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2014,(7)
正本刊讯由鉴真佛教学院主办的"鉴真杯"佛教院校外语演讲交流会于6月14日在扬州举行。这次活动是在国家宗教局、江苏省宗教局和江苏省、扬州市佛教协会的关心支持下筹办的。鉴真学院师生和省内外嘉宾200多人参加了这一活动。"鉴真杯"外语演讲交流会的主题是"走进寺院文化"。该活动自今年3月发起并筹办以来,得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5月24日到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台湾佛光大学共同主办、鉴真佛教学院协办的"人间佛教的当今态势与未来走向"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在春意盎然的文化古城扬州举行.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致开幕词.  相似文献   

3.
《法音》2011,(4)
本刊讯3月17日,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复鉴真佛学院正式设立,成为全国唯一一所培养外语人才的高等佛教院校。由江苏省佛教协会主办。学院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4.
文稷 《法音》2000,(1):78-83
福建佛教源远流长,历史上曾广泛地开展对外弘法活动,并在海外有众多的廨院,这是福建佛教的显著特点之一。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福建佛教与日本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唐天宝十二年(753),历经挫折、双目已经失明的鉴真大师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的九州。他在平城京东大寺设坛传戒,圣武天皇以下四百余人,均从其受戒。鉴真大师后被日本佛教律宗尊为始祖。追随鉴真大师赴日的14位弟子中,有福建泉州超功寺僧昙静。昙静在日本担任戒师,辅佐鉴真大师弘扬戒律,为鉴真弟子中显名于后世的18位名僧之在日本长崎,明崇祯元年(…  相似文献   

5.
杨曾文 《法音》2003,(11):29-34
1250年前,即公元763年的年底,唐代著名律僧鉴真大和尚在经历艰难曲折的连续5次东渡失败之后,终于第6次东渡成功,开始了长达10年的传法授戒的生涯,为佛教戒律在日本的传播,为中日两国佛教文化交流,写下了光辉夺目的一章。今年既是鉴真大和尚成功东渡1250周年,又是鉴真大和尚圆寂1240周年,并且还是中日两国和平友好条约签订25周年,可谓因缘殊胜,千载一时。在此时刻,重新回顾鉴真大和尚不惜身命毅然东渡传法的感人事迹,从中汲取为了实现理想而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是有重要意义的。一、鉴真东渡前的日本佛教:“有其法,而无传法人”日本自古…  相似文献   

6.
《法音》2021,(1):45-45
本刊讯2020年12月31日,在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中华文化促进会支持下,由深圳市佛教协会、深圳弘法寺主办,由南海佛学院和本焕学院承办的2020南海佛教深圳圆桌会青年分论坛在深圳开幕,这是南海佛教深圳圆桌会连续第二年举办青年分论坛。  相似文献   

7.
谢术福 《法音》2022,(1):52-55
"招提",梵文Caturdesa,意为四方[1],亦常指寺院。日本"唐招提寺"因我国唐代鉴真和尚而建,其寺名意为"大唐道场"。又因日本佛教如法授戒亦始于鉴真和尚,故而鉴真和尚被奉为日本律宗初祖。唐招提寺是日本最早的律宗寺院,由鉴真和尚亲自设计并带领日本工匠创建而成。[2]鉴真东渡作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不仅影响到日本佛教的发展,而且对日本当时及后世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作出了极其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东渡     
陈晶 《佛教文化》1994,(1):52-52
“东渡”这一作品,是从鉴真东渡日本弘法的壮举得到灵感而创作的。鉴真是我国唐代律宗高僧,受日本朝野敦请,不畏艰辛五次航海,出生入死,第六次终于到达日本。踏上扶桑列岛时,他已因磨难坎坷而失明,但他的操行与智慧却如日月经天,照亮了日本佛教徒的心田。他在日本的弘法事业,体现了佛教普度众生的宏愿,也体现了中日人发自古以来一衣带水的兄弟情谊。鉴真的事迹不断被文学家、艺术家所表现,是佛教文学艺术中的重要题材。  相似文献   

9.
《法音》2016,(8)
正本刊讯7月27日,学诚会长、演觉副会长在北京广济寺会见日本律宗管长西山明彦长老一行。学诚会长首先对西山明彦长老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对西山明彦长老今年4月当选日本律宗管长、总本山唐招提寺第八十八代长老表示衷心的祝贺。学诚会长指出,中日佛教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唐朝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弘扬中国律宗,对日本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招提寺是鉴真大师主持修建,为日本律宗  相似文献   

10.
《法音》2000,(11)
本刊讯 6月14日上午,扬州鉴真文化节在大明寺隆重举行。在大明寺栖灵塔前的广场上,100名中日佛教界人士及扬州市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了鉴真法师纪念法会。 扬州市副市长孙永如代表扬州人民对日本各界友人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今年是鉴真大师诞辰1257周年,我们在这里共同纪念这位中日友谊的缔造者、中日友好交流的先行者,缅怀大师的丰功伟绩,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大师的精神,为中日两国世代友好作出新的贡献。日本爱知县兔养山弘誓愿长安寺住持关登水在讲话时说,日本佛教和日本文化取得的进步和发展,与鉴真大师作出的贡献密不…  相似文献   

11.
历史有时会出现惊人的相似.鉴真东渡和"五月花"号就是这样的故事.鉴真出于佛教目的,历尽艰险,先后六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教;而乘坐五月花号的英国清教徒们也是出于宗教迫害原因,飘洋过海,到达美洲,在大洋彼岸信守他们的宗教信条.  相似文献   

12.
福岛县鉴真和上追慕会树立颂扬鉴真和上功德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音》1985,(6)
为缅怀唐招提寺开祖鉴真和上之遗德,由福岛县教育界、企业界组成的“鉴真和上追慕会”(会长系电视U福岛会会长佐久间敏)已造成颂扬鉴真和上功德的石碑,并于今年六月五日唐招提寺举行开山祖(鉴真)忌辰法会时,向该寺进献。以佐久间敏先生为首的“鉴真和上追慕会”于1981年成立,由佐久间敏先生中学时代的同学海野升雄(原郡山盲校校长)、三木杉国雄(原福岛县教育长)等三十人结成的“鉴真热爱者之团”拜访了鉴真和上故乡——中国扬州,担任义务向导的是上海佛教  相似文献   

13.
《法音》2007,(8):61-62
6月18日至24日,以扬州市佛教协会会长、扬州大明寺住持能修法师为团长的扬州佛教代表团一行20多人.应邀对日本进行了为期7天的友好访问。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温家宝总理4月12日在日本国会演讲时两次提及了扬州大明寺和鉴真大和尚,鉴真大师矢志不渝、六次东渡,前后花去了12年时间,为发展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相似文献   

14.
鉴真和尚与扬州大明寺能度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6周年。饮水思源,我们不得不提起我国唐代的一位著名高僧鉴真和尚。当年他应邀赴日本,出生入死,经六次东渡,方才实现。他留居日本十年,毫无保留地将我国的佛教及建筑、雕刻、文学和医药等传播过去。他的崇高道德和不...  相似文献   

15.
《法音》2008,(6)
本刊讯5月10日,"鉴真精神论坛"在日本奈良唐招提寺东室隆重举行。扬州市委书记季建业、日本奈良市市长藤原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生法师、扬州大明寺方丈能修法师、奈良唐招提寺长老松浦俊海等出席论坛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7,(11)
<正>本刊讯10月30日至11月3日,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觉醒法师、湛如法师为名誉团长,副会长纯一法师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9人赴日本东京参加"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纪念,并在日中友好会馆举办"纯一法师禅海游逸艺术展"等活动。10月31日上午,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在大使官邸亲切会见了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程大使与纯一副会长共同回顾了中日两国佛教交流史,对鉴真大师、空海大师、大谷莹润长老、菅原钧长老、赵朴初先生等中日两国佛教界的历代高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7月27日—8月2日,"五台山信仰国际研讨会"在佛教圣地五台山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山西省佛教协会主办,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清华大学哲学系、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佛学论坛协办,五台山大圣竹林寺承办,来自欧美亚三大洲的33位学者参加了研讨。开幕式上,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教授巴  相似文献   

18.
卢江良 《法音》2022,(6):70-72
<正>在临海城内巾子山麓和灵江之畔,有一座距今近1300年历史的寺院。据载,唐代高僧鉴真第四次东渡扶桑弘法前暂住在这里。而随鉴真“四渡造舟,五次入海”“始终六渡,经逾十二年”的弟子思托,更是在这里驻锡了近十年。日本高僧最澄也曾在这里参谒天台九祖道邃(727-826)求学佛法,归国后创立了日本天台宗。这座佛教古刹,同时也是日本天台宗的重要发祥地,不仅在古代佛教“海丝之路”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更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过程中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桥梁,它就是龙兴寺。  相似文献   

19.
贤空 《法音》2000,(1):71-74
佛教传入中国后,道安大师首立较完整的僧团生活规范,至唐代马祖道一确立丛林制度,其弟子百丈怀海制定清规,中国的丛林制度,始形成完备的规制。此一丛林教育制度,代代相传,成为培养僧伽人才的轨范。民国以来佛教界竞相兴办的佛教教育机构,如佛学院、学社、研究所等,则有突破传统丛林教育方式、吸收现代教育制度的特色,使传统丛林教育与学院教育融成一体,形成现代佛教教育的最大特征。一、兴办学院高僧辈出福建是中国佛教重点省份之一。佛教在福建普及社会、深入民间,与时代相结合,与老百姓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则端赖历代高…  相似文献   

20.
王丽心 《法音》2012,(4):63-64
本刊讯3月31日,由中国佛教协会教育委员会主办,中国佛学院、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承办,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协办的"首届全国佛教院校学生论文联合发表会"在中国佛学院隆重举行。来自中国佛学院、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北京佛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