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宽容是政治问题还是道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宽容的性质,总是有点模糊不清,至少在宽容被看成是一种态度或个人原则时是如此。实际上,关于宽容的性质问题是严肃的,足以使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宽容究竟是不是可能?更确切地说,宽容也许包含着某种矛盾或悖论,这就是说,宽容的做法在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罪可以从法律和爱两个角度去看。从法律的角度看就是守好天主的法律、诫命,不犯罪得罪天主,但这总是消及的、被动的,即不允许做——,不允许做——。而从爱的角度去看是光守好法律不够,还鼓励人应该努力地做什么,是积极的。当人们应该做的事而没去做或没做好,就是不公正或不公义。所以我们每个跟随基督的人应在爱的光照下去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和认识天主对人类的爱。当我们认识到了天主对我们的爱时,我们就更能认识到自己的罪,认识到罪的严重性。也就更能感到内心的惭愧和不安,带着一颗悔改的心重新转向天主的爱,带着希望去生活。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在爱的光照下认识罪进行解述。  相似文献   

3.
天主是爱。他出于爱而创造了这美好的世界和我们人类,更出于爱而派遣其圣子耶稣基督降生成人,救赎陷于罪恶的世界,以其苦难和圣死为我们作了赎罪牺牲,使我们人类获得不敢想象的天赐救恩,而成为天主的儿女,天国产业的继承人。天主就是这样爱了我们,同时也要求我们基...  相似文献   

4.
陈逸鲁 《天风》2007,(15):6-7
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之争,名誉之争,权力之争,有时要靠谦让来解决。亚伯兰的让步,是出于爱。我们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可能只是一种手段,但亚伯兰是发自内心的,出于真诚的爱。爱能化解一切仇恨和纷争,爱最能促进社会的和谐、教会的和谐、家庭的和睦、人际的和好。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作为班主任,如果一味地追求与学生打成一片,而把握不好爱的尺度,对学生“爱”得过头,往往会事与愿违,对学生付出了很多,班里却总是松松垮垮,整体成绩也上不去,科任老师还反映了一大堆问题.究其原因,还是在师生关系上没有把握住原则,没有处理好“严有爱,宽有度”的辩证关系.以前,我们一直推崇师道尊严,倡导一种“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慈父严师式的教育;当今的学校教育,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突出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于是又催生了另一些不和谐因素在潜滋暗长,如“老师怕学生”;“小皇帝”、“小公主”一出现问题,责任就推到教师身上;叫学生站一站,便被斥为体罚;批评学生几句,就上升为心罚……如此种种,这当然与整个社会的教育观念有关,更主要的却是我们的对现代教育思想的认识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里可纳品格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对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进行了回顾和评价,认为教育不可能是价值中立的,也根本不存在没有价值观念的教育。学校每天都在有意或无意地向学生传授着价值观念,特别是教师的言谈举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学校要想帮助学生取得成功,就必须向学生传授诸如公平、正直、责任、坚忍、诚实、宽容、合作、尊重他人等核心伦理价值观念,这也是近年来美国教育界和多数公众的共同心声。  相似文献   

7.
    
孙进冬 《天风》2006,(1):43-43
爱是恒久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林前13:4-8)。爱是基督徒所独有的启示,爱是圣灵所结的果子,爱不能被任何超然的恩赐所取代,但没有爱的恩赐是毫无价值的。爱是无私的,为他人着想的爱是出于顺服神的命令。“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可12:30-31)。这是上帝的旨意,你们爱神,也要爱人如己。“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太7:12)这是耶稣的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爱人如己最简明的方法。你们如何爱自己,也用同样的心和方法去爱别人。立志去爱,就是要立下志向去爱别人,正如基督在十字架上显明的爱一样,用宝血赎回了我们这些干犯上帝的罪人,使我  相似文献   

8.
爱邻人     
耶稣要我们爱邻人。说爱人就都包括了,为什么单提到邻人呢?我想是因爱邻人比爱人要难些吧。邻人,不仅是住得近,应是泛指日常生活中接近的人吧。爱人,是指对整个人类的爱。爱邻人,难在哪儿?第一难在这爱心要付诸行动,而且是要经常地付诸行动。第二难在付出这爱心首先要有宽容的胸怀。街坊邻居、同学同事、亲戚朋友,这些人若有难处,我们的爱心要落实到出钱出力上;遇上一个总来借钱的困难户,或长期瘫痪  相似文献   

9.
《学海》2020,(1):106-112
与西方社会工作先实践后教育的发展路径不同,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呈现出"教育先行"的特点。主流观点认为,"教育先行"引领了社会工作的发展。我们认为,教育先行并不必然意味着教育引领,相反,它可能带来社会工作教育的"降维",社会工作被塑造成一门片面强调实践,并与其固有的价值理念相分离的学科。社会工作教育"降维"的具体表现为:从社会关注降维到方法与技术关注,从价值反思降维到技术化伦理,从批判思考降维到理论套用。教育降维培养了一批掌握一定专业方法和技术,却缺乏专业价值观和使命感的社工。他们更倾向于运用临床或微观的方法和技术来解决政府界定的社会问题,而对真正被忽视的社会疾苦和广泛的社会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对社会改变缺乏兴趣。简言之,当代中国社会工作社会性缺失可能肇因于社会工作教育的降维。  相似文献   

10.
司徒雷登是近代基督教传教士的典型人物。他一生做了两件对中国社会有影响的大事,一是办教育,尤其是成功创办燕京大学,获得中美各界赞誉;二是当美国驻华大使,以失败告终。他在中国办教育、出任大使,是为了同一个目的:以基督教精神改造中国。他爱中国,但更爱美国。他努力融合中西文化,提倡基督教本色化。从司徒雷登身上,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基督教传教运动是列强对外扩张的组成部分,而传教士往往是出于宗教热情参与其中。传教士主观上是传教,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今天,在殖民体系崩溃、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依附于殖民体系的"差传"模式已成历史,取而代之的只能是相互交流和合作。  相似文献   

11.
幼儿数学教育是发展幼儿思维能力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作为学前教育的幼儿园教育不仅是为孩子入小学做知识准备,记住了多少数,做会了多少道加减法,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能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和有质量的问题,并且能从不同的方向去认识他们,从而启迪孩子的思维,使孩子从幼儿期就开始积累创造的才能,这将对幼儿日后的学习和一生的成长起到长期的积极效应。因此,教师不应将注意力集中在幼儿对知识的获取上,仅仅重视数字和加减运算是很不够的,更不能满足于幼儿对一些“概念”、“名词”、“术语”的记忆,而应该从方法上、途径上取积极探索有效的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专题二:宽容原则与中国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对宽容原则的解释在戴维森富有影响的理论框架中 ,宽容原则认为 ,当我们解释他人或另类的时候 ,我们必须坚持这样的前提 :他们是理性的存在 ,他们与我们谈论和生活在同样的世界里。否则 ,如果我们固守信念或只进行概念的论述 ,我们就根本不可能理解他们。戴维森在他最近有关解释的著述中指出 ,他以前倾向于用“最大化”一致信念这样的字眼来解释“宽容” ,而在他的思想中与这个论点相关的另一个更有价值的论点是应当“尽量完善”一致的信念。我们需要的不是“最大多数”的一致性、而是“正当的”一致性来理解他人。而在认识到不仅应当尽…  相似文献   

13.
韩燕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223-223
孩子的教育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的孩子是我们民族的希望,他们将创造历史。正确的教育是我们的幸福,而错误的教育是我们的痛苦和泪水,也是我们对社会和民族犯下的罪过。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真诚、悦纳、理解为核心,强调儿童作为“人”的本性,主张在教育过程中予以深刻的人文关怀。使童年少一些强制和束缚,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让教育真正闪烁人性的光芒。  相似文献   

14.
智慧语丝     
正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正是因为不完美,才变得如此丰富多彩。——《犹如走路的速度》人总是害怕去追求自己最重要的梦想,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配拥有,或者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完成。——保罗·戈埃罗读书到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梁文道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泰戈尔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平凡的世界》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叔本华  相似文献   

15.
许磊 《天风》2007,(15):27
人生的道路总是充满着彷徨,我们常常在钢筋水泥的尘嚣中迷失方向。生活的劳碌,心灵的压力,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更使我们无暇去环顾和体味生命的真谛。我们常常期盼这样一块地方,劳碌时能让我们歇息、疲倦时能让我们依靠、快乐时能有人与我们分享。我们需要一个小小的心灵驿站,让我们停下疲惫的脚步,去回味生活,回味人生。读完《大爱无言》,我仿佛找到了那个小小的驿站,也看到了那片属于心灵的圣地,在爱中,我放慢了脚步,重新去认识生活,也重新去感悟了爱。  相似文献   

16.
英国诗人约翰·济慈曾写道:"从一定意义上说,失败是成功的高速路。每一次新鲜的经历,即便含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都会指导我们以后小心地避免错误。"第一块绊脚石是翻开陈年老账,抱怨别人。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爱是教育的源泉,爱是生命的基础”,教师只有充满了爱,才会对自己的学生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主动地去寻找他们的优点和长处,才会有追求教育改革创新的理念。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现在才切身体会到“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这句话的深刻内涵,现在才发现作为“引路人”的我们只有怀揣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哺育、去关爱他们,让每一位孩子的心中都充满对同学、对父母、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他们的心中也就注入了爱的源泉!  相似文献   

18.
翁溯利 《天风》2016,(12):16-17
正教会要不断地通过台上的宣导,用"基督的爱"漱励义工。一、用"基督的爱"激励义工的侍奉侍奉必须出于爱,而非仅止于职责和本分,我们的神是一位"爱"的神(参约壹4:8),我们的侍奉必须以爱为基础。义工刚参与侍奉时,被基督的爱所激励,浑身充满了激情和干劲;而随着侍奉时间越长、侍奉任务越多,激情和干劲就逐渐消退了,到后来他们的侍奉不再出于"爱",而仅止于职责和本分了。保罗传福音时被人用石头打得半死,然后被拖到野外去,他爬起  相似文献   

19.
刘成 《学海》2012,(1):22-26
身份及其敌人形象的形成具有非常复杂的因素,一旦形成往往成为一种固化的存在。但它们不是天生不变的,可因环境变化和互动发展而进行社会重构。暴力冲突或对抗造成了彼此间的敌意,而这种敌意又排除了改变身份和宽容对方的可能性。和解是一种相互依存的思想和力量。我们应该寻求某种新的方式进行谈判和化解冲突,使我们自己的身份得以伸长,从而更能宽容他人的身份。  相似文献   

20.
杨联涛 《天风》2016,(10):15-16
正存感恩的心面对网络信息,用智慧的心去分辨这些信息,最重要的是要用宽容的态度接纳你所『壬的教会。网络极大地改变着传统的资讯获取模式。网上查经、讲道、福音见证等信息,只需动一个指头就可以获取,相比之下,教会讲台的供应却显得十分贫乏,牧者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