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对五十年的老夫妻,都很喜欢吃鱼,每次吃鱼时妻子都会把鱼头夹给丈夫,丈夫会把鱼尾夹给妻子,他们相敬如宾的过了五十年,生活很美满,孩子们也一致以为父亲喜欢吃鱼头,母亲喜欢吃鱼尾,但是在他们结婚五十年纪念日时,当孩子将鱼尾夹给母亲时,她说到能不能让我吃一次鱼头,那时大家才知道原来母亲最欢吃鱼头,而有趣的是,那时父亲也说他实际上最喜欢吃鱼尾,结果是一片愕然。由此我们可以推想一下:原来一直以为互相了解的人中到底有多少是自以为是呢?百这样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却并不少见啊!这里的老夫妻夫疑都是奉献型,将自己最喜欢的送给对方,他们的生活在别人看来也是幸福的,但缺乏了沟通,这样的爱也许是盲目的,也许是错误的,也许是一种负担,不是吗?  相似文献   

2.
正1小鲜,小而鲜也!江南人对"小"对"鲜"的理解,尤有一番风味,不论是寻常百姓,还是巨商富贾。小鲜如小鲫鱼、"白闪鬼",自己动手,足食无忧。一是钓,到河里钓。一支钓鱼竿,白米饭粒作诱饵,半天时辰就会有十来条。也有性急如邻家阿钢弟:冒泡了没有?上鱼了没有?咬钩了没有?又是喊,又是挪。庆叔说:你在岸上钓鱼,鱼在水里钓你。能不能钓上鱼,还得看人是否耐得住寂寞,鱼是否耐得住诱惑。  相似文献   

3.
正《孟子·梁惠王上》中写道:"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缘木求鱼,自古以来便被当成一件荒唐事看待,但一位法国小伙子却就是让鱼长到了树上,并且由此实现了每年300万美元的利润。法国人爱吃鱼,"无鱼不成菜"已经成了法国人的饮食习惯。这个习惯不仅因为鱼肉本身的鲜美和营养,更是因为法国人认为吃鱼有助于净化灵魂。并且,在法国人眼里,鱼是地地道道的素菜!也就是说,即使是素食者,也可以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是独生子女们的天下,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将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即使有些家长讲究教育技巧,不愿将自己的喜好表露在脸上,但内心深处的娇宠还是常常情不自禁地溢于言表、反映在平时的行动上:吃苹果,给孩子最大的;吃鸡鸭,首先将大腿夹到孩子碗里;吃到鱼,爸爸妈妈吃鱼头鱼尾,孩子吃鱼肚肉——为人父母,爱子(女)心切,人之常情。然而,如此的家教思想却常常会将孩子引向歧路,育成歪才,实不足取。 笔者曾到一朋友家做客,席间,作为客  相似文献   

5.
空心菜 《佛教文化》2013,(1):114-115
原科:胡萝卜150克、黑木耳25克、平菇200克。调辩:油2汤勺、糖1茶勺、美味鲜酱油1.5汤勺、小尖椒1个。做法:1、黑木耳洗净,用温水泡发,摘去根蒂,处理成大小均匀的小片;2、平菇洗净,也处理成大小均匀的小片;3、胡萝1-洗净去皮,切成薄薄的滚刀块(如果不在意摆盘,切法随意,只要大小均匀便可);4、锅中烧开水,将黑木耳和平菇分别汆烫2分钟后捞出控干水待用,此步骤断生去涩。  相似文献   

6.
文人好鱼     
正鱼是水的心脏,是水的灵魂;鱼味道鲜美,自古是人们的最爱。尤其是文人,更爱食鱼,写鱼,赞鱼,颂鱼,与鱼结下了不解之缘。话说春秋时代,至少在鲁国这个地方,鱼比较珍贵,所以送鱼便成为时尚。孔子喜得贵子,一国之君鲁昭公送给他鲤鱼一尾,孔子不敢怠慢,顺水推舟给儿子起名为"孔鲤"。到了"亚圣"孟子,他进一步抬高鱼的地位,他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相似文献   

7.
觅友之道     
正交友之道写在各种生活指南中,从古至今,讲的几乎是一个路数。高朋满座、往来无白丁,说的是结交的朋友都是高大上。老百姓话说得直白:鱼找鱼,虾找虾。圣贤孟子讲得文雅,成了名言:"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讲来讲去,交友之道,讲品格性情,讲身份地位,还讲  相似文献   

8.
品霄 《天风》2008,(2):23
耶稣呼召四个渔夫时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神在若干年以前就将"得人"比喻成"得鱼",告诉门徒不要将目光局限在渔网里的收获上,要用胸怀宇宙,放眼世界的境界来为主得人.  相似文献   

9.
品霄 《天风》2008,(4):23-23
耶稣呼召四个渔夫时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神在若干年以前就将"得人"比喻成"得鱼",告诉门徒不要将目光局限在渔网里的收获上,要用胸怀宇宙,放眼世界的境界来为主得人.  相似文献   

10.
在<说文解字>中称"凤,神鸟也";郭璞注的<尔雅>称凤为"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集众多动物大成之美的凤凰五色俱备,五义俱全."凤"是一种被神化、美化、理念化的祥瑞神灵鸟的形象,古代文献<礼记·礼运>日:"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先秦时期,以凤喻人喻己的唯有楚人.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上人们一直围绕着教育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展开激烈的讨论,"鱼"和"渔"何者为重,似乎毋庸置疑。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罗杰斯把从事数十年的心理治疗方法"来访者中心疗法"应用到教育领域,在"鱼"和"渔"的选择上二者皆抛,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论体现了一种"授人以筌"的教育理念。本文从其学习理论的提出、教育理念等方面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神池     
正小鱼纯洁天真,通体透明。为了让小鱼学点本领,鱼妈妈让小鱼离开家,把小鱼送进了远方的一个水池里。尽管有点不忍,但为了小鱼的成长,鱼妈妈还是下了决心。过了几年后,有一个动物游到鱼妈妈的身边。鱼妈妈问:"你是谁啊?"那个动物说:"我是你的儿子啊!"鱼妈妈睁着好奇的眼睛,说:"你怎么能是我的儿子呢?我的儿子全身白净,没有一点瑕疵,可是你,全身发黄,还发出一股臭味。""唉……"那个动物长叹了一声:"妈妈,你不知道,那是一个特殊的水池啊!""水池里的水表面上看起来  相似文献   

13.
汉画像石作为一个民族形象的文化史诗,蕴含着丰富的汉代先民们的智慧。在这其中,有以"鱼"和"莲"图像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出现。概括性地介绍了目前我国所发现的汉画像石中的"鱼莲"相结合的图像的基本情况以及汉代先民崇尚鱼、莲的缘由,并分析了其背后蕴含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在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的沼泽地里,生活着一种很有意思的小动物。这种小动物有腮、有鳍、有鳞,在生物学上是地地道道的鱼。它们身体长形,前部略呈圆柱状,后部侧扁,头大尾小,突出的两只眼睛位于头顶,就像老爷车上的前灯,腹鳍粗短,左右合成吸盘状。按道理说,宽广的水域才应该是鱼类的天堂,但是,对于这种鱼来说,则不是。它们更喜欢从水里跳上岸,在沼泽地的半干  相似文献   

15.
徐谌榕作品     
正作品简介:作品《盼》由四件38cm×14cm的陶瓷摆件组成,主要采用瓷泥做型,影青釉色着色。盼,既是期盼,期待与盼望,又是企盼,盼望与希望。四件作品以女性翘首以盼的姿态呈现,既可以是期待某人的归来,也可以是盼望某物的出现,还可以是希望某事的实现。每件作品传达的意义与观赏者紧密相连,与观赏者的阅历、心境相互融合。作品选择的影青釉色白中闪淡青色,厚处闪深绿色,莹润精细,晶亮透彻,有"晶莹如玉"的美称,这正好与女性造  相似文献   

16.
对于庄子与惠施在濠梁之上的"鱼之乐"的辩论,本文试图论证:庄子并无意图要证明他知道知鱼之乐,他的目的在否证"他者心灵的不可理解/通接性"这一惠子的假定。本文认为庄子的"知"与他的"为一"观念是密切相关的,而庄子的"为一"观念与惠子的"一体"观念是截然不同的,二者不可混为一谈。此外,本文还对庄子的实在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慎于微处     
正古人对于"小"有着极为清醒与智慧的认识,认为"小"是"大"的起源,祸患常由轻微细小所引发,如果任由萌芽状态的小事逐步发展成大事,事情往往就会变得棘手以至难以挽回。所以刘备在临终时谆谆告诫其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到头来必会伤害大节,酿成终生的遗憾。唐代宰相陆贽深知此理。初时,微于县尉,刺史张镒赏识之下,竟赠钱百万,但陆贽感激之余却坚辞不受。陆母离世,各路官员纷纷吊唁送礼,可他以非亲非故为由,一概谢绝,"藩镇赙赠及别陈饷遗,一无所取。"  相似文献   

18.
<易>为性命之源,深受理学家重视.性理以八卦取象存在"性理象",有:乾为性,震为性.乾为理,坤为理,巽为理.乾为神,为易.乾为命,巽为命.艮为止,又为性德.坎为志,又为心,又为智.以性理象对<小畜><大畜><无妄><益><困><坎><成><恒><艮><大壮>等卦的象辞分析,在阐释义理易学上别开一解.作者还讨论了程颢和朱熹对"易体"概念的不同观点.程颢哲学中有"易体"概念,朱熹哲学中不需要"易体"概念.  相似文献   

19.
慎己所好     
正两千多年前的一天,在鲁国为相的公仪休议事归来,弟子告诉他:今晚给你做最爱吃的鱼,犒劳你。公仪休一愣:非节非假,为何买鱼?弟子笑道:不是买的,是有人了解到你素爱吃鱼,送来给你尝鲜的……公仪休坚辞不受。弟子不屑:一条鱼多大点事呀?却听公仪休侃侃道出自己的"生活经济学":人情忒负重呢!我虽然嗜鱼,但如果从这条  相似文献   

20.
正在澳大利亚东部的珊瑚礁海域里,生活着一种神奇的小鱼,叫霓虹刺鳍鱼。它们非常灵活,专门用针状的嘴为各种各样的鱼"治病",故又名清洁鱼。一天之内,一条清洁鱼可用尖尖的长嘴"诊治"300多个"患者"。清洁鱼在"工作"的同时,从"患者"身上找到细菌、寄生虫和烂肉等作为食物,来维持自己的生存。每条清洁鱼都有自己的地盘,而且总都是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