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主要探讨了布依族民居建筑艺术近年来边缘化的突出问题,从时代的发展和建筑艺术的发展角度出发,以国家倡导的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为契机,着力发展黔南旅游为切入口,具体阐述布依族民居建筑发展民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文章对保护和传承黔南布依族民居建筑艺术探索新的途径具有现实意义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贵州布依族摩经文本《引路幡词》结构和格式源于唐宋时期汉人买地券文。在长期吸收的过程中,布依族摩公发挥关键性作用,加入了大量的自身文化元素,尤其以葬器和祭品为特色,同时也出现了对买地券文的误写与改写。其中A型的产生与北宋广西地区汉移民的影响密切相关,至明中期已传入贵州西部。B型产生要早一些,约在唐末五代时期,与黔中布依族中"八番"这一支有关。C型则反映了五代时期四川汉移民和明代江南移民的重叠影响。  相似文献   

3.
辛未夏,一个偶然的机缘,从弘瑞法师口中得知胡子笏先生编唱的《五台山歌》和《显通寺歌》各一首,录于下,供参考和欣赏。胡瑞霖,字子笏,湖北人,清末翰林,留学日本。民国初,段祺瑞执政时任国务总理。民国八年(1929年)任福建省省长。他早先认为佛教是迷信,见佛像就毁,见佛经便烧,偶读《大乘起信论》,顿生信佛之念,遂归太虚大师,弃官,领全家住五台山,专修密宗。当时,他既是广济茅蓬(碧山寺)的护持,又是一位未落发的修行人。在他的影响下,三个大学毕业的女儿也削发为尼了。胡子笏不仅注重自修,更注意培养佛教人才。1939年,他在广济茅蓬创办了藏文佛学研究院。胡任院长,五台山僧人禧来任督学,胡的三个女儿继罗、继木、继欧任教师。  相似文献   

4.
布依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历史发展的主要文献载体就是《摩经》,反映了布依先民对河流山川、先祖神明、道德教育及宗族等的看法与观点,传承了布依族的历史与文化,不仅具有宗教学意义,在历史、民俗、语言学等方面也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孟凤英 《美与时代》2005,(12):87-88
中国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艺术,是祖国民族艺术的瑰宝.使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艺术在下一代中不断地继承、弘扬、发展和创造,是我们从事音乐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1988年8月26日至31日,贵州省易经研究会受中国周易研究会筹备委员会委托,在贵阳市委党校召开我国首届全国《易经》多学科研究学术研讨会。大会先后收到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理事长暨中国边缘科学研究会会长张震寰同志;中国周易研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初,表现主义流行于西方世界,这一流派的流行给西方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多的绘画表现方式。在绘画领域,其比较注重人主观意识的表达,画作中往往体现着创作者的内心,是对现实生活的抽象化处理。文章通过梳理表现主义绘画发展历程,从而更深刻地了解这一艺术流派最具影响力的画家爱德华·蒙克,以其在1893所创作的代表作《呐喊》为例,分析其如何将表现主义的情感推到了顶峰。  相似文献   

8.
《灯红歌》是福建泉州民间小调的典型代表之一。泉州地区在地处闽南的地理环境和"闽台音乐文化区"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闽南语民歌。传统民歌是当今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很多有着较强地域色彩的民歌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正一点点面临着流失的危险。我们应该通过不断的探索、研究、学习,及时保护和挽救地方民歌,使之成为传播地方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9.
邢飞 《宗教学研究》2023,(4):211-214
抄本是宗教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文献。《安神科范》抄本是清代贵州贵阳民间宗教科仪文本,它记录了清代贵州信众安放、开光和神像处置等宗教仪式,是清代贵州民间宗教活动的鲜活反映。《安神科范》记录的神灵以道教为多,亦有民间宗教、儒家和佛教的神灵;抄本中的五个咒与道教有很深的关系;抄本使用的语言通俗贴近世俗生活,祈求的内容多是民众朴实愿望的表达,表现出一定的民间性。  相似文献   

10.
11.
根据云南民歌<猜调>改编的三首同名钢琴曲,主要从调式调性、和声手法、演奏要领等方面进行的.我们在钢琴的教学中,可以把这些作品进行比较着、分析着、在对比中学习.这样对我们的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对提高创作水平和能力也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2.
辉煌久远的艺术传统使得意大利成为名副其实的艺术圣地和世界音乐史上最为重要的歌剧中心.意大利近代民歌同它的歌剧一样,在世界乐坛上享有盛誉.意大利民间音乐作品多采用自然大、小调,还有在乐节或乐句的结尾处,通常出现前短后长的节奏型.  相似文献   

13.
14.
正彭瑞花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定价:86元。本书通过对菩萨戒的起源、形成、内容、发展、流传进行系统的考证、梳理、分析,提出了创新性的学术观点,菩萨戒起源于印度大乘佛教,早于小乘戒律传入中国,形成了梵网系、瑜伽系、优婆塞系和密教菩萨戒,以梵网系菩萨戒最为流行,并发展成为与小乘戒律并行流传的戒律体系。本书研究了菩萨戒在中国内地和敦煌地区的流传,菩萨戒向韩国、日本  相似文献   

15.
通过穷尽考察《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称述引用《论语》的情况,可充分了解三国时代《论语》的影响和三国时代理解运用《论语》的历史特点,并从《论语》出发对《三国志》有关标点问题提出商榷,即认为:虽然佛教与诸子合流所形成的玄学是魏晋思潮的主要特色,但儒家思想仍是这种思潮的背景和底色。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化界的权威报刊《光明日报》(2003年1月28日“理论周刊”版)以“中国伦理学会会刊《伦理学研究》创刊”为题,报道了《伦理学研究》的创刊情况。文中指出:《伦理学研究》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7.
民间音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以“绣荷包”这一传统女性题材为曲名的民歌种类众多、词曲多样、风格各异。山东苍山的这首《绣荷包》能成为同名民间歌曲中的优秀曲目,与其地域传统文化根基、地方方言与习惯用语特色、地方民间姊妹艺术风格等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审美观等对我国空间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以致原本极富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园林、居室等空间创造与民族情感产生了疏离。而当前空间艺术的研究往往容易忽略空间创作的地域文化背景与象征意义,以及空间创造时暗含的集体无意识。在此情形之下,民俗空间文化、地域空间审美的研究显得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中国千百年来独具特色的空间审美观念、审美意识,并非源起于一时一地、一家一言,也绝非突然而至,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诗经》与《楚辞》是中国文学的源头,"诗骚"作品中的空间维度、空间观念、空间展现方式、空间与文化的交织等方面的特点深刻体现了我国古代南北方空间审美的共性与差异。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的比较、探析,对于系统研究中国空间审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口较少民族与发展问题。国务院第90次常务会议批准通过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该规划确定从2005年起到2010年,用5年左右的时间,对全国22个人口在10万以下的较少民族进行重点扶持,通过帮扶,使这些较少民族达到当地中等以上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20.
《尚书》、《左传》、《国语》的心理学思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尚书》、《左传》、《国语》是我国最古老的三部文献。我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有不少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源头。本文主要讨论:《尚书》的五行观念、人贵论和人性论思想、认知心理思想、个性心理思想、心理测验思想;《左传》的情感心理思想、病理心理思想、文艺心理思想;《国语》的缺陷心理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