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尼西亚的手工蜡染在历史上被称为巴迪克,其在印尼很大范围内得到了普及。印尼的手工蜡染,历史悠久、工艺复杂,在图案造型、色彩布局方面呈现出质朴丰富的特征。受地域、气候等因素影响下的印度尼西亚蜡染是印尼社会生活和民族情怀的缩影。印度尼西亚的蜡染色彩丰富艳丽:明亮的黄色、浓艳的红色、深沉的蓝色等色彩都是印尼蜡染中的常用色彩,对比强烈的色调和高饱和的色彩纯度成为其典型的色彩特征。  相似文献   

2.
"重墨轻色"的观点一直左右着中国画画家的审美取向。"墨"长期以来在中国画表现上占据主导地位,"色"只能退居二线。然而,一幅作品的成败得失,"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当代中国视觉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其赋色观念及其情感特征较传统中国画有较大转变。传统中国人物画色彩理论的新特色、新面貌,探索新时期中国人物画色彩的当代情感传达。  相似文献   

3.
色彩是油画的基本元素之一。色彩既体现着时代的社会背景特征,也彰显了油画家的个人审美趣味和审美追求境界,更体现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赵开坤作为中国"写意油画"的中坚力量,具有独特的个人特色。在赵开坤的写意风景油画中,常常表现出浓烈的色彩语言情感,使用构图、色彩、笔触等元素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特色彩语言的艺术作品,从而创作出具有赵开坤个人特色的油画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4.
贵州蜡染自宋代传入后被各民族广泛使用,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贵州蜡染发展至今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保留实用功能类、单纯审美功能类和文类,各类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国家"非遗"的认定和政府的支持基础上,贵州蜡染还需要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色调是色彩造型艺术作品精、气、神外在体现,是艺术家色彩修养与造诣、色彩审美理想、思想情感表达的重要语言,是艺术家心灵的窗口。而色调形成,色调科学性、合理性、审美性等是有据可依的。色彩对比与调和的规律,不仅能使色调准确、科学、合理地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与创作意境,而且是衡量画面中物象虚与实、主与次、近与远的参照色。色调的研究,在色彩造型艺术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儒家的色彩审美思想体现在儒家的基本经典当中,这些经典既包括四书五经,也包括《荀子》等儒家的著作。儒家色彩美学思想既外显于漆器、玉器、陶瓷、丝绸等工艺门类的色彩运用上,又具体凝聚为若干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儒家色彩审美思想主要包括观物取象、尊"礼"、崇尚色泽之美三个美学命题。  相似文献   

7.
"墨分五色"是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重要概念。文章通过对"墨分五色"追根溯源,探究其植根于中国哲学文化的厚重内蕴,并简概爬梳其理论流变,以此为基点叙述中国画的独特审美趣味与思维认识方式。基于中国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不但"墨分五色"的中国水墨画具有可持续性的向内发展能力和向外拓展空间,焕烂求备的中国工笔画和彩墨画,在植根传统的基础上也具有对异域艺术强大的吸纳能力。故,中国画的"水墨"和"色彩"两大支脉不是要"一枝独秀",而是要"双葩竞春"。"饮真茹强,蓄素守中",这体现的正是中国哲学文化的高妙之处。  相似文献   

8.
色彩是服装的基本元素之一,色彩既体现着时代的社会时尚特征,也彰显着着装者的个人审美趣味和审美追求境界,更体现着稳定的民族心理习惯。色彩的选择、搭配是有规律性和原则要求的,不是随意而为的。  相似文献   

9.
《诗经》中有很多色彩描述话语。这些色彩话语不仅仅是描绘事物的客观颜色,还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趣味及其情感。《诗经》中的色彩话语具有中和之美、含蓄之美等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0.
作为造型和审美教育主要手段的色彩课程,对建筑设计人才的职业能力与素质养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具有针对性的"三段五步式"色彩教学,凸显色彩的设计与造型作用,体现课程对建筑设计人才的职业素质养成,为建筑设计人才培养服务。  相似文献   

11.
"阴阳五行"作为一种象征符号,被古人想象成时间、空间以及天地万物的化身,成为某种客体的象征,并用来体现主体的现实意义。其通过古人赋予给"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相合"循环往复的发展规律,试图解释中国古代服饰色彩的产生、发展、嬗变以及古人对服饰色彩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2.
成果 《美与时代》2022,(8):7-10
色彩是明清江南文人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人围绕色彩建立起一套选色与配色的思想体系,目的是建构文人关于色彩的审美标准和范式,表明文人的态度与观念,并且引领社会价值取向,纠正当时雅俗莫辨的世风。基于明清江南地区代表性的文人设计类著作和书画,通过梳理文人建筑设计中运用的色彩种类,探究色彩的搭配方法,解读色彩背后体现的文人审美观与价值观,分析时代、地域、个体因素对文人建筑的影响,以丰富江南文人设计思想体系研究,提升对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认知,促进当代建筑设计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布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文化灿烂的民族,在自身历史发展中,创造出本民族独特的蜡染文化,以高雅脱俗、美观大方的图案被世人赞扬。安顺素有"蜡染之乡"的美誉,但是在新科学文化的冲击下,蜡染的技艺传承和文化内涵的探索被世人渐渐遗忘,从挖掘布依族蜡染的文化内涵的角度,致力于布依族蜡染的文化内涵、技艺的探究,使布依族的蜡染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现通过概括中国画留白的理念和国画留白的发展及应用,分析了留白艺术手法在平面设计中的现状,运用"留白天地宽"的理念是平面设计的作品在构图上有了全新的特色,使平面设计作品更加靓丽,同时更好的体现了谢赫六法"经营位置"的重要艺术审美准则。留白理念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让传统的国画审美意蕴在当下的设计产品绽放出炫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结艺术之美 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织的装饰品,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结这种具有生命力的民间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给我们以全方位、多层次的审美享受。它从实用绳结技艺演变为今天这种精致华美的艺术品,不仅具有造型之美,色彩之美,而且都因其形意而得名。每一个结都通过“形、色、意”等的有机结合,综合地体现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不断创新的文化特征,体现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6.
唐宋是中国绘画色彩语言体系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绘画经历了最为深刻的一次色彩变革——"水墨之变"。青绿重彩逐渐衰落,水墨黑白逐渐兴盛,中国色彩审美发生巨大转变。被称为"文人画祖"的王维,其创新性的色彩审美思想就在这次色彩变革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文章通过对王维的画作以及画论的多方面分析,探寻其蕴藏其中的色彩审美观,并从儒道禅三家哲学思想入手,揭示其对王维色彩审美观念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求新心理与色彩审美也在发生着巨大改变。本文从求新心理、色彩审美原则、流行色与色彩审美等方面论述了色彩审美的的特征,同时阐述了流行色与色彩审美的关系及必然。  相似文献   

18.
正色彩在工笔花鸟画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在社会大环境下,受儒家"以色明礼"思想的影响,以"礼"为标准的色彩观念使其共性多于个性。在《礼记》卷二十九"衣正色,裳间色",正谓青、赤、黄、白、黑五方正色也,不谓五方间色也。绿、红、紫、骝黄是也。"五色"同时也成为中国画最早的色彩体系。受道家"道法自然"思想的影响,在《淮南子·精神训》"五色乱目,使目不明……此四者天下之所养性也,  相似文献   

19.
蜡染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至今仍然保留着精湛的工艺技术和独特的风格特征,在世界民族文化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蜡染工艺面临着发展的困境,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濒临断代的危机。布依族蜡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关系到世世代代,需我们共同努力,承前启后,使蜡染工艺的历史文化价值、现代艺术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得以体现,功荫子孙后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添瓦。  相似文献   

20.
广西龙胜地区瑶族蜡染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各种各样外来文化的入侵,导致瑶族蜡染艺术面临着传承困难等种种窘境。在国家推行"非遗文化进课堂"的政策大背景下,如何使瑶族蜡染艺术走进美术课堂,是探讨龙胜地区瑶族蜡染艺术活态传承新路径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