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严经传记》,又名《华严传》,五卷。唐京兆崇福寺沙门法藏集。收入《大正藏》第五十一卷。《华严经传记》撰时阙载。考本书卷一实叉难陀传中,有唐景云元年(710)十月十二日实叉难陀卒于大荐福寺,“至十二月十三日,本国门人悲智、敕使哥舒道元送其余骸及斯灵舌遂归于阗,起塔供养。后人复于焚尸之所起七层塔焉”的记载(第155页中)。而法藏本人又卒于先天元年(712)  相似文献   

2.
荐福寺在唐代曾为皇家寺院,名振一时。历史变迁,这里遗留下历代碑石40余通,明代《圣旨》碑是其中之一。通过运用静态的考证分析,加之实施运行动态的相关考察,对此碑文进行了探究,从中发现了一些历史信息,揭示了这些信息中所蕴含的证史作用,体现了它的史料价值所在,为多角度了解荐福寺小雁塔的历史面貌提供了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3.
简讯一束     
《法音》2005,(6):50-50
▲5月22日上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莅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观音寺下院主持佛像开光法会,并代表厦门南普陀寺向呼和浩特市德德玛艺术学校和呼和浩特市托县民族村捐赠善款人民币40万元,用于打井,以解决饮水困难问题,同时还代表南普陀寺向呼和浩特观音寺捐赠基建款人民币1万元。来自区内外的各地诸山长老二万多僧众参加了这一活动。(内蒙古佛协)▲5月18日,正当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天津市佛教界在荐福观音寺举行了向四百位肢体残疾人捐赠价值达八万元的400台轮椅的仪式,天津市佛教慈善功德基金会理事长、荐福观音寺住持妙贤法师亲自将轮椅…  相似文献   

4.
法藏寺的寺史简介上海佛教协会于今年7月3日在会长真禅法师主持下宣告成立法藏寺修复委员会,制定收回法藏寺全部房屋及逐步修复的计划,这一上海天台宗著名道场的重光,为期不远了。法藏寺座落在上海卢湾区吉安路,是近  相似文献   

5.
《法音》1991,(12)
法藏,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生于唐都长安,唐先天元年(公元712年)于西京(今长安)大荐福寺逝世,是唐代重要的佛经翻译者、著名的佛教理论家、我国佛教华严宗的实际创始人,被尊为华严宗的三祖。法藏的思辨能力极强,在佛教名哲辈出的唐代,他站在圆融无碍的根本立场上,以“无尽缘起”为核心,建构起了一个独具异彩的圆融哲学体系。圆融,是指在不同层次上、不同关系中相对独立存在的一切个体与  相似文献   

6.
关于法藏的身世,唐秘书少监阎朝隐《大唐大荐福寺故大德康藏法师之碑》、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及《宋高僧传·法藏传》等所言至略。十年前,因调查龙门碑刻资料,发现法藏造像四处,祖坟题刻一处,皆可补僧传之阙,兹介绍如下: 1.在魏字洞有小龛,造像记云:“法藏为父母、兄弟姊妹,又为胜蛮,敬造弥陀像一龛。乾封二年(667)四月十五日。” 2.在考龙窝上方有一唐初小洞,内题  相似文献   

7.
西安大雁塔小雁塔的历史文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大雁塔和小雁塔久享盛誉,海内外闻名。作为古代文化遗存的浓缩点,除了远眺和登临外,还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封建社会妇女苦难生活的见证大雁塔和小雁塔是唐长安大慈恩寺和大荐福寺的佛塔,但与所在寺院的性质不同。大慈恩寺和大荐福寺是典型的富家寺院,是为了宫室成员祈福所建,建造的全部费用由朝廷有关部门支出。大慈恩寺建于公元648年,是皇太子李治──即后来的唐高宗──为已去世的母亲文德皇后所建,因而以“慈恩”为寺名。大荐福寺是公元684年武则天以睿宗的名义为去世百天的唐高宗…  相似文献   

8.
2006年5月17日,中国法门寺与韩国道诜寺结盟“兄弟寺院”签字仪式在陕西扶风县法门寺举行。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法门寺方丈学诚法师,韩国首尔市道诜寺住持弹默慧慈法师出席仪式。同步善域 共趋菩提——法门寺与韩国道诜寺结成“兄弟寺院”  相似文献   

9.
《法音》2013,(4):48
本刊讯3月27日,陕西省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讲经法师代表巡讲活动在咸阳市福圣寺举行。省、市、区有关领导及来自周边寺院的法师和信众两百多人参加,聆听讲经法师的精彩演讲。三位讲经的法师分别是来自陕西法门寺佛学院的宏涛法师、西安罔极寺的松来法师和咸阳福圣寺的明光法师。宏涛法师围绕《心经》、松来法师和明光法师围绕《佛说阿弥陀经》经典进  相似文献   

10.
《法音》1985,(6)
法门寺又名法云寺、无忧王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北二十里处的崇正镇(今法门镇),即唐时迎佛骨处,现为陕西省重点寺院之一,传说始建于后汉。原为木塔四层,下葬佛指骨。据考:法门寺历代均有毁损和修整。隋开皇三年(574)改天下佛寺为道场,法门寺改为“成实寺”。唐武德八年(625)改法门寺。明弘治、正德年间两次重  相似文献   

11.
陈星桥 《法音》2012,(9):62-64,77
本刊讯8月16日,首届华严论坛"天然函昰禅师与岭南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广州东方寺奠基典礼在广州市花都区华严寺法堂隆重举行。活动期间,华严寺还举行了第二届华严心禅夏令营开幕式、华严书院和慈善中医馆揭牌仪式。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院长马建钊,广州市民族宗教局局长林建新、副局长汪茂铸,广州市花都区委统战部部长赵龙等领导;台湾中国佛教会前会长净良长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佛教协  相似文献   

12.
真禅长老(1916-1995),江苏东台人。字妙悟,别号昌悟。六岁披剃出家,十五岁即受具足戒。曾先后就读于江苏东台三昧寺、焦山定慧寺、镇江竹林寺等多个寺院之佛学院、又曾就读于南京华严师范学院。住持过上海竹林寺等。长老生前历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上海佛教协会会长等。示寂前为上海玉佛寺方丈,是海内外享有极高声誉的佛教界耆老大德,其门下培养了一批才德并茂的当代僧才。长老曾多次应邀往海外弘法,摩顶徒踵,席不暇暖,法音遍及香港、印度、泰国、日本及北美大陆。其佛学著作有《玉佛丈室集》和《上海玉佛寺丛书》等二十余种。又长老极有才情,其部份诗词曾结集为《真禅禅藻集》。今年是长老在上海示寂十周年纪念。上海玉佛寺和上海佛教界为缅怀真禅长老, 纪念其为当代中国佛教、尤其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佛教界所作的重大贡献.专门组织了系列的追思活动。本刊选登其中的部份文章,以便读者了解这位当代中国佛教界的大德长老。  相似文献   

13.
《法音》2016,(2)
正本刊讯2月12日,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广济寺为台湾地震灾区举行祈福超荐法会并募集善款。会长学诚法师,副会长演觉法师、宗性法师、胡雪峰喇嘛,副秘书长常藏法师共同主法诵经。北京广济寺、法源寺、灵光寺、龙泉寺、雍和宫的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工作人员,部分在京台商台胞代表及信众数百人参加法会。两岸同胞共同祈愿三宝慈光加护,灾害远离,逝者往生净土,生者吉祥安康。副秘书长宏度法师主持活动。  相似文献   

14.
持松法师传     
持松法师(1894—1972)法名密林,学密后上师赐灌顶号入入金刚,以私淑玄奘,又自号师奘沙门。俗姓张,湖北荆门人。家世业儒,父绪炳,世号南坪先生。母官氏,生子三人,持松居长。自幼体弱多病。六岁时,父掌沙洋天主教学堂教务,从父读四书五经,习制艺。清末科举废,乃绝意时文,专攻经史小学。一九○七年春,父亡,乃辍学。过三年,母亦见背。一九一一年,年十八,投荆门铁牛寺出家。二十岁,受戒于汉阳归元寺,明年春在寺听可安讲《楞严经》,不能解。适座间有人传示月霞法师在上海爱俪园创办华严大学的简章,遂欣然束装投试。三年毕业后,复往湖北当阳玉泉寺,谒祖印老和尚,叩天台宗大意。一九一八年二月,法师嗣法月霞,住持虞山兴福寺,在五年中曾两次传戒,并设华严预备学校,培育僧材。一九二二年冬,法师因阅《法轮宝忏》感瑜伽秘密部类,幽奥难解,并知此唐代密  相似文献   

15.
尚止 《法音》2001,(1):44-45
本刊讯 2000年12月12日,位于上海市卢湾区的天台宗首刹法藏讲寺装点一新,法藏讲寺大雄宝殿落成暨佛像开光典礼于上午9时在这里隆重举行。 庆典由上海市佛协副会长慧明法师主持。法藏讲寺寺务处名誉主任觉慧法师,市佛协副会长、玉佛禅寺方丈觉醒法师,市佛协副会长、上海真如寺方丈妙灵法师,卢湾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丽华女士、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吴孟庆先生先后致词,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党委书记孙金富先生、主任杨奇庚先生,中共卢湾区委副书记江介华女士、副区长王丽华女士,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北京市佛…  相似文献   

16.
三、不磨可灭的影响澄观继承法藏的学说,按“诸宗融会,禅教一致”的宗旨,广泛地吸收天台宗、禅宗、法相宗等的教义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整理、阐述并发展了法藏的华严理论,使华严理论更为完备、丰富和哲学化。他那一套以一心法界无尽缘起论为核心,包括四法界、十玄门、五教判在内的哲学体系,是华严宗理论的典范。他的注疏成为华严宗的正统著述。早在唐末,法藏的著述在国内已经绝迹,人们只知道澄观及其弟子宗密的华严理  相似文献   

17.
《法音》1989,(11)
前言虚大师一生的学行,得力于般若。初于1907年冬,在浙江省慈溪县汶溪西方寺阅藏,读《大般若经》,“一日忽然心境顿空,而一刹那间回观身器如幻如影,《般苦经》义灿然现前。进而涉猎《法华》、、《华严》,台、贤教义及龙树、僧肇论旨,亦甚痛  相似文献   

18.
李通玄华严思想研究近年来颇受重视,但对其华严思想的传播影响则较少探讨。通过对宋代材料的梳理,从李《论》入藏、义天来华、禅僧与文人以及民间信众对其思想的充分肯定等角度力图证明,宋代华严学发展中,李通玄华严思想无论在上层文人、还是世俗民众中都是最具影响力的。  相似文献   

19.
李通玄华严思想研究近年来颇受重视,但对其华严思想的传播影响则较少探讨。通过对宋代材料的梳理,从李《论》入藏、义天来华、禅僧与文人以及民间信众对其思想的充分肯定等角度力图证明,宋代华严学发展中,李通玄华严思想无论在上层文人、还是世俗民众中都是最具影响力的。  相似文献   

20.
在华严学与华严宗的思想史上,教外华严学者李通玄首次在华严哲学的范畴内使用了"一真法界"的概念。"一真法界"的概念在汉传论典中本出自唯识学,李通玄在注解《华严经》的过程中,逐步赋予其华严哲学的内涵。而"一真法界"思想在澄观等人的进一步充实与完善下,成为了华严宗的核心思想之一,最终与心真如相结合,由宗密发展成为"一心四法界"说。李通玄的"一真法界"思想,成为法藏之后华严哲学的又一个基础性理论,此思想与"理事无碍"的缘起观紧密相连,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地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