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类型文学的角度来说,王小波的小说创作是严肃文学、纯文学、精英文学,有后现代小说文本的特质,具有独创性,也就是充分的反类型化;但其小说的题材、结构、人物塑造、美学风格等方面则有类型化的因子。从本体意义上来说,王小波小说就是在类型化和反类型化的矛盾张力中发展的。一方面,其小说题材的趣味和刺激性、故事情结的戏剧性、人物塑的模式化,在显性的层面上难逃俗趣;另一方面,其小说通过运用影射与戏仿、开放叙事空间的构筑以及文体的杂糅等手段,在隐性层面上具有  相似文献   

2.
韩国电影《辩护人》上映于2013年年末,观影人次超过1137万,是韩国史上第9部观影人次破千万的本土电影。2014年初,这部电影依靠互联网的力量传到了中国,在中国影迷间引发了轰动。在各类影迷聚集的"豆瓣电影"中,《辩护人》的评分高达9.1分,并且截至2014年11月11日其评价人数超过了71000人。影片之所以如此成功,与其叙事的时间魅力、叙事频率、叙事语式以及叙事人称的巧妙选择等叙事策略的运用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叙事医学的概念自问世以来,在国内外均得到快速发展。对采用叙事医学进行干预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广大临床医护工作者开展有关叙事医学的临床对照研究提供参考。现有叙事医学涉足的领域包括了叙事医学教育、叙事医学文学、叙事医学临床实践等方面,在叙事医学临床实践方面集中在叙事病历、叙事故事的建立,并通过叙事干预实现其医疗目的。叙事医学干预不同于传统的医学干预,将叙事医学作为干预措施进行的对照研究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4.
关注叙事医学,必须廓清其学科建构的特质与历史逻辑,从叙事医学创始人丽塔·卡伦的精神发育入手探究叙事医学的创生路径,如何从文学叙事到医学叙事,从叙事疗法到叙事医学,探究了生命书写理论的模式与方法、意义,通过对叙事医学五大特性(时间性、独特性、因果/偶然性、主体间性、伦理性)的分析揭示出工具(实用)的叙事疗法朝着价值(理性)的叙事医学逼近的精神蜕变历程。  相似文献   

5.
碎片化叙事是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擅长运用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小说叙事脉络的新型叙事方式,其代表作《太古和其他的时间》在这样的碎片化叙事中却呈现出了一种异样的完整。其碎片化叙事集中体现在小说的情节、结构和时间概念中。托卡尔丘克叙事特色的形成既受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的影响,也与波兰跌宕起伏的历史命运和社会现实紧密相关。可以看出,小说中无论是扎根在脚下的写实还是飘忽在远古的神话,都是托卡尔丘克对文学叙事新方式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叙事医学也可以作为一个质性研究工具来使用,从理论层面介绍了其四种叙事类型,病人叙事或经典的患病叙事、医生叙事、医患相遇的叙事、元叙事。从具体操作层面介绍叙事医学质性研究步骤,一是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介绍,二是研究设计,三是研究分析,四是综合分析讨论。从叙事医学质性研究来看,其将疾病治疗中的病患经历置于中心,从身体、时间、主体间性等各方面加以把握,同时关注不同叙事形式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情境。这些都是叙事医学研究无法为其他生物医学研究所取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叙事医学与医学实践融合关键在于建构医学叙事能力。将管理领域成熟的胜任力理论引入到医学叙事能力领域来,提出其能力构成具有知识类、技能类和人格特质类等要素,并呈现出能力内涵扩展延伸、叙事主体身份对等化、叙事行为具体化以及能力反思常态化等特征。而对于医学叙事能力的培养,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对医学叙事能力的具体要求,着力加强叙事医学训练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同时注重临床实践的叙事运用,借助平行病历提升共情能力,加大医学与文学兼具的师资队伍培养。  相似文献   

8.
叙事医学的精髓在于愿意去倾听患者的叙事,并为之采取各样的行动,产生对医患都有益的结果。鉴于此,叙事医学近几年来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以叙事医学为方法的实践、为内容的教学和研究都有一定的发展,但其数量、质量和深度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务之急是要研究各种情境中实践叙事医学的临床路径;探讨在现象学、叙事诠释学和社会建构论指导下医患互动中的关联性,在医学教育中加强细读训练,探索利用叙事进行临床教学的方法,多管齐下,以实现叙事医学在我国的扎根落地。  相似文献   

9.
王娟  薛梦  魏千惠 《心理科学》2019,(1):230-236
以小学3-5年级的汉语聋生为被试,考察其口语叙事与书面叙事的发展特征,并与健听生比较,揭示聋生叙事发展特征的特异性。结果发现:(1)无论口语叙事还是书面叙事,聋生和健听生在宏观结构上表现相当,但聋生在微观结构上表现较差。(2)在宏观结构和平均句长上,无论健听生还是聋生,书面叙事得分均显著好于口语叙事;(3)在词汇密度上,健听生在口语叙事和书面叙事上的表现相当,但聋生的词汇密度在口语叙事下表现较差。(4)在词汇丰富性和词汇密度指标上,聋生和健听生存在年级间发展特征的差异。研究结果对聋生的叙事教学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专业的导师兼具多重社会身份,他们既是医生和研究者,又是培养未来医生的教育者。临床医生与患者以及临床导师与研究生之间本质上都是一种叙事关系,因而,除具备良好的医学技术、科研水平和道德涵养之外,叙事知识和叙事能力是其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叙事医学能力培养必须建立在深厚的叙事知识基础之上,叙事医学能力不仅仅体现在病史采集上,它包括经典的疾病文学叙事阅读、平行病历书写和关于疾病的自我反思性叙述等能力。鉴于导师的多重身份,呼吁临床医师既应成为叙事知识和叙事能力指标的被考核者和被评价者,同时也应该成为这两项指标的考核者和评价者。  相似文献   

11.
叙事传输是人们沉浸在故事中而将故事中的态度带八到现实世界中的一种独特的心理机制。叙事传输作为故事信息独有的说服机制自提出以来便备受心理学家的关注。本文对叙事传输的概念进行解读并进一步论述了其影响机制,以期让读者对叙事传输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2.
原理 《美与时代》2006,(7):22-25
后现代电影并非一个电影类型,而是一种世界观,它具有“反叙事”的叙事结构,具有调侃性和解构性,暴力和性是其主要元素之一。电影的后现代话语自其产生即已融会于当代电影新主流话语庞大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3.
《美国往事》是美国电影的经典之作,也是意大利著名导演赛尔乔·莱翁内最富盛名的作品。莱翁内运用独特的手法打造了一场迷人的"情景剧",高超的叙事手法令人折服,正是这独特的方式和成熟的手法使其成为世界电影之林的"常青树"。影片中独特的叙事视角、精巧的叙事方式和多种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不仅是影片成功的关键,而且对当代电影叙事创作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道德叙事     
哲学的叙事就是有关生命和生活的道德叙事,道德叙事的主体通过生命体验和生活经历中的事件叙述,呈现或揭示隐藏在这些体验、经历、事件或行为背后的道德思想和价值观念,以创造出生命或生活的意义。生命的存在形式和生活运行轨迹表明道德叙事的主体是一个在时间流逝中呈现的历史主体;有意义的人生和道德生活表明道德叙事是基于一个统一主题对人性目的的理解。"道德主体""历时性""人性目的论""主题统一性"和"可理解性"构成了道德叙事的基本要素。这些基本要素通过"道德训诫"把"未受教化而偶然所是的人"转化为"实现其目的而可能所是的人",这是人类深层次的道德叙事。  相似文献   

15.
互文性在提倡文本开放的当代文艺研究中较为常见,在视觉传达设计叙事中尤为明显,这是其所具有的专业特性决定的。吉拉尔·热奈特从关于互文性理论的五种互文类型出发,研究互文性在视觉传达设计叙事中的存在特征,探求视觉传达设计叙事中互文性的重要性及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韩国佛教、儒家与其本土萨满教互动过程的分析,梳理萨满教本身从有形向无形提升的轨迹,指出韩国萨满教神灵系统的开放性和天然的狭隘性。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讨论韩国基督教的发展,揭示了韩国宗教认同的一个非常悖论式的特征:外来宗教文化无法进入其核心部分,而其核心部分却又非常空洞,必须附着外围宗教形态才能运转。  相似文献   

17.
韩国宗教学家闵泳珪教授略谱李绍明1995年2月,余应韩国民族学会暨汉城汉阳大学民族学研究所之邀,前往韩国进行讲学访问。在汉城期间拜访了韩国著名的宗教学家、延世大学名誉教授闵泳先生。闵先生曾六次赴川考察中韩间的佛教问题,其两篇著作曾在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道教正式传入朝鲜半岛是从7世纪高句丽接受唐朝的道士与《道德经》及天尊像开始的。但道教与由中国传入的其他宗教不同,并没有以宗教的形式在朝鲜半岛落脚。尽管如此,道教传入朝鲜半岛以后,从各方面对韩国文化还是产生了诸多影响。考察韩国道教发展的过程,可以发现其具有如下特征:一是韩国的道教并未能发展成为独立的宗教形态;二是韩国的道教以神仙思想为核心理念;三是韩国的道教以内丹修  相似文献   

19.
转向语言学:1960-1975年的历史与理论和《历史与理论》(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人们对叙事是否是历史编纂的必要条件、叙事是否进行解释、怎样进行解释等等这些问题达不成共识,那么人们普遍同意,大多数历史作品,尤其是某些有中心主题的作品的特色在于采用叙事的形式。然而,没有哪位哲学家提出过任何令人信服的准则来决定组成叙事的是什么,或如何认识叙事。另外,在明克或德雷这样乐观的多元论者与像曼德尔鲍姆或麦克库拉那样有科学倾向的人之间,关于叙事是否是解释性的观点看来已经两极分化了。麦克库拉认为,叙事只是一种为历史学家表现其发现的东西增添情趣的文学手法。事实上,他这种轻视性的言论是从一…  相似文献   

20.
秦红岭 《伦理学研究》2012,(5):59-63,113
营造具有伦理性叙事的建筑空间,是从古至今建筑艺术体现其精神功能的重要手段.文章主要以有代表性并具有明显伦理意蕴的叙事性建筑,即纪念建筑、宗教建筑和政治建筑为例,探讨了建筑的叙事现象,阐述了建筑的伦理叙事主题及其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