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在研究设计策略相关理论和户外亲子空间设计行业背景的前提下,对上海儿童主题乐园的人气和评价数据进行了梳理,从而对上海户外亲子空间的设计进行桌面研究,最终总结出户外亲子空间的设计策略,即考虑低维护与运营成本的无动力游乐设施,设计"高颜值"大型游乐设施并使用主题化配套设施,以及采用多元化参与形式。  相似文献   

2.
公共户外围挡作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项配套,一直追随社会结构转化而不断进步和延展,通过重点探讨如何拓展城市公共户外围挡的价值功能,总结籍由城市公共户外围挡设施提升社会公益性的有效方法和策略,转化公众价值取向,从社会文明入手提高城市公共设施的附加值,将更多的公共资源共享上升到公益理念的传达,促进城市文明建设和社会公共关系和谐,实现我国城市公共户外围挡设施设计的多元更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张唐景观设计的实际项目为例,分别对活动场地、景观小品、游乐设施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其中的互动式体验景观的设计方法与理念,并为未来城市公园的互动式体验设计做参考依据。结合其文化性、科技性、动态性、创新性以及自然性五个方面的特征,及实际案例来解读张唐景观对于互动式体验景观的设计策略,并分析张唐赋予设计人文情怀的营造手法。互动式体验景观既要满足人们生活需求,也要满足其情感需求,继而在自然中寻找灵感来源并且不断创新,最终实现人居环境的整合优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投入的不断增加,各高校在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取得长足的发展。校园户外休憩设施作为校园室外空间不可缺少的功能性元素,为高校师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丰富了校园景观,增添了校园趣味。但是,校园户外休憩设施往往缺乏美感,千篇一律,年久失修,这归根结底是人们对这类景观设施认识不全面、不充分造成的。文章对校园户外休憩设施的各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促使人们对校园景观的布置与设计规划有更加准确的认知。  相似文献   

5.
景观服务设施包括户外休憩设施、照明设施、服务设施等,体现了城市的精神文化风貌和人文关怀。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壮锦、铜鼓、花山文化、绣球等壮族文化符号运用在景观服务设施中,可以彰显城市文化特色。以壮族文化元素为切入点,将融合壮族文化的景观设施案例进行分析,能为壮族特色的景观设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景观设施体现地域特色,使景观场地具有地方特色,通过对壮族文化特色景观服务设施的分析,利用案例分析法,阐述壮族特色景观服务设施设计,弘扬壮族文化。  相似文献   

6.
美国亚特兰大石头公园门票是6美元,但乘公园内的缆车、火车等许多游乐设施,却都要另外买票。  相似文献   

7.
包容性设计强调以人为本,将具有多样性与差异性的人群考虑在内,不断降低环境设施对使用者的能力要求,使户外公共空间能更有效地满足大众的需求。从包容性设计入手,通过分析老年人养老现状,结合国内外包容性设计的优秀案例,从强调基础设施功能的普适性、兼顾空间步行网络与配套设施的可达性、体现交往互动空间的共享性方面探讨社区养老模式下的景观设计策略与方向。希望通过包容性设计,改善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现状,提高社区景观对弱势群体的包容度,以此促进社会环境的公平和谐。  相似文献   

8.
儿童户外游戏活动对于促进儿童心理、感知、认知和交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户外游戏活动中由于碰撞、擦伤、摔伤等事件也时有发生,有的是因个人不安全行为所致,有的则是由于场地或设施设计、管理不当引起。通过电视节目这种可视化宣传教育,有利于加强儿童对户外活动的认知,在进行安全性教育的同时,达到文化教育与儿童健康成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环境行为学的角度出发,对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现有户外坐憩设施分布与不同人群使用特征进行观察研究,总结归纳户外坐憩空间设计要素与使用人群之间的需求关系与相互影响,并在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指导下,为校园户外坐憩设施改善与空间营造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对医疗环境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康复花园理念出发,简要分析康复花园的概念、功能与设计方法,总结归纳医疗户外景观的设计准则与景观设计要素,并以乔尔·沙佩尔纪念花园和长老会医疗服务中心为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希望能为今后医疗户外景观设计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首先对初中生和家长进行访谈,随后设计三份问卷,先后调查了心理学研究生、初中生及其家长对亲子信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初中生亲子信任问卷。初测回收到184份子女信任问卷和169份父母信任问卷,以此为依据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项目修订。再测回收到495份子女信任问卷,336份父亲信任问卷和358份母亲信任问卷。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子女信任包含可依赖性、分享心事和诚实守信三个因素,父亲信任包含诚实守纪、自立、自制和尊重隐私四个因素,母亲信任则包含诚实守纪、自立、自制、怀疑性和尊重隐私五个因素。验证性因素分析证实了亲子信任问卷的构想效度,内部一致性分析与相关分析结果也表明,亲子信任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标关联效度。  相似文献   

12.
亲子沟通研究主要采用量表测量和观察两种方法收集数据, 通过对有关实证研究的综述, 发现亲子沟通研究在测量工具发展和实验任务创设与分析方面存在理论基础薄弱、工具建设缺乏理论指导、数据编码与整理思路不清晰等问题, 未来的亲子沟通研究应在这些方面有所改进和突破。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城市发展维持地域文化的独特之处至关重要。扬州市作为风景园林旅游城市,户外公共座椅是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中的重要部分,将地域文化元素提炼并应用到公共座椅设计之中,以公共空间延续文化传承,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塑造具有扬州地域特色的公共文化空间。文章阐述了户外公共座椅定义,分析了扬州市户外公共座椅发展现状及问题,进一步提出基于扬州市地域文化的公共座椅设计方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是天然的"体验产业"。体验是旅游的固有属性,现代旅游业发展形势呈燎原态势,特别是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受精神方面的享受,对旅游行业来说,无疑是绝佳的机遇,同时也是挑战。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变化,该行业应该做出相应的对策,打破传统旅游模式,在景区内设施建造方面,应更多地设计出新奇、独特、引人入胜、让游客流连忘返、并能与游客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的游乐、公共、住宿等设施。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数据技术与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探索疫情期间青少年长时间与父母相处的条件下,亲子冲突的演变特征。方法:利用Python3.8编写程序,以“亲子冲突、初中生、高中生、青少年、冲突、父母、与父母冲突”等为关键词在微博平台上搜索个人发布的内容,经数据整理,选择286条微博文本纳入文本分析,用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辅助编码。结果:亲子冲突的表达包含了冲突诱因、冲突类型、冲突领域,和冲突管理策略等四个方面的特征。结论:研究建构了冲突诱因、冲突领域、冲突类型和冲突应对策略之间的关系模型。亲子冲突的发生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由于家庭功能失调引发的亲子互动方式异常。亲子冲突发生以后,取积极应对策略有助于家庭功能的良性调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年幼儿童与一方家长观看视频前、观看视频中以及观看视频后的亲子互动比较,考察视频提供的互动性示范以及视频的文化适宜性对1-2岁儿童亲子互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视频丰富的互动内容对观看视频后的亲子互动可能产生积极影响, 此影响受视频的文化适宜性的制约。视频注意以及亲子互动质量的下降是观看视频中亲子互动得分减少的原因。研究最后对以婴幼儿为受众的视频内容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自编《大学生亲子互动问卷》,选取125名被试进行问卷初测,并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建立问卷的因子结构;运用编制好的亲子互动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306名大学生进行纸笔测试。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考察《大学生亲子互动问卷》的结构,检验问卷的同质信度和分半信度,并运用回归分析考察亲子互动对抑郁的预测作用。结果显示《大学生亲子互动问卷》包含主动关怀、自我表露、家庭活动和经济交流四个维度共21道题目,项目载荷区间为0.46-0.78,解释率58.92%,问卷各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1-0.89之间,分半信度在0.66-0.78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指数X~2/df=1.49,RMSEA=0.06,结构效度可接受。亲子互动与抑郁的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亲子互动总分及四个维度的得分与抑郁都存在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显示自我表露与家庭活动两个维度是预测抑郁的主要变量。在大学生的亲子互动中,更多的自我表露和家庭活动与较低水平的抑郁相关联。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根据中国家庭文化背景编制一个测量中国家庭亲子阅读量的问卷——幼儿书目清单,并比较书目清单和传统的父母自陈报告家庭亲子阅读频率这两种方法在预测幼儿口头词汇的效果上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幼儿书目清单有较好的信、效度.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了儿童的智商、父母的学历后亲子阅读量确实能显著预测幼儿的口语能力,并且书目清单的预测效果优于父母自陈报告的亲子阅读频率.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亲子冲突处理策略问卷的编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构建了亲子冲突处理策略的理论维度,并据此编制了青少年亲子冲突处理策略问卷。914名适龄被试接受测试,结果显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青少年亲子冲突处理策略的测量工具。研究发现,青少年亲子冲突处理策略有如下特点:①青少年处理亲子冲突的策略主要有主动解决问题策略、屈服让步策略、回避冲突策略、反抗攻击策略、他人调节策略。②青少年在亲子冲突处理策略的使用上具有显著的类型、性别、年龄差异,且冲突对象不同,策略的使用也有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李晓庆  权朝鲁 《心理科学》2005,28(3):598-603
对1330名初中生进行间隔一年的追踪测试,通过交叉滞后的方法探讨亲子冲突、朋友冲突和孤独感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对男生而言,先前亲子冲突对随后朋友冲突和孤独感预测作用不显著,而朋友冲突与孤独感为相互预测关系,亲子冲突和朋友冲突不存在显著预测关系;对女生而言,先前亲子冲突可以显著正向预测随后孤独感,而朋友冲突则不能,亲子冲突与朋友冲突为相互预测关系。结论:朋友冲突对男生的孤独感影响更大,亲子冲突对女生的孤独感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