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全球城市的全球化迈上了一个新的轨道,城市之间的发展、交流、沟通、联合,成为新时期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一带一路"倡议下城市文化传播需要新的载体,以当下的科技与媒介作为载体,充分发挥各种载体的城市文化传播作用,挖掘微电影对城市文化传播的文化推广作用,挖掘城市文化的精神内核,充分发挥城市特色,是城市文化新载体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应有对策。  相似文献   

2.
姚维玮 《美与时代》2023,(3):112-114
历史名人具有较大的文化影响力和旅游吸引力,并且打造历史名人IP是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城市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利用当地历史名人打造特色IP形象,能够提高传播效能,为当下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同质化、单一性等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因此,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蜀山街道知章村为例,基于文旅融合视角分析打造历史名人IP的意义及路径,以更好地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随着旅游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城市品牌形象的传播,在某种程度上直接传递着城市的文化内涵、城市的色彩面貌以及城市的人文情怀。纵观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品牌战略在旅游领域的广泛应用不断提高城市品牌竞争层次,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对于城市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传播意义。文章以古都开封城市品牌形象建设为主要研究方向,围绕开封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展开,通过对开封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挖掘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从而推动开封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业往往是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助推器,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更是如此。湖州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富集的城市,在融媒体时代要充分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从湖州实际出发,充分挖掘湖州丰富的文化资源,增强地方特色,强化城市特征,将传统特色文化与城市发展多元融合,凸显城市文化特性,突出特色小镇创意元素,加大文化创意力度,塑造城市文化品牌,优化整合传播策略,增强品牌溢出效应,不断提升湖州的形象传播力和文化软实力,推动湖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旅游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要根据当地的特色文化进行开发、推广,促进城市旅游文化的发展和完善。成都作为四川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建设一个有历史底蕴的,符合人们审美情趣的城市品牌形象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成都地域文化为例,分别进行三星堆文化、大熊猫文化、休闲文化、川剧文化插画创作,梳理了数字插画传播文化的作用及数字插画造型设计方法,研究成都文化在数字插画设计中的应用。运用现代数字插画艺术表现手法,丰富了成都地域文化的传播形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活动中出现了多种符号现象,呈现出数字化和多模态化的特点,文本、图画、动画、声音、视频等多模态手段大大拓展了表达的形式,女娲的神话传说和汉画像石图像用不同的模态共同演绎了古奥神秘的文化信息和天地抱合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语言的阐释已经从传统的单一的文本模式转变为当今的多种模态的表达模式。本文结合成人英语的教育现状,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角度,对成人英语课堂中的多模态符号进行分析,提出要通过协调多模态话语因素,最大化教学成果,从而促进成人英语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前伊斯兰时期的中亚经历了诸多大国的统治,期间各国宗教传播至中亚城市并对中亚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产生了广泛影响。塞琉古王朝统治时期,古希腊宗教的传播展现在奥克苏斯神庙及艾哈农城遗址的宗教建筑中。贵霜王朝统治时期,佛教在中亚的传播主要体现为铁尔梅兹古城的佛教建筑与塔克西拉古城内的犍陀罗艺术。萨珊王朝统治时期,琐罗亚斯德教的天葬葬俗传播至中亚城市并通过花拉子模与索格底亚那的纳骨瓮得到进一步发展;琐罗亚斯德教的娜娜女神传播至花拉子模并与地方元素融合;片治肯特古城谷仓壁画与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的内容在展现多元文化的同时,依然以琐罗亚斯德教文化为主体内容。中亚城市文明具有鲜明的多元宗教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9.
赵丝清 《美与时代》2022,(8):107-109
店招作为一种特殊的商业及文化符号,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显著的特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店招也越来越成为大众日常可见的广告物,成为文化传播和信息传递的有效工具,同时也能对城市形象的筑建提供帮助。以义乌市佛堂镇街道上的店招为例,探索店招与城市视觉之美的关系,在实现其商业功能的同时提升店招品质,任用专业设计师根据城市特色文化设计出各具特色的店招,彰显城市特色,展示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0.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物质和精神结合的意识形象,对内对外都需要全方位地传扬。城市视觉符号承载着文化和城市精神传播的重任,准确鲜明的视觉符号包含城市的发展历史、精神文明、思想意识,这些都影响着城市的格调、层次以及文化气息。城市文化的视觉导视系统概括提炼了该城市的精神文化,引领人们了解城市的文化特色,并激励人们为城市建设贡献力量,它是认识城市内涵的手段,能有效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多模态类型逻辑是一种模态Lambek演算的分支。以类型逻辑为基础的范畴语法一般用于自然语言的智能处理。在多模态类型逻辑语法中添加假设集的方式可以用来处理汉语语言现象。本文采用带有穷假设集的多模态非结合Lambek演算的根岑表述系统。介绍其句法和代数语义,证明了其可靠性与完全性。探讨了在多模态非结合Lambek演算系统下,有穷假设集在汉语语序与异常句等处理上的应用,并简述了此方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杨丽霞  傅小兰 《心理科学》2001,24(4):465-467
现实世界中,信息是以各种各样的模态存在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结合视、听、图不同形式而呈现的多模态(Multimode)信息逐渐成为信息加工的一种重要形式。多模态信息的认知加工也已成为认知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概述了有关多模态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促进效应、干扰效应及抑制机制的主要研究,并加以评论。  相似文献   

13.
高水平艺博会是城市形象提升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其在为城市带来经济效益和相关产业推动的同时,在公共艺术教育普及、市民文化素质提升、城市文化对外传播等方面也产生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广州艺博会依托城市优势、植根城市文化,在展览形式和内容上探索出独特的路径,但在质量和水平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针对性地深化展会特色、提升展览品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作为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城市建筑、城市环境共同诠释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城市的特色风貌。因此,城市公共设施必须与城市文化形象相和谐,以城市文化为导向来进行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泰州市三水湾景区作为代表城市形象的核心景区,在环境设施设计中应在造型、材料、色彩等方面结合泰州市文化符号,使设施与泰州文化相融合,塑造具有泰州文化、景区特色的环境设施,促进景区的文化内涵,彰显泰州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城市城市化的进程中,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升以及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丰富多样且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在现代城市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打造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城市形象也是增强城市竞争力、彰显城市地域特色的有效手段。文章以安徽省明光市为例,从地域特色中汲取营养,探索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文化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6.
马盼盼 《美与时代》2023,(12):122-124
火车站不仅是城市中的重要交通枢纽,还作为一座多功能性的城市综合体建筑,承载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在为人们提供交通便利的同时,发挥着展现城市形象和特色的宣传作用,展示城市的文化精神面貌特征,是传播城市地域文化的重要媒介。围绕广西北海火车站空间设计,分析北海火车站的空间概况,重点思考对北海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提取和表达,寻求适合北海火车站空间的设计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够为北海火车站公共空间设计提供新的设计表达和思路,更好地提升北海火车站的整体形象和文化氛围,实现火车站公共空间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地铁作为我们日常出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更体现了一座城市的经济水平。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人们更加注重城市文化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体现。地铁公共空间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需要充分彰显城市特色,展示城市形象,更好地传播城市文化。梳理相关文献,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增强城市文化的可利用性,在此基础上提升地铁内的乘车环境,提高地铁公共空间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城市中的商业步行街既是城市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特色的体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城市中的商业街都处在急功近利的建设状态当中,却丧失了它原有的个性,其中传统文化的缺失、地域特色匮乏等都是商业街规划中的突出问题。有很多商业街功能单一,在建筑外观上仅仅是加入少数民族建筑的局部特征,而缺少对商业街整体氛围的营造,没有充分体现它的地域文化特色。因此,在寻甸县塘子镇商业步行街的改造中,应避免出现这种现象。要深入挖掘并且运用回族文化,把它建设成一个充满伊斯兰特色的塘子商业街。这就需要我们借鉴一些民俗特色浓郁的商业街案例。四川成都的锦里古街就是一个充满着地域文化的商业街。  相似文献   

19.
景观服务设施包括户外休憩设施、照明设施、服务设施等,体现了城市的精神文化风貌和人文关怀。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壮锦、铜鼓、花山文化、绣球等壮族文化符号运用在景观服务设施中,可以彰显城市文化特色。以壮族文化元素为切入点,将融合壮族文化的景观设施案例进行分析,能为壮族特色的景观设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景观设施体现地域特色,使景观场地具有地方特色,通过对壮族文化特色景观服务设施的分析,利用案例分析法,阐述壮族特色景观服务设施设计,弘扬壮族文化。  相似文献   

20.
王丽 《美与时代》2023,(3):94-96
红色文化是城市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是表明城市特色的一张亮丽的明信片,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促进社会各方面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红色旅游作为传播红色文化的特殊载体,对城市建设的发展、红色文化的宣传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受各方面因素影响,红色旅游形式趋于单一,内容停滞不前,红色旅游在城市建设中的拉动作用日益减弱。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通过研究潍坊市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探讨问题所在,寻找破解之法,同时把握时代机遇,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进一步发挥红色旅游的拉动作用,推动城市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