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歌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整个世界。王志信的民歌新编传承了中国几千年的民族文化,融入了时代的特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他用事实证明了民歌的改编与再创作能够给原民歌注入了新的活力,民歌新编永远是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前进的第一动力。  相似文献   

2.
人文素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塑造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文化资源丰富,为西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12所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研入手,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学生满意度、人文素质教育开展途径三个方面进行调研,西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目前存在若干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中国梦做准备。  相似文献   

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企业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河南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要把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文化品牌形象是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程度及特点的集中体现,在河南特色文化品牌形象设计中,应结合自身特点和文化特点,建立独特的品牌定位,继承品牌的核心价值,创新品牌形象,立足市场,深入挖掘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合理运用营销手段,设计合理的品牌延伸,利用新媒体技术,促进河南经济发展、弘扬和传承河南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4.
河南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河南戏曲音乐中的民族元素、民间元素也应该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在音乐教育中,我们应该首先从兴趣入手,让学生了解河南戏曲,掌握河南戏曲音乐的旋律特点,学习音乐创作中主题与旋律如何能够完美融合,把戏曲音乐元素融入到音乐创作与演出中,使河南戏曲音乐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前提下,承认西方音乐渗透的客观性与合理性,从教材体系的构建和应用开发上来继承、发展中华文化是切实可行的。落实到声乐小组课这个问题上,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材的开发与应用:第一,打破传统观念,大幅度提高中国传统声乐作品学习的质量,使之系统化。第二,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增强教师的传统文化意识。第三,传统声乐作品在声乐小组课中的应用与开发。优秀的声乐教材应体现音乐的艺术审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和声音训练功能等。因此,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在民族音乐文化中选用和发掘声乐教材,使民族声乐作品在教学中逐步系统化。  相似文献   

6.
在学院派的声乐教学体系中,通常把歌唱方法严格地分为美声、民族和通俗三种.三种唱法的分类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声乐教学和歌唱艺术的发展.然而,在世界文化多元交融的今天,三种唱法的观念已经开始制约高校声乐教学的发展.作为高校的声乐教育工作者,应从对三种唱法的认识误区中解脱出来,用科学的和富有时代性的思维来指导声乐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传统手工艺种类繁多,在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长河中都曾炫极一时。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手工艺在当代的发展传承中面临一些问题,亟待以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方式传承推广,从而使这些古老的艺术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河南民间木版年画与河南民间泥塑玩具均是河南地域内传统手工艺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两个类别,以这两者为例来研究传统手工艺在当代的融合探索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弘扬中原文明,提升河南文化软实力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和意识的层面,需要物化的载体为依托,需要直观的表达方式做支撑。民间手工艺品是传统民族艺术中的奇葩,能够直观、简洁、形象地表达出文明的显著特色,因此可以也应当在弘扬中原文明,提升河南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今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但也应该看到其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由于对传统诗性文化认识的缺失造成的创作中的问题。我们一方面强调中国民族声乐要想走向世界,就必须要坚持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另一方面我们却又在热衷西方音乐文化的语境中悄然地稀释和边缘化自身优秀的民族文化,如何解决好这一矛盾,正是当下中国民族声乐发展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文创产业逐渐成长并焕发出勃勃生机。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基于河南历史文化中"岳飞精忠报国"这一典故,结合文创产业的发展和社会主流价值观,能够打造一系列兼具历史性、文化性与创意性的文创产品。在传承和发扬河南历史文化的同时,可以为文创产业在典故文化元素的应用方面提供更多的创新思维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主力军,具有现实性。当前社会需求促使河南高等教育面临可持续改革发展,改革能促进高校自身的发展,能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研究,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责任,也是对河南高校人才培养类型上的质补。河南高校经过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何协调可持续发展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是当今面临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河南高校今后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许琛 《美与时代》2016,(4):70-71
当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地区的方言已经逐渐被人们遗忘。如何传承发展承载着当地文化积淀的方言文字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从设计学的角度出发,通过视觉转译的方法,将方言文化进行趣味性的图形创意翻译,从而在受众与方言设计者之间建立交互关系,既能激起受众学习方言文化的兴趣又可为河南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方言的传承与保护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综合。蜡染是苗族人的文化支系之一,要在贵州美术教育中学习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以贵州高中美术教育存在的文化缺失、思想禁锢的问题来谈蜡染在贵州高中美术教育的问题解决措施及其在课堂中的应用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美术是人类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人们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民族文化是一种文化形式的存在,是历史发展的结晶。将民族文化有效地融入到高校美术教学活动中,在美术教学中传承民族文化,一直都是高校美术教学的重难点。文章以高校美术教学和民族文化传承为研究出发点,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详细探究了高校美术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探寻河南文化资源文创产品设计路径,分析河南文化资源现状,深度挖掘文化内涵,从产品定位、产品设计、市场营销三方面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剖析,对其产业发展策略进行注重文化IP与政策完善、加强品牌打造与产品创新、开拓文创园区与中外市场、构建产业链条与运作模式四方面研究。通过设计河南文化资源文创产品,使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好地发展和传承河南文化。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形象塑造和传播过程中,视觉形象作为学校内在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地域文化的个性特征能够形成独特的视觉形式为启示,以建立和传播良好的河南高校形象为目的,论述了河南高校视觉形象的现状和不足,同时对地域文化元素促进高校视觉形象设计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提出运用地域文化元素进行视觉形象设计,以及更好地树立河南省高校的良好形象,进而推动高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符号学的视角来分析全球化背景下,建筑领域城市自身文化内涵和本土特色日渐缺失的问题。总结河南地域建筑发展历程及演变手法,运用符号学的理论成果,提出河南地域建筑传承的方式方法,剖析建筑地域化概念,旨在探索一种既能传承传统建筑风貌肌理与精神内涵,又能满足现代功能需求的建筑形式,从而有效地保护与传承传统建筑及其文脉。  相似文献   

18.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尤其是声乐教学一直存在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以及教学内容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构和课程设置上都严重限制和阻碍了声乐教学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如何对高校声乐教学进行创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民族声乐教学中有非常多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民歌、艺术歌曲、创作歌曲等,这些歌曲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艺术魅力。不同民族声乐的演唱对于声乐教学者、学习者、演唱者等都具有了解不同民族特色的桥梁作用。《山西牧歌》作为一首改编创作歌曲就是其中之一,通过民族声乐教学中《山西牧歌》的学习演唱能使我们更多更好地认识"山歌"及山西民歌的艺术特色,这对于民族声乐教学中山歌和山西地方特色的把握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实生活中的设计,是要解决一些具体而实际的问题。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应铭记设计的最根本目的。为适应社会需要,该专业学生应主要注意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自身良好的艺术修养,具备对社会的整合能力、快乐地做设计等几个方面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