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明代文学家杨慎的这首《临江仙》,是其《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篇词。后来毛宗岗父子评点《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了卷首。此咏史词,浅斟低唱之间气象恢宏。三言五语把千古英雄和丰功伟绩,统统湮没进了奔腾的历史长河中,地老天荒……比秦汉、三国等历史颠簸期更为激  相似文献   

2.
清代先后出现过六家以金丹之道评点小说《西游记》的评点本,论者往往以一句金丹之道概括后,就弃之不论。本文就此进行分析,以获得对少有论述的这一问题的清晰认识。六家评点本有一个清晰的发展过程。《西游记》各评点将道教内丹修炼的要旨一一指出,批驳内丹学之外的一切旁门左道,借助五行和《易经》的义理和卦象阐释金丹之道,将《悟真篇》等内丹修炼的诗歌广泛运用于评点之中。这构成了《西游记》道教评点本金丹之道评点的主要内容。《西游记》小说回目和文本中大量的宗教术语和诗词,是使评点者以宗教眼光看待和评点《西游记》的最表层化的因素;中国文人以文证道的思维模式,是其更为深入的内在原因;评点者身份的改变及其思维的进一步道教化、非文学化,是《西游记》评本道教化的内在动力;《西游记》内丹学的阐释也是清代道教总体衰微,而内丹学却特盛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刘一明是清朝乾嘉时期的著名高道,留存著述逾百万字,部分著述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刘一明评点刊刻的《西游原旨》是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流行于世的重要版本,也是《西游记》批评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其评点文字对全面准确理解《西游记》的思想内容有重要参考价值。刘一明创作的《会心集》中有大量以表达"道理"和"道情"为特色的诗词曲,《栖云笔记》中有大量以"方外人"身份创作的"记""传""序""诗""联",这些作品均以文学体裁为载体,不但思想内容独具特色,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和审美价值。就其所取得的文学成就而言,道士刘一明理应在中国文学史上拥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4.
解少华 《美与时代》2006,(10):82-84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小说艺术上的一座高峰。而善于组织故事情节,特别是对重大的历史事件,宏大的斗争场面,作者的安排、布局从容有序,曲折多变,惊心动魄,引人入胜,成为其最突出特色。《三国演义》在人物刻画方面,已经初步注意到多角度、多层次地刻画性格,从而使人物血肉饱满,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5.
《赤松子章历》是早期天师道重要经典之一,本文对今本《赤松子章历》的量词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其中多为中古时期的用法,也有一些是唐代才出现的,可见今本《赤松子章历》在流传过程中有不少后人增补的内容。书中出现了"贴""对""事""铤""管""笏"六个唐代新兴的量词,特别是频繁使用"笏""管",由此可以判定今本《赤松子章历》的最后成书时间不可能早于唐代。论文从量词角度所进行的语言学分析,或可为《赤松子章历》的时代判定提供新的辅助证据。  相似文献   

6.
苏轼评王摩诘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古典诗歌和绘画艺术两者并不能决然分开,而是要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细细体会。正所谓"画是无言诗",古典诗歌中的"意境美""含蓄美""萧散美"在中国古典绘画中的各画科皆有体现。  相似文献   

7.
正宝卷是根据唐、五代时期的变文、讲经文本演变而成的一种地方宗教文本,是除《佛藏》《道藏》之外另一个重要的中国宗教经典体系。宝卷往往图文并茂,多由韵文、散文相间组成,可讲可唱,引人视听,方便向普通百姓进行"宣卷"的教化。事实上宝卷还有着多样的名称,其中渊源于佛、道教,用于道场仪式的宝卷多称为"科仪""宝忏""科",与此类科仪文书类似的是以"偈""偈文"为名的宝卷。另一类宝卷承袭了佛道的经典传统,径直将宝卷名为"经""真经""妙经""宝经"。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元诗歌"这种使语言从对象世界回归到对本体探索的表现形式或诗思方式逐渐展露光芒。所谓"元诗歌"是指将"元"结构层级内化入诗歌创作行为的隐喻性操作的结果,它使对诗之为诗的本体追问消解于对写作自身、操作技巧和语言本体的反观自省,在"词与物""虚与实""隐与显""写作与阐释"等复杂对峙中重新解构世界,链接成一条充满活力的诗思方式或诠释的动态循环。  相似文献   

9.
清华简《保训》之"中"与《楚辞》之"中"具有高度相似性,两者可相互印证。关于《离骚》"节中"的解释,以往学者各持己见,迄无定论。从《保训》来看,"节中"应即"求中""假中"之义。《保训》表明舜是"中"德的代表人物与传承者,也昭示了屈原向舜陈词而"求中"的历史渊源;《保训》的"中"与"忠"通假,义即"忠正、忠贞",强调"忠于民事"。《保训》"忠于民事"的忠德观,揭橥了屈原对鲧、伍子胥等历史人物高度赞赏的缘由;《保训》"假中于河"之"河"应是《天问》"该秉季德"之"季",即殷人先祖"冥"。"季德"之"德",实指"中正、公平"的"中"德。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明清之际杰出的文艺理论家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和《西厢记》时,对文学的典型理论的几个重要方面作了完整而又深刻的论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金圣叹的典型论是中国典型理论的成熟。特别是他注重从心理学这个角度来进行探讨,我们认为这是他的典型理论建树的核心。本文试图从金圣叹的性格记来探讨他的文艺心理学思想,并力图运用现代心理学思想加以剖析。这不仅有助予进一步认识金圣叹的典型观,而且对建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艺心理学以及小说美学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周易》经文中"天""地""再""户""禽""高尚""富""童""莫""快""帝""履""时"等字词进行了深入考释,并对它们在殷甲骨文、西周金文、《尚书》、《诗经》等西周文献中的用法进行比较研究,证明它们在《周易》经文中的用法为西周晚期使用的词义,证明《周易》经文为西周晚期写成。  相似文献   

12.
《大乘起信论》是中国佛教中影响极大,也是最富争议的论著之一。近代以来,学界围绕该论的真伪问题争讼不已。从文本的语境中看,《大乘起信论》有明确的摄受对象和强烈的修行关切,其目的在于令修行者发起对大乘佛法的信心。关于大乘佛法的"法""义"问题,可以从"能解""所解""能诠""所诠"的角度加以理解。论中所谓"真如""如来藏""本觉"等并非同一层面的概念,"真如"是诸法的离言实性,"如来藏"则是依功能假立的"相","真如"与"如来藏"皆非"实体"或"基体","本觉"亦非指众生现实的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画品评中,"逸"受魏晋时期人物品藻之风的影响,反映在绘画中,多指作品风格放逸。其后,谢赫、姚最等理论家虽提出不同的绘画品评体系,但都未将"逸格"纳入他们的品评系统中。唐代朱景玄在著作《唐朝名画录》中虽增设"逸品",但没有揭示出"逸品"的真正内涵。直到宋代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将"逸格"置于"四格"之首,并给予准确解释。在理清"逸格"的发展、"神格""妙格""能格"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孙位的绘画特点,探讨"逸格""最难其俦"的原因以及"逸格"的影响与意义。  相似文献   

14.
咏竹诗话     
正竹,长年葱郁,寒冬不凋,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刚劲挺拔,高风亮节,集坚贞、刚毅、挺拔、淡泊、清幽于一身,深受古今文人墨客的钟爱。他们妙笔生花,咏竹赋竹,歌竹画竹,在诗情画意中抒发情感,歌颂竹之高尚情操、挺拔向上的精神,因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耐人寻味的咏竹画竹佳作。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卫风·淇奥》就有"绿竹猗猗""绿竹青青""绿竹如箦"  相似文献   

15.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宋徽宗题"韩文苑图丁亥御札"《文苑图》一幅。世人多知韩善画畜兽如《五牛图》,这幅技艺高妙的人物图使人特别留意。徐邦达在《琉璃堂人物图与文苑图的关系》一文中认为,《文苑图》实非唐代韩所作,或疑为周文矩《琉璃堂人物图》之一部分。事实上,徐邦达这一说法仍有值得商榷之处。题为唐韩的《文苑图》画面特征多呈现唐末风貌,使用颤笔也非仅周文矩才行,故不能说《文苑图》为五代周文矩《琉璃堂人物图》之局部。  相似文献   

16.
<正>步步为营的"洗脑"课程初级阶段的课程,讲师会开始往《启示录》引导,对圣经里一些内容和比喻进行讲解,内容包括"人是怎样的存在""神的约定(新约)和遵守的人""保惠师与约定的牧者""新约中约定的国度""正统和异端"等。活动场所一般安排在快餐店或成员家中,一群人拿着笔记互相问答试讲,互动交流复习课程内容。这一阶段,讲师会不断灌输"收割意识"(强调"耶稣再临"在进行收割,多结果子才能永生)、《启示录》的新天新地("证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评述的《科学与宗教:它们可以调和吗?》"超自然现象声称的科学调查"部分文章观点,阐述了超自然声称的基本概念及其近期流行状况,针对"后世""濒死体验""祈祷效果""都灵裹尸布""灵魂存在"等声称所进行的科学性调查,揭露了这些所谓的"超自然"声称,都是禁不起真正的科学质疑与检验的。  相似文献   

18.
《三国演义》不但是一部兵战之书,谋略之书,而且也是一部人生之书。三国人物中对待人生、交友、处世、人际、事业的态度,同样对我们大有启示。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众多,但很少有无疾而终的。许多人物的死因都直接、间接与某些个人缺点,或者心理弱点有关。分析三国人物之死,有助于我们进行人生的思考。 孔明寿终五十四岁,从表面上分析死于积劳成疾,而引起积劳成疾的原因是他管理方法不当,这一点正是他这一位高谋之人的不谋之处。孔明“事必躬亲”,“亲理细事”,“汗流终日”,“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如此大事要抓,小事也要管,事事操心,件件亲躬,干的多,进食少,五十多岁的人还要连年出征,受军马之劳。身体再结实,精力再充沛,也是血肉之躯,长久如此,岂可不积劳成疾。孔明的管理事无巨细,用现代的管理术语讲,就是没有确定合适的管理幅度。而且这种做法也不利于人才成长和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评述的《科学与宗教:它们可以调和吗?》"超自然现象声称的科学调查"部分文章观点,阐述了超自然声称的基本概念及其近期流行状况,针对"后世""濒死体验""祈祷效果""都灵裹尸布""灵魂存在"等声称所进行的科学性调查,揭露了这些所谓的"超自然"声称,都是禁不起真正的科学质疑与检验的。  相似文献   

20.
现行人教版小学生三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里边有一篇课文叫做《孔子拜师》,其中描述老子知道孔子要来,还在路上等孔子,又被孔子认出,双方都十分客气等等,与史籍所载出入很大。其根源或在于人们对于老子其人及《老子》其书的误解。老子其人为周守藏史,孔子曾向老子求教而被老子批评,但孔子不以为忤,反而称赞老子如龙一样。《老子》其书版本多、出土次数多、各种翻译多,所遭受的误解也多。对《老子》思想常见的误解有消极、反对进步、反对竞争等等。老子的思想是"道""德"并重,"生""成"并举,而"玄德"则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保慈""贵柔""无为""无事",都是对统治者而言,如果统治者的言传身教都符合无为的要求,老百姓就会自动受到感化,自觉端正行为,生活也就会非常安定。其现代意义就在于为人们反思和超越"现代"提供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