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中,延安从来都是一个被广泛表现且有着深刻历史内涵的题材,尤其是在革命历史题材绘画兴起后,对延安形象的刻画在美术形式中也有了丰富的表现。油画以其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在表现具有革命历史和革命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中有着优势,因而在表现延安题材的创作中也得到了广泛的接受。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使国家腾飞民族兴盛,同时艺术创作题材也更加广泛,内容也更加多样,工人题材美术创作依然是美术创作领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现代美术中最值得关注的部分。创作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当代工人"题材美术作品,展示和呈现了改革开放背景下现实的人生和社会,并真实表达了艺术家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和审美理想。(本文"当代工人"概念既包含企事业单位的工人以及经历了下岗再就业创业的劳动者,也包含了数量庞大的农民工。)  相似文献   

3.
自古以来,中国文化艺术之乡的美名,一直飘荡在四海之内。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化长河之中,中国画的发展一直很具有代表性。中国画讲究画风与意境,而意境作为中国美学范畴,讲究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当然,很多画的意境中不单单包含"情景交融",还通过夹杂实际空间或者环境因素,从而更充分地在画中表达当时的内心情感。作为中国古典美学代表,中国画中包含了很多民族文化因素,在美术领域中,都以意境作为创作原则,是外人对作品评价的依据,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美最形象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是中华民族艺术精神和美学追求的集中体现。我们将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的"气派""写生""笔墨"放入近现代中国绘画历程中进行定位和考量后发现,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的画家们只有把握住中国绘画的艺术精神,并通过锤炼能够表达这一艺术精神的笔墨表现形式,才能创作出富有中华民族精神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5.
十二生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动物图腾,我们的祖先选取十二种动物代表人的生肖,表达着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及对民族的希冀。在此次木刻集体创作活动中,选取十二生肖中的"羊"作为创作对象,秉承"返璞归真"的艺术创作理念,回顾民间美术中"生肖羊"的艺术形象与价值,以古老的云南纳西族东巴形象木刻艺术为表现形式,尝试创作全新的木刻生肖羊形象,对继承和发扬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之一,少数民族数量达到25个,占云南省人口的30%左右。云南的民族多样性促进了多元化民族文化的形成,为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的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文章结合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特点和价值展开论述,分析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美术创作策略。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是指以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风情和人民生活为题材的工笔人物画作品;它推动了少数民族美术事业的发展,展现了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在工笔人物画教学中引入少数民族题材的目的,是让学生具有以少数民族文化为题材创作出优秀作品的艺术能力。  相似文献   

8.
广西龙胜地区瑶族蜡染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各种各样外来文化的入侵,导致瑶族蜡染艺术面临着传承困难等种种窘境。在国家推行"非遗文化进课堂"的政策大背景下,如何使瑶族蜡染艺术走进美术课堂,是探讨龙胜地区瑶族蜡染艺术活态传承新路径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生肖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种古老形态,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洗礼与积淀后,已经渗透到了中国的器具、剪纸、绘画、文学、宗教、信仰等领域。对生肖文化进行研究,有利于我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此次"木刻十二生肖"研究与创作是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智库建设项目(2015ZK06)研究成果,也是对我"民间美术与设计"课程教学成果的展示。我认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传承方式是通过高校教育。在此次研究中,我邀请了云南丽江纳西族民间艺术家阿东  相似文献   

10.
1949年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方针不断改善,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得到广大美术家的重视,苗族题材也开始逐渐受到画家的关注。以苗族题材为创作方向的油画作品逐渐走向全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画家及作品,贵州美术家为其突出代表。他们大都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切实体会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与情感,创作多样化。文章针对贵州苗族题材油画创作,分析苗族题材在油画创作中产生的原因、贵州苗族题材油画的创作现状及特点、现当代苗族题材油画创作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旨在促进苗族题材油画创作的创新和发展,展现民族的个性,使中国少数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使我们在未来的油画创作中能够创作出更具中国民族特色的油画作品。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艺术和设计离不开民间美术。要使中国设计迅速发展,必须在不断学习西方设计理论的同时,充分发掘中国十二生肖文化为代表的民间美术资源。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十二生肖文化在华夏民族的心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十二生肖为题材的民间艺术作品其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蕴含着诸多的文化意义。其中,生肖牛在早期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社会、礼仪和宗教意义,其吃苦耐劳、不计报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高贵品质,得到了民间大众的歌颂与赞扬。因此,生肖牛的形象在中国民间美术中得到了丰富的体现,以牛为题材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解析民间美术中生肖牛的形象,以东巴文化中象形文字为形象基础,并加以创新,创作出新的生肖牛木刻作品,是传承、创新传统文化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2.
"伤痕美术"是20世纪70年代"文革"后期出现的美术创作思潮,"伤痕美术"唤醒了中国画家内心深处压抑已久的现实主义情结,从歌颂转变为批判,从"文革"中追求一味的喜庆场面转变到对于现实的悲剧场面中来。画家开始关注中国社会的现实以及普通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伤痕美术"作为文艺创作领域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对20世纪后期中国当代艺术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艺术界的创作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文章将通过"伤痕美术"的理论背景、历史价值、审美价值以及代表作品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3.
龙江地域黑土文化是当代诸多艺术创作的优秀题材。龙江山水画家更是围绕龙江地域物象创作出众多国画艺术作品。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龙江地域黑土文化给予国画艺术提供了区域特征、民俗传统、价值审美等创作语言,为黑龙江美术乃至中国美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几代艺术画家遵循从物象到精神追求的努力,形成既有着民族审美趣味又体现龙江地域核心文化相互融合文化表现形式,拓展了人们对黑土文化的审美认知和审美经验,营造符合当代民族精神文化传承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4.
从原始农耕文明时期开始,十二生肖就承载着人民对吉祥美好事物的祈愿。十二生肖的艺术形象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包含着多民族的艺术创作,对民间美术创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老虎的形象勇猛、威武、正义,是十二生肖中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之一。对老虎在民间美术中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在借鉴民间美术中生肖虎的基础形象上,对东巴象形生肖虎进行创新设计,有利于将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湖南江永勾蓝瑶与广西恭城山水相连,同为平地瑶族属。勾蓝瑶水龙祠壁画与恭城的"梅山图"都属于瑶族梅山教美术作品。笔者通过比较"梅山图"中猖兵的形象对水龙祠壁画梅山猖兵身份进行了考证。水龙祠壁画的九位梅山猖兵处于非常突出的位置,动作夸张、形象独特,与民间认知的猖兵形象有某些类似但又有不同,这与瑶族梅山教信仰有着必然的渊源关系。在瑶族梅山教信仰中,梅山猖兵已经成为瑶族的民族之神,猖兵统领张五郎亦被称为"梅山",代表瑶族宗教记忆中的"故里"。毋庸置疑,梅山猖兵在瑶族信仰中比其他民族有更深刻的情感,对他们的尊奉寄托着瑶族民众死后魂归梅山故里、成为家神的真切愿望,这也成为他们追求的人生终极宗教信仰目标。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题材一直是当代绘画创作中的重要题材,为当代绘画艺术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因此,可以将广西三江侗族题材融入水彩画艺术创作之中,通过侗族题材的水彩画作品传递侗族独特的精神文化和乡土情怀,以此深层次挖掘和提取侗族的文化精神。同时,民族文化资源融入水彩艺术中,能够为中国水彩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作为1793年乾隆时期马戛尔尼英使团的制图员,威廉·亚历山大(William Alexander,10 April 1767–23 July1816)为后人留下了数以千计的中国题材速写水彩画。这些画作不仅引领了当时欧洲的中国题材艺术创作风格,也深刻影响到了社会文化领域的"中国热"。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促成了东西方两个世界的交汇,也成为了西方世界对于中国的态度从"热"到"辱"的转折点。以威廉·亚历山大为代表的19世纪末西方中国题材绘画创作中,蕴含着西方社会对华认知剧烈变化的历史变局。  相似文献   

18.
熊曌荫 《美与时代》2013,(11):88-88
近些年,随着我国的国力日益强盛,承载和守护传统文化、民族艺术已经成为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方式。再加上各种美术交流、创作、展览的增多,体现本民族自身的美术理论体系和话语形态,增加我国当代美术理论的文化参与,加强把“为中国美术立言”纳入文化强国战略思维认识,成为当代艺术家、理论家在进行美术发展思考和国家形象塑造的一种视角、维度,甚至是一种担当。  相似文献   

19.
以广西"红色革命"为主题对山水画在意境与章法、笔墨、设色、材质等方面进行题材研究,梳理"红色革命"与山水画的关系,丰富和完善山水画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题材。建立以广西为代表的"红色革命"题材山水画在表现语汇在笔墨、用色、材料等方面探索新的研究模式,"红色革命"精神与山水画结合所产生的文化自信和崇高信念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民间美术创作之中,存在着一个最基础的共性,即所有的主题都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求以及人类对一切美好的向往。民间美术艺人经过长期实践的总结,筛选出一些固定的表现形式,并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寓意。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民间美术通常以原生态的形式来表达人们主观内心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看法。近年来,中国动画创作的题材越来越注重于民族传统文化对自身的润泽,因此,经常会借鉴民间美术的主题,利用其中的文化底蕴与美好的寓意,创作出一批脍炙人口的优秀动画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