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现实主义突破了符合逻辑与实际的现实观念,把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和梦的经验相糅合,以达到绝对的和超现实的情境。超现实主义画家强调梦幻与现实的统一才是绝对的真实,力图把生与死、梦境与现实统一起来,用夸张、变形、扭曲的具体意象创造一种超现实的独特意境,来表达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出现为绘画艺术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推动了绘画艺术创新发展,使画家从传统思维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给当代绘画创作带来启发。基于此,阐述弗洛伊德与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关系,对超现实主义画派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进行探究,并分析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希望促进当代绘画艺术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生活在巴洛克晚期与古典主义时期的过渡阶段,该时期曾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曲家,斯卡拉蒂便是其中之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注定造就他们不凡的作品。从20世纪开始,人们开始热衷于对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的研究。以他的早期作品K9,L413为例对他的键盘奏鸣曲进行分析,重点对该作品的结构划分以及各部分功能特点进行较详细的分析,通过该作品分析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作品中的结构特点,以及他在创作时的尝试。同时,通过对该作品的研究,为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的研究者们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艺术品参差不齐,而购藏界出现的声音更多的是中国当代艺术没有市场。分析张晓刚艺术作品的创作思维来探讨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走向,从而引发中国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公共艺术的核心问题是作品的公共性问题,而公共性问题其实是公共权力问题。公众参与公共艺术创作是公共性的一种重要体现。通过不成熟的创作实践以求抛砖引玉,对公共艺术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做一个简短论述。  相似文献   

5.
现代景观意境创造是将艺术与科学融合到一起的专业学科,可以说它汲取了精神氛围与物质景观的精华。在现代景观意境创造当中,人们逐渐对个性化展开了关注,始终秉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历史、艺术与文化等多个因素融入其中,并在设计过程当中表现出来,提倡与本土文化的巧妙结合,把文化精神和个性特点表露无疑,对现代化的空间设计是有极大帮助的,充分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文章主要以现代景观意境展开视角,将创造思想带入其中,目的是提升建筑作品的观赏性和实用性,达到艺术价值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美术的发展进步,很多画家都会在绘画作品中加入符号进行自己的创作,或者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特殊艺术符号,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下,各种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交流,画家也在不断突破自我,试图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加入最能体现自身艺术特征的符号化语言。通过分析当代美术作品中的符号化现象,以岳敏君的油画作品为例,探析绘画作品中的符号化语言。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探析日本建筑设计大师安藤忠雄的设计思想,通过介绍日本设计师安藤忠雄(Ando Tadao),探索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尤其是与日本禅相关的设计理念。安藤忠雄的作品与日本禅宗有着很深远的关系,其所设计的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极其奥妙,深入探究可以发现,安藤忠雄在其建筑中传达的精神与日本传统建筑的内在精神密切相关。作为东部与日本相邻的古老国家,中国正在经历现代化进程,安藤忠雄在建筑方面的实践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后期开始,空间问题逐渐受到理论界的重视,当代各学科理论研究也转向研究空间问题。叙事学的空间研究多用于文学作品和建筑当中,绘画作为空间艺术的代表,空间叙事也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自动主义是超现实主义最重要的创作方法,法国画家安德烈·马松是最早使用这一方法进行绘画创作的践行者。1923年至1927年间,他运用自动主义创作了一系列名为自动绘画的实验性作品,这些作品为自动主义的形成及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深刻启发了后来者的创作。文章结合自动主义形成的历史对自动绘画系列进行分析,以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自动主义及超现实主义运动的艺术理念。  相似文献   

10.
道教与书法具有密切关系,本文立足于石刻、碑刻等金石文献,辑录、研究金元时期全真教道士书法家、善书者、能书者等三类道士书家共52人及其留下的众多书法作品。  相似文献   

11.
胶东面花是齐鲁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百姓在岁时节令、人生礼仪中的必备佳品。从历史渊源出发,结合胶东面花的吉祥寓意、艺术特征、工艺流程等方面分析,通过对胶东面花实地考察,以及向龙口市代表性传承人曲丽荣老师深入学习等方面,力求对胶东面花展开相对细致的探讨,挖掘出胶东面花的艺术价值,希望对胶东面花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某种程度上讲,梦境对绘画有特殊的意义,梦与画有着内在联系,它们都源于人的潜意识。梦中含有符号性的"隐意",这种"隐意"背后的潜意识所显露的思想,体现了艺术家的内心世界,艺术家利用绘画的形式将"隐意"中所反映的心理活动进行艺术再现。  相似文献   

13.
《静》是以一种私人化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并且在公共空间进行展示的艺术作品。这件作品从微观叙事的角度出发,运用综合材料,选取患严重抑郁症的姐姐作为创作主体,运用极具隐喻性的艺术手法,表达一种极其复杂而纠结的情感,以一种综合绘画的方式,在公共的展览空间进行展示,以一个私人的个人的身份介入艺术,重新建立着艺术与历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工笔画的发展在经历了宋朝的高峰期之后开始走向衰落,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的发展、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才开始慢慢恢复。现在有不少画家致力于工笔画的创新。受到以上种种因素的影响,"新工笔"这一现象悄然出现。文章主要以雷苗和高茜这两位"新工笔"绘画的代表画家为例来着手分析谈论当代新工笔静物画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张冰 《美与时代》2016,(10):84-85
跨学科教学已成为当今时代席卷全球的无论是在教育、科技,还是艺术中的一种重要学习形式。当今的美术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他们具有创造性,主张从我们生活中观察的事物来诠释艺术的美,创造出一个活动主题,并围绕它来用一种综合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海洋装置作品案例,阐述跨学科教学在现在美术教育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区分“以行为者为中心的约束”与“行为者中立”两种立场来探讨义务论与后果主义之间的优劣,是当代西方道德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以行为者为中心的约束认为道德规范对特定的个体行为者具有一种约束,这种约束要求特定行为者不能做某种行动,即便这种行动能够避免造成更大的侵犯。而行为者中立的立场则否认道德规范指向某个特定的行为者,并对其产生实际的约束作用。不少研究者认为义务论坚持以行为者为中心的约束,进而把康德伦理学划归以行为者为中心的义务论范畴。然而,卡根反对这种解读,他试图证明康德的普遍法则公式在规范层面支持行为者中立的立场,应当从中得出后果主义而非义务论的规范性结论。卡根的论证正确地指出了后果主义原则与普遍法则公式的相容性,却错误地否定了义务论原则与普遍法则公式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科学、全面地总结了过去五年我们的工作和历史变革,表明我国进入了新时代。但在新时期,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尤其偏远地区及农村。罗甸地处贵州南部,其发展落后的问题依旧严峻。文章依托对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解与分析,从罗甸的现实情况出发,针对目前罗甸存在的问题,探索其解决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构成关系,尤其是现代绘画的构成关系是一种现代的设计语言。20世纪以来,现代绘画艺术家人才辈出,从现代绘画之父塞尚到阿利卡、弗洛伊德,每位大师不断通过探索和实践,找到自己独特的构成关系特点。其中巴尔蒂斯和阿利卡用自己严谨的构成关系坚持具象绘画,开创了具象绘画的新方向。法国画家巴尔蒂斯的人物油画虽然是写实油画,但他并不是真实地客观描绘所画的对象,可以反映出本人很强的个性。阿利卡融合了抽象绘画自我内心的想法,使自己的画面找到一个具象绘画与抽象绘画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9.
探究雕塑作品的存在本性,以及与之相关的审美接受问题,就有了作为审美经验的触觉与质感问题。对于审美经验的触觉与质感的探讨,显然不能完全停留在艺术学的范围内,有必要上升到一般的哲学层面加以探讨和研究。首先,从雕塑最基础的感知方式出发,探究触觉经验的基本问题;其次,追问雕塑作品质感的呈现,在这个问题上,触觉与质感二者相互区分却又彼此关联;最后,思考作为三维立体艺术的雕塑究竟应该如何在触觉与质感的基础上进行审美经验与审美接受。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件书法作品经过刻制,即便结构与点画形状不爽毫发,它也由此而成为另一件作品,墨迹边廓的精微变化,是绝不可能在石刻中重现的",况且不爽毫发"只是一种假设,实际上刻制永远是刻工对作品程度不等的‘误读’"。邱振中先生的话旨在说明刻工在碑刻过程中对作品的误读所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那么,一件完整的书法作品在碑刻过程中到底历经了怎样的变化,是真实地还原原作,还是在原作的基础上有了另一种升华,刻工在这个过程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