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人格、交往行为与人际关系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作为人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的内在精神要素和外在行为规范的系统结构,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并被主体吸纳为自身的一种本质力量.人格影响和制约着人的交往行为,合理化的交往行为对人格的修养具有促进作用.良好的人格修养和交往行为合理化,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现实需要与重要标志,使整个社会成员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交往行为模式,能够协调人际关系和规范社会秩序,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美育作为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塑造完美的人格,实现人的自由。美育塑造人格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人的内在精神因素的整体培养,促进人的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的协调发展,通过情感的提升恢复人格的完整、完美人格的塑造过程,就是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审美超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哲学家从两个维度上探讨人格概念.在伦理学和政治哲学中,它经常被看作是基本的,或至少是为人熟知的,并不需要阐明,但当进一步考察时,持续的探索和困难的问题就成为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4.
陈来先生新著《儒学美德论》借镜美德伦理学把握美德伦理研究中的中国问题,思考儒家伦理的现代意义,寻找中国道德思想的出路,促发了儒家伦理学的理论自觉,开辟了当代儒家伦理学发展的新路径.沿着陈先生的理路系统地探讨儒家伦理学的理论形态,可以发现:不同于以行动为中心的规则伦理学,作为一种(广义的)美德伦理学,儒家伦理学以行为者为中心,核心主题在于"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成为这样的人");同时,儒家伦理学超越了"行为与品质"/"规则与人格"二元对立的伦理学范式,克服了当代西方美德伦理学美德观念的狭窄性和抽象性,而是朝向一种整体性的理想人格.特别地,儒家理想人格不仅追求道德上的完满,更进而寻求在天人关系中安顿生命与价值,具有深切的形上意蕴.整体而言,在反思和批判现代性的背景之下,儒家伦理学蕴示着一种相对更优的未来伦理学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5.
尝试用新的视角——取向研究视角,对竞争情境中的人格进行整合研究,建构一种与社会情境结合更紧密,更具概括性的人格取向理论。人格取向理论的假设建构模型包括四种人格取向维度:社会取向,个人取向,积极取向和消极取向。根据理论模型编制竞争情境人格取向量表,以1399名被试为研究对象,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该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了该理论建构的存在,理论建构中各维度的因素负荷和拟合指数良好,竞争情境人格取向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建构效度,既可作为证明该理论建构的有效工具,亦可作为评估竞争情境人  相似文献   

6.
"自律"概念的渊源可以追溯至古希腊,自从它被延用到道德领域以来,已经成为西方伦理学(尤其是康德伦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儒家伦理学以重视人的社会属性和道德人格的塑造著称,那么它所讲的道德人格是否具有"自律"这一向度呢?文章结合近年来国际汉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并联系先秦儒家的经典原著及儒家伦理学诞生其中的历史背景而给予这一问题以否定的回答。作者认为,儒家伦理学所讲的道德人格虽然强调主体的独立选择,但该"独立选择"不是西方伦理学所说的严格意义上的自律。在探讨其所以然的过程中,作者想带出中西方伦理学的根本差别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徐嘉 《学海》2005,(1):99-102
近现代以来 ,科学以及它所造就的技术力量正越来越强烈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活动负载着伦理价值。因此 ,塑造德艺双馨的科技理想人格 ,是实现科技伦理价值原则的必然要求。科技伦理的普遍性价值原则和诸学术规范内化为科技人员的道德良知 ,形成了科技精神与伦理精神完美结合的科技活动主体 ,产生了多种类型的科技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8.
理想人格可以视为价值理想的具体体现,它以综合的形态展示了人的价值取向、内在德性、精神品格.儒家从先秦开始已考察人格理想的问题.人应当走向何种存在形态?完美的人格具有何种内涵?这一类问题都为儒家人格学说所关注.尽管随着社会的演进,对人格的理解需要进行历史的转换,但儒家人格学说中的一些思考在今天依然有其意义.  相似文献   

9.
孟子提出大丈夫人格作为理想人格范式,与之相对的否定性人格有贱丈夫、小丈夫、齐良人、纵横家等。大丈夫人格的造就须以修养"浩然之气"作为其内在的精神支撑。浩然正气要"直养而无害";要靠日积月累的长期坚持;还须经受长期而艰苦的磨练。大丈夫的最高境界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大丈夫人格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取得了许多志士人的认同,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一直激扬着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品格,只有懂得这种大丈夫人格及其底蕴,才能真正懂得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真精神。今天,我们应该重新激活大丈夫精神,发挥其在引导现代人格塑造过程中的应有作用,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西方哲学家中,弗洛姆是人本主义伦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自称他的伦理观为“规范人本主义”。他要建立旨在以人为中心的符合人性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以求人及其潜能的自我实现的人本主义伦理学。这种伦理学是一门以“人的科学”为基础的、关于“人生艺术”的应用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