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认知失调理论与心理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入,人们的健康观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单纯注重身体(生理)健康转变为生理与心理健康并重,医学模式也相应地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多维医学模式转化。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1]。并提出了“2000年人人享有保健”的宏伟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重视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研究心理治疗的实践表明,许多心理疾病的起因常常是认知偏差。因此,在心理治疗过程中运用科学的理论对认知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社会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心理紧张感日益加剧。据有关资料,我国精神疾病患病率,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逐步上升。如今已接近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心理疾病患病率则更为普遍 。面对心理疾病的增多,心理工作者们不断发出呼吁。社会应该增加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注意对人们心理的保护。每个人在生活中既要注意身体的保健,也要学会讲心理卫生,人人都应该学会经常为自己的心灵进行“美容”。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要求我们要深入关注学生的心灵,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既懂得现代科技知识又有健康人格的“全人”。为了有针对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疾病的治疗。我们就“自信心”这一专题对我校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4.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等是否正常。患了心理疾病的人,行为怪异,心理健康状况达不到一般人所应有的正常值,应该请心理医生进行矫治。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的干部也不能幸免,他们的内心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素养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狭义概念指帮助人们认识、处理和预防心理疾病的相关知识和信念; 广义概念指综合运用心理健康知识、技能和态度, 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的能力。心理健康素养常采用情景案例问卷、单维或多维评估量表等进行评估, 可以通过社会运动、学校教育、自助式应用程序、心理健康急救培训等方式进行有效干预提高, 其中心理健康知识、心理疾病识别、情绪调节、减少病耻感、积极的求助态度等成分都有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未来研究可以在建构评估指标体系、探索作用机制、扩展涵盖群体与内容、加强实证干预研究等方面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6.
体育锻炼对我国城市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徐波  季浏  余兰  徐霞  陈作松 《心理科学》2003,26(3):517-518
1 研究目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能够降低应激反应、词节情绪、增强心理健康,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因此,体育锻炼已不仅被人们用来作为增强体质的方法,也被人们用来作为调节心理的重要手段。为了解我国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了解体育锻炼与他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和总体健康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了《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我国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和运动量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7.
儒家文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颖  焦玉珍 《管子学刊》2006,(3):108-110
“健康是人类的肉体、精神和社会康乐的完美状态,而不是仅仅指无疾病或无体弱的状态。”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身体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已相对减少,而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使人遭受挫折所引起的心理疾病却日益增多。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儒家文化,对于提高现代人的心理素质和增进心理健康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孩子健康成长,是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是家庭学校和社会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而且包括体格、心理和社会适应的缝全状态。”小学儿童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他们整个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心理健康与否,对儿童身体健康、身体发育、精神文明和学习影响极大,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也极大。所以,重视和增进小学儿童的心理健康,是关系到儿童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全发展、毕业心理健康发展和中华民族素质提高的一件大事,务必引起广大家长、教师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心理健康观念对心理症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景怀斌 《心理科学》2003,26(5):932-933
1 前言  人的行为受观念影响 ,心理健康状况也是如此。如基于2 0 0个相关研究的分析表明 ,有较高的精神信仰 (spirituali ty)水平的人表现为较少的精神问题。Levy等发现 ,有积极生活观念的人 ,比持消极、否定性生活观念的人多存活了 7.6年。有报告消极的竞争观念与与身心症状、抑郁有直接关系。不仅如此 ,对“心理健康”现象的看法也影响着心理健康行为。如美国人常常认为 ,“心理疾病的人是不稳定的和有危险的。”等等。这样的看法 ,导致了人们回避与心理疾病的交往 ,障碍了心理患者就医。Corrigan认为 ,心理疾病的耻辱化标签和偏见加…  相似文献   

10.
现实生活中,在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的两个极端之间,尚有一类为数不少的心理缺陷者。他们常常无法保持正常人所具备的心理调节和适应能力,偏离心理健康标准范围,但尚未达到心理疾病程度。最常见形式是性格缺陷和情感缺陷。其共同的后果是社会适应不良。体育心理学研究证明,各项体育活动需要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勇敢果断和坚韧刚毅的意志、性格等心理品质作为基础。因此,针对性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还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实施条件较差、形式主义倾向严重等诸多问题.为加强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文章提出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模型,具体包括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矫正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预防突发事件治疗学生心理疾病的心理疾病治疗与危机干预体系等三个子系统,以建立一个符合我国中小学实际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外学者均认为文化与心理健康是密切相关的。文化影响着人们对心理症状的体验和表达,也影响着人们对心理症状的解释与诊断,还通过影响医生(咨询师)与来访者的互动,进而影响心理治疗的效果。当前的研究多偏重于探讨文化因素与心理疾病的关系,实证性研究少,缺乏对影响机制的深入研究,如何利用文化因素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尚未进入研究视野。未来应结合更多的变量进行实证性研究,需要更深入的探究具体是文化中的哪些因素影响了心理健康并探明其影响机制,重视质性研究方法,不断丰富和深化我们对文化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名称什么叫心理健康 (mentalhealth) ,194 6年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此定义为 :所谓心理健康 ,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 ,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具体表现为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适应环境 ,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有幸福感 ;在工作和职业中 ,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过有效率的生活[1] 。除此定义表述外 ,人们还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解释。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是人们对环境能高效而愉快地适应 ;也有人认为心理健康应是一种积极、丰富而持续的心理状态 ,在…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心理卫生思想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孟万金 《心理科学》2001,24(5):633-633,632
心理卫生(Mental Hygiene),又称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是指预防和矫治各种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以提高人类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及改造能力。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医学文化和养生之道里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卫生思想。本文作些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5.
心理疾病是由于人的正常心理程序被打破,心理失衡导致的一种反常行为或习惯。产生心理疾病或障碍的原因不仅包括遗传、生活环境、教育,更重要的还包括青少年的好奇、生理需要、自我保护以及内心紧张等。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普通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突出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迫切感到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已经越来越成为制约目前素质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学习不良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学习不良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考察,学习不良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生活和社会适应、学习和违纪,以及焦虑、抑郁和自杀等方面;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要有自我概念较低、家庭因素的不良影响,以及社会认知方面存在的缺陷。可以通过干预和矫正学习不良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心理健康素养概念的研究及其测量的演进。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新概念框架。新概念将心理健康素养定义为个体在促进自身及他人心理健康,应对自身及他人心理疾病方面所养成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习惯。新概念框架包含“心理疾病应对——心理健康促进”和“自我——他人”两个维度;在内容上包含知识、态度和行为习惯三个方面。文章还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人们需要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重压之下,有些人便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了。著名的美国法医精神病学家罗伯特·西蒙先生,有着32年的精神治疗医  相似文献   

19.
她不是花痴     
人的心理疾病是千奇百怪的,又是最容易引起人们误解的。青春少女心理上出现一些异常,并不是患了所谓的“花痴”病。如何对待诸如此类的问题,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常新枝 《美与时代》2004,(10):82-83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社会,是一个需要合作的社会,由于我们教育的偏差,我们的学生普遍缺乏社会技能,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不善于与人合作,这在某种程度上已影响到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影响到他们将来的成功.儿童良好的同伴关系是他们心理健康和取得学业成功的必要前提,是一个人将来顺利适应社会的必备条件.积极发展儿童的同伴关系,让他们与同伴主动交往,是培养儿童的社会技能,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