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络学说作为传统针灸学的核心内容没有任何实质性发展.经络学说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认识并没有获得任何质的深化.但传统针灸学内经验一类的从属性内容获得了极大丰富.现代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作为针灸学核心创新的标志;其发展和完善依然任重道远.针灸学必须要有可靠的技术和科学的指导理论.  相似文献   

2.
现代针灸学的理论基础不同于传统针灸学,前者是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所获取的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规律作为指导理论,机理的阐明完全立足于现代科学意义的相关知识体系,并以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网络学说及针灸效应的四大规律为该体系的理论核心;而传统针灸学则是以阴阳五行学说、脏腑气血学说、经络学说等为基本理论;在临床上,现代针灸学充分利用现代诊疗技术和方法,以辨病为主导,针刺手法注重的是强弱刺激与针刺效应的关系;而传统针灸学则是借助四诊八纲以辨证为主导,针刺手法强调的是补泻.  相似文献   

3.
“针术”、“针道”、“针灸文化”各有不同的内涵.前两者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科学研究的本质在于求真,应当加强探索.既不能以文化保护或文化回归的名义淡化对“针术”、“针道”的科学研究,也不能以科学探索的名义排斥对针灸学文化的弘扬.针灸学的科学研究与文化解读不能相互取代.  相似文献   

4.
从传统针灸学到现代针灸学——针灸现代化50年之回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现代针灸学的理论基础不同于传统针灸学,前者是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所获取的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规律作为指导理论,机理的阐明完全立足于现代科学意义的相关知识体系,并以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网络学说及针灸效应的四大规律为该体系的理论核心;而传统针灸学则是以阴阳五行学说、脏腑气血学说、经络学说等为基本理论;在临床上,现代针灸学充分利用现代诊疗技术和方法,以辨病为主导,针刺手法注重的是强弱刺激与针刺效应的关系;而传统针灸学则是借助四诊八纲以辨证为主导,针刺手法强调的是补泻。  相似文献   

5.
针灸学的文化属性由其漫长的历史积淀特质所决定,针灸学的科学属性由其在现实中治疗疾病的有效性及其机制的探索过程所决定.针灸学的文化属性与科学属性犹如硬币的正反两面永远无法分离,但无法实现同一个角度的双面认识.不能以其文化属性而排斥科学属性,不能利用文化角度的认识方法和认识结果取代科学角度的探索方法和探索结果,反之亦然.文化的针灸可以努力固守,以保个性的纯洁与永恒;但科学的针灸需要不断发展,以超越个性文化而走向科学大同.现代针灸学研究应当警惕被文化绑架.  相似文献   

6.
从科学的分界标准看中医针灸学理论的重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科学的分界标准看中医针灸学理论的重大发展山东省针灸研究所时间针灸学研究室(济南250014)陈少宗进入20世纪中叶之后,传统中医针灸学理论体系越来越显示出自身的病态,中西医结合在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的艰难历程之后,也暴露出了诸多不足,于是到了本世...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针灸学与生命科学的关系及基因科学在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指出生物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和影响最深远的高新技术之一,极大地推动着生命科学及针灸学的发展,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有望从功能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基因科学将为针灸学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广阔的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8.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追求不同,在针灸学领域既不能将二者混淆,也不能将二者完全对立。科学语境下的现代针灸学技术不能缺少人文滋养,人文关怀始终贯穿于针灸施术的全过程。针刺的正确方法和关键点,首先是调治精神活动。"治神"也就是"治心",包括针刺前的"治心"、针刺操作过程中的"治心"。针刺前的"治心",重在与患者的良好沟通,以消除患者的紧张和犹豫。针刺操作过程中的"治心"是指针刺施术过程中要求医生要宁心静气,以便仔细观察患者对针刺的反应,更好地掌控行针的力度。"治心"是促进医患互信、增强患者依从性的关键。人文精神在指导现代针灸学的研究中应当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针灸学具有开放品质、创新品质、发展品质,这些品质构成了现代针灸学的基本特点。朱兵的《系统针灸学》再次展现了现代针灸学的这些品质。正确认识现代针灸学的这些品质,对于准确把握针灸学的研究方向具有重要意义。传统针灸学要转型发展为现代针灸学是针灸学术发展的必然,这一转化过程离不开与中西医学和生命科学的沟通和嫁接。系统针灸学的研究方法符合系统科学原理,系统科学方法与还原论方法是互补的。针灸双向良性调节作用规律的本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针灸学的基本走向——21世纪青岛针灸发展论坛随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 举办这次论坛的背景和意义参加新世纪伊始的这次青岛针灸发展论坛 ,让我想起了 1999年 10月在杭州举办的那次针灸发展论坛 ,杭州的针灸发展论坛是与腧穴、耳穴诊治学术讨论会一并举办的 ,虽然有一百多位与会代表 ,但只有 4位专家在论坛上作了相关演讲。在那次论坛上 ,我作了题为“现代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现代化研究 5 0周年”的报告。会后 ,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维衡教授与我有两次长谈 ,李维衡教授说他拟订了一个计划 ,即在世纪之交打算组织一次高水平的针灸发展论坛 ,参加论坛的代表以 4 0岁左右的中青年专家为主 ,这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