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无法遏止的对比,已被D.莱温(Levine)用漫画手法清晰地表现出来了。一边是受过极高教育的法国学者克劳德·莱维-斯特劳斯,他对古典哲学传统有渊博的知识,并且对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的人类学造诣极深;另一边是卢梭所说的高尚的原始人的形象,直接取自自然的状态,即处在自由自在的形式中的人性。这两位也许正在一间富丽堂皇的沙龙中,呷着各自的马丁尼酒,进行着一场深刻的讨论。这幅漫画表明了菜维-斯特劳斯对我们时代的社会科学变革所做的主要贡献,他认为,  相似文献   

2.
正丰子恺是以其漫画闻名于世的。他的漫画虽离今天的时代很远了,却依然常读常新。丰子恺本名丰润,字子恺。在家族同辈中,他是唯一的男孩。他从小喜欢绘画,尤爱临摹《芥子园画谱》,以至于成年后,进入创作期的丰子恺笔下总散发着平实的文字和纯真的画风,加之  相似文献   

3.
范征南先生的集邮漫画取材于生活,但不是那种坐在室内闭门造车的创作,他的作品放松从容、信手拈来、率意自由,法度中见随意、规矩中见方圆、局限中求舒放,清新脱俗、和谐疏淡。这种深入生活、扎根民众的漫画写生,推动了集邮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袁剑侠 《美与时代》2013,(8):108-110
詹同的儿童插图脱胎于漫画,幽默诙谐、生动有趣,在艺术表现上他将西方油画和中国水墨画以及民间年画相融合,既有西方现代绘画的特点,又有浓郁的民族风味,风格突出。詹同(1932.1-1995.10.27),原名詹同渲,广东南海人,1932年出生于北平,是中国著名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的孙子。20世纪50年代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他受业于油画家董希文、漫画家韦启美等人,1956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上影美术制片厂工作。漫画、美术电影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  相似文献   

5.
常红岩 《美与时代》2007,(10):40-42
日本漫画口袋书在中国漫画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日本漫画口袋书中存在的恐怖阴暗、暴力色情、拜金主义、乱改名著等问题,对青少年读者的危害极大.因此政府、出版业和学校等各个方面要通力合作,整顿漫画市场,清除这些危害.  相似文献   

6.
我的信条     
我相信人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他是自然的一部分但又超越自然,天赋于理性和自我意识。我相信人的本质是可以查明的。不过,这种本质并不是说明历史上一切时代的人的特征的东西。人的本质在于人的存在所固有的矛盾之中,这种矛盾促使他行动,以便解决这种矛盾。人对这种存在的矛盾不能保持中立和消极的态度。正因为他是人,生活就向他提出一个问题:为了能在生活中达  相似文献   

7.
一天,老孟在火锅店与朋友吃饭,其间去了一趟洗手间。他又看见了挂在卫生间墙上的那幅漫画。一年前他来这里的时候,也挂着这幅漫画。说明这幅漫画一年都没有换了。他越想越兴奋,他冲到朋友身边问,你们看见墙上的那幅漫画了么?朋友们都说,看见了啊!他又问,你们仔细看漫画上是什么内容了么?朋友回答,  相似文献   

8.
一天,老孟在火锅店与朋友吃饭,其间去了一趟洗手间。他又看见了挂在卫生间墙上的那幅漫画。一年前他来这里的时候,也挂着这幅漫画。说明这幅漫画一年都没有换了。他越想越兴奋,他冲到朋友身边问,你们看见墙上的那幅漫画了么?朋友们都说,看见了啊!他又问,你们仔细看漫画上是什么内容了么?朋友回答,  相似文献   

9.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人只有服从自然,才能支配自然”。我们既感到人的伟大又感到他的渺小和灾难。一个人有时觉得自己是处于世界的中心的地位,有时觉得与庞大世界对比之下却渺小得微不足道。人有时似乎是具有支配自然的伟大的力量,但有时却成为它的玩物。可以想想自然是在怎样奴役我们的。死,通过各种各样的危险如房倒屋塌、雷电袭击等等总在等待着我们。即便把死撂到一边不提,一个人也要常患病。并且从另外一方面去看,人总要受感情的折磨:愤怒、悲哀和厌烦。所以,人是自然的玩物,他的虚有其表的力量使他走入了歧途。事实上,这种力量并不是属于他的;他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这种力量但又丧  相似文献   

10.
一天,老孟在火锅店与朋友吃饭,其间去了一趟洗手间。他又看见了挂在卫生间墙上的那幅漫画。一年前他来这里的时候,也挂着这幅漫画。说明这幅漫画一年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哲学的一条重要原则是精神与自然的统一。按照他的理解,自然与精神、人与自然具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尽管精神高于自然,尽管人对自然是自由的,但自然却不能被精神取代、更不能由人来取代。黑格尔十分形象地说明了自然和精神的关系。他说:自然是新娘,精神同她配成双。这种  相似文献   

12.
彼得·保罗·鲁本斯(1577-1640年),1577年6月28日,出生于德国,9岁移居佛兰德斯。他特别注重带有旋转的运动感的结构来表现激动人心的场面,善于运用对比的色调,强烈的明暗和流动的线条来加强这种画面的运动感。这种巴洛克式的艺术风格主宰着他几乎一生的创作活动。鲁本斯是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画家,即使宗教神话是他创作的主要题材,但他还是以世俗的人物和自然去描绘神界人物。在鲁本斯的作品中体现出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美好理想、丰富的想象力,通过艺术形  相似文献   

13.
一、作为一种文化体存在的人类社会人类是在对身外自然和自身自然的双重改造中成长起来的。在此过程中,人创造了文化,这一结果不仅使人同自然界相区别,而且使人的社会性本质得到实现。历史本身就是“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正是基于特定的文化联结,个人成为“社会存在物”,“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  相似文献   

14.
《思维与智慧》2009,(7):I0001-I0002
中国近些年提出的“动漫”产业的概念,是对西方国家近百年来发展起来的漫画、动画、游戏,电影动画等等产业的整体的概括性描述,在英文中最接近的相对应单词是“animationindustry”。因此,“动漫产业”准确的定义是“动画和漫画产业”,涉及的领域有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5.
现实生活中任何一种建筑设计作品都必然要存在于一定的环境当中,而自然环境、历史文脉长期以来影响着建筑作品的设计文化特色。空间使用功能决定着建筑设计作品的内在价值意义。贝聿铭先生在建筑设计实践中,在建筑空间结构形式的处理方面做出积极的探索性思考,时时刻刻遵循着在建筑空间内恢复自然元素的建筑设计使命。室内外景色的对话处理、室内外装饰细节的关系把握、自然光源的运用以及对现代建筑设计美学的诠释成为贝聿铭建筑设计遵循的法则。正是这种秉承着与自然协调、与环境呼应以及"天人合一"的传统设计思想才造就出了他层出不穷的优秀建筑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6.
漫画真谛     
理诤  后素 《佛教文化》1995,(3):34-35
主持寄语 从最早应王志远之约,到今天,主持《漫画真谛》转眼已整三年了!三年来编了十五、六个小故事。承后素兄支诗,精心作画,使本专栏得以按时与读者见面,我一直很感谢他的。 因为运用的是漫画形式,我常受到有些高深的学者的非议,认为“太俗”、“不深刻”。为此,我也曾有放弃此栏主持之念。 说实在的,从佛经中选取内容编成小故事,并非省心之事,出了力又被认为“浅薄”,心里自然不很痛快。这种不痛快的心理虽然为时不久,但仍证明我实在是很浮浅的凡夫,心海不静,稍有风吹,便起波浪。 释迦牟尼佛对婆罗门与首陀罗均无分别之心。因为众生需要。他常选用印度民间的故事传说来弘法。 我所以产生放弃之意,不能归咎于别人,问题还在我心。心中毒龙出现,还得自己制伏,“安禅制毒龙”,经过反思,我将把这专栏稿得更好。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价值多元主义者,伯林对人类生活中的决定论理念的反对与他对道德生活的观点之间存在着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凸显为伯林根据选择活动来认识人性的构成。伯林认为价值虽然受文化所限,但反映人类基本需求的价值通常是具有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这种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基本道德范畴"并非倚仗形而上学的庇护,而是体现在欧洲文明共同的历史和语言以及思想之中。自由作为人类所需的"基本道德范畴",伯林并没有简单地在自然层面和传统层面予以区分,而是在这两种层面之间设定一种价值缓冲的范畴——亦即在大多数文化中,人们生存所必需的价值并不具有永恒性或与基本价值相类似。同时,伯林也意识到对人性的研究离不开对一些基本道德概念的用法的理解,对伯林而言,一种合适的以基本道德为基础的理念通常被认为是和需要基本道德规则支撑的"共通人性"相类似。  相似文献   

18.
区别于自由意志主义者,罗尔斯和运气平等派认为正义的空间不仅关涉某些直接的人类行为,而且关涉这些行为的起始背景对不同人造成的不平等影响,因此社会体制应该积极地干预自然不平等。托马斯·内格尔以不平等的责任归属为根据质疑了这种观点。他认为如果自然不平等主要是由自然而不是社会因素造成的,那么把减轻它的义务加给社会就不合理地扩张了正义的规范边界。但是内格尔没有看到这里不应该夸大自然的力量,很多所谓的自然不平等的背后都深藏着社会体制的不公正影响,正义因此要求社会承担减轻这种不平等的义务。  相似文献   

19.
戴震是十八世纪清代考据学运动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把考据学的方法与对义理的阐释结合起来,对儒家经典进行了重新解读:他以“血气心知之自然”言性,性无不善,然不免有“失”,所以必须通过对理义的学习以使同样是出乎自然的“心知”进于神明,如此方能使心之“反躬”在情欲之流行中把握到理。基于这样一种理解,他对宋明儒的心性之学,对他所以为的程朱理学身上的老、释、陆、王的成份进行了批判。然而这种批判却是基于对性、情、理、欲等一系列基本概念及宋明儒所谈论的问题的误读,这种误读使戴震在贯彻其思路时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为了解决这种困难,戴震最后对“心”的理解超出了传统儒家的立场,而使人心带上一种知性甚至理性的色彩,从而预示着近代哲学的发端,其思想的时代意义也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20.
罗纳德·赫伯恩1966年发表的论文《当代美学及对自然美的忽视》是环境美学兴起的标志,他在这篇论文及后续研究中提出的多个主题对环境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别于用艺术同化自然的那种如画性景观欣赏旧范式,赫伯恩关于艺术和自然关系的看法启发了"按自然所是"来阐发自然审美特征的原则,推动了20世纪中叶传统自然美学向环境美学的过渡;赫伯恩关于"自然欣赏要从琐碎上升为严肃"的思想启发了环境美学中以卡尔松为代表的科学认知途径和以伯林特为代表的审美参与途径,但他自己更倾向于这两种途径的结合;赫伯恩提出的形而上想象概念则集中体现了他的"自然欣赏要从琐碎上升为严肃"的思想,并引发了环境美学中关于想象、情感和直觉等感性因素的讨论;赫伯恩对环境审美经验特征的描述倾向于达成某种多元的融合,这种主张也预示着环境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