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清末民国之际是中国开始接受西方思想的重要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着巨大的思想变革。在这一时期,中外文化交流增多,外来思想涌入,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的价值观念面临着瓦解的境遇。晚清政府的解体标志着传统价值观的断裂与转换,随之而来的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西方思想大量涌入,冲击着这些根深蒂固的封建文化残骸。所以清末民初的这一段时期的美术的延续和传承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在这一时期,美术传承受到了中西思想双重的影响,学校教育、审美观念、艺术社团和书画市场都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郑东 《管子学刊》2003,(4):15-21
《管子》是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蕴涵着丰富人学思想的不可多得的资料库。《管子》在人欲横流、思想动荡的大变革浪潮中完成了对人的价值的发现和挖掘。《管子》的人学意蕴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思想,强调人的地位和尊严,从人与人的关系中发掘人的独立性价值;二是“人与天调”思想,提倡人的和与合,从人与自然(人与天)的关系中发掘人的完美性价值;三是“长年、长心、长德”思想,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和养生,从人自身的发展中发掘人的主体性价值。  相似文献   

3.
教科书不但是知识传播的工具,还是思想启蒙的利器。在强调"立国"必先"立民"的时代感召下,富有近代个体意识的"个人"、"人权"、"人格"等内容不断出现在清末民初教科书中。此时的教科书强调独立自主的健全人格的养成、关注自由平等观念的普及、推崇社会公共道德的遵守。但清末民初教科书的现代伦理精神的启蒙,受进化论影响明显,传统伦理的痕迹仍然很重,且浓厚的国家民族色彩压倒了终极的个人关怀。  相似文献   

4.
孔子人学思想为中华民族留下了"认识你自己"最为珍贵的理论成果和思想遗产。孔子的人学思想是由人、人性和人格三位一体所构成,既解答了什么是人的问题,也解答了人所具有的人性特质,还回答了什么是做人的人格问题,这三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人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这里讲的“新人学”,是从中国哲学自身的主体性来说,是接着李贽、戴震以来的人学往下讲的。它与冯友兰的“新理学”“接着程朱理学往下讲”和贺麟的“新心学”“接着陆王心学往下讲”完全不同。新人学试图融通中西哲学,吸取了文艺复兴以来以“人的发现”为主题的西方哲学的一切积极因素,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以构建新人学的主要理论内容。一、新人学与新理学和新心学的根本分歧。分歧之一首先表现为接着什么往下讲、即在坚持中国哲学自身的主体性问题上如何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路划清界限。分歧之二表现在学理上,即…  相似文献   

6.
在清末民初之际,曼殊曾经是中国文坛上名噪一肘的人物。叫年是他诞生一百周年。在这个时候,向读者介绍有关曼殊的身世、思想及其在文化上的功绩,作为我们对一代爱国诗僧的纪念,应该说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初,西方的思想和文化不断涌入国门,从而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冲击,由此引起了文化与艺术的全面革新,促成了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巨变。作为外来画种的油画自开始传入中国就一直处于不断探索前进中,文章以民国时期的油画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其隐喻的现实主义观念,折射出的对中国现实主义精神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的人学思想,具体展示了中华民族对于人的存在的自觉认识和主动构建的历史演进轨迹,就其所探讨和阐发的理论而言,它主要包括人的存在的本质属性、人的存在的行为方式、人的存在的价值完善等方面的内容。由于人学思想是以人类自觉认识到了人的存在的主体地位和自我价值为其核心特征的,依据这一特征来审视中国文化演变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说,西周宗法礼乐文化的建构形成,标志着中国文化的人学思想已经上升到了初具系统的理论形态。虽然西周文化的人学思想,在其外在表层特征上还依旧笼罩于天命神学的束缚制约,但在其内在本质特征上则鲜明地体现出了对于人的存在的主体地位和自我价值的觉醒发现。这种觉醒发现是以西周文化所彰显的道德精神为其标帜的,而道德精神由此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因此,深入揭示西周  相似文献   

9.
随着"天人感应"思想的发展,到战国末至秦汉间产生了"孝感"思想。"孝感"思想产生之初并未受到人们的注意,其影响也未显现。到西汉末年随着谶纬之学的兴盛,"孝感"思想才开始兴盛起来,其影响也随之扩大,影响所及,直至清末民初。"孝感"思想影响了统治者孝治政策的实施,使许多人成为了虔诚的孝子,提高了老年人的社会地位,解决了许多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但同时它也使部分人变成了伪孝子和愚孝子,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与熊纯如书》是严复晚年的私人书信集,也是我们解读其晚年思想的重要文献。受社会有机体论的影响,严复强调在社会转型期,社会自身的成长要比外部的制度变革来得重要。在他看来,政府的职责在于维持社会秩序、提供公正的司法,保障民众的生命财产,除此之外,应尽可能"听人人之自谋"、"任民自为",而不宜"代大匠斫"。在清末民初进步主义思潮大行其道之际,这种保守主义的思想不为时人所重,不过,在今人看来,这种转型思想不乏参考价值,值得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1.
董武清:实践的人学意义人是一种主体性存在物。然而无论是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发展,还是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以及人的主体性,都只能在劳动、实践活动基础上才是可能的。因此,研究人的问题注定是同研究实践问题不可分的,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可能对人的问题作出科...  相似文献   

12.
论坛荟萃     
论坛荟萃邓晓芒:马克思的人学现象学思想站在现象学方法的高度,对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进行现代解析,可以发现马克思人学的崭新实质。马克思通过对自然主义人学的批判,对人的本质的现象学还原,对人的本质的意向性结构和主体间性的分析,以及对人——自然存在的“本体论证...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尤其是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完成了在这个问题上的一次历史性变革,影响深远。和辻哲郎建构起"人间伦理学"思想体系,即是日本近代伦理学接受和转化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一个典型例证。和辻伦理学完成了日本近代伦理学研究主题的历史性转换,即由以往对个体道德意识的研究转变为对形成那些意识的人的社会存在状况的研究;其核心基本概念"人间"和"间柄"所表达的人观即是:现实的人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交往关系的多样性决定着现实中人的存在与行为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正太虚大师(1890-1947)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的重要人物,他的僧伽教育思想,是针对当时中国佛教僧伽教育的流弊提出来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至今仍有其不可忽视的时代意义。一、太虚大师僧伽教育思想的针对性如所周知,清末民初出现的"僧伽教育",本是中国佛教界为应对当时"庙产兴学"风潮及各种来自社会对佛教的诟病所提出的一项举措,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但是,其兴办僧伽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从"人"的角度出发,以主体反省意义上的哲学思考对宗教理论做出解读和进行理性表达,是我们跳出宗教狭隘的神学立场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宗教思想的关键。"人是上帝的肖像"是基督宗教人学理论中最基本的思想观点,当我们抛开其纯粹的神学视角,尝试从"人的身心合一性"、"人的超越性与神、人、世界关系的建立"以及"人的自由与责任"等方面来解读这一思想观点时,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意义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是与他的人学思想紧紧结合在一起的。纵观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整个发展过程,其中的确存在着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我不同意张奎良先生在《试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哲学发展轨迹》(《哲学研究》1994年第2期,以下简称张文)一文中把这三个阶段分别界定为理想的人、现实的人、人学理论的新升华的观点。在我看来,张文忽略了马克思人学思想内在的逻辑结构、把马克思人学思想发展的动力和过程简单化了,并因此在马克思中期、晚期人学思想的理解上出现了一点偏差。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自己药观点,并以此与张奎良先生商…  相似文献   

17.
欧根·希穆涅克的《美学与艺术总论》以列宁的反映论作为研究艺术的方法论原则,从艺术受现实和作者思想-审美意向的制约方面来研究艺术现象,其中包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音乐美学思想。首先,希穆涅克认为音乐是一种风格化的模仿,是主客观的统一;其次,他用音调去分析音乐的题材结构,认为音乐创作是通过一定的音调方式对人和现实的某种情感态度进行描述和音乐的"典型化";最后,他认为音乐活动是一个"语义化"的过程,其中包含了意义的生产和人的发展两个方面,并最终指向对社会的认识和改造。希穆涅克音乐美学强调了积极介入现实的基本立场,但也包含了反映论美学的固有问题——对作为个体的人的创造性和意识主体性的忽视。  相似文献   

18.
时至晚晴,"尊碑抑帖"的书学观因受康有为等人的鼓吹而盛行,但是张伯英并未受时风裹挟,在碑帖搜访和评鉴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形成了"碑帖兼容"的书学观。此书学观让其书艺也大放光彩,占据了清末民初书法史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志士尹昌衡(1884—1953),字硕权,号太昭,早年入四川武备学堂,后留学日本,清末归国;武昌起义爆发后,四川成立大汉军政府,尹昌衡任军政部长,后任四川都督。清末民初的四川正值变乱之时,尹昌衡在武装动员、打击满清势力以及稳定局势上,均表现出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①鉴于尹昌衡是四川清末民初的重要政治人物,学界对其事功多有留意,  相似文献   

20.
韩星 《宗教学研究》2003,2(2):91-103
过去对清末民初孔教活动及其引起的争论以反动复古判之,有简单化之嫌。本文认为孔教活动是儒教是教非教之争在近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对孔子儒学的判释误区,以及直接的政治目的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孔教活动引发了当时社会方方面面的不同反应和激烈的争论,焦点是孔教的兴废,学理是孔教是教非教,其基本态度和倾向开了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的矫枉过正的激烈反传统之路。梁启超是儒教是教到非教转变的一个特殊人物,很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