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闻如是。一时佛遊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有族姓子,弃家捐妻子,捨诸眷属,行作沙门。其妇端正殊好,见夫捨家作沙门,便复行嫁。族姓子闻之,心即生念:与妇相娱乐时,夫妇之礼,戏笑放逸。心常想此不去。须臾,念  相似文献   

2.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太快。沧海茫茫,红尘滚滚,上帝在创世纪之际造就了亚当和夏娃,同时也造就了男女之情,她饱含了男欢女爱,情义绵绵。爱神及至,地久天长,曾经多少个缠绵爱情故事早以成为千古绝唱。然而,当人们置身于今天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时期,翘首盼望新世纪曙光到来的时候,一定程度上讲,嫁夫随夫,夫唱妇和,从一而终,似乎风光不再,曾经恩  相似文献   

3.
理诤 《佛教文化》1996,(6):34-35
一日,三和个尚过一茅舍,但见门前人头簇拥,内有啼哭声。原来茅屋内住有一对夫妇,年轻时相貌端正,气质上乘,相互待敬,终日无厌。。不幸夫妇二人突然失明,面对而坐,无法互见。夫恐失妇,妇恐失夫,坐共相守,片时不离。三个和尚见状,对众人道:“世事无常,瞬息万变,少壮之容,随日迁转,少有少事,老有老境,但能随缘,各有所得,无需烦恼。”主持寄语这个故事源自《出曜经》。人生无常,执着于无常的人生是烦恼的根源。万法缘起,缘尽则灭。树木花草,开花结果,叶落凋谢是那样的自然!人有少年、青年、壮年、老年之分,四季有春…  相似文献   

4.
乾坤大义的现代启示(下)──当代新儒家易学思想综论黄黎星四、对易理精蕴的阐发弘扬之一:宇宙本体论《周易·系辞传》曰:“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夫《易》,……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  相似文献   

5.
60年代日本的土光敏夫到美国去,在纽约他对美国人说:“我们  相似文献   

6.
很多书面材料都把小桃园清真寺音译为“Xiao Tao Yuan Mosque”。但一次在上海四季酒店接待美国华裔穆斯林时,美国朋友告诉我,“Small Peach Garden”这种译法才译出了小桃园清真寺的真实含义。据老人们回忆,小桃园清真  相似文献   

7.
我国天主教从明末开教四百年来,教会管理大权一直被外国势力所控制。这种殖民主义统治状态,不仅在政治上是不能容忍的,从神学上讲也是站不住脚的。唯其如此,我国神长教友数百年来曾为争取中国教会顺利传扬福音应有的权利和地位,为及早改变这种辱国害教的殖民主义路线,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结果得到的却是打击和压制。1919年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烈火燃遍全国时,本笃十五世发出的《夫至大》通谕,许下外国传教士要把地方教会的管理权交给当地神长,要任命本地主教;1926年为了安抚人心,庇护十一世在中国民主革命的高潮中,发表《上任初》的宗座公函,要中国神长教友对外国传教士捐弃前嫌,重申《夫至大》的许诺,  相似文献   

8.
夏莹 《现代哲学》2012,(2):42-50
本文以《科耶夫给唐.迪克陶的信》为解读文本,着力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科耶夫的哲学要义。其一,对于黑格尔哲学的曲解是科耶夫为构造现象学人类学而"有意为之"的误读;其二,科耶夫影响深远的"欲望着他者的欲望"理论构造;其三,科耶夫为凸显对人的哲学研究的独特性而强调的二元论思想。以上三个方面分别诠释了科耶夫哲学的立脚点、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科耶夫哲学建立在对黑格尔、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有意"误读"的基础之上。这种"误读"对于当代法国哲学具有重要意义:其一,帮助德国哲学进入到当代法国学界,并直接引发了法国的现象学运动;其二,为后现代主义哲学对主体性的消解提供了理论契机。  相似文献   

9.
莫凡 《思维与智慧》2009,(10):44-45
1956年2月的一天,日本索尼公司的副总裁盛田昭夫又一次来到美国。这已经是他第一百次跨越太平洋,寻找产品的销路。纽约的初春,寒风刺骨,大街上的行人十分稀少。身材矮小的盛田昭夫带着小型晶体管收音机,顶着凛冽的寒风,穿街走巷,登门拜访那些可能与索尼公司合作的零售商。  相似文献   

10.
“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这就是诞生于美国的著名的“墨菲定律”。  相似文献   

11.
《法音》2017,(11)
<正>本刊讯11月8日上午,学诚会长、宗性副会长在北京广济寺怀远堂会见日本大正大学校长大塚伸夫一行7人,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座谈交流。学诚会长对大塚伸夫校长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对今年大正大学授予其"荣誉博士"学位表示感谢。他高度评价大正大学作为日本佛教界知名大学对培养佛教人才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夫至大"牧函是天主教历史上的一份重要的文件,曾对中国近代天主教的本地化起过相当大的作用,是教宗本笃十五在1919年11月30日颁发的。但在颁发之后,遭遇了中国不同群体或欢迎或抵拒的各种反应。本文将梳理1920-1940年代围绕夫至大的史实,并着重通过分析1944年夫至大25周年纪念活动和文章,管窥1940年代中期中国天主教会在本土化进程上的进展(如国籍神职增多、人才培养力度加大等)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如经济压力以及中外籍传教士的关系等),由此尝试比较新教与天主教在本地化路径上的相同与区别之处。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在都市之中,出现了这样一族男女,他们显然已到了婚姻年龄,却依旧孑然一身,独来独往,形似“独身主义者”。其实并非如此,他们的档案袋中,早已填上了“已婚”二字。他们有夫有妇,甚至拥有一个比别人更为幸福的家庭。不同的是,这些夫妻实行一地分居。他们居住在同一个城市,时间和空间都为他们提供了朝朝暮暮相厮守的良好条件。但他们并不每天生活在一起。只是到了周末或某一个约定时间,才“集合”起来。夫妻在一起生活一天或一段时间,然后再“解散”。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之为“家庭内分居”。由于家庭内分居与传统的观念格格不入,所以不为社会所理解,不过分居家庭都有自己的理由和原因,这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相似文献   

14.
美在吾心     
美在吾心葛坤英凡事业、才德、容貌等,上乘者,皆称“美”。追逐美,人之天性;得其美,难能可贵。现实生活中,有人观外面花花世界,大怨其家国;有人羡某君鹏程万里,大怨其时运;有人憧憬聪明、美丽,怨爹妈之基因;有人望子成龙,怨子女之顽愚;妻怨夫不若某男;夫怨...  相似文献   

15.
生气的危害     
一生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如不能宽容待之,一时情绪波动,甚至暴跳如雷,大发脾气,就会严重危害自身健康。 最近美国一些心理学家做了一项实验,他们把生气人的血液中含的物质注射在小老鼠身上,以观察其反应,初期这些小老鼠表现呆滞,胃口尽失,整天不思饮食,待几天后,小老鼠就默默地死掉了。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为了研究心理状态对健康  相似文献   

16.
問題 謝切諾夫在很早以前便提出知觉是反射活动的观点,并且強調了网膜视象和眼肌的紧张在大小知觉中的作用。他說:“网膜中映象的实际大小和使眼睛适应远近距离的肌肉的紧张程度,是对用一只眼睛看的各种对象的大小的真正表象的基础。謝切諾夫的这种天才思想,为知觉的反射活动的研究提供了基础。继謝切諾夫之后,巴甫洛夫进一步把大小知觉看作是网膜視象、眼肌运动的刺激組合与物体的触觉刺激經过多次联系所形  相似文献   

17.
孔子说:“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讨厌那种人,嘴上不说要做这种事,而实际上又做了这件事,还一定要为做这件事找借口。因为这种人是很虚伪,又很狠毒的。  相似文献   

18.
正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范鞅杀了意图谋害自己的羊舌虎(一说是范鞅诬陷),又囚禁了羊舌虎的哥哥叔向("叔向"其实是他的字,他原本名叫羊舌肸,是晋国大夫,与郑国的子产、齐国的晏婴齐名)。这时,乐王鲋来见叔向,就说会在范鞅面前为他求情。可是叔向却不领情,没理会,乐王鲋走时也不拜谢。在今天一些人看来,这简直是不通人情,即便内心  相似文献   

19.
《新人间美学》强调的不是个人,而是人间;不是情感,而是新人类与大人格;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艺术,而是与大生命互补互动的大艺术。这种大艺术的无限时空和无限对象,就是由天、地、人建构的大生命或曰大生命网本身。  相似文献   

20.
礼是周朝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范 ,内容极为广泛 ,大而包括国家的根本法 ,小而遍及待人接物待生活细节 ,几乎整个上层建筑的领域都在它的支配下。《礼记》说 :“夫礼始于冠 ,本于婚 ,重于丧祭 ,尊于朝聘 ,和于射乡 ,此礼之大体也。”关于礼的分类 ,有“五礼”、“六礼”、“九礼”等名目。礼在西周起着法律的作用 ,实际上 ,礼是法的主要表现形式。“礼”字在商代已经有了 ,甲骨文中礼的字形 (参见《殷虚书契前、后编》) ,象征用器皿盛玉 ,以祭祀上帝和祖先。这种祭祀时所用的仪式就叫做“礼”。后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 ,“礼”的含义也逐渐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