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1世纪70年代,正值日本中止遣唐使后,严禁本国人海外渡航的岁月。然而,这阻挡不了日僧成寻(1011-1081)入宋巡礼天台山和五台山的强烈愿望,他毅然铤而走险,偷渡入宋。在实现了巡礼圣迹的宿愿后,他滞留宋地,再未归国,于元丰四年(1081)在汴京(今开封)开宝寺圆寂。他撰写的入宋旅行日记《参天台五台山记》(以下简称《参记》)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一部极其珍贵的史料,为11世纪东亚汉字文化圈人员往还、双向互动的历史,留下了无可取代的重要文献资源。  相似文献   

2.
正一般认为,唐永徽二年(651)伊斯兰教传入中国,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唐、宋、元三个朝代是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时期。在刚传入的唐代,就有穆斯林努力学习和适应儒家文化。据《全唐文》卷767记载,唐宣宗时就有伊斯兰教徒李彦升考取进士的事,当时一名文人还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华心》。文中赞扬李彦升是一位"形夷而  相似文献   

3.
《法音》2020,(5)
正一、法师生平省常法师,俗姓颜,字造微,浙江钱塘人,生于显德六年(959),天禧四年(1020)正月十二日入灭于西湖昭庆寺上方草堂,葬于灵隐山鸟窠禅师塔西。智圆法师(976-1022)《故钱唐白莲社主碑文》(以下简称智圆《碑文》)曰:"圣宋天禧四年春正月十二日,白莲社主圆净大师常公,归寂于钱唐西湖昭庆本寺之上方草堂,寿六十二,腊四十四。越二月三日,弟子辈号咽奉全身,瘗于灵隐山鸟窠禅师坟之右……公讳省常,字造微,姓颜氏,世为钱唐人。"[1]母孙氏梦一梵僧,后法师生。法师幼年即断荤茹素。乾德三年(965),入寺为净人。开宝六  相似文献   

4.
大藏经是所有佛教经典的总集。由宋太祖发愿雕造、至太宗时才完成的官版大藏经是我国第一部汉文大藏经。宋版大藏经是在官方的主持下于成都雕刻,从宋太祖开宝四年(公元971年)至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历时12年。因始雕刻于开宝年间,故称《开宝藏》;又因成于蜀地,亦称《蜀藏》。它是我国最早雕刻印刷的一部佛典总集,其成书不论是在佛教史还是印刷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开宝藏》成书之后,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还传入了高丽、日本等国,成为了海内外各种大藏经的祖本,影响极为深远。《开宝藏》早在元代就已散佚,国内今存者,仅有两种…  相似文献   

5.
一去今一千年前,公元986年,日本国入宋僧奝然结束了在中国四年的留学求法生活,回到了日本。在奝然带回日本的法物中有宋太宗颁赐的《开宝大藏经》蜀版初印本四百八十一函五千四十八卷及新译经四十一卷,模刻优填王释迦旃檀瑞像一、尊。《开宝藏》原藏京都法成寺,后因该寺屡次失  相似文献   

6.
<正>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明嘉靖十五年刊刻的《甘泉先生文集》,其文字多于通行的《甘泉文集》一至二倍。甘泉为湛若水(1466~1560)号,湛若水与王阳明齐名,《明儒学案》说“先生与阳明分主教事”,他是明代哲学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学派是明代心学运动的主要派别之一。湛若水字元明,广东增城人,曾从学于陈献章(白沙),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选庶吉士,擢编修。正德中奉母丧归,庐墓三年,遂入西樵山讲学,嘉靖初入朝,升侍读,后  相似文献   

7.
<正>杨大业,回族,北京人,教授,主要从事明清史和伊斯兰教史研究。1935年生,1953年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同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1958年毕业。任职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讲授课程有明清史、北京史、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医古文、美国史和历史专业英语等。著有《明清回族进士考略》《清代北京牛街志书冈志研究》《杨敬修传略》《中国伊斯兰导目》(英文版,与莱斯利合著,  相似文献   

8.
石介,生于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卒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字守运,号徂徕,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及第,历任郓州、南京(商邱)推官。因丁忧归耕徂徕山下,在家教授《周易》,学者称徂徕先生。后得到富弼、范仲淹等人的荐引,入为国子监直讲,太子中允,学者从之甚众。为人笃学有志向,乐善疾恶,遇事敢说敢为,曾作《庆历圣德诗》,称颂一时名臣。 石介是宋初的学者、文学家。  相似文献   

9.
胡阿祥 《学海》2005,(3):36
(72 ) 10 93页 :“青州刺史 ,……孝武孝建二年 ,移治历城。”按 :青州移治历城 ,《宋书·自序》作孝建元年 ,《宋书·垣护之传》及《资治通鉴》皆作孝建三年 ,此作孝建二年。当以孝建三年为是。据《宋书·孝武帝纪》 ,孝建二年十一月以垣护之为青、冀二州刺史 ,次年五月 ,“木连理生北海都昌” ,垣护之以闻 (《宋书·符瑞志》)。考北海郡都昌县 ,本志云“寄治州下” ,即寄治青州治所东阳城 ,可见孝建三年五月时 ,青州尚未移治历城。又青冀二州 ,冀州为侨州 ,割成实土 ,治历城 ;青州实土州 ,宋孝建三年至大明八年 ,青州帖治冀州历城 ,合成青…  相似文献   

10.
一郭沫若同志在《宋钘尹文遗著考》(收入《青铜时代》)和《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收入《十批判书》)中,对《管子》书的《心术》上下、《白心》、《内心》等四篇进行了考证,认为它们是宋钘、尹文的著作。近年来一些学者指出《管子》四篇与《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先秦文献所述宋钘、尹文的思想虽有相似之词句,但意义并不符合。笔者不揣浅陋,于此再列《管子》四篇与宋尹思想不合之处有二:其一,《荀子·非十  相似文献   

11.
<正>伯笃鲁丁为元代至治元年辛酉科(1321)进士,在元代即有诗名。钱大昕所著《元进士考》载列其名,((1))陈垣所著《元西域人华化考》对其生平有简单罗列,((2))元史学者萧启庆、沈仁国等在钱大昕基础上作出进一步考证,((3))翁乾麟则对其生平仕宦尤其是在广西任职期间的政绩及其诗文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 《说文解字义证》是清代学者桂馥的一部卷帙浩繁的巨著,全书约二百万字。桂馥字冬卉,山东曲阜人,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进士。他生逢乾嘉盛世,受一代学风影响,极其重视朴学。从录为诸生起,一直到进士及第,四十年间日取《说文》与诸经文义相比勘,写成《说文解字义证》五十卷。《说文义证》的主要方法,是徵引古籍中有关材料以疏解《说文》。徵引的范围极广,经史子集无所不包,有为一字而引证十数条的。对所引材料,桂馥颇下了一番择别爬梳的功夫。清代  相似文献   

13.
《赵城金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版木刻汉文大藏经北宋《开宝大藏经》的复刻本。本文作者依据多年来积累的有关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对《赵城金藏》发起、刻印、补雕、抄补、发现、保护、修复以及以《赵城金藏》为影印底本的《中华大藏经》的出版等八百年的历史踪迹进行了系统和科学的考证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永明延寿与禅教一致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永明延寿生于唐昭宗天复四年 (904年), 卒于宋开宝八年 (975年), 浙江余杭人。延寿为禅宗法眼宗创始者文益的再传弟子, 他以禅宗命家, 强调万法唯心, 以心立宗, 力使经教纳入禅宗范畴,进而倡导祖佛同诠, 禅教一致。在中国佛教禅教关系演变史上, 永明延寿是继宗密之后影响最大的人物。正是在延寿之后, 禅教一致说日益成为强劲思潮, 并进而影响了宋以后中国佛教的格局与走向。永明延寿为什么要阐扬禅教一致理论? 他是怎样阐扬禅教一致理论的? 延寿禅教一致理论有什么历史意义? 这篇短文拟就这几个问题作一简要的说明。一、佛教发展的历史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一) 《化书》旧名《齐丘子》,南唐时宋齐丘撰。此说有见于宋初张来《书宋齐丘化书后》、马令的《南唐书》和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但与宋齐丘同时代的陈抟则以为非。据陈景元(号碧虚子)《化书后序》记载,陈抟曾对其弟子张无梦说:  相似文献   

16.
包兆会 《天风》2015,(2):50-51
<正>李之藻(1565-1630),字振之,又字我存,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明代科学家。学识渊博,娴于天文历算、数学;主持编刻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基督宗教丛书《天学初函》;是第一个译介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中国人。他是最早系统学习西方科学知识的儒家学者;也是中国最早译介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人士之一。他主持编刻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基督宗教丛书《天学初函》,他信奉基督宗教的历程堪称传教士知识传教策略的成功典范之一。他就是李之藻。李之藻(1565-1630),字振之,又字我存,杭州仁和人。1594年考中举人,4年后考中进士,  相似文献   

17.
《大宋僧史略》,略称《僧史略》,三卷。北宋咸平二年(999),右街僧录赞宁奉敕撰定(卷题下有“咸平二年重更修治”的小注)。收入《大正藏》第五十四卷。  相似文献   

18.
<正> 薛瑄字温德,号敬轩,山西河津(今万荣)人。他生于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卒于明天顺八年(1464年)。永乐年间进士,累官至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卒后赠礼部尚书,谥文清。其主要著作有《读书录》、《读书续录》等。薛瑄学宗程朱,是明初一代理学大师。卒后其学“诏名正学,隆庆六年,允廷官清,从祀先圣庙庭”(《明史·薛瑄传》)。“海内宗焉”(同上书《儒林一》)。薛瑄之学在明代曾产生过重要影响作用,有两个方面值得重视:其一,从学术思想发展史看,薛瑄思想具有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5,(10)
<正>徐谦(1871-1940),1871年生于江西南昌,祖籍安徽歙县,著名法学家、文学家。他是中国司法制度独立的倡导者,是孙中山晚年时期的重要助手之一;他也是进士出身的基督徒,民国时期基督教救国论的代表人物。他是法学家、文学家,中国司法制度独立的倡导者,孙中山晚年时期的重要助手之一,且一度成为民国政要、一位思想激进的革命家;他也是进士出身的基督徒,民国时期基督教救国论的代表人物;著有《民法总论》、《刑法丛编》、《徐季龙先生遗诗》等著作。他就是徐谦。徐谦,清同治十年(1871)生于江西南昌,  相似文献   

20.
范缜字子真,生活在南北朝时期的宋(公元420—478年)、齐(479—501年)、梁(502—556年)三朝之间,系南阳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他约生于公元450年,约死于515年。他的著述颇不少,但绝大部分早已失传。现仅存有《神灭论》(《梁书》本传及《弘明》九》和《答曹思文难神灭论》(《弘明》九)等五篇论著,计共三千七百余字,均收录在严可均《全梁文》卷四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