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锦霞 《天风》2001,(8):34
我国婚姻法规定男女有结婚自由,也有离婚的自由。但按圣经的教训,离婚的条件是很严格的。请看马太福音19章3至9节:“有法利赛人来试探耶稣说:‘人无论什么缘故都可以休妻(离婚)吗?’”耶稣回答说:“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并且说:‘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的了。所以,上帝配合的,人不可分开。”法利赛人说:“这样,摩西为什么吩咐给妻子休书,就可以休她呢?”耶稣说:“摩西因为你们  相似文献   

2.
有一对夫妇结婚60年了,他们分享每一种感觉,之间没有任何秘密。只是妻子在壁橱顶部有一个鞋箱,她警告丈夫绝不要看。为了夫妻之问的相互信任,男人从不去窥探鞋箱里的秘密。直到妻子得了重病,医生说她不会好了,她才叫男人把鞋箱拿到她的病榻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都市出现了这样一族已结婚的年轻夫妻:平时两处分居,只是在周末团聚,过着“周末夫妻”的生活。以下是笔者新近采访的几对“周末夫妻”生活的事例,读者或许可以从中了解到:是什么原因使他们选择“周末夫妻”生活,他们的现状如何,他们自己有何感受?(一)林是一个比较爽直的人,笔者问什么,他就回答什么,没有隐瞒也没有羞涩:他和妻子是大学同学,已毕业5年、结婚近3年了,都供职于同一个大公司。两人大二时就开始浪漫的恋爱,无论从外表、家庭状况还是个人情况,同学们都一致认为是班里最合适的一对。学生时代,他俩时常憧憬着未来,相信未来的…  相似文献   

4.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掌握爱人舯特点就是找到了打开心灵之锁的钥匙,夫妻就容易沟通。如果没有把握住爱人的特点,隔靴搔痒,不但事倍功半,有时还难免事与愿违。有位丈夫偶尔打了一个通宵的麻将,妻子心疼多说了一句,丈夫就认为是“侵犯人  相似文献   

5.
岳清华  林超群 《天风》2014,(4):54-55
最近,有一因信仰邪教而自杀的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湖北省襄阳市农村的刘宗保夫妇因为沉迷于邪教“三赎基督”,先后跳桥自杀身亡。刘宗保本是农村当时不多见的拥有高中文凭的人,为人善良,乐善好施。刘宗保夫妇自1992年开始信“三赎基督”,以为信了这个教,种地不用施肥,生病不用服药。好心民警建议刘宗保去教堂请教牧师关于基督教纯正信仰的问题,他到了教堂,牧师安排信徒们一起与他交流、为他祷告,还送他一本圣经,可他却发现圣经上的内容与其此前的信仰相差巨大,从此再不去基督教堂,并开始了频繁的自杀,多次被人阻拦或救起,直到3月3日他从桥上跳下,再无踪影。刘宗保的妻子当时就在不远处默默地望着丈夫从桥上跳下,没有阻拦。她说,这是神的惩罚,谁也没办法逃避。3月16日,她亦跟随丈夫,跳下了湍急的运河。这对夫妻因信仰“三赎基督”而踏上不归路,酿成家破人亡的悲剧,错误的信仰真是可恶的洪水猛兽!  相似文献   

6.
采用观察法对106对新婚夫妻在问题解决和社会支持任务中的行为进行录像,并采用在中国被试中经过修订的IFIRS进行编码;以即时互动满意度和夫妻报告的婚姻质量分别作为即时效应和状态效应的预测指标,检验夫妻互动行为两种效应的不同。结果发现:(1)妻子在4个互动中的消极行为均显著高于丈夫;妻子在自己的问题解决和丈夫社会支持话题中的积极卷入显著高于丈夫,妻子的积极情绪在丈夫社会支持互动中显著高于丈夫。(2)就即时效应而言,妻子的消极行为在丈夫问题解决和自己的社会支持情境中均具有主客体效应;丈夫的消极行为和积极情绪分别在自己的社会支持和问题解决情境中具有主体效应;丈夫的积极卷入在丈夫和妻子问题解决情境中分别具有主体效应和客体效应。(3)就状态效应而言,丈夫的积极卷入在丈夫问题解决和妻子社会支持情境中均具有主客体效应,在妻子问题解决和丈夫社会支持中均具有主体效应;妻子的积极情绪在丈夫问题解决情境中具有主体效应,丈夫的积极情绪和消极行为在妻子问题解决情境中均具有客体效应。  相似文献   

7.
在流传至今的反映先秦尤其是周代社会生活的古代文献中,“男女有别”是其中较 为常见的名词。周代“男女有别”的繁杂礼节规则,侧重于性别角色的日常养成和维护巩固,同 时也注意到在两性间设置界限,从而塑造出更具内涵的性别角色;而一旦进入了“夫妇有别”的 范围,则步入男女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为男女的性别角色寻求相应的家庭和社会定 位的阶段。周代的“男女有别”和与之紧密联系的“夫妇有别”,有利于防范和杜绝两性间非法 的性关系,实现男女性别角色正常的生育使命;可以形成男女角色的彼此互补,从而达至“夫妇 有义”的稳定秩序;循着男女夫妇角色分化的思路,男女尊卑也就顺理成章、自然而然了。  相似文献   

8.
幽默中的隐含判断技巧最能体现“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这个特点。有一对夫妇吵得很凶,吵到后来丈夫觉得后悔,就把妻子带到窗前,去看一幅不常见的景象——两匹马正拖着一车干草往山上爬。丈夫说:“为什么我们不能像两匹马那样一起拉,拉上人生的山顶?”“我们不可能像两匹马一起拉,”太太回答说,“因为我们两个之中有一个驴子。”尽管这句话表面上看有些伤人的成份,但它的趣味性还是异常突出的,因为其中隐含着一个判断:我是那匹马,可你却是一只倔强的毛驴子。这位妻子的话之所以妙,原因就是她通过预留的隐含判断幽默地表达了自己…  相似文献   

9.
有婚姻专家以359对结婚15年以上的夫妻为研究对象,发现美满婚姻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夫妻都能看出对方潜在的优点并加以鼓励,帮助对方把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专家说:“互相激励以求改进是婚姻永固的要素。”《蜕变》一书作者说:“一个人对夫妻之间的关系越有信心,就越  相似文献   

10.
男女有别     
许多令人迷惑不解的性别差异也许就是由于男女的头脑不同而造成的。结婚20年后,我的丈夫仍旧搞不懂我。他不明白为什么我总是三件事情一同做?我怎么会从来没有因辞不达意而困窘?我怎么就能回想起几年前我们度假时遇到的一对夫妇的名字?  相似文献   

11.
日本政府最近准备规定一个被称为“夫妻节”的特殊例假日,以鼓励日本夫妇一起出游,共享琴瑟之乐。 在日本,男人们似乎很少偕同妻子一同外出,尤其是那些中年已婚男子,他们甚至感到与  相似文献   

12.
语言逻辑应当为自然语言的语言表达式提供有效而又系统的语义分析方法。但是仅用传统逻辑学与传统语言学所提供的知识,是不能办到的。有些问题如语义的时态问题是无法解决的。而不注意语义的时态是不能对语义作出确切分析的。比如,有人认为“未婚妻”、“未婚夫”这类说法中是包含逻辑矛盾的。据《现代汉语词典》对“夫”(丈夫)“妻”(妻子)的解释,“男女两人结婚以后,男子是女子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澳门(118对)和东北地区(266对)夫妻进行研究,以检验两地夫妻沟通模式的差异,及其对婚姻满意度的主客体效应。结果发现:澳门夫妻双方回避沟通显著少于东北夫妻;两地夫妻报告的妻子要求/丈夫回避行为多于丈夫要求/妻子回避行为;建设性沟通对两地夫妻婚姻满意度正向预测力最强;要求/回避沟通只对澳门夫妻的婚姻满意度有负向预测力。两地妻子的建设性沟通都能显著正向预测丈夫的婚姻满意度,而只有东北地区丈夫的建设性沟通能正向预测妻子婚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加灵 《天风》2014,(4):32-33
女儿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不少事情让我们做父母的大吃一惊。晚上,女儿临睡时对妻子说:“妈妈,我以后要嫁给爸爸。”参加别人的婚礼后回到家,女儿就会嚷嚷着对妻子说:“妈妈,我要结婚,我要做新娘子,我也想穿上美丽的婚纱。”在跟小表弟玩过家家的时候,女儿对小表弟说:“丁丁,我们玩结婚的游戏,你做老公,我做老婆。”这些来自年仅五岁的女孩心里的憧憬,大概都跟婚礼的浪漫、美丽、祝福相连。对小孩子来说,婚礼具有童话般的色彩。  相似文献   

15.
为了构建我国城乡居民婚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模型,依据“美满婚姻二维匹配模型理论”,使用婚姻主观感受量表(MPS)和自编婚姻资源问卷对全国29个城市(包括城郊和农村)5464已婚者(2732对夫妻)进行测评。结果表明夫妻MPS总分和因子1得分之间有显著差异;分别以丈夫的、妻子的及夫妻的MPS的总分和三个因子分为因变量、以夫妻各自婚姻资源条件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12个相应的回归方程。进入MPS总分三个方程的各变量分别可以解释总变异量的76.5%、76.5%和69.1%。说明了该模型的拟合性较好。根据Beta值的大小,可以判断出影响夫妻婚姻质量最大的因素是丈夫感受到的“夫妻意见的一致性”、丈夫感到“婚后有无孩子”的影响以及妻子的“性生活满足”等。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63对夫妻的原生家庭父母冲突、 夫妻冲突解决模式和婚姻质量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个体的原生家庭父母冲突与自身以及配偶的婚姻质量呈显著负相关;(2)丈夫的原生家庭冲突可以预测自身以及妻子的冲突解决模式,妻子的原生家庭冲突可预测丈夫的冲突解决模式;(3)丈夫夫妻冲突解决模式在双方原生家庭父母冲突对自...  相似文献   

17.
以41对新婚夫妻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与问卷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夫妻冲突和支持、依恋安全性和婚姻质量之间的相互机制进行探索。结果显示:(1)妻子的婚姻质量更受到问题解决情境中(而不是社会支持)夫妻的积极行为(而不是消极行为)的影响;丈夫的婚姻质量更受到社会支持情境(而不是问题解决)中夫妻的消极行为(而不是积极行为)的影响;(2)妻子的依恋安全性显著预测妻子的婚姻质量,但丈夫的依恋安全性不能显著预测丈夫的婚姻质量;(3)妻子的依恋安全性在丈夫和妻子的问题解决积极行为对妻子婚姻质量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而丈夫的依恋安全性在夫妻问题解决、社会支持行为与丈夫婚姻质量的关系之间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有一则笑话:一对夫妻,丈夫总怀疑自己生了病,一会“得了这种病,一会得了那种病”,而每次医院的诊断结果都是一切正常。一天他又觉得自己生了病,妻子便拿了一本医书按一种病的症状来核对他的病情:你是不是头有些痛?还有些发烧……丈夫逐一对照完症状觉得每一种都和自己一样,认为自己肯定得了这种病,妻子摇着头说不可能,丈夫不信,妻子把医书递给丈夫,他一看方知真的不可能,因为这些症状是一种妇科病的表现。没病找病的人不仅笑话中有,而且生活中  相似文献   

19.
选取北京389对夫妻,采用婚姻压力、婚姻质量、婚姻承诺和夫妻支持问卷,探讨了婚姻压力和婚姻质量、婚姻承诺和夫妻支持的现状,以及承诺和支持在压力对婚姻质量影响中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丈夫的婚姻质量、婚姻承诺及提供信息支持的水平显著高于妻子。(2)婚姻压力显著负向预测夫妻各自的婚姻质量,但只有妻子感知的婚姻压力能显著负向预测丈夫的婚姻质量。(3)婚姻承诺和夫妻支持的调节作用存在性别差异,即自身和配偶的承诺和支持水平,只能在妻子的婚姻压力对自身婚姻质量的预测中起到调节作用,而丈夫身上并未发现这一效应。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主—客体互倚模型(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APIM)的方法深入探讨夫妻的依恋风格、婚姻归因与自身及配偶感知到的婚姻质量之间的关系。以方便取样的方式在北京地区选取155对夫妻,采用Brennan等(1998)编制的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Stander编制的婚姻归因量表(MAQ)和Spanier编制的婚姻质量问卷(DAS),要求夫妻双方分别报告其依恋风格、婚姻归因方式和感知到的婚姻质量。通过配对t检验、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1)夫妻对婚姻质量的总体知觉较为一致,但丈夫的婚姻满意度显著高于妻子;(2)夫妻双方在回避依恋和焦虑依恋两个分量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婚姻归因上,妻子比丈夫表现出了更多的消极归因;(3)妻子的消极依恋显著地负向预测自身感知到的婚姻质量,而丈夫的消极依恋对自身感知到的婚姻质量没有显著影响;(4)在控制了丈夫、妻子的依恋风格、归因方式对其自身婚姻质量的主体效应之后,丈夫的依恋风格不能显著预测妻子感受到的婚姻质量,但其归因方式可以显著地预测妻子感受到的婚姻质量;然而妻子的归因方式并不能显著预测丈夫的婚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