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这就是诞生于美国的著名的“墨菲定律”。  相似文献   

2.
该文认为,“articulation”是拉克劳、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核心概念,它的基本意思是“链结”。该文从词源上考察了“articulation”一词的意义及其历史演变,并对其基本含义和特征做了深入的分析。该文认为,链接是理解后马克思主义的偶然性逻辑的核心概念。链接是发生在主体身份之间的,话语性的,偶然性的建构实践活动。但拉克劳、墨菲的链接虽然力图避免近代哲学的本质主义和还原主义,但却仍然避免不了其精致的“唯心”倾向和向上的还原论的嫌疑。我们对此要有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尚塔尔·墨菲的民主思想所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人和人之间如何共存、如何处理相互对立的问题.它试图以多元对抗取代理性共识,将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结合起来,以“公共关心”和“公民身份”等政治的“善”取代实质性的“共同善”,探寻与现代民主价值相适应的权力形式.墨菲在强调政治性的同时并没有割裂政治与伦理的关系,而是将它们重新“链接”,借用精神分析伦理学拆解政治价值与西方现存权威话语之间的联系,保留政治与伦理之间的互动张力,把政治伦理主体的生成视为多元主体的多样化集体认同过程.这种民主方案呈现出共同的“政治善”与多元的“道德善”相结合的特征,为我们提供了思考政治与道德区别和联系的独特视角,但墨菲的研究视野停留在民主的政治想象维度,且具有夸大对抗、差异、多元作用的倾向,从而使其理论建构性不足,局限于话语分析,难以深入到社会现实本质.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适用促销理论宝库中,各种各样促销定律五花八门、无奇不有、神秘玄妙。但最让世界各国营销巨子们爱不释手、屡试不爽的“营销黄金定律”,当首推被人们俗称为“名人效应”的“权威效应定律”。“权威效应  相似文献   

5.
舞蹈是以视觉占据大半壁江山的视听艺术,在创作过程中若能借鉴运用“简约”形式法则,可以指导舞蹈编导更好地去创编作品,使作品呈现出高度凝练的美.我国许多编舞家在这方面都有典型的作品.除了专业舞蹈作品,在群文舞蹈领域编导同样可以运用“简约”形式美法则指导创作.但需要注意要合理借鉴视觉艺术的形式美法则为舞蹈编创所用,要正确处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视觉艺术的形式美法则,以更好地推动自身的创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行医疗保障制度中的个人账户制度不但未能实现其设计功能,还日益暴露出诸多问题.许多人都认为建立家庭医疗账户是个不错的选择.曹永福和范瑞平两位教授更是基于儒家“爱有差等”的家庭伦理,在《伦理学研究》发表文章,提出建立中国“家庭医疗账户”的建议.然而,由于儒家“爱有差等”的家庭伦理的适用领域问题和可能对社会公义的损害,其对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应该谨慎地加以评估.分析还表明,家庭医疗账户的制度设计并不能解决我国当前医疗保障制度中的问题,而且面临着对“家庭”的定义和可能增加管理成本的挑战.更重要的是,这一制度设计并未抓住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主要矛盾,即国民待遇问题、社会互济功能问题和医保费用控制问题.因此对“家庭医疗账户”的建议应该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7.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医患之间的医疗和接受医疗的问题,它涉及到医疗机构、制药厂家以及社会、家庭、婚姻、就业等很多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乙型病毒性肝炎所带来的诸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一种“社会监督法制化、诊疗方案规范化、社会关爱人性化、具体施治个性化”的格局。  相似文献   

8.
艺术的法则,对于艺术创造具有的指导作用,只有相对意义,而无绝对意义。艺术的法则,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可以大胆突破它、超越它,必要时也能够修正它、破坏它。掌握了法则还要懂得变化。“‘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夫画,天下变通之大法也。”  相似文献   

9.
各行各业都需要应用逻辑,铁路安全运输生产更是如此。无论是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排除事故隐患,还是防止事故发生、制定安全措施都离不开逻辑。一、借鉴思维中的类比推理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在制定铁路运输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中,需要根据以往安全工作的经验和血的教训,运用借鉴思维,防止同类事故的发生,以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在这之中类比推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自1985年拉克劳和墨菲的《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策略》一书出版之后,西方学者就对这一左派思潮给予了诸多评价,赞同和批评之声纷至沓来。相对而言,国内学者对拉克劳和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的了解还比较滞后,一般将其归入“后现代主义”的名下,这样就极易导致对该流派的“简单”理解和评论。本文拟在确认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政治纲领的前提下,重点对其政治纲领背后的哲学基础、特别是其后结构(解构)主义的基础予以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