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4 毫秒
1.
正清代苏州的天主教堂建筑设计将西式教堂建筑与江南园林融为一体,营造出淡雅朴素、清新洒脱的意境,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园林融合可观、可游、可居等多种功能的设计理念。它们的独特之美,表现出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特色,为天主教堂建筑艺术贡献了多样性的例证。  相似文献   

2.
京杭大运河自古以来不仅是我国重要的黄金航道,更是我国的文化象征。常州在大运河这一独特的地域文化熏陶下,孕育出了多彩多样的人文历史,包括工业文化、民间艺术、红色文化等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以及独具魅力的文化符号,如乱针绣、留青竹刻、常州梳篦、常州吟诵、运河五号、龙泉印泥等。这些鲜活的、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为常州打造属于自己的城市名片具有重要的传播意义、品牌意义以及景观提升意义。文章将在常州大运河价值充分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运河沿线进行公共艺术设计,讲述运河故事,传承运河文化。利用驳岸栏杆、桥梁涵洞、建筑、绿化、灯光等作为艺术符号的载体,通过多种艺术符号的设计,结合运河名人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人文故事、文物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运河遗产,形成常州运河世界遗产段的艺术展示策划方案,以彰显常州运河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3.
"灰空间"作为一个近些年才被提出的建筑空间概念词,主要是指连接室内与室外的过渡空间,但其营造方式早在中国古代就用于传统建筑空间与园林空间设计中。文章分别介绍了灰空间的概念及中国古代建筑中木作营造的灰空间。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园林在哲学、美学观的指引下,以独特的艺术特色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创造出不同于西式规则秩序的景观设计。它融合了建筑、绘画、文学等多门艺术,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其意境之韵美,是中国园林的灵魂所在。然而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西方的现代主义思潮在给中国带来突变的同时,也让我们丢失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对西式景观设计的一味模仿、推崇,抹杀了中式园林的造景艺术之美。有人认为古典园林造景艺术无法融入当今社会的发展潮流,是历史的倒退。近年来,国内设计师也试图突破西方固有设计模式,适当融入中国传统元素,创作出许多好的设计。因此文章将基于活化中国传统园林造景文化的态度,通过探讨中西园林景观造园的思想、手法等的对比,引出当今中国景观设计出现的问题,进而思考如何进行东西文化的契合与重构。  相似文献   

5.
巴蜀园林于四川、重庆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沉淀,有着一套完善而成熟的造园手法体系。因其特殊的地理、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巴蜀园林既有中国传统园林的特点,又独具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形成了独特的美学表现和艺术风格。文章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实地考察、测绘和历史文献资料收集,梳理出巴蜀园林的艺术手法,挖掘其内含的艺术精神,体会其意境。以重庆龙景书院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研究,总结所运用的巴蜀园林艺术手法,并对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巴蜀园林是中国园林的一个尚待深入系统研究的重要分支,文章结合巴蜀特殊的山地环境,总结设计方法,希望能够为建设新的有地域特色的经典现代园林景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罗布林卡,意为“宝贝园林”,位于拉萨西郊约三公里处的拉萨河畔,始建于1755年。全园面积约36万平方米。这里树木葱郁,花卉繁多,景色秀丽,是历史上达赖喇嘛专用的园林。历经约200多年的历史,其整体建筑、生态环境基本完好,集中体现了藏族园林、建筑、绘画、雕塑等方面的建筑成就与艺术风格。同时,也体现出汉族建筑文化对藏族园林艺术的鲜明影响,是一处独特的集园林建筑、宫廷建筑、寺院建筑为一体的别墅式园林,是西  相似文献   

7.
皖南徽派建筑与设计的美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祥强 《美与时代》2004,(10):33-35
历史悠久的皖南徽派建筑,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其独特的建筑造型形式与丰富多彩的设计思想,为我们后人建造了一个丰富而充实的物质世界,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最具东方人文环境特色的精神世界,它在世界建筑艺术文化圈中独具一格.建筑艺术是人类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的产物,它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它完全融合于人们的全部生活中.因而,皖南徽派建筑群与其它传统文化艺术一样,更能实现它独特的审美,同时,徽派建筑形式的艺术美,在审美体验中既具有"艺术感的因素"也具有"自然感的因素",这就更加丰富了它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8.
徽州雕饰作为徽州传统工艺的优秀代表,它根植于徽州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历史背景,其丰富多样的装饰题材已不仅仅是作为徽州传统建筑的一种附属装饰,更是当时一定社会意识、思想观念、审美风尚及文化内蕴的物化呈现。而有"东南邹鲁"之称的徽州,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儒家的一些思想观念渗透到徽州文化之中,并对徽州建筑的装饰题材亦产生了直接的导向作用。因此,通过徽州建筑雕饰的题材内容来探析其背后所蕴含的孝道观、入仕观以及忠义观等儒家观念。  相似文献   

9.
传统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个性鲜明的扬州传统建筑有着深厚的根基,根植于悠久的地域文化,又具有其独特的风格。通过阐述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内容、意义、价值,以及当下餐饮空间设计的趋势,总结出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如何在餐饮空间设计中更好地得到运用,使建筑装饰元素更好地与当代餐饮空间设计相结合,营造出既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又符合现代功能需求与审美特色的室内环境,创新设计的同时也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绚烂的文明,其政治、宗教、经济、文化错综复杂,建筑作为物质实体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变革。印度早期的建筑受宗教影响,它的发展不同于中国的木结构体系,也不同于西方的古典主义建筑,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在印度北部生根发芽后,在后几个世纪中逐渐占据主要地位。伊斯兰艺术在摧毁印度本土建筑文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设计手法以及城市建造布局的新理念,与印度传统建筑兼容共生,在印度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建筑风格。文章通过对印度传统建筑概况的分析,结合伊斯兰艺术传入印度的过程前因后果,以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城堡为例,解析伊斯兰艺术与印度传统建筑能够兼容共生的动因。  相似文献   

11.
在隐逸、休闲风潮影响下,南宋文士们纷纷营造园林,并在其中优游自适。园林不但是南宋文士的休闲天地,更成为他们审美的重要场所。在园林建造与园林休闲的过程中,南宋文士展现出独特、高雅的审美意趣,包括"天人合一"的自然美、综合集成的艺术美、三教合一的人格美,这使南宋园林成为深具文化内涵与美学价值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2.
香山帮建筑营造技艺历史传承悠久,是苏州古典园林建造的基石,让苏州园林在世界享有盛誉,但伴随着文化传播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其发展趋势不如从前。文章从香山帮技艺传播的盛况开始阐述,结合实例论证来分析香山帮的建筑特点以及艺术特征,并找到香山帮发展势态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山水观具体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审美追求。中国传统山水美学为当今人类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追求提供了理想的模式,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了精神指南,使得中国人对于园林有更高的心理要求和标准:第一,对自然的尊重是现代园林设计的根本点。第二,追求独特的园林美学特征,营造现代园林的艺术气韵。第三,现代园林设计要充分重视文化内涵。现代园林设计应致力于创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模式,体现自然之美。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园林艺术历史悠久,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法则,集建筑、文学、书画、雕刻等艺术于一炉的综合特性享誉世界。因地域广阔,中国各民族、各地区对园林艺术的理解和偏爱各不相同,于是出现了风格迥异、极具特色的园林。在这之中以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和北方园林最广为人知。南方园林自其风格形成之始便对北方园林产生影响,并成为北方园林学习的对象。而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北方园林,因受环境、气候等因素影响,其硬朗率直、雄壮厚重的风格又不同于江南的柔美婉约和岭南的轻盈自在,具有一种独特的诗意和气质。  相似文献   

15.
特定的历史发展历程赋予了哈尔滨独特的建筑风格,它不仅体现了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格的复兴,也是西方建筑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思想的完美结合。而雪雕在哈尔滨冰雪艺术文化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小论大,以哈尔滨老建筑的建筑符号为基点,将其融入雪雕文化进行创作,目的是使哈尔滨老建筑焕发新活力,同时给雪雕艺术创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在唐代,种植中药花木已经成为道教宫观园林的突出特点,也是中国道教园林的特色所在,如何继承这一优秀传统,是我们弘扬道教文化过程中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自古以来,道教建筑艺术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观建筑园林中的中药园林更是具有鲜明道教特色,  相似文献   

17.
园林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陕西园林产生早,时间长,积累的经验多,对后世的影响也十分深远,因此引起过学界多方面的关注。本文以皇家园林为切入点,分析总结其中的美学倾向。同时结合陕西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指出,这种带有源头性美学精神,不仅成为了后来传统园林建设的基本依据,对中国古代建筑具有广泛影响,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活力,足以为提升现代建筑环境的民族文化品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城市意象是在各异的地域自然条件和差别性的文化传统等多种条件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表现为顺应其自然环境和人文传统的相对稳定的形象风格和生活面貌。南京作为中国的古都之一,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南京地处长江下游,气候宜人,自然山水资源丰富,植被种类繁多,造就了以浅绿色为主的城市色彩基调。作为历史名城,南京的建筑群落和名胜古迹都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南京不仅要保存本身城市遗留下来的地貌色彩,更要让城市具有现代气息,体现出儒雅而有活力的城市氛围。  相似文献   

19.
历史文化村镇作为乡愁的直接载体,在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中如何传承文化传统,避免在多元文化的融合中逐渐丧失民族文化之魂,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常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颇具地方特色的古镇,保存比较完好的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孟河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焦溪和中国传统村落杨桥等。目前,常州的多数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利用还处在初级阶段,在保护修缮、文化的运行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常州的历史文化村镇可以通过发展休闲体验旅游,提高广大民众的认知;建立青少年文化教育中心,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常州历史文化村镇的价值,激发青年人的保护热情;成立文化艺术区,借助民间文化群体的力量,增加历史文化村镇的影响力,这些对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和传承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维吾尔建筑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点。维吾尔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经济状况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和风格以及华丽而神奇的建筑艺术。维吾尔族建筑文化园林中,伊斯兰建筑是伊斯兰文化与维吾尔族传统建筑文化相结合的实物精品与瑰丽奇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