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唐晓雨  孙佳影  彭姓 《心理学报》2020,52(3):257-268
本研究基于线索-靶子范式, 操纵目标刺激类型(视觉、听觉、视听觉)与线索有效性(有效线索、中性条件、无效线索)两个自变量, 通过3个实验来考察双通道分配性注意对视听觉返回抑制(inhibition of return, IOR)的影响。实验1 (听觉刺激呈现在左/右侧)结果发现, 在双通道分配性注意条件下, 视觉目标产生显著IOR效应, 而视听觉目标没有产生IOR效应; 实验2 (听觉刺激呈现在左/右侧)与实验3 (听觉刺激呈现在中央)结果发现, 在视觉通道选择性注意条件下, 视觉与视听觉目标均产生显著IOR效应但二者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双通道分配性注意减弱视听觉IOR效应。  相似文献   

2.
基于外源性线索-靶子范式, 采用2(线索-靶子间隔时间, stimulus onset asynchronies, SOA:400~600 ms、1000~1200 ms) × 3(目标刺激类型:视觉、听觉、视听觉) × 2(线索有效性:有效线索、无效线索)的被试内实验设计, 要求被试对目标刺激完成检测任务, 以考察视觉线索诱发的返回抑制(inhibition of return, IOR)对视听觉整合的调节作用, 从而为感知觉敏感度、空间不确定性及感觉通道间信号强度差异假说提供实验证据。结果发现:(1) 随SOA增长, 视觉IOR效应显著降低, 视听觉整合效应显著增强; (2) 短SOA (400~600 ms)时, 有效线索位置上的视听觉整合效应显著小于无效线索位置, 但长SOA (1000~1200 ms)时, 有效与无效线索位置上的视听觉整合效应并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 在不同SOA条件下, 视觉IOR对视听觉整合的调节作用产生变化, 当前结果支持感觉通道间信号强度差异假说。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分别在时间和情绪认知维度上考察预先准备效应对情绪视听整合的影响。时间辨别任务(实验1)发现视觉引导显著慢于听觉引导,并且整合效应量为负值。情绪辨别任务(实验2)发现整合效应量为正值;在负性情绪整合中,听觉引导显著大于视觉引导;在正性情绪整合中,视觉引导显著大于听觉引导。研究表明,情绪视听整合基于情绪认知加工,而时间辨别会抑制整合;此外,跨通道预先准备效应和情绪预先准备效应都与引导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4.
研究采用类比推理的四项比例式任务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究不同回避动机强度的消极情绪(恐惧—高动机强度、悲伤—低动机强度、中性情绪)对类比推理的影响及脑机制。结果发现:(1)行为:不同回避动机强度的消极情绪均会延长类比推理的反应时; 与中性情绪相比,悲伤会提高推理的正确率,而恐惧会降低推理的正确率。(2)脑电:图式提取阶段,N400、P300、LNC被诱发; 类比映射阶段,N400和LNC被诱发,情绪在N400和LNC上的主效应均显著,恐惧情绪下的N400和LNC幅值比悲伤情绪和中性情绪下的更大。研究表明,情绪对类比推理的作用发生在类比映射阶段。恐惧情绪窄化认知,悲伤情绪扩展认知,支持情绪动机维度模型。  相似文献   

5.
积极情绪对人际信任影响的线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晓丽  王振宏  王克静 《心理学报》2011,43(12):1408-1417
运用书写任务与信息反馈方法诱发与信任不相关和相关情绪, 采用信任投资任务和自我报告法研究了积极情绪对人际信任影响的受信者信息与情境线索的依赖性, 即线索效应。结果发现:(1)在不相关情境和对受信者熟悉的条件下, 三种情绪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差异显著, 积极情绪条件下的投资信任和直接报告的信任显著高于中性与消极情绪条件下; 在不相关情境和在对受信者陌生条件下, 积极情绪条件下的投资信任和直接报告的信任与中性和消极情绪条件下的投资信任和直接报告的信任差异不显著。(2)在相关情境和在对受信者熟悉条件下, 三种情绪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差异显著, 积极情绪条件下的投资信任显著高于中性与消极情绪条件下; 在相关情境和对受信者陌生条件下, 三种情绪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差异显著, 积极情绪条件下的投资信任和直接报告的信任显著高于中性与消极情绪条件下, 中性与消极情绪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积极情绪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存在受信者信息与情境线索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探讨记忆在情绪发生和调节中的作用,通过干预个体对负性刺激的记忆内容,研究了积极干预、消极干预和不干预三组被试在接受负性刺激后产生的情绪水平差异,以及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对诱发情绪的不同反应。结果表明,干预类型对负性刺激诱发的消极情绪产生了一定影响:积极干预组和不干预组在消极情绪后测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消极干预组,积极干预组与不干预组的得分差异不显著。认知方式、性别及干预顺序对诱发情绪的影响不显著。结论:干预记忆内容可影响负性刺激诱发的消极情绪水平,接受积极干预比消极干预产生的消极情绪水平更低,因此对记忆内容的积极干预可有效降低产生的消极情绪水平。  相似文献   

7.
采用ERP技术研究13例正常青年人在声音诱发的不同情绪条件下,对反应抑制加工过程的影响,并试图阐明其潜在脑机制。实验中选择正、中、负三种声音各50种,作为诱发情绪的刺激材料。结果发现Go条件下的反应时在负性、中性、正性条件下依次减短;Go与Nogo刺激均诱发出显著的N1成分,中性条件下波幅显著大于正负性情绪条件。此外,三种情绪背景下, Nogo刺激诱发出显著的N2与P3成分。Nogo-N2主要分布在头皮前中部,在Fz点波幅最大。Nogo-P3主要分布在头皮中部,Pz点波幅最大。中性条件下Nogo-N2波幅显著大于负性与正性条件,而正性和负性之间差异不显著。行为结果表明,听觉负性情绪诱发对反应执行有干扰作用;ERP结果表明声音诱发的情绪对早期听觉选择性注意具有调节作用。听觉情绪诱发对反应抑制加工过程有显著影响,且该影响在早期反应冲突监控阶段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采用内源性线索-靶子范式, 操纵线索类型(有效线索、无效线索)和靶刺激通道类型(视觉刺激、听觉刺激、视听觉刺激)两个自变量, 通过两个实验, 分别设置50%和80%两种内源性空间线索有效性来考察不同空间线索有效性条件下内源性空间注意对视听觉整合的影响。结果发现, 当线索有效性为50%时(实验1), 有效线索位置和无效线索位置的视听觉整合效应没有显著差异; 当线索有效性为80%时(实验2), 有效线索位置的视听觉整合效应显著大于无效线索位置的视听觉整合效应。结果表明, 线索有效性不同时, 内源性空间注意对视听觉整合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高线索有效性条件下内源性空间注意能够促进视听觉整合效应。  相似文献   

9.
陶沙  李蓓蕾  王耘  张华  周江  陈瑶  董奇 《心理科学》2003,26(2):253-256
本研究考察了婴儿情绪特征、母亲受教育程度和母亲社会情绪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1)情绪特征不同婴儿的在积极社会情绪行为上无显著差异,而在消极情绪行为上,负性情绪组婴儿的显著地少于负性情绪组婴儿的母亲;(2)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在积极情绪行为上无显著差异,而在消极情绪行为上,受教育程度高的母亲显著地少于受教育程度低的母亲;(3)综合考察婴儿情绪特征和母亲受教育程度两方面因素,受教育程度在大专以下、负性情绪较多婴儿的母亲在积极情绪行为上与其他组的母亲无任何差异,而其消极情绪行为显著地多于其他组的母亲。  相似文献   

10.
视听觉整合是将视觉和听觉信息整合成为统一、连贯且稳定的知觉过程。研究采用内源性线索-靶子范式,探讨了不同内源性空间线索有效性对老年人视听觉整合的影响,以及不同线索有效性条件下老年人和青年人视听觉整合的差异。结果表明,(1)无论线索有效性的高低,老年人的视听觉整合均弱于青年人;(2)低线索有效性(50%)条件下,老年人和青年人在有效线索条件下视听觉整合效应均与无效线索条件下没有差异;(3)中线索有效性(70%)条件下,老年人在有效线索条件下视听觉整合效应与无效线索条件下没有差异,青年人在有效线索条件下视听觉整合效应显著高于无效线索条件;(4)高线索有效性(90%)条件下,老年人和青年人在有效线索条件下视听觉整合效应均显著高于无效线索条件。研究结果支持了空间不确定性假说,并且进一步揭示了内源性注意与视听觉整合的交互作用,明确了不同线索有效性条件下内源性空间注意定向收益的不同是导致老年人与青年人视听觉整合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阈下情绪启动是最近热点问题之一。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阈上和阈下情绪图片所诱发的情绪状态对任务转换的影响。实验一对28名被试分别阈上启动三种情绪,发现积极和消极情绪对任务转换有一定的影响,但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两者对任务转换影响的差异不显著。实验二对32名被试分别阈下启动三种情绪,并完成相应的数字任务,发现三种情绪下的转换损失无显著性差异。以上结果表明阈上和阈下刺激所诱发的情绪对任务转换影响机制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12.
丁妮  丁锦红  郭德俊 《心理学报》2007,39(4):629-637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方法探讨个体神经质水平对情绪加工的影响,测量并比较了神经质高水平个体和神经质低水平个体观看三类图片(积极、中性和消极)时的事件相关电位。结果发现,P120、N130、P230和N250成分的刺激效价主效应显著,积极、消极情绪刺激与中性刺激诱发的ERP差异最早开始于刺激呈现后的120ms左右。其次,在额叶和额中央部位的晚正电位上,神经质水平与刺激效价交互作用显著,神经质高分组与低分组对消极情绪刺激的反应有明显差异,而两组被试对积极、中性刺激的反应没有表现出差异。结果支持神经质与消极情绪相关,个体的神经质水平主要影响额叶和额中央叶的晚期负性情绪加工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元分析方法探讨情绪对信任的影响。通过中英文献检索,共有21篇文章70个独立样本符合元分析标准(N=4745)。其中积极情绪对信任的影响有47个独立样本,消极情绪对信任的影响有23个独立样本。元分析的结果表明,相对于中性情绪,积极情绪对信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呈中等效应量(d=0.49);消极情绪对信任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呈较小效应量(d=-0.23)。调节效应检验发现,情绪的诱发方式、信任对象熟悉性以及信任测量方式的调节作用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记忆编码之后的情绪对中性词语记忆巩固现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被试记忆中性词语之后加入情绪图片,人为地诱发被试的正中负三种情绪,旨在考察情绪通过影响记忆的巩固过程对记忆中性词语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再认时与正负情绪图片配对的词语再认率显著高于与中性情绪图片配对的词语,且正负两种条件下的再认率差异不显著;性别主效应和交互作用都不显著,即在所有被试中都发现了类似的情绪记忆优势效应。  相似文献   

15.
研究操纵刺激通道(视觉、听觉、视听觉)与年龄(年轻人、老年人)两个自变量,要求被试对目标刺激完成检测任务,通过3个实验考察不同刺激条件对老年人视听觉整合的影响。结果发现,在静态简单刺激条件下(实验1),老年人和年轻人的视听觉整合没有显著差异;在动态手持工具(实验2)和动态语音刺激条件下(实验3),老年人的视听觉整合显著大于年轻人。通过对刺激条件的比较发现,年轻人和老年人在识别动态手持工具时诱发的视听觉整合最大,而且老年人的整合时间窗口会随着不同刺激条件发生改变。结果表明,视听觉整合具有很强的刺激依赖性,老年人的视听觉整合受到刺激条件的调节。  相似文献   

16.
张明  唐晓雨  于薇  宁波  王智楠  王爱君 《心理学报》2018,50(11):1212-1221
声音诱发闪光错觉是指当视觉闪光伴随不相等数量的听觉声音在100 ms内相继或同时呈现时, 个体会错觉性地知觉到视觉闪光的个数与听觉声音的数量相等。研究采用经典的声音诱发闪光错觉范式, 将注意以内源性的方式指向视觉通道或者听觉通道, 考察了基于通道的内源性注意对声音诱发闪光错觉的影响。结果发现, 当注意内源性地指向视觉通道时, 相对于基线条件, 裂变错觉的量显著减小; 当注意内源性地指向听觉通道时, 相对于基线条件, 裂变错觉的量存在增大的趋势。说明了基于通道的内源性注意可以影响声音诱发闪光错觉中的裂变错觉, 但不影响融合错觉。  相似文献   

17.
情绪状态对大学生条件推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珠梅 《心理学探新》2011,31(3):219-222
采用不同情绪效价的电影片断诱发大学生不同的情绪,并运用眼动仪器记录条件推理的过程和结果,探讨了不同情绪状态对条件推理的影响状况。实验采用3(情绪组别:积极情绪、消极情绪、中性情绪)×4(推理形式:MP、DA、AC、MT)的混合实验设计。研究结果发现,中性情绪状态下的条件推理成绩显著地高于积极和消极情绪状态,结果支持抑制假说。  相似文献   

18.
采用3(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表达抑制、无策略)×3(英语词汇性质:积极、中性、消极)的混合实验设计,考察在诱发负性情绪条件下,采用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大学生记忆不同性质英语词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自变量对英语词汇的再认和回忆主效应均显著,交互作用也显著,使用情绪调节策略被试的词汇再认和回忆成绩优于无策略组,但使用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种策略的被试在再认和回忆成绩上无显著差异;认知重评和无策略组对中性词汇的回忆成绩均优于积极和消极词汇。结果说明情绪调节对大学生的英语词汇记忆成绩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大学生为被试,特异性免疫工作原理为材料,通过实验法研究视觉和听觉情绪设计对多媒体学习的影响。实验1发现视觉情绪设计诱发了学习者的积极情绪,提高了保持成绩。实验2发现听觉情绪设计可以诱发学习者的积极情绪,提高相关认知负荷、保持和迁移成绩。研究表明视觉和听觉情绪设计都能显著提高多媒体学习效果。听觉情绪设计的发现突破了已有研究仅从视觉角度优化学习材料的方式,拓展了多媒体学习情绪设计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实验采用类比推理的经典四项比例式"A:B::C:D",选择两种有难度差异的类推题目(同形、反义)作为实验任务,用情绪图片诱发情绪,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技术,探究欲求(高动机强度)、愉悦(低动机强度)和中性情绪影响类比推理的差异及脑机制。结果发现:(1)图式生成阶段:N400、P300和LNC被诱发,情绪在LNC上的主效应不显著;(2)类比映射阶段:N400和LNC成分被诱发,情绪在LNC上的主效应显著。LNC幅值:欲求情绪(高动机强度)愉悦情绪(低动机强度)中性情绪。结果表明情绪对类比推理的影响主要发生在类比映射阶段。不同趋近动机强度的积极情绪均会降低推理质量,延长推理的反应时,部分支持情绪的动机维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