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求职心理问题,可以用十句话来表达。第一句是,“我一定要在某地找一家单位!”他说,除了上海、北京、广州,我肯定不到其他的地方去找工作。这些学生,把择业目标定在一个地方,期望值非常高。如果这些地方没有用人单位录用他,他就会感到沮丧,感到受挫。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状况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社会改革和自主择业的双重压力,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有何变化呢—— 据权威部门的数字显示,到1998年6月底,中国下岗职工人数已逾千万,另外还有480万人在待业,今后一段时间,随着国有企业减员增效、政府机关精简机构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用人需求将呈下降趋势,大学生毕业后想找份满意的工作相当困难。1994年,我国开始在部分高校实行“并轨”制改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的编制及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沛  康廷虎 《应用心理学》2005,11(2):143-148
通过对影响大学生职业决策因素的基线调查,编制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进而分析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因素及大学生择业观。结果表明(1)影响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因素依次为工资福利、自我价值的实现、专业及个人兴趣、工作环境、社会需要、工作稳定性、生活环境等;(2)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3)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具有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两个维度,而且大学生更倾向于个人取向;(4)不同性别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对择业标准的认识上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4.
高校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自编的职业价值观问卷对南京师范大学和河海大学的2003级大四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到高校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现状是:职业价值因子有发展、保健、工作单位声望和工作者声望四个因素;毕业生在择业时,主要考虑发展因素和保健因素,不看重工作单位声望因素和工作者声望因素;与女生相比,男生更看重“工作单位能解决住房问题或有住房补贴”;与男生相比,女生更看重“工作符合自己的兴趣”和“工作强度或压力小”,更不看重“工作单位要在大城市”;来自大城市的毕业生更希望到大城市找工作,来自其他地方的毕业生对是否到大城市工作不太看重;来自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毕业生更希望通过工作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父母的职业状况对毕业生择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感觉家庭收入越低,认为“工作单位能解决住房问题或有住房补贴”越重要。并将研究结果与凌文辁、方俐洛和白利刚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相对比,考察十年来我国高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迁及其原因。深度访谈一名南京师范大学2003级大四女生,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择业受挫与应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拥有了更多的择业自主权和择业机会,同时也在择业中遇到了更多的困难和挫折。择业挫折对大学生生理、心理、行为都会产生直接影响,对顺利择业不利。如何正确认识择业挫折、应对择业挫折,以良好心态参与社会竞争,克服面临的挑战,赢得择业成功,是社会、学校、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生涯适应力与择业焦虑的关系及内部的认知加工过程。采用点探测范式测量注意偏向,问卷法调查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归因和择业焦虑。结果发现:(1)生涯适应力既能直接负向预测择业焦虑,又能通过积极事件归因方式、及注意偏向和积极事件归因方式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择业焦虑。(2)在生涯适应力与择业焦虑的关系中受到消极事件归因方式的调节作用:只有消极事件积极归因时,生涯适应力才会影响择业焦虑。研究结果揭示了择业焦虑的内部作用过程,丰富了生涯适应力通过注意偏向和积极事件归因方式影响择业焦虑的解释视角,为通过归因和注意偏向的调整缓解不同生涯适应力个体择业焦虑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当前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受到重视,其择业心理也开始得到关注。本文通过访谈调查部分硕士研究生的择业心理,首先分析了硕士生择业良好心态的原因,然后重点探讨了硕士生存在的八种不良的择业心态及其产生的深层次背景,最后针对不良择业心态提出了建立以个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支持系统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择业控制点的结构及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尝试建立择业控制点的内部-外部两维结构,并以此为基础了解当代大学生择业控制点现状。被试为石家庄的507名理工科大学生。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择业两维控制点模型的数据拟合达到优良水平,提示内部、外部控制点可能不是一个连续体的两极;此外,择业控制点6个测量指标(其中专业能力、个人努力和选择能力为内部指标;专业运气、关系依赖和性别依赖为外部指标)的数据结果显示,高校学生的择业普遍存在外控特点,提醒高校应当对学生及早进行职业指导,强化学生对自身择业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9.
徐伦  林崇德  刘力  杨萌 《心理科学》2012,35(2):472-476
以504名来自5所高校三年级大学本科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收集数据,探讨了家庭社会地位对大学生择业动机的影响。结果表明:(1)家庭社会地位对大学生内部择业动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家庭社会地位越高,内部择业动机越强;(2)社会支配倾向对家庭社会地位与内部择业动机之间的关系起中介作用,家庭社会地位通过社会支配倾向对内部择业动机产生间接影响;(3)未发现家庭社会地位、社会支配倾向与外部择业动机之间的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大学生专业承诺对就业焦虑的影响,并验证择业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某综合性大学500名毕业生为调查对象,使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择业效能感量表(CDMSE-SF)和就业焦虑量表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大学生专业承诺水平与择业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专业承诺与就业焦虑呈显著负相关,择业效能感与就业焦虑呈显著负相关。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在专业承诺和就业焦虑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孙伟彦 《美与时代》2014,(9):120-121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毕业生择业就业观存在偏差,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存在矛盾与分歧,研究毕业生择业就业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矛盾点,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来指导毕业生的择业就业,有利于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确保择业就业观的科学性、创新性与务实性。  相似文献   

12.
依赖是大学生不成熟的表现。凡事总是依靠别人做,缺乏独立意识。择业中的依赖心理表现为不主动积极地为择业做准备,不敢或不愿面对激烈的择业竞争,而是将希望寄托在学校、家长和亲朋好友身上二他们或者认为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课程干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课程干预对提高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效果,对120名大学生进行了10次共25小时的辅导,使用择业自我效能感(CDMSE)和职业选择态度(VDI)问卷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了前后测量。结果表明:(1)课程干预后,实验组被试的择业自我效能感和择业态度有显著性提高。对照组被试的前后测没有显著性差异;(2)使用协方差分析控制前测影响后,实验组被试的择业自我效能感和择业态度显著高于对照组;(3)课程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  相似文献   

14.
万增奎 《社会心理科学》2006,21(4):93-96,126
自我效能感是近几年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大学毕业生要有良好的择业意识,如何理性提高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成为求职心理准备和求职实务准备的首要问题。本文提出了当前大学生择业中的几种心理干预策略,为职业指导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择业效能感与人格因素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Betz和Taylor(1983)编制的择业效能感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18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的水平较高,但个体差异较大;择业效能感与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理论中的内外倾、神经质两个因素有显的相关,男生在选择职业时更易受人格因素的影响,而女生则较少受人格因素的影响;择业效能感的高低与人格因素有密切的相关。  相似文献   

16.
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问卷的跨地区验证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问卷的结构进行必要的修订和跨地区验证。使用修订后的问卷对内蒙古、陕西、山东、广东等四省区7所大学的1458名2007届毕业生进行调查,考察不同地区毕业生择业焦虑状况。结果表明:修订后的问卷具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和跨地区普遍适用性;不同地区高校毕业生的择业焦虑在4个维度和问卷总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说明问卷的修订是有效的,可用于不同地区毕业生择业焦虑的测量和心理教育效果的评定;地区间的经济、文化、教育水平的差距可能是导致毕业生择业焦虑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1.心理困惑的解说。心理困惑指的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到困境而又找不到解决方法时所产生的一种疑惑、迷茫的心理体验。心理是人的主观状态,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品质,如果这些方面出现了问题就有可能导致心理困惑,并且主要以情感的方式表现出来。日常生活中,每个学生都会遇到学习、交友、恋爱、择业等问题,由于缺乏经验,他们常常出现烦恼。如果长时间里情绪低落或波动较大,那么他就很可能是处于心理困惑的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择业自负与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拥有了更多的择业自主权和择业机会。但新型的就业办法也在不少毕业生的心中引起强烈的波动,心理上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导致种种的心理误区与心理障碍,这对大学生顺利择业是十分不利的。作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如何加强就业心理指导,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帮助他们主动走出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参与社会竞争,面对社会选择呢?本文就择业自负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调适方法等问题作肤浅探讨。  相似文献   

19.
崔淼  林崇德  徐伦  刘力  李艳玲 《心理科学》2011,34(3):652-656
采用问卷法探讨了大学生的家庭社会阶层、当前经济信心和择业依赖倾向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 大学生的家庭社会阶层对其择业依赖倾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2)当前经济信心对家庭社会阶层与择业依赖倾向之间关系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的心理教育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组织择业心理辅导小组对毕业生择业焦虑进行干预,考察其心理教育效果.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设计,以《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问卷》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为测量工具.结果表明,实验组(n=18)与对照组(n=34)的后测结果差异显著,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后测结果差量之间有显著差异,对前测结果进行控制的协方差分析也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组间差异显著.说明研究所设计的小组心理辅导与行为治疗相结合的心理教育方案是帮助毕业生克服择业焦虑的有效方法,可用于毕业生择业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