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90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行动控制风格对情绪与空间工作记忆关系的影响。采用3(情绪体验:中性、积极、消极)×2(行动控制风格:行动导向、状态导向)混合实验设计,进行延迟匹配记忆任务实验。研究发现,中性与积极情绪体验下,行动导向与状态导向空间工作记忆的反应时与正确率均无显著差异; 消极情绪体验下,行动导向与状态导向空间工作记忆结果差异显著,行动导向的反应时更短,正确率更高。结果表明,消极情绪体验下,行动控制风格对情绪与空间工作记忆的关系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孟昭兰 《心理学报》1988,21(2):8-16
本文就(1)情绪的一般唤醒和具体情绪分化、(2)不同享乐色调情绪状态对认知操作的作用、(3)怒情绪的作用、(4)作为情绪的兴趣的作用、(5)情绪以体验形式起作用等五个问题,在总结情绪与认知操作的系列实验基础上,讨论了情绪的组织性功能;认为不同享乐色调的情绪对认知操作起着性质不同的组织作用或瓦解作用。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以认知负荷为调节,探讨了不同的情绪体验对工作记忆的影响情况。采用2(认知负荷:低负荷;高负荷)×3(情绪刺激图片:愉快、厌恶、中性)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对57名被试进行了单独实验。结果发现:(1)在低认知负荷上,被试在不同情绪体验下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但在高认知负荷任务上,与中性情绪体验相比,被试在愉快情绪体验下的反应时显著增长,而在厌恶情绪体验下的反应时显著变短;(2)在低认知负荷上,被试在不同情绪体验下的正确率差异不显著,但在高认知负荷任务上,与中性情绪体验相比,被试在愉快情绪体验下的正确率显著提高,而在厌恶情绪体验下的正确率显著降低。该结果表明,在低认知负荷上,情绪体验对工作记忆的刷新功能不产生影响;在高认知负荷上,情绪体验对工作记忆的刷新功能影响显著,其中愉快体验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骆一  郑涌  刘敏 《社会心理科学》2003,18(4):27-31,18
总结了涉及到情绪自我报告(emotional self—report)的各种现象,并且介绍了情绪自我报告的可得模型(accessibility model)。这个模型详细说明了在不同的报告条件下,对情绪自我报告起作用的各类因素。情绪(它是情景性的,经验的和与事件背景有关的)和有关情绪的信念(它是语义的,概念的和与事件背景分离的)之间有重要的差别,因此,人们所报告的当前所体验的情感和所报告的不是当前所体验到的情感也会出现差异。这个可得模型为理解情绪自我报告提供了一个有组织的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5.
郭晶晶  吕锦程 《心理科学》2014,37(6):1296-1301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语言标识对个体情绪体验的调节作用。实验一探讨了中性标识对不同类型的情绪体验的影响,结果发现与韩文字符标识相比,中性双字词标识时被试对负性图片的消极情绪体验强度显著降低。实验二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情绪色彩的词语的标识效应,结果发现与中性标识相比,负性或正性标识时被试对负性图片的消极情绪体验程度更低。结果表明了语言标识对负性情绪体验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并且标识效应的产生依赖于词汇语义信息的通达。  相似文献   

6.
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对个体情绪调节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使用内隐联结测验,序列递减任务以及中国情绪图片系统(CAPS)中的情绪图片为实验材料,比较了负性情绪诱发情境下,不同情绪调节内隐态度个体的情绪体验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对情绪调节持积极内隐态度的个体,在负性情绪诱发情境下,会自动化的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对情绪调节持消极内隐态度的个体,则未对自已的情绪进行自动化的控制和调节.  相似文献   

7.
日常生活中, 个体通常有不同的理想与目标, 当个体被特定的目标驱动, 试图去影响自身将要体验到的情绪类别、将要体验到的情绪感受发生的时间, 以及如何体验、表达此种情绪时, 情绪调节就发生了。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 该类疾病患者普遍存在情绪方面的缺陷, 通过操控各种内外因素, 可以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 有利于帮助他们构建健全的情绪体验, 对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现实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情绪的发展性问题考虑,利用ERP技术对个体具体情绪状态到元情绪状态这一发展过程进行探索性研究。采用情绪的图片感知范式,2(情绪状态:情绪体验和情绪自我觉察)×4(情绪类别:愉快、悲伤、厌恶和恐惧)的被试内实验设计。结果表明:个体报告元情绪状态比报告基本情绪状态所用反应时更长;约在图片呈现后250ms,个体报告具体情绪体验与元情绪觉察出现ERPs的分离,且对自身情绪进行觉察的过程中的ERPs波幅更负。结论:具体情绪体验与元情绪自我觉察存在不同的神经机制。个体元情绪自我觉察对情绪感受具有抑制作用,元情绪自我觉察会降低个体情绪感受的强度。  相似文献   

9.
以往研究发现,挑衅、排斥、激惹等相对"激烈"的敌意情境会直接导致攻击行为,但鲜有研究探讨社会敌意这一相对"温和"的敌意情境对攻击行为的影响。本研究考察感知社会敌意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并探讨负性情绪体验在其中的作用。实验1采用辣酱实验范式测量外显攻击,实验2采用内隐联想攻击测验测量内隐攻击,用中文版正性和负性情绪量表(PANAS)测量情绪。研究发现,感知社会敌意明显增加了大学生的负性情绪体验和攻击行为。负性情绪体验在感知社会敌意与大学生外显攻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但在感知社会敌意与大学生内隐攻击之间无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0.
在人的心理世界中,情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像是染色剂,使人的生活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情绪又恰似加速器,使人的活动加速或减速地进行。人们需要积极的、快乐的情绪,它是获得幸福与成功的动力,使人充满生机;但是,人也会体验到焦虑、烦恼和痛苦等消极的情绪,它使人心灰意冷,沮丧消沉,若不妥善处理,及时调节,长久下去会严重地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引起“身心反应性  相似文献   

11.
情绪应激对不同脑区c-fos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电击信号和空瓶刺激两种情绪应激体液免疫调节作用动物模型,以c-fos原癌基因为探针,观察情绪应激后2个小时,大鼠全脑的c—fos原癌基因表达情况,探讨情绪应激对不同脑区c—fos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击信号和空瓶刺激两种情绪应激源均能引起某些脑区或核团的c—fos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包括额皮质、扣带皮质、杏仁内侧核、前连合核、下丘脑背内侧核弥散部、弓状核、孤束核。结果提示,这些脑区或核团是情绪应激主要激活的中枢部位。  相似文献   

12.
以66名应届或往届大学生为被试,运用何小蕾(2004)修订的情绪智力量表和信息板技术探讨了决策时限、选项数量及情绪智力对职业决策过程中线索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1)决策时限和选项数量影响职业决策过程中各条线索的平均点击次数和平均加工时间,说明完成信息板任务过程中被试加工线索的策略会因为决策时限和选项数量的变化而发生改变;(2)情绪智力水平对职业决策中的信息搜索模式有显著影响,高情绪智力水平者倾向于采用基于选项的复杂搜索策略;(3)情绪智力的各维度对职业决策中信息加工的平均决策时间、搜索深度和搜索模式具有不同的影响,其中管理情绪、表达情绪对决策时间和搜索深度均有显著影响,理解情绪对决策时间有显著影响,利用情绪对搜索深度和搜索模式有显著影响,而情绪发展对决策时间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情绪智力在大五人格与学业满意度之间的中介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29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考察情绪智力在大五人格与学业满意度之间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探讨了两种情绪智力模型之间的区别。结果表明:(1)大五人格因素巾只有开放性维度对学业满意度存在显著影响;(2)能力型情绪智力在开放性与学业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的作用,而混合型情绪智力则没有在上述两者之间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COGNITIVE BIASES AND THE EMOTIONAL DISORDERS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6.
17.
心理应激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与神经内分泌反应的相关性   总被引:44,自引:4,他引:44  
以给予经定时喂水训练大鼠空瓶刺激为情绪性心理应激源,研究了此情绪应激对大鼠特异性原发体液免疫反应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每次10分钟,共14次的情绪应激显著降低大鼠抗特异性抗原OVA的抗体水平及脾脏指数,而显著增高血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酮水平。研究还发现去甲肾上腺素与抗特异性抗原OVA的抗体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该研究证实了情绪性心理应激对大鼠体液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并提示交感神经系统可能参与了此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心理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情绪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按随机和匹配原则,将40名乳腺癌放疗患者分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仅接受相应的医药治疗。以肿瘤病人情绪适应问卷(MAC)和免疫测试法研究患者干预前后的情绪反应和免疫功能,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情绪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心理行为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NK细胞活性(NKCA);并有助于维持放疗期间患者的白细胞水平。  相似文献   

19.
20.
关联效应中对情绪诱词的错误再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DRM范式,考察了在汉字单字词语音关联和形声关联条件下对具有情绪色彩的关键诱词的错误再认情况,结果表明:(1)汉字中存在着语音和字形关联,但是语音关联下的对诱词的错误再认率很低。(2)语音关联、形声关联条件下,尽管学习阶段没有出现带有情绪色彩的词,被试仍然对情绪诱词都产生了显著的错误再认。(3)形声关联下对关键诱词的错误再认近于语音关联的两倍,可见概括性的强度影响错误记忆的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