示不疑,他们对这段公路作了水准测量以便验证,结果出人意料之外:公认的上坡却是一个2.的下坡,这种坡度能使关掉发动机的汽车在路况甚好的路面上滑行.  相似文献   

5.
语言与本体论密切相关,但这不等于说本体论问题可以归结为语言问题。语言是生活形式的一部分,本体论问题要结合生活形式加以考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是"和"存在"(成为、生存)密切结合在一起。随着概念的分类和分层,"是"和"存在"的关系发生从紧密到疏离的变化。形而上学的疑难与误用逻辑推导规则以及因果关系、实体—属性等范畴有关。只有从生活形式入手我们才能找到正确理解"是"和"存在"的相互关系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通过考察学习民族手工饰品的工艺,在其基础上进行传承创新的研究。重点介绍陶瓷、扎染、蜡染工艺,希望这些工艺与饰品设计相结合,拓展中国的饰品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7.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这个急剧变化着的时代,古板遵守传统习俗显然不太可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使得大众需要和个性要求难以协调,代际之间存在不同偏好,这些都是存在于继承和创新春节期间传统文化活动过程中的问题。苏南地区的经验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有借鉴意义,打造专属于春节的亮点和发挥中华文化包容性,对解决这些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风雨桥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在对湖南省张家界市马头溪村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发现有些风雨桥损坏严重。风雨桥作为马头溪村发展的见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探究古桥的价值及保护策略对马头溪村的风雨桥保护和文化传承有重要意义。探讨该地风雨桥建筑的价值内涵,旨在更好地开展今后风雨桥的保护及修缮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经济实力快速提升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作为一种重要的当代文化形态,公共艺术以其独特的视觉效果,给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以及城市思想的呈现带来了新的思路。但就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来看,其仍然存在轻实质、重表面等现象,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传承与创新,成为新时期公共艺术建设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0.
花丝镶嵌工艺又称细金工艺,简称花丝,制作工艺相当复杂,主要由花丝和镶嵌两个部分组成。花丝部分工艺相对比较复杂,工艺程序灵活多样,花丝造型的技艺手法也有很多种。镶嵌则是将不同的珠宝玉器以及其他可以用于装饰的材料根据自身特性用不同的方式镶嵌进花丝中,让二者融为一体。花丝镶嵌工艺曾被称为燕京八绝之一,也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遗产。但在当下看来,花丝镶嵌工艺,样式虽然华丽,能展现出我国优秀的文化历史,但式样过于传统、陈旧,创新成为其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榫卯构造是古代工匠们在生活生产中所积累下来的智慧结晶。小到桌椅板凳,大到房屋宫殿,榫卯构造几乎无处不在。如今,钢筋混凝土的出现终结了木材在大型建筑中作支撑的时代,家具里的各种混合金属连接件也代替了榫卯的连接功能,尤其在逐渐成熟的3D打印技术下可以让产品一次成型,对于连接件的选择也就无从谈起了。在现代技术与材料的高速发展与革新中,那些历经了千年沉淀的传统经典木质构造正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现如今,我们的消费观念正在逐渐由物质层面转向精神与文化层面,同时,国家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激发了榫卯结构的潜在市场需求。于是,打破传统思维与传统结构的使用概念,对其在结构和材料上进行改良创新,使传统智慧能够融于现代人们的生活中,让传统工匠智慧继续传承发扬,造福人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就与陶瓷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造像、法器、供器到普通的日用器皿,很多都采用陶瓷制作。从传世和出土的陶瓷文物中,可以发现不同时期的佛教陶瓷艺术品,这些作品传承有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以及创作手段日渐丰富的情况下,如何在保留传统方法的同时,又有所创新突破,从而更好地推动传统佛教陶瓷艺术的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工笔人物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可以说工笔人物画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发展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工笔画的基础便是传承与发展,既要继承前辈的绘画经典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所创新的东西要符合时代的需求。本文以研究现代工笔人物画的传承与创新为主,文中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继承传统为主,讲述的是工笔人物画在历史的发展概述,第二部分以时代创新为主,强调的是现代工笔画的创新特色与形式语言。总之,希望通过研究工笔人物画的传承、创新,带动着现代的绘画方式朝着一个全新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艺术思潮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广大乡村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生存空间正在受到挤压,生存环境也逐渐恶化并面临诸多困境。民众的思想不断开放,传统民间美术赖以生存的小农经济迅速被瓦解,生活方式、审美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正日益面临着西方强势文化的吞噬和同化,失去了原生性,它的活态传承势在必然,传承就必须创新,以创新促进文化生产与传统民间美术作品市场消费,以创新带动传统民间美术的活态传承成为当下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
李祥  杨凤春 《学海》2006,4(4):22-26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先后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发展观:毛泽东的革命发展观、邓小平的改革发展观、江泽民的创新发展观和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发展观的传承与创新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共产党人对社会发展规律的不同认识,也体现了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发展精神。  相似文献   

16.
方立天 《法音》2009,(4):52-56
一、问题的提出佛教文化的传承是指佛教文化的传播、流传、承袭、承继;佛教文化的创新则是指佛教文化在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维特根斯坦的“确定性”与“生活形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确定性”与客观性、必然性、普遍性等概念一样,是与知识有关的一种重要性质,因而是认识论必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维特根斯坦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半时间中集中研究了这一问题。他写下的有关这方面的思考笔记,死后以《确定性》为名出版。在这本书中,维特根斯坦的思考所直接针对的对象,是摩尔在反驳怀疑论中所提出的一些观点和论证。摩尔这方面的思想可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a.他列举一些所谓“常识”(Commonsense)性的命题,如:我有两只手;我是一个人;地球在许多年以前就已经存在;等等,宣称“我确定地在此时知道(know)这些命…  相似文献   

18.
山东鱼台境内制作木版年画始于唐代,它以浓郁的乡土气息与淳朴鲜明的艺术特色成为当地年节家家必备之物。近年来由于社会生产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木版年画也和其它传统民俗形式一样,面临着逐渐衰落的危险境地。文章通过调查分析,从艺术设计学的视角,针对鱼台木版年画所面临的危机与挑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索适应当今时代需求的传承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的地域民居建筑当中,伴随着现代感的不断融入,高楼林立的建筑往往特色感不强,虽然在颜色、外形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是辨识度往往不足够高。究其根本,还是缺乏将建筑同文化相互结合。因此,从地域文化特色入手,来对民居建筑的发展现状以及传承进行一个系统的研究,从而更进一步地了解在民居建筑文化影响下的建筑风格在传承和创新中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生态、生存、生活、生命的意义日益成为现代人的现实关切。"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作为一种现代发展模式或对策,可以从更深层次上归约为一种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哲学理念。《周易》哲学"太极"一源的生命本体论,天、地、人"三才"共生的大生命世界图景,"保合大和""大生""广生"的大生命价值观及天地生生与人文化成交融互动的思维方式,正蕴含着这样一种哲学意义。研究视域、理论观念及研究方法的创新是当今易学传承与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