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我国高校的学生培养和人才输出不断被设定更高的要求。早有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现有习近平总书记在写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的信中提到的"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如果想要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美术教育不应只面向艺术类专业学生,也应为艺术类专业以外的学生开设相应的美术史选修课程。美术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可以从历史学、哲学、文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多角度滋养大学生的身心,为全民"感受美"这一伟大事业夯实基础。文章就高校非美术学专业开设美术史课程的现状和原因、开设美术史课程的意义以及创新美术史课程教学的方向,这三部分展开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大院校都非常重视美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其中,高职院校愈发展现出其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在高职院校开设公共美术实践类通识课程既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美育工作的开展,也可提高高职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因此,以金华开放大学中国画课程为例,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入手,探讨高职院校开展中国画课程教学的途径,阐述设置中国画课程的价值与意义,以推动高职院校公共美术实践类通识课程教学的开展,充分发挥美育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3.
美育教育以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为主。高职院校作为教育体系,应将美育教育融入固定的教学体系中。高职院校开展美育教育可升级大学生思想内涵,令高职院校教学体系多元化,也可优化校园文化整体价值。当下有部分高职院校缺少美学类课程,过于重视技能教学,学生缺乏美学素养。开设专门课程、优化教师能力、增加校内活动这三种策略,使高职院校美育教育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校体育发展趋势,在大学三年级应开设终身体育项目:女生:舞蹈、健美操等;男生:长拳、太极拳、棍等。笔者在太极拳教学中充分利用美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引导学生对太极拳产生兴趣 著名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提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以二十四式太极拳为例,它讲究意念引导动作、气沉丹田,具有心静体松、以腰为主宰、发力于全身等特点。像这样运  相似文献   

5.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而艺术课程的开设必须有一个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当前美育课程建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忽视实践活动、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过程草率、师资力量匮乏、课程教材有限、地方特色文化未能与美育课程结合等方面。高校美育课程建设的优化策略主要通过顶层设计突出"大美育",重视马克思主义美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遵循美育发展规律、利用地方区域文化,打造特色美育课程等。新时代加强高校美育课程研究的现实意义体现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基本环节,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美术鉴赏课作为主要的公共课程之一,其内容设置、教学模式改革等对于高校素质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82年以来,清华大学开设了普通逻辑这门课。现根椐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反映,提出一些初步看法和设想. 一、理工科大学有无必要开设普通逻辑清华学生总的来说素质较好,在各理工科课程中已受到了一定的逻辑训练.在计算机及经济管理等专业,还开设了数字电路、数理逻辑等课程.在这样一所以工科学生为主体的大学开设普通逻辑还有没有意义?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9.
公共艺术课程与高等学校其他公共课程都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鉴赏能力是高等院校学生艺术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艺术公共课已基本普及。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苏省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考核标准与办法》的指导下,美术类课程的教学团队教师根据以往丰富的教学经验,共同研讨出适合高职特别是适合本校的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思路。并结合目前美育、思政课程教育热点,实现了思政目标在"美术鉴赏"课程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美育的作用越来越大;美育的途径十分广阔,方法灵活多样,而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进行美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英语作为我国各类学校的基础学科之一,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既要从教学艺术、课文内容上对学生进行美育,也要注意利用英语本身的美,如语音、词汇的美,语篇的美等对学生进行美育,使学生不断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对医学人文教学现状的满意度和需求情况,采用访谈和自编问卷的形式对部分学生和个别教师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学校开设通识类课程能基本满足学生选课需求,但医学人文类课程相对较少。71.3%的在校学生对学校医学人文教学情况满意,40.7%的非全日制学生对医学人文教学有较大需求,91.0%的研究生认为在临床实习阶段也应该开设医学人文类课程。目前,医学人文类课程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课程内容与临床脱节,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为满足各个层次医学生的需求,在医学人文教学方面要重视全程性、广泛渗透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1问题提出美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池通过各种美的事物,培养学生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审美创造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格品质行为、发展智力、增强体质、热爱劳动等促进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她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德、智、体、美、劳教育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在现行的学校教育体系中,而美育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审美能力更未得到应有的培养。因此,通过开设专门的“美育课”,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以此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是一…  相似文献   

13.
章凯 《美与时代》2014,(1):47-48
中共中央闻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把美育正式列入国家的教育方针,将美育提到了与德育、智育、体育同等的位置,进一步明确了美育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肯定了审美素养、艺术素质是任何一个现代人都不可缺少的素质之一,这对于学校美育工作的落实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审美素质和审美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审美素质的特点 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素质教育的内涵界定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正式将美育列入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明确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个决定,深刻地提示了素质教育和美育的关系,充分肯定了美育的作用,成为提倡美育的有力支柱.它又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美育为什么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使我们从素质的构成要素及其独特性研究问题,以便对素质教育的特点和作用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5.
2014年10月15号,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从总体要求、构建学科的美育课程体系、大力改进美育教育教学、统筹整合学校与适合美育资源、保障学校美育健康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国家已经把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艺术教育不单单指的是某一门课程,也是民族素质的体现,它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思维、情感等多方面。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文化建设是社会主要矛盾的一部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新时代,艺术的作用、影响、使命更加突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帮助下,我们更应以此为基石,重视艺术的发展。"立业先立德,为艺先为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将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6.
金淑芳  李志 《美与时代》2015,(1):127-128
"纯艺术"和"设计艺术"二者在通识美育中的作用不同。一方面艺术史、绘画类课程的"纯艺术"性教育满足了有高雅审美需求的部分学生自我修养的建构,能够对有兴趣的同学进行一定的高雅艺术知识普及;另一方面生活化和普及性的设计艺术更加符合大众化教育时代高校学生普遍的审美需求,应该将其纳入通识美育课程并进行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同时,可以预见的是设计艺术通识教育的推行将能够通过提升受众审美品位来形成保障中国设计艺术自身良性循环发展的重要反作用力。  相似文献   

17.
美学与广告学的关系主要包括美学理论指导广告创作及广告创作验证美学理论两方面,广告和美学的交叉研究,对二者的发展都是有益的。"美学"课程在"广告学"专业课程构架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完善专业培养目标、有助于学生毕业论文撰写、丰富教学研究方法等。广告学专业开设的"美学"课程有其独特的授课体系和讲授方式,虽然当下开设"美学"课程还存在着学生理论素养、学习兴趣及教师个人能力等限制,但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8.
叶碧 《美与时代》2006,(9):16-19
美育渗透既是指方法,也是指途径。从方法上看,美育渗透强调它与灌输的区别,通过渗透打开学生的情感之门,让崇高的思想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引导学生去追求理想性的生存境界;从途径上看,美育的渗透强调它与德、智、体育及其他教育活动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主要表现为美育的思想和目的、美育的原则和方法主动进入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中,并与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渗透比灌输、训练更能体现美育的本质,美育渗透是真正意义上的美育。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校美育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等都在不断健全和完善,但研究性教学模式在高校美育课程中的应用中,还存在着课程建设滞后、师资力量匮乏、学生能力不足等问题。通过课程体系、评价标准、师资力量、学生素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探究寻求解决困境的出路。  相似文献   

20.
“美育”也叫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美的价值教育”的简称,是“全方位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校开设美育课程及进行美育实践,具有多元化的价值: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培育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塑造大学生的完美人格,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