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青年设计家王岳盛在品牌策划与包装设计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探讨。本文通过人物访谈、资料调研,以王岳盛曾经服务过的"小白心里软"系列产品的品牌定位、IP策划与包装设计等研究为例,揭示出王岳盛在食品包装策划设计中的创新点。从"品牌定位、突出柔软""品牌塑造、IP人格化""品牌强化、包装简约"等三方面对"小白心里软"成功案例进行解剖,解析王岳盛所带领的意融设计团队是如何成功塑造一个食品企业品牌形象的,以及如何寻找与提炼食品产品最具有竞争力的创意爆点。  相似文献   

2.
舒鹦姿  沈雷 《美与时代》2013,(5):110-112
随着"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的腾飞,服装产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对服装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发展过程中很多服装企业陷入了同质化竞争状态。比如,稍大服装企业为得到市场覆盖率,大规模贴牌的生产;小品牌则为了得到更大的利润,大量扒板复制,导致服装品牌成长环境复杂、特色不强,消费者品牌认同感减弱,严重阻碍了服装品牌的发展。这些问题导致服装企业家的视线转移到了品牌战略提升这条路上,因此,如何探索发现新的品牌提升点,是品牌常青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品牌时代",中国电视体育栏目的品牌打造在困境中蹒跚前行。构建品牌,其第一步便是"定位"。具体来说就是电视体育栏目品牌的市场定位和内容定位,其中包括目标市场价值和目标受众,以及利用"认同感""排行榜",使栏目内容明了化等方面。同时通过定位筹划策略的三个步骤,有助于电视体育栏目品牌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12月7日,由中国伦理学会、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主办的2019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湖南长沙开幕。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800多名伦理学学者、道德文化工作者参会。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伦理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邀请了江苏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樊浩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赵汀阳研究员、华民慈善基金会卢德之理事长分别作了"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伦理道德发展的‘中国问题’及其理论前沿""《三体》的零道德世界和安全声明""文明互鉴,走向共享"主题报告。大会举办了12个平行论坛及对话会活动,涉及"政治伦理""法律职业伦理""马克思主义与道德""伦理学基础理论""健康伦理""中外伦理思想""应用伦理学""共享伦理思想""生态伦理""立德树人"等多个专题,此次分论坛得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井冈山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海南医学院、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同时,大会还隆重发布了"中国伦理学2017-2018年度十本好书"。  相似文献   

5.
国旗设计者曾联松是温州大学校友。温州大学顺天时、承地利、聚人和,通过"校政联手,通力合作""一流班底,担纲创作""演员选拔,面向本土""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严爱相济,艺德兼修"多措并举,精心打造了歌剧《五星红旗》,收到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实效:学生的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提高了;教师的美育认识和专业能力提升了;学科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明确了;学校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加强了。原创民族歌剧《五星红旗》作为温州大学美育特色品牌,已在全省乃至全国高校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对其他高等学校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5月8日至10日,由湖南省佛教协会、湖南省宗教文化交流促进会共同举办,南岳佛教协会承办的"慈悲心,家国情——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华诞暨纪念南岳佛道救难协会成立80周年系列活动"在湖南南岳举行。活动包括"纪念南岳佛道救难协会成立80周年学术研讨会""祈祷世界和平祈福法会""南岳佛教抗战图片展"等。  相似文献   

7.
雅安茶是新时期雅安时代精神和文化的象征,在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中建构了集皇茶、贡茶、仙茶、禅茶、边茶等为一体的茶文化体系。因其"五朝贡茶"、中国"十大名茶""千年之茶""生命之茶"等身份,彰显了一种尊崇而神秘的符号之美;其"仙茶故里""禅茶一味"的身份,暗合了传统道家、佛家"天人合一"、自然本真的审美人生境界;其绿色、健康、生态、精细的卓越品质和传统工艺,紧紧抓住了大众消费的审美文化心理;其甘醇鲜爽的独特风味和作为团结茶、友谊茶的身份,体现了中国传统"优美""中和""仁爱""包容"的深厚审美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8.
"快时尚"是指商业服饰对服装秀场设计的快速回馈和模仿,秉承"快时尚"的经营理念,"hotwind"热风时尚集设计、精选和销售于一体,商品涵盖鞋品、服装、包、配饰及部分时尚生活用品,至今已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精选时尚零售连锁品牌,调研小组以展示道具为研究核心及空间布局两个方向,对光谷世界城连锁店"hotwind"进行调研、并提出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9.
<正>世界宗教史研究视野中的"本土化""民族化"和"处境化"等概念,具体就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而论,就是意指"宗教中国化";中国宗教史当然是世界宗教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宗教史所历来证实的各大宗教传统的"本土化""民族化"和"处境化"共相,无疑意味着"宗教中国化"是符合这一普遍规律的。  相似文献   

10.
<正>步步为营的"洗脑"课程初级阶段的课程,讲师会开始往《启示录》引导,对圣经里一些内容和比喻进行讲解,内容包括"人是怎样的存在""神的约定(新约)和遵守的人""保惠师与约定的牧者""新约中约定的国度""正统和异端"等。活动场所一般安排在快餐店或成员家中,一群人拿着笔记互相问答试讲,互动交流复习课程内容。这一阶段,讲师会不断灌输"收割意识"(强调"耶稣再临"在进行收割,多结果子才能永生)、《启示录》的新天新地("证据  相似文献   

11.
启蒙时代孕育的"道德科学"思想,经历涂尔干等人的努力创建起道德社会学,后来者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均未能达成整体突破。究其根源,以"道德事实"为对象的道德社会学没有校正自己的方位。严格地讲,道德社会学应该是开放性的人文社会科学,它以探查政治、制度、经济、法律、伦理、文化、传统、教育、环境等如何整合推动道德社会变迁的规律为使命,其研究对象应该是"道德社会"及其降落形态"非德社会"。以"道德社会"统摄"丛林社会""非德社会""道德社会能力""道德社会规范""道德社会培育""道德社会失范"等概念所形成的范畴体系和以"社会空间""社会信用"等概念统摄形成的七组核心概念,整合构成道德社会学的概念系统;以此为基本规范,道德社会学的主题是丛林社会向道德社会的生成和道德社会向非德社会降落以及非德社会向道德社会回归的生成动力、功能原理、运作机制,基本任务是系统探讨道德社会的基本问题、规律、功能、动力和道德社会异化。  相似文献   

12.
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落实到现实中去,其实现的伦理机理与路径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为师者从立德、立言、立教的"三立"实现,以完成教师最高层次价值建构,从"道""理""体"的视阈进行价值铺设,教师是先行者;为学者以达德、达言、达行的"三达"实现,以完成学生层次价值建构,从"道""器""用"的视阈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学生是学习者;学生成为社会人,为人者以修善、修智、修身的"三修"实现,以完成人才层次价值建构,从"性""智""和"的视阈进行价值引导,人本身是道德和理论的拥有者;国家和社会承担立德树人的条件保障职责,以树制、树伦、树心的"三树"实现,以完成现实层次价值建构,从"事""势""美"的视阈进行行为引导,国家和社会本身是伦理和制度的推行者。  相似文献   

13.
黄老学是战国中后期主流思想流派,它"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摄名、法之要",对先秦百家思想进行了理性的总结,提炼出"隆礼重法"的治道精神以"一天下"。作为三为稷下学宫祭酒的荀子深受黄老学思想的影响:在本体论上以"道"为基,衍化"天""气""性""礼""法";在认识论上以"虚壹而静"为方法,"解蔽"心灵,以加深对"道""礼""法"的认识;在方法论上以"道治"为基础,衍化出"道法""礼法"等治道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隆礼重法""德主法辅"的治道精神。认识到荀子思想的黄老意,有利于澄清学界对其思想的误读,了断学术纷争,提高对其思想利用的精准度和效率,于现代"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理模式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全社会弘扬工匠精神、推动中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语境下,广告设计行业作为第三产业的典型代表,呼唤专注、极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不仅是实现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需要,还是广告设计企业品牌竞争发展的有力支撑。另外,广告设计师个人成长发展也需要"工匠精神"。在广告设计行业传承和发展工匠精神的策略就是三个字:"守""破""离"。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新境界谓之"离"。  相似文献   

15.
郑开 《中国哲学史》2020,(1):128-128
本书拣选了早期中国哲学文本中公认晦涩的术语和争议较大的表达,如道家学说中的"无""无为""因是",儒家学说中的"仁""心""性",名辩思潮中的"名实""指物",以及作为公共话题的"类""名分""感应"等,力图通过语义分析给出不同于以往的新刻画,宗旨则是揭示中国古人如何在道物、德性、伦常与名理的论域中讲道理。  相似文献   

16.
《管子》"君臣篇"包含着深刻的领导思想。它对君道"独立无稽""坐万物之原""兼而一之"的探讨深刻揭示了领导活动的超脱性、全局性、综合性等特点;同时,它从"主画之""官人不官""稽之以度"等方面阐释"为君之道",准确地把握住了领导者在决策、用人、控制方面的特殊职能。"君臣篇"对领导活动特殊性与领导职能的深刻把握,与现代领导学观点不谋而合,对现代领导学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对指导现实领导活动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政德教育"去生活化"即政德教育脱离生活、脱离实践,具体表现在政德教育目标的理想化、教育内容的片面化、教育过程的智育化、教育方法的单一化等方面。当前政治生态中饱受诟病的"两面人"就是政德教育"去生活化"的严重后果之一。全面从严治党、消除"两面人"现象,必须推动政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其具体路径包括:推动政德教育目标从理想回归现实,把广泛性要求与先进性要求、尊重个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追求崇高理想统一起来;推动政德教育内容从片面回归全面,把大德教育和公德、私德教育结合起来;推动政德教育过程从"知性论"德育回归"生活论"德育,把"知"和"情""意""行"结合起来并促使"知"向"情""意""行"转化和升华;推动政德教育方法从单一回归多元,把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理论讲授"小课堂"与社会实践"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休谟基于"理性"与"动机"、"是"与"应当"的区分,对理性主义道德论证提出挑战。回应这一难题并为道德行动重新奠基,成为贯穿英国汉学家葛瑞汉汉学研究的主旨。由此进入新儒学人性论思想内部:围绕"性"是否为善、"仁义"是否内在、"知""行"是否合一等问题所展开的争论,与西方"理性"与"动机"之争取得关联;而由孟子至程朱对性善论的不断纵深和完善,又展示出不同于西方理性主义道德论证的独特指向。葛氏从儒家"由仁证礼""由仁义行""乐循理""德性之知"等观念中提炼出"自发性"思想,在西方伦理学框架之外为道德行动的理据性提供了新的阐释,对"休谟难题"背后的深层观念预设和话语模式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9.
服装品牌的迅速发展,对现代服装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服装的包装是产品与销售的重要环节,其设计的优劣对服装销售起着重要的作用。服装产品的设计包装,既要考虑包装的功能性和装潢效果,又要结合产品本身的特色,以及品牌的文化内涵,为传播品牌和企业文化而设计。只有提高服装产品的设计,才可增添品牌的感染力,才能对服装品牌风格的延续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周易》经文中"天""地""再""户""禽""高尚""富""童""莫""快""帝""履""时"等字词进行了深入考释,并对它们在殷甲骨文、西周金文、《尚书》、《诗经》等西周文献中的用法进行比较研究,证明它们在《周易》经文中的用法为西周晚期使用的词义,证明《周易》经文为西周晚期写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