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德明  刘善循 《心理学报》1982,15(1):114-116
我们在研究睡眠剥夺影响大鼠记忆巩固的实验中,观察到睡眠剥夺引起大鼠条件反射的反应时(R T_(CR))明显缩短。我们认为,这可能反映了动物在睡眠剥夺后脑的兴奋性有所升高,本实验用电休克阈值作指标验证这一看法。  相似文献   

2.
陈纪刚 《心理学报》1982,15(3):112-119
本工作使用36只成年雌性大白鼠,随意分成三组,第一组11只动物接受双侧内嗅区损伤的手术,第二组11只动物作为手术对照,第三组14只动物不作手术,为正常对照。 本工作由两个同时进行的实验组成。(1)观察动物对训练棒的攻击和自卫行为反应,分别计算术前和术后每只动物出现强反应的百分比。(2)开阔场地测试,记录动物在10分钟内走过的方格数,并观察其活动方式。实验结果表明,损伤后,攻击行为、自卫行为的强反应比例和方格数都比术前有显著增加(P<0.001;<0.01;<0.001)。损伤后的动物在两个实验上都有“冻结”、蜷伏、理毛和洗脸等动作的明显减少。在第一个实验中还发现,动物会表现出被训练棒出现的新异视觉刺激强烈吸引的异常现象。分析这些结果,可以了解,大白鼠内嗅区的主要功能之一可能与形成恐惧性情绪因素有关,并因而促进动物活动中的止动反应。在行使这些功能的过程中,视觉因素可能存在着微弱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观察了在成年后进行群体隔离的大白鼠与群居鼠在摄食、饮水、睡眠等方面的行为差异。着重观察了社会应激对成年后进行群体隔离的动物的行为的影响,以研究群体隔离时动物的年龄与过去生活经验是不是动物在社会应激时发生的行为改变的关键因素。 结果表明:群居与隔离两种环境对动物摄食、饮水和体重无明显影响,但隔离动物睡眠时间较群居动物短。即使在成年后进行群体隔离、社会应激对隔离动物的摄食、饮水、睡眠和攻击性行为的影响也比群居组明显。但进行群体隔离时动物的年龄和隔离前有较长时间的群居生活经验可大大减轻社会应激时行为反应的强度,也可使适应过程发生得快些。这说明早期环境和过去生活经验的重要性。社会应激影响饮水和摄食的方式随年龄而改变,年龄较大的群居鼠对社会应激的适应可能比年龄较轻的群居鼠差。  相似文献   

4.
将10 Hz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施加于右背外侧前额叶皮质(r DLPFC),探讨该区域在时间加工模型中的作用。实验一采用时间复制任务,通过比较基线和后测条件下时间估计行为的差异,探究高频r TMS离线施加于r DLPFC之后对时间知觉的影响。实验二采用毫秒和秒两种范围的时距,探究r DLPFC在不同范围的时间知觉中的作用。结果发现r TMS施加于r DLPFC导致对1.5 s高估,对600 ms的估计无显著影响,提示r DLPFC在涉及工作记忆加工过程的秒范围的时间知觉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双酚A (bisphenol A, BPA)对脑和行为发育的影响已引起关注, 本研究探讨围生期不同发育阶段母体BPA暴露对仔鼠成年后焦虑和抑郁行为的影响。分别在妊娠期(妊娠第7天~出生)和哺乳期(出生第1~14天) 将母鼠暴露于BPA (0.4、4 mg/kg/day), 以旷场、明暗箱、镜子迷宫、高架十字迷宫等多种模型检测生后56天(postnatal day 56)仔鼠的焦虑行为, 以强迫游泳模型检测其抑郁行为。结果显示, 妊娠期BPA暴露的成年雌性仔鼠在所有4种模型中均检测到促焦虑作用, 而哺乳期BPA暴露的雌鼠、妊娠期或哺乳期BPA暴露的雄鼠仅在2种模型中检测到促焦虑作用。妊娠期BPA暴露显著加重雌雄仔鼠的抑郁行为, 而哺乳期仅高剂量BPA加重仔鼠的抑郁行为。进一步的Western blot分析显示, 妊娠期或哺乳期BPA暴露显著下调成年后雌雄仔鼠海马和杏仁核AMPA受体GluR1亚基的表达, 但对NMDA受体NR1亚基的影响不一致。以上结果提示, 妊娠期或哺乳期BPA暴露对成年雌雄仔鼠均有不同程度的促焦虑和抑郁作用, 其中妊娠期暴露对雌鼠的作用最显著, 海马和杏仁核AMPA受体活动的减弱可能与围生期BPA暴露加重仔鼠成年后的焦虑和抑郁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6.
6-羟基多巴胺所致旋转行为的动物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神经毒素(6-OHDA)造成动物大脑黑质纹状体的单侧性损伤,致使动物的大脑两半球机能显示不对称性。致伤后以可卡因诱发动物的旋转行为。 本实验共观察了成年的Holtzman种系雌性大白鼠43只。结果表明,有38例(88.37%)的多巴胺的耗竭率在85一100%,它们的伤情较为理想。但是,3只动物(6.98%)的多巴胺的耗竭率小于60%,2只动物(4.65%)的多巴胺的耗竭率在60—84%。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如何制备和利用旋转仪自动记录动物的旋转行为,以及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脑纹状体内多巴胺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田栋  徐晓虹  洪星  陈蕾  谢灵丹  李涛 《心理学报》2011,43(5):534-543
探究成年期环境雌激素双酚A(bisphenol A, BPA)暴露对不同性别小鼠行为的影响。出生5周的小鼠灌胃染毒BPA (40、400 µg/kg/d), 同时设对照组。染毒8周后, 以开场行为检测小鼠的自发活动及探究行为, 以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小鼠的焦虑和探究行为, 以水迷宫检测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行为, 以跳台检测小鼠的被动回避记忆行为。结果显示, BPA暴露不影响同性别小鼠在开场中的各种行为, 但消除了悬空站立和扶壁站立频率的性别差异。高架十字迷宫行为测试中, BPA暴露显著减少雄鼠进入开放臂的次数和停留时间(p<0.05和p<0.01), 却显著增加雌鼠进入开放臂的次数和停留时间(p<0.05和p<0.01); 同时, BPA暴露显著减少雄鼠(p<0.05和p<0.01)却增加雌鼠在中央区的探头次数(p<0.01), 消除甚至反向诱导成年小鼠焦虑行为和探究行为的性别分化。BPA (40 µg/kg/d)暴露显著延长成年雄鼠在水迷宫中搜寻平台的平均距离(p<0.05), 但对雌鼠没有影响, BPA因此消除了正常成年小鼠空间记忆行为的性别差异。BPA(40 µg/kg/d)暴露显著缩短了雄鼠在遭电击24h后跳下平台的潜伏期(p<0.05), 但对雌鼠没有明显影响, 并因此诱导成年小鼠被动回避行为的性别差异。以上结果表明, 成年期BPA 暴露可性别特异性地影响小鼠的多种行为, 干扰成年小鼠行为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窦慧  雷晓军   《心理科学进展》1986,4(1):43-49
动物行为研究的历史可追溯到很久以前,自古希腊起,人们已对动物开始进行全面的观察和研究了。以后,人们一直在注意着动物的习性,进行着分类和收集材料的工作。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被人们广泛接受以来,研究动物的习性更有了理论根据。生物学家开始用演化的观点去研究动物的习性。同一时期,科学心理学诞生了。心理学家也开始在实验室内采用严格的实验手段来研究动物的行为。这样做是出于两个目的:一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阐明人是由低等生物演化而来的,人的生理结构、生物功能以及行为同动物在发展上有其连续性。于  相似文献   

9.
本文观察了儿茶酚胺的生物合成抑制剂——α-甲基酪氨酸(α-MT)和二乙基二硫氨基甲酸酯钠(DDC)——对群体隔离大白鼠学习和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α-MT(250mg/公斤体重)对群居动物学习方位水迷津无明显影响,但对隔离动物的学习有明显影响。α-MT对群居和隔离动物的记忆的影响不明显,DDC(500mg/公斤体重)对群居和隔离动物的学习和记忆均无明显影响。注射α-MT后隔离动物大脑皮质内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降低了38.1%,而群居动物仅降低了20.1%。结果提示隔离动物对方位水迷津学习能力的降低可能与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含量下降尤其是与大脑皮质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的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0.
邵道生  匡培梓 《心理学报》1981,14(3):107-111
本实验目的是观察回避反应后间隔地电刺激海马背部,对建立空间辨别回避条件反射的影响。结果如下:在本实验条件下,刺激海马对建立条件反射初期有较大的干扰作用,其表现为训练第一天的条件反应率极低(5%),与各个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是显著的(p<0.001);训练第二天,条件反应率上升为51%,除与刺激皮层组有显著性差异外,与另外两个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消失。可见,随条件联系的建立,刺激海马而引起的干扰作用减弱。因而,维持海马的正常机能是建立条件反射初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