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满足老年人心理需求,在设计老年人产品时应关注他们的内心情感,建立产品与老年人之间情感联系,提供积极的使用体验。通过对老年人心理特征和怀旧心理效应的分析,结合情感化设计理论,提出基于怀旧的老年人产品情感化设计思路及方法。怀旧式的老年人产品设计可从老年人曾经生活的年代中寻找设计元素,从产品的视觉感知层面和使用认知层面对产品外观和使用方式进行再设计,引发怀旧的情感体验,提升老年人产品的使用体验。  相似文献   

2.
对于标识导向系统的设计而言,情感化设计能够在保证其实用性的同时兼顾对人们心理需求的满足,突出设计"以人为本"的重心。本文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入手,探讨如何将情感化设计融入到城际高铁站的视觉导向设计中,以增强标识导向系统各方面的效用。  相似文献   

3.
减压类APP的主要目的便是缓解用户自身的一些压力,在这种特殊类型的APP产品中,情感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其情感化设计要在本能水平、行为水平和反思水平三个维度引发用户的情感化体验,就必须充分了解目标用户的情感需求,以提高用户使用的忠诚度。因为产品与用户之间的"交流"是双向的,产品给用户带来良好的情感体验,同样用户会对产品产生相对应的黏性。目前,市场上很多减压类APP,其情感化设计体现得并不够明显,应从视觉效果、功能构架以及互动形式方面,深入挖掘目标用户的特征与情感需求,优化用户体验品质,让理性的APP设计带上一层情感的色彩,激发人们对生活的激情。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情感化设计"的分析与研究,探讨情感化设计在廊坊市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的概念,运用以及重要作用,针对廊坊市城市视觉形象设计存在的问题,从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反思层次上展开深究,提出廊坊市城市视觉形象设计的具体方法,进一步揭示情感化设计的重要存在意义。廊坊市城市视觉形象设计离不开情感化设计,因为这能够增强廊坊市城市视觉形象设计的形式感与精神内涵,更能给人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  相似文献   

5.
插画作为绘画艺术中的表现形式之一,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下,现如今成为了绘画创作中极为普遍且重要的表现形式。随着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生活水平的极大提升,市井生活的创作逐渐成为了插画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平遥现代市井生活为背景,发现不同时期平遥的市井生活,探讨插画如何在市井生活中应用,采用不同的插画造型描绘不同时期的平遥市井生活。  相似文献   

6.
情感叙事帮助受众对城市视觉影像信息进行理解,放大城市对外传播信息的情感效应。文章从创作动因、叙事视角进行研究,探讨如何用较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去感知、理解和思考城市的不同事物、概念和语言表达信息,建立丰富的想象,将受众看到的和期望的统一起来,结合城市视觉形象设计内容和受众信息接收同步认同,为后续城市形象短片情感化设计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体验性产品也需要具备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性,从而使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体验到产品的人性化与情感化。家用医疗产品作为针对特殊人群的产品,通过体验设计可以为产品注入新的生命力,从而缩短用户与产品的距离,使用户在正确高效使用产品的同时,获得生理与心理的双重体验。  相似文献   

8.
随着移动电商的发展,商业空间也从单纯的商业交易场所转化为商业展示、情感交流空间。商业空间需要提高商品展示效果、提升顾客消费体验,加深情感交流,所以需要以情感化设计提升空间品质。通过传统商业空间和现代商业空间异同分析,定位移动互联时代商业空间的空间性质,分析消费者的购物心理和消费模式,分析研究情感体验式设计,发现商业线下的发展诉求,形成情感化设计方法、设计模式。分析情感的涵义、构成要素以及情感设计的特点,通过创设情感符号,建立体验空间,增强空间氛围,提高空间品质。  相似文献   

9.
当今追求的设计简约之美、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图形的扁平化等视觉信息皆是时代发展下的审美需求。在农副产品包装设计中,图形也逐渐由插画的表现形式取代摄影照片的呈现,为包装设计带来更多的创意和创新,同时给包装注入了文化性和时尚感,贴近生活,亲和而有温度。通过对插画在农副产品包装设计的作用和榆林农副产品包装现状的分析,阐述插画在榆林农副产品包装设计中的重要性,这是榆林农副产品包装发展和创新的必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让商业空间由单纯的商业交易场所转化为集商业展示、情感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体验交流空间。情感化设计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城市商业空间的空间品质。文章从情感化设计在城市商业空间设计中的作用入手,对情感化设计应用于城市商业空间设计的路径及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情感化设计是指能让操作者使用产品时主动地与产品产生交流并建立某种情感联系的设计方法。在产品机构置换设计的方法基础上,主要研究了产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三种感官中介触发情感的原理,并总结了机构置换产品主要采用的颜色、材质和形态语意三种设计表达方式来达到情感化的共鸣以及对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色彩的世界之中,不同的色彩带给人们丰富的视觉体验。在绘画创作中画家以个人情感、经验融入对客观事物表现的色彩创作之中,这种现象在意向油画艺术中体现得更加突出。意向油画出现是油画色彩与表现形式的一次基因突变,是对传统油画创造性再现。光与色是意向油画的绘画灵魂,对情感表现是意向油画创作表现的最终目的,色彩是实现这些的重要表现语言与主要手段。正因为色彩可以表现人内心的丰富想法与情感,文章通过分析意象油画中色彩语言在创作与表现中的作用,研究意象油画中色彩语言与情感的内在联系,意向油画在创作过程中色彩语言与色对情感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乡村书屋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基层干部和村民开展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在提升农村居民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促进城乡文化融合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现阶段乡村书屋室内空间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缺少多功能的空间设计,乡村书屋的使用价值受到局限;二是室内环境较差,室内装修仅考虑基本的采光和通风效果,没有考虑更细致的设计,包括合适的书具、布局和装饰等;三是缺少个性,对阅读者的吸引力较弱,无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上海三联书店·黄山桃源店为例,从情感化设计角度出发,分析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反思层次在乡村书屋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探讨如何将独特情感体验与书屋空间相融合,为乡村书屋注入更多的情感元素,让读者在空间内享受阅读乐趣。  相似文献   

14.
视觉透视是指人类在用双眼观察周边世界时,借助视觉线索与经验获得的对深度的感知,将二维影像通过大脑解读出三维信息的过程与方法。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就通过对透视方法的研究,将视觉线索运用在绘画之中为人们创造了不同的视觉体验。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媒体在视觉层面上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全新的体验。对透视原理进行合理的运用,可以为现代设计开拓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实现更多样化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旅游业态呈逐渐多元化趋势,人们在旅游时不仅仅追求单纯的娱乐,更注重知识的学习和情感的体会。历史风貌区作为一个地区的历史遗迹,不仅能给予游客感官体验,还能让游客得到情感上、思维上的收获。烟台山历史风貌区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是福州近代文化发展的见证者。如今,人们的需求逐渐发生变化,情感化设计成为历史风貌区景观优化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从情感化设计的角度,根据三层次结构分析烟台山历史风貌区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提出建立感官体验、营造行为交互、构建情感反思的优化策略,探索历史文化风貌区景观情感化的方法,为实现历史风貌区的活态化提供新思路,从而促进人、文化和历史三者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对中国风插画的意境美进行阐述,论述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国风插画形式存在的必要性,并提出应将国内外插画创作的精髓以及多种创作方式合二为一的做法。当今,插画作为新时代信息传播的视觉语言,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而中国风插画以其博大精深的艺术内涵,体现了中国独特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进步,插画的创作、存储、传递、发布、应用等各个环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在创作过程中,各种日渐成熟的绘图软件,让绘画的过程变得简单易,便于复制、修改,其中绘图软件中对于各种笔触的真实模拟,以及硬件压感灵敏度的不断提升,让创作者可以轻松完成如水彩、蜡笔、油画等传统工具所能绘制出的专业绘画效果。数字时代的到来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幅度提高了插画制作的效率,也不断丰富和扩展着插画的应用领域,开辟了插画创作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8.
摄影是一门依靠光线、影调及构图发展出的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在当今这个信息社会,摄影已经成为最为大众接受的艺术形式之一。摄影讲求画面的立体感、空间感、质感、动感,注重对形象的感知和再创造,只有努力使画面对称、均衡,掌握好构图的主次关系,运用正确的比例,才能构建出有美感的画面。事实上,摄影追求的是在一种生活态度,其创作素材来源于生活,表达的是摄影师的内心情感,这种情感来源于作者对生活的体验,只有热爱生活的艺术家才能拍摄出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艺术创作必须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惜物抒情”以生活为创作源泉,通过写真画风赋予大自然光辉灿烂的人格体验和寓意,从而使工笔花鸟画创作达到至善、至真、至美、情景交融,物我俱化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情感心理学中“儒道互补”的情感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彭彦琴 《心理学报》2002,34(5):98-103
与西方侧重于情感的生理机制及概念的厘定不同 ,中国传统心理学突出了情感在现实生活中对主体心理的实际功效 ,它通过两种相异的情感类型———儒家重理性认知的道德情感和道家重感性体验的审美情感之间的相补相成 ,即一种儒道互补的情感模式 ,使主体既可获得合乎规范的社会情感 ,又可享受精神自由的个体情趣 ,进而使情感对主体心理生活的调适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