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内镜应用于临床已经二十余年,内镜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外科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微创腔镜辅助和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迅速发展,许多外科医师已经成功开展了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并尝试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甲状腺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达芬奇手术和腔镜手术的孰优孰劣还需要大样本和随机对照研究,临床上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探讨纳米碳混悬液淋巴示踪在甲状腺癌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及对辨认甲状旁腺的作用。将165例初治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纳米碳组和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期等方面大致平衡。纳米碳组向患者原发病灶周围注射0.1ml纳米碳混悬液,待第Ⅵ区(中央区)黑染后再行常规甲状腺淋巴结清扫手术。术后检查黑染组织有无甲状旁腺。对照组不做术中纳米碳注射,直接手术。结果显示纳米碳组清扫的黑染组织中淋巴结数量高于对照组淋巴结清除数量,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碳混悬液淋巴示踪使第Ⅵ区淋巴结黑染率为96.4%。而在黑染组织中未发现甲状旁腺。在甲状腺癌淋巴结清扫术中应用纳米碳,可以明显提高第Ⅵ区淋巴结清扫数目,有利于保护甲状旁腺。  相似文献   

3.
通过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与开放甲状腺手术之间的差异,正确选择手术方式,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的162例行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与162例行开放甲状腺手术患者,比较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引流总量、引流管拔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62例腔镜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腔镜手术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引流总量均较开放手术多,术后1例发生短暂性喉返神经麻痹,14例胸部皮肤感觉麻木.因此,开放与腔镜甲状腺手术都是安全可靠的,腔镜手术具有确切的美容效果,但不是首选术式,不应盲目扩大腔镜手术群体,把握腔镜手术对象,以患者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以开放手术为主,节约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4.
探讨甲状腺癌手术中纳米炭在中央区淋巴结廓清和甲状旁腺保护的作用。将5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随机分为纳米炭组与对照组两组,纳米炭组术中甲状腺内注射纳米炭混悬液,5分钟~10分钟后实施手术。统计分析清扫淋巴结计数、转移淋巴结、发现甲状旁腺率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后低钙血症比率。结果显示纳米炭组廓清淋巴结平均数量(9.76±5.82)枚,高于对照组;甲状旁腺损切率为3.4%,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率(10.3%)低于对照组。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纳米炭作为淋巴示踪剂,有利于甲状旁腺的保护,提高淋巴结清扫的数量。  相似文献   

5.
探讨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再手术中应用纳米炭对甲状旁腺保护和引导颈淋巴结清扫的作用与价值。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116例D T C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纳米炭组)64例和对照组52例,试验组在术中先向残余甲状腺或癌灶或肿大淋巴结内注射纳米炭0.1ml~0.3ml不等,对照组不使用纳米炭。观察两组辨别甲状旁腺的个数与准确性,以及在颈淋巴结清扫个数的差异。同时观察两组术后常见并发症有无差异。观察组使再手术的D T C患者的甲状旁腺识别率为92.2%,辨别出3个及以上甲状旁腺比率为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8%、36.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中央区与侧颈区淋巴结清扫的个数比较,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增加术后并发症,而且,其一过性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并发症尚有下降趋势(P<0.05)。纳米炭对DTC再手术中的甲状旁腺的识别率和区域淋巴结的黑染,使甲状旁腺易于识别和保护,有利于更为彻底清扫中央区和侧颈区淋巴结,尚可降低一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以腔镜手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在疾病治疗中的地位和适应证,指出微创手术不应当只是切口的减小,应该综合降低各种创伤因素;在"后腔镜时代",要注意发现因腔镜技术而带来的疾病诊疗原则和手术适应证上的新变化,努力从不断发展的新兴科技中从寻找新的技术增长点,以此扩大微创外科的适应证;也要看到微创手术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开放手术,不要盲目扩大微创手术的适应证,更不能企望微创手术能完成传统手术不能治疗的疾病.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其中90%是分化型甲状腺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方面存在很多争议,如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原发癌症的切除范围、是否行淋巴结清扫及清扫范围.根据甲状腺癌的风险评估实施个体化治疗,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未来的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8.
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甲状腺切除方式目前学术界公认的仅有4种术式,腺叶+峡部切除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最小术式,国外指南推荐全甲状腺或近全甲状腺切除作为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主要术式,而患侧腺叶+峡部+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或部分切除为国内更多学者接受.4种手术各有利弊及适应范围.临床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胰头恶性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其淋巴结清扫问题近年来受到热议。本文比较扩大淋巴结清扫与标准根治对患者生存的影响。讨论最新制定的胰头癌标准淋巴结清扫范围。认识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转移率作为预后判断因素的作用。介绍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活检以及最小淋巴结检测数研究的进展。最终认为胰头癌根治性手术的淋巴结清扫因手术方式多...  相似文献   

10.
探讨甲状腺癌后方回声衰减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囊性变形成的病理学基础.选取本院住院经手术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研究初步认为甲状腺结节中纤维化的成分是形成结节后方回声衰减的主要原因之一,液化坏死、退行性病变及滤泡扩张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囊性变的主要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